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Nuro先前剛剛獲得軟銀愿景基金投資的9.4億美元,刷新了自動駕駛獨立企業單筆融資額紀錄,本公眾號前不久已經有過公開報道,最近我們收到來自CICV的同行SG對Nuro的安全報告的中文翻譯與重點解讀,現在分享給大家。我們相信,Nuro的技術特點和商業模式對于自動駕駛初創公司在資本寒冬的當下“活下來”以及市場資本選擇合適的自動駕駛公司標的都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從安全報告整體來看,Nuro結合美國民眾對街區物流配送的需求和應用場景,全力把預想的各項技術落到實處,實現了真正的產品化,從而為用戶創造了近乎完美的自動駕駛使用體驗。
Nuro的無人送貨車
Nuro在安全報告中指出,根據統計,美國人因為購物或者跑腿駕車出行花費的時間與上下班通勤的時間幾乎相等,耽誤了大量的時間,并且容易引發交通事故和環境污染,同時也是不經濟的。因此Nuro提出可以設計專門的自動駕駛貨運車讓每個人只需要付很少的費用,就可以獲得他們需要的任何東西像自己去商店一樣快甚至更快。
美國人每日出行的百分比。資料來源:全國家庭旅行調查
由于不需要搭載乘客,Nuro的車輛可以從一開始就進行專門的安全設計,Nuro的無人車比乘用車更輕、更窄、并且更靈活并且以更低的速度運行。這種方法使Nuro無人車有更多的時間做出反應,縮短剎車距離,并為車輛側面提供額外的安全緩沖。這些優點可以共同防止普通乘用車無法避免的事故,例如常見的“鬼探頭”,即有人從路邊停放的汽車之間跳出。
由于尺寸小,“鬼探頭”對于Nuro無人車不再是困難的挑戰
為了保護路邊的行人,Nuro將自己的車輛設置成具有“自我犧牲”的精神,在關鍵時刻會優先考慮其他交通參與者的安全。同時,Nuro還專門設計了自己的車輛前端,既保證自己容易被其他交通參與者發現,又通過精心的圓潤形狀設計和緩沖材料選擇盡量減輕自己和行人發生碰撞時造成的傷害。
在感知部分,Nuro引入了最先進最全面的傳感器配置,包括12個觀察區域有覆蓋的攝像頭、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和語音傳感器等,這些傳感器可實現360度的無盲區感知覆蓋。另外,特別值得稱道的是,Nuro充分參考了汽車行業和航空航天行業等有關工業領域的功能安全的標準和實踐經驗,實現了所有駕駛和安全關鍵系統的冗余備份,包括對計算平臺、轉向、動力、傳感、油門和制動系統的備份。按照Nuro自己的說法,有的關鍵部件甚至實現了三級備份。
計算平臺和關鍵執行器的備份
在測試領域,與許多其他駕駛公司一樣,Nuro也在虛擬仿真環境、臺架、封閉道路環境、公開道路環境下依次組織相關測試。針對一些極端的場景(比如惡劣天氣),Nuro還會組織自己的專項測試。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開道路測試時,為了保證絕對的安全,Nuro有時會要求兩位安全駕駛員同時參與,其中一名安全駕駛員坐在駕駛位置上負責觀察和隨時接管車輛,另外一名安全駕駛員坐在副駕駛位置上監控系統的運行狀態,并充當“第二雙眼睛”。Nuro在報告中也介紹了自己嚴苛的安全駕駛員培訓計劃,其中包括招聘入職、培訓課程、測試、持續的政策合規性、連續的提高、遠程操作等環節。其中遠程操控指的是Nuro可以通過自己的指揮中心實現對無人運貨車的所有駕駛操作。
NHTSA規定的12項因素
Nuro在報告中詳細論述了針對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提出的12項自動駕駛公司應該考慮的因素的策略。這12項因素包括系統安全、運營設計領域、對象和事件監測與響應等內容。給譯者留下比較深刻印象的是風險響應、人機交互、車輛網絡安全和碰撞后行為四個部分的幾個細節。在風險響應部分,Nuro的無人車在路徑規劃過程中除了會計算到達目的地的路徑外,會不斷計算自己靠邊停車的路徑,這樣可以保證即使出現什么失效問題可以根據前一時刻計算的停車路徑實現安全停車;在人機交互部分,Nuro充分參考了人體工程學的內容,涉及貨艙門打開速度不可過快、領取貨物盡量不彎腰等貼心的設計;在車輛網絡安全領域,Nuro的指揮中心與車輛的通信實現了雙向的加密,并增加了車身的物理防護手段,來防止黑客控制車輛;在碰撞后行為部分,Nuro設計了詳細的預案,并落實成操作手冊,可以指導救援人員進行電池卸載等操作等等。
Nuro報告中的干貨非常多,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在后臺回復【Nuro報告】可下載Nuro安全報告原文及其全文中文翻譯版。知易行難,與一些迷戀于PPT的公司相比,Nuro結合具體的應用落地場景,充分利用了當前自動駕駛技術的極限,探索了可行的商業模式,尤其是對細節的關注和對質量的追求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應該就是Nuro能夠在資本市場大放異彩的原因吧。
附翻譯全文:
-
激光雷達
+關注
關注
967文章
3943瀏覽量
189627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3文章
13694瀏覽量
166166 -
無人車
+關注
關注
1文章
299瀏覽量
36456
原文標題:美國自動駕駛獨角獸Nuro安全報告重點解讀及全網最全翻譯(附下載)
文章出處:【微信號:IV_Technology,微信公眾號:智車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