2018中國智慧城市發展潛力研究報告顯示,北京位列第一,深圳、杭州、上海、廣州進入前五,成都、廈門與合肥是值得關注的城市。得益于在互聯網/數字經濟領域的發力,使得其在企業、資本與創新維度上均有較好的分值。
2019年1月25日,由新京報智慧城市研究院出品的《2018中國智慧城市發展潛力研究報告》發布。報告以2018年百強經濟市排行榜中排名前50名的城市作為研究對象,結合城市的政策、人才、創新、企業、資本和ICT采用六個維度,評估各個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設的優勢與可獲得的支持度。共涉及10個數據庫,覆蓋6個領域,入庫數據超過600萬條。數據時間跨度由2011年至2018年。
結果顯示50城的平均得分為65.76分,有26城低于該平均值。50城中得分最高為北京,達到95.64分,最低為唐山,為39.18分。
在“智慧城市潛力榜Top 15”上,北京位列第一,深圳、杭州、上海、廣州進入前五。在十強中,成都、廈門與合肥是值得關注的城市。得益于在互聯網/數字經濟領域的發力,使得其在企業、資本與創新維度上均有較好的分值。
在第11-15名中,山東“雙星”城市青島與濟南雙雙入圍前15名,并且兩者在各項得分上較為接近,勢均力敵。長沙除近年來經濟增速亮眼外,在本次測算中,其在企業維度的得分亦強于排名靠前的蘇州、合肥等城市。
潛力與人均GDP水平呈正相關關系
從報告結果來看,50城的智慧城市建設的潛力與各城市的人均GDP水平呈正相關關系。北京、深圳、杭州、上海等人均GDP較高的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設上的潛力得分也同樣較好。不過,人均GDP較高的鄂爾多斯在智慧城市潛力得分上卻不盡如人意,數字技術企業數量較少,在數字技術專利創新,人才吸引上也不占優勢。
報告設置了智慧城市評價體系包括6個一級指標10個二級指標25個三級指標,用于對研究對象智慧城市建設的發展潛力及其優勢水平進行測算。六個測算維度中,在資本、企業與創新維度中,50城分化較大,馬太效應明顯;在ICT采用、政策及人才維度上,差距較為微小。
50城在資本維度上平均得分最低,僅為44.59分,低于該平均分的城市共計21個,其中有4個城市在該項未得分。在企業維度上得分分化同樣明顯。平均值為50.98分,共計20個城市低于平均值。得分最高為北京,為98.98分;有5座城市由于缺乏數字技術初創企業或互聯網科技企業,其得分低于20分。
在創新的維度上,得分較高的深圳、北京、南京、成都高達九十多分,而鄂爾多斯、呼和浩特、唐山等地得分則在四十多分左右。城市之間的差距十分明顯,地域之間發展水平也有所差異。
分地域看,珠三角城市在數字技術創新指數全國領先,其后依次為長三角、華中、川渝地區城市,渤海灣、東三省、西北地區城市略有掉隊,數字技術創新指數平均得分相對較低,未高出所有城市創新發展指數平均值,反映出創新市場供給不均衡。
北京:領跑智慧城市發展潛力榜
在50城中,北京領跑智慧城市發展潛力榜。在政策、創新、企業、資本和ICT等其他各維度得分均較高,唯獨人才維度上得分較弱,這與其近年來在人口政策控制上,導致人口呈現下滑趨勢有關。雖然如此,從城市的人才整體儲備量上看,北京依然是全國人才最大的蓄水池之一。
北京每百萬人擁有數字技術初創企業數量最多,達到124.84家,2014-2018年,新增數字技術企業數北京的數量最多,達到2710家,占50城5年累計新增數字技術初創企業總數的33.82%。
互聯網科技上市企業數量最多的也是北京,達到108家,占到了50城總量的三分之一。數字技術初創企業的融資維度上,北京依舊以絕對的優勢位列第一,超越580億。北京能夠達到如此巨大的融資規模,與其當地部分企業的巨大融資有關。比如北京有小米(上市前融資)、今日頭條,杭州則有螞蟻金服等企業。
沈陽:老牌工業基地的創新升級
根據50城智慧城市發展潛力榜,沈陽排名第十八。沈陽在企業、人才、資本和創新上表現平平,但其優勢突出體現在政策支持力度高。在政策維度評測得分中,沈陽超越北京、上海、廣州,位居第二名,堪稱黑馬。與同為東北的大連、哈爾濱、長春相比,沈陽的表現較為優異。
一直以來,沈陽的經濟結構都偏重第二產業。在國家振興東北的大背景之下,沈陽與北京對口合作,提出以創新驅動發展,密集出臺智慧城市和高新技術的政策,加速轉型。
沈陽在近5年出臺了多項數字技術政策,政策制定緊跟主流趨勢,支持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
在絕大多數城市的戰略規劃不具有前瞻性,時間跨度上以3年或5年為主,缺乏明晰的短期規劃和具有可持續性的長期戰略的情況之下,沈陽建立了超過10年期的智慧城市相關規劃,智慧城市政策遠近結合、持續發展。
《沈陽市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行動計劃(2018-2030年)》,以十三年作為行動周期,同時又將計劃拆解,出臺《沈陽市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按照不同時間段提出不同的建設重點與目標。
南京與合肥:長三角的創新雙星
在50城智慧城市發展潛力榜,南京排名第六,合肥的成功躋身十強,這兩地在創新維度上得分都較高。
無論是數字技術專利的總量、每百萬人數字技術專利數或是每億元數字技術專利數上,兩地表現都強勁;甚至于從全國50城排名來看,南京和合肥的實力也不俗。
放眼長三角地區,雖然上海在數字技術專利申請總量上超過合肥、南京,但從每百萬人數字技術專利擁有量及每億元GDP專利生產量上看,則是南京、合肥更勝一籌。即使是從全國50城的排名來看,在數字專利總量上看,合肥在50城中排名第8名;南京在每百萬人數字技術專利擁有量上名位第3,合肥排名第4,而合肥則在每億元GDP專利生產量上名位第2位。可見兩地在創新上的實力。
南京在數字技術專利上,有別于長三角另外幾個城市的特征在于,個人和院校研究機構的占比更高,兩者專利占比達54%以上,企業專利僅占比為45.06%。合肥與南京相似,只是比例上不及南京。
成都:互聯網科技人才需求不輸北上深
作為最近幾年中西部崛起的城市代表,成都在智慧城市潛力榜上排名第七,不僅在GDP增速上位列全國前列,同樣在互聯網/數字領域的發展也表現不弱。
突破公眾對北上廣深一線大城市的固有思維,成都以專利數量3629躋身第四名,成為此次創新專利領域的黑馬。成都的專利總量,在2017-2018兩年間達到1321件,較重慶與西安之和還多。
從擁有專利的主體結構上看,成都以企業為主,占比超過75%,重慶、西安則以院校及機構為主。數字技術相關專利發明申請數量的差異,也反映在數字技術初創企業上。成都在數字技術創業活躍度遠高于另外兩個城市,在每百萬人擁有的數字技術企業數量上,成都得分優于相鄰的重慶。
在互聯網科技企業招聘崗位數量上,北京、上海及深圳位列前三名。緊隨其后的城市分別為廣州、成都。
成都互聯網科技崗位招聘數均超過1萬個,就此來看,成都這幾年在互聯網科技領域的崛起并非完全沒有基礎。源源不斷的人才輸入與旺盛的招聘需求,成為其互聯網科技崛起的重要支撐。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08瀏覽量
103021 -
智慧城市
+關注
關注
21文章
4249瀏覽量
97136
原文標題:智慧城市潛力榜50強,哪些城市更有亮點?
文章出處:【微信號:xmwlwhyxh,微信公眾號:廈門市物聯網行業協會】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