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科技發展,社會進步,但很多人特別是老一輩人在子女的婚戀方面還是多數會選擇相親的方式。而與我們一衣帶水的鄰國日本,最近正在流行一種新的相親方式,名為“DNA相親”。
日前,日本NHK電視臺報道,在東京的一家餐廳里,男男女女都戴著面具入座,而相親活動的主辦單位并沒有透露參加者的年齡、職業、收入等相關信息,只提供了雙方DNA的相容性。相容性從0%到100%,如果數值高于70%,就表示兩人是相容的,一位參與活動的男性表示很快就與對方找到了共同話題,并聊得很開心,而他和那位女性的DNA相容性高達82%。
舉辦此次活動的主辦方表示,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負責免疫力的“HLA 基因”是判斷DNA相容性的基礎。HLA相容性除了是用來判斷器官捐贈者與器官接受者是否相容的依據之一,HLA同樣也和嗅覺密切相關,而早在2003年,瑞士伯爾尼大學Prof.Wedekind教授就做了一項著名研究。
研究中,Wedekind教授招募的女性志愿者被要求連續三天聞男性穿的T恤的氣味,依靠嗅覺來判斷對這些T恤的氣味愛好。隨后,Wedekind教授分析了給HLA(人類白細胞抗原)分子編碼的DNA的特定部分,發現女性最喜歡的T恤是來自那些HLA分子與她們自身最不同的男性的。
而且據參與DNA相親活動的女性表示,選擇這樣的相親方式就是希望快速認識合適的另一半,而無需浪費更多的時間。由此看來,這樣的DNA相親的確具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特別是在日本這類結婚率低、生育率低、老齡化嚴重的國家。
那么在我們國家,基因測序和基因相親到底什么進展呢?
近年來,我國地方政府紛紛啟動基因測序計劃:江蘇、福建已經啟動百萬基因組測序計劃,而在北京更大范圍的基因測序也在進行。
有關預計顯示,2020年我國基因測序市場規模將達到180億元,約占世界基因測序市場總規模的1/5。不少科技公司看準基因大數據行業爆發性增長趨勢,開始積極布局搶占基因測序市場。
除了華大基因之外,人工智能企業深蘭科技在市場上推出的全基因組檢測標準將依據《國際千人基因組計劃》,將有效地幫助地方政府迅速建立大數據和方案,協助各地醫院和院校共同研發基于個人基因組的疾病預測和診斷AI模型、迅速提升醫療的智能化體系和疾病防治水平。
“我們的團隊中有測序行業頂尖的生物學家,也有人工智能公司常見的算法大牛,兩者結合使得我們對基因大數據的掌控更為全面。”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深蘭科技科學家表示,他們的目標是讓每個人能夠擁有自己的基因組數據,并通過這些數據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醫生可根據數據制定個性化健康管理方案。由此可見,目前我國的基因測序體系正在逐步建立,我國不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DNA測序技術,還將把此項技術用于醫療改革,惠及民生。
未來,相信每一個相親者都可以憑借自己的DNA數據進行相親,找到DNA相容性適合的對象,這種“精準配對”的相親姿勢將會吸引不少單身者報名,因為他們覺得這樣找到的對象似乎更符合自己的「真命天子/女」,畢竟基因都是天生的。
完
本文首發于AI世界(微信id:ai_retail):人工智能領域新媒體。重點關注領域:AI+醫療、機器人、智能駕駛、AI+硬件、算法、人機交互等。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