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5日,通信行業咨詢機構Strategy Analytics公司發布了《領先5G RAN供應商的能力比較和2023年5G全球市場預測》報告,對華為、愛立信和諾基亞三大設備商的設備性能、產品組合完整性、標準貢獻、研發投入和交付能力等方面進行了全面評估和比較,結果顯示:華為第一,愛立信第二,諾基亞第三。
5G RAN競爭力雷達圖,來源Strategy Analytics
設備性能
由于部署環境、測試配置和測試工具等不盡相同,通常很難直接比較不同設備商的RAN解決方案的性能,該報告直接引用了IMT-2020推進組在2018年9月和2019年1月分別公布的5G NSA和SA組網的測試結果。
測試結果顯示,在NSA組網下,華為5G網絡單用戶下行速率峰值可以達到1.86Gbps,愛立信和諾基亞僅分別達到1.38和1.15Gbps;在用戶面時延測試中,愛立信和諾基亞的測試結果分別是3.5和3.8毫秒,而華為用戶面時延只有2毫秒。
在SA組網下,華為單小區下行峰值高達14.58Gbps,而諾基亞至今尚未完成該項測試。
從IMT-2020推進組的測試結果看,華為RAN解決方案表現出壓倒性優勢。
產品組合完整性
今天,所有主要的設備商都宣稱可以提供全套的5GRAN產品組合----包括BBU、AAU、微站、傳輸和室內數字系統等,但由于每家設備商“錨定”的5G市場不同,不同5G市場下的運營商需求不同,因此,設備商之間的5G產品路線圖存在不同的優先級。
報告認為,華為的“Dual-200”C波段Massive MIMO AAU及其5G基站核心芯片組“天罡”可以支持200W傳輸功率和200MHz帶寬,完全滿足大型運營商的需求。而愛立信與諾基亞則主要聚焦支持毫米波的基站開發,以盡量滿足美國市場的需要。
標準貢獻和專利
華為、愛立信和諾基亞三家設備商都是3GPP 5G標準制定的積極參與者,每家設備商都是5G SEP(標準必要專利)的主要擁有者。
報告引用了德國IPlytics GmbH發布的數據,顯示華為在5G SEP數量、5G標準貢獻數量以及參加5G標準會議的員工數量方面均排名第一。在5G標準貢獻方面,華為以18671項標準貢獻名列首位,幾乎是排名第三的諾基亞的三倍。
標準制定和標準專利的產生是非常曲折艱辛的過程,這背后比的就是要消耗大筆資金的研發投入,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研發投入對比。
研發投入
根據2018年歐盟委員會統計,三家設備商2017年研發投入均躋身全球研發投入前50強企業排行榜。
華為的研發投入高達113億歐元,遠超諾基亞和愛立信。
不過,這樣直接比較不公平,因為華為除了運營商業務還有消費者業務。
為此,報告將蘋果作為華為消費者業務的參考,蘋果2017年的研發投入占總營收比例的5.1%,假設華為消費者業務的研發投入占收入的5%-6%,排除消費者業務后,華為在運營商領域的研發投入約為97億歐元,超過諾基亞和愛立信的研發投入之和。
交付能力
5G引入了新頻段、新空口,站址和天面空間緊張導致網絡建設面臨挑戰,2/3/4/5G共存導致網絡越來越復雜,為此,領先的設備商正在積極推動簡化5G。
華為在2019年2月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之前發布了最新極簡站點解決方案,其支持所有RAT和頻段并集成有源和無源天線的5G刀片式AAU可充分滿足現有的站點安裝要求。此外華為的“1 + 2”微波解決方案可提供高達20 + Gbps的容量,并可節省50%的塔架空間和工程成本。愛立信也推出動態頻譜共享技術,以快速在現有4G網絡中引入和添加5G。
報告認為,設備商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的能力對其運營商客戶很重要。自2018年第四季度開始推出5G以來,韓國運營商已在2019年4月初完成超過82,000個5G基站部署。這意味著如果設備商不能滿足運營商在短時間內完成大規模網絡部署的要求,將影響運營商的商用計劃實施,并損害運營商的市場競爭力。
報告還提到,據韓國媒體報道,由于諾基亞5G設備交付緩慢,一些韓國城市的5G推出已經推遲。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327瀏覽量
251223 -
組網
+關注
關注
1文章
349瀏覽量
22307 -
5G網絡
+關注
關注
8文章
1735瀏覽量
42169
原文標題:5G設備商競爭力報告:華為第一,諾基亞墊底
文章出處:【微信號:tongxinquan_168,微信公眾號:通信圈】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