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7日,蘋果公布了其全球200大供應商的2019年版。按照該供應商報告的描述,這200大供應商占了蘋果公司2018年全球原材料,制造和組裝采購金額的98%。
對照著2019和2018年蘋果的兩份報告,媒體把蘋果200個供應商的全球800多家工廠全部進行了整理,并且比較了2018年和2019年有什么不同,得出各國供應商的變化情況及各國工廠的變化情況。
01
先來看下蘋果2019年全球200大供應商勢力的變化。
2019年全球200大供應商中,來自中國***的供應商數量依然最多,為46家,排在全球第一位;
來自美國的供應商數量為40家,排在全球第二位;
來自中國大陸的有30家+中國香港的有10家,合計40家公司,在2019年首度超過日本,和美國一起并列全球第二位,占到了蘋果全球供應商數量的20%。
來自日本的供應商數量為39家,排在全球第三位;來自韓國的供應商有14家,排在全球第四位。
可以看到,中國(包括香港)+中國***+美國+日本+韓國就有179家供應商,其他所有國家加起來的供應商數量只有21家,所以蘋果供應鏈其實是高度集中在5個經濟體的。如果單看東亞的話,中日韓臺的蘋果供應商數量占了全球的69.5%。
剩余的21家供應商分布為:德國6家;新加坡和荷蘭都是3家;芬蘭和奧地利都是2家;比利時,沙特,瑞士,加拿大,英國各1家。
02
與2018年比較,發生了什么變化?
2019年有25家供應商新入圍,相應的有25家供應商被淘汰。
下圖是25家新入圍的公司名單:5家來自中國香港,4家來自中國大陸,總共9家新入圍公司數量排名第一;美國新入圍公司排第二5家;然后是韓國,中國***和日本都是新增3家,荷蘭和加拿大各1家。非常顯然中國是最大的贏家,中國大陸+香港新入圍公司數量達到了9家。
落選的25家供應商中國,***有8家供應商落選,日本也有8家落選,落選數量并列排在第一;美國有5家出局,中國香港有2家(華彩印刷,英誠實業)出局;中國大陸只有1家企業落選,那就是深圳恒銘達;另外還有1家英國公司出局。
因此總的來說,在2019年全球200大供應商里面,中國大陸公司數量增加了3家+中國香港公司數量增加了3家;合計達到了6家。中國公司總數從2018年的34家增加到了2019年的40家,而同時日本供應商數量從2018年的44家減少到了2019年的39家,導致中日上游供應商數量歷史上首次發生了逆轉,中國以40家的數量超過了日本的39家。
另外除了中國,最大的贏家是韓國,其入圍公司數量從2018年的11家增加到了2019年的14家,增加了3家;荷蘭和加拿大各增加了1家;美國公司數量不變。
淘汰的供應商中三個地區的供應商數量減少了,主要是***和日本。***公司數量減少了5家;日本公司數量減少了5家;英國公司數量減少了1家。具體見下表。
總的來說,在上游的電子產業鏈,中韓崛起尤其是中國公司崛起的勢頭和趨勢并沒有改變,而對應的是失去了本土強勢消費電子品牌的日本和***,其上游電子產業鏈進一步走向衰落。
現在具體看下這入圍的40家中國公司,2019年發生的變化。
30家中國大陸公司是:瑞聲科技,伯恩光學,京東方,比亞迪,宏明雙新,超聲印制板,依頓電子,歌爾股份,捷邦實業,長電科技,利源精制,金龍機電,中石偉業,科森科技,藍思科技,立訊精密,美盈森,凱成科技,山東創新,上海實業控股,德賽電池,深圳富誠達,歐菲光,信維通信,裕同包裝,欣旺達,安潔科技,東山精密,正和集團。
10家香港公司是:國泰達鳴,中南創發,創隆實業,易力聲,聯豐,領益,金橋鋁型材,東江集團,通達集團,盈利時。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入選的這10家中國香港供應商(伯恩光學是港資,暫時列在中國大陸里面),總共有30家工廠,全部在中國大陸,而去年入圍200大供應商的港資企業,總共21家工廠也是全部在中國大陸。這充分說明了香港資本在制造方面已經和中國大陸結成了利益共同體。
例如北京中石偉業科技新入圍,該公司主要自主研發和生產電磁兼容、屏蔽及導熱產品,用于電子產品上的有導熱墊片,石墨導熱膜,導熱凝膠,導電布襯墊,密封防水橡膠等等。該公司位于江蘇無錫的一家工廠入選。下圖是中石偉業做的產品。
還有捷邦實業,該公司位于廣東省東莞市大朗鎮,是一家從事電子產品輔助性結構件模切產品的專業廠家。
新入圍的幾家中國香港公司,香港東江集團,這家公司主要是做電子產品的各種注塑模具。通達集團主要是提供消費電子產品的金屬外殼,包括手機、手提電腦及電器用品之外殼及相關產品。是蘋果的金屬手機殼供應商。中南創發集團,該公司于2006年在香港創建,是一家專門做鎂鋁合金,陶瓷,玻璃,不銹鋼,觸控面板,鈦金屬材料,高級鐘表零件開發的公司。盈利時表業,這是給手表做表帶的。
可以看出,2019年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新入選的這些供應商,似乎看起來技術含量都沒有那么高,做的主要還是金屬表面處理,金屬殼和結構件,表帶,結構件加工,各種導電材料。沒有我們最新聞樂見的芯片類高科技公司。但是他們實現的是對***和日本同類型公司的替代,這同樣也體現的是總體水平的進步。
實際上國外這樣的同類型公司還有不少,例如2019年韓國新入選蘋果200大供應商的Derkwoo Electronics 公司,中文名叫德宇電子,這家公司是做攝像頭模組的圓形鏡頭保護金屬圈,手機的金屬框架和底罩,這種零部件中國同樣有企業可以做,也是遲早可以實現替代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就已經在200大供應商榜單上的中國公司,他們中相當大一部分實現了給蘋果供貨工廠數量的增加。科森科技的工廠數量增加了一家,其2018年入圍的2家位于江蘇昆山和江蘇東臺的工廠,2019年在江蘇昆山又增加了一家工廠。
歐菲光工廠由2家變成了4家,3家在江西南昌,1家在廣州市,增加的2家工廠都位于南昌。歐菲光是做攝像頭模組,指紋識別模組和ipad的觸控面板。深圳富誠達的工廠由1家變成了2家,增加了東莞工廠,還有一家工廠在深圳。信維通信給蘋果供貨的工廠數量由2家增加為4家(深圳2家,北京1家,廣州1家),增加的2家工廠分別位于深圳和廣州。
東山精密的工廠數量由4家增加到了5家(1家在江蘇鹽城,4家在江蘇蘇州),增加了1家位于江蘇鹽城的工廠等。另外是我國長電科技公司,這是做半導體封裝的企業,總體技術含量較高。
03
下面來看下蘋果200大供應商的全球工廠布局變化情況。
為什么要整理工廠所在地的變化情況,是因為中美貿易戰2018年3月爆發以來,出現了一些新聞和擔憂,就是蘋果的供應鏈會不會因此而外遷。已經出現的新聞就有
有***公司把工廠的產能和產量回遷到***本島,而且大批***企業都表達了應對中美貿易戰可能的威脅,進行分散產能規避的情況。***方面顯然也看到了這個機遇,例如2019年3月5日,***行政院政務委員就說,回臺設廠的就包括智邦、廣達在內等10余家,投資金額累計有300億元,當然注意這些廠不一定是蘋果供應鏈。
中國大陸公司去越南設廠,最為典型的新聞就是根據《日本經濟新聞》2018年10月13日取得的資訊,中國大陸組裝蘋果無線耳機AirPods的歌爾聲學(GoerTek)打算把AirPods產線移至越南。中國歌爾聲學公司已成為第1家證實計劃把產線移出中國的蘋果主要設備供應商。
富士康在越南和印度設廠,開始生產iphone。
以上的新聞連起來看,會讓人不免對中國的產業鏈外移產生一些擔憂。雖然從全球電子品牌整體格局來看,中系電子品牌份額在迅速上升,也就是說“即使蘋果供應鏈開始出現了撤出中國的跡象,但是也能通過中國系品牌的崛起帶動本土供應鏈發展而得到彌補”。因為中國的電子供應鏈企業,天然的在中國系品牌的供應體系中占有更高的份額,反過來說,中國品牌更喜歡從中國本土供應商和本土工廠進行采購,這也是世界各國共有的情況。
但是即使如此,在研究全球電子產業鏈格局的時候,作為全球第一大電子品牌的蘋果公司供應鏈,仍然是研究價值最高的,來看下,蘋果的供應鏈是否真的在撤出中國。
先看工廠的部分,工廠是制造的中心,從工廠分布情況,也可以看出產業鏈的轉移情況。
一、在過去的一年,蘋果供應鏈中國工廠數量和占比均增加明顯。盡管有中美貿易戰的因素,但是蘋果200大供應商的中國工廠數量比例反而增加了。2018年全球778家工廠,356家在中國大陸,比例為45.76%;2019年全球807家工廠,383家在中國大陸,比例為47.46%;中國大陸的工廠不管是數量,還是比例都得到了提高。也可以注意到,全球工廠數量增加29家,而中國大陸工廠數量增加了27家,可以看出中國制造勢力的不斷擴大,占據著絕對的優勢。
雖然有來自中國大陸以外的供應商,增加了在中國大陸的工廠數量,但是中國大陸的蘋果供應商工廠增加,更多的是因為中國大陸和香港本土的入圍供應商數量增加了,從2018年的34家增加到了40家。
另外就是,在2018年本來就已經入圍了200大供應商的中國公司,其入選可供貨工廠的數量也增加了,這個上文已經提到。另外就是部分已經“工廠大陸化”的臺企也入圍了200大供應商,導致了大陸工廠數量增加。
例如中國***新入選了一家復揚電子,從事FPC的制造,該公司入選的一家工廠位于江蘇蘇州。同樣新入選的來自中國***的金箭印刷,從事印刷印務,三家工廠都在中國大陸昆山。***光寶科技全球入選工廠數量由7家變成了10家,增加的3家工廠全部位于中國大陸。總共有9家大陸工廠+1家***工廠。這九家大陸工廠在惠州,廣州,無錫,天津,東莞,上海松江。
當然也有公司關閉了在中國大陸的工廠,最為典型的就是日東電工,2019年日東電工工廠全球入選蘋果供應鏈數量由7家變成了6家,位于蘇州的日東電工關閉了(確切的說偏光膜部門解散,其他部門還在),日東電工在中國入選蘋果名錄的工廠還剩下深圳廠1家。
另外值得注意是鴻海的工廠分布變化。2019年鴻海在中國大陸新增加了5家入圍蘋果供應商的工廠,而看2018年的榜單鴻海在中國共計只有24家工廠入圍,分別位于上海松江,深圳(龍華,觀瀾,福田保稅區),山西太原,四川成都,廣東中山,山西晉城,河北廊坊,河南鶴壁,河南濟源,河南鄭州,廣東佛山,江蘇昆山,浙江嘉善,,河南開封,位于四川,山西,廣東,浙江,江蘇,上海,河北,河南8個省的14個城市。2019年鴻海在中國大陸的入選工廠變成了29家,城市增加了江蘇淮安,湖北武漢。
二、日本本土的供應商工廠數量減少。從2018年的139家減少了2019年的128家,這些工廠為什么減少了呢?當然首先還是因為日本本土的供應商數量由44家減少到了39家,直接導致了工廠的減少。另外就是部分日本供應商也縮減了在日本本土的工廠數量。
當然,也有在日本的工廠數量增加的公司,但是基本是日本的本土供應商。日本旭硝子2019年增加了一家工廠入圍,位于日本千葉縣,另外兩家廠位于兵庫和福島。住友電氣2019年的入圍工廠數量增加了2家,一家在韓國,一家在日本青森縣。最為給力的是日本村田制作所,該公司2019年入圍日本工廠數量由13家增長到16家,對比下該公司目前在日本海外給蘋果供貨的工廠數量為7家(馬來西亞1家,越南工廠數量由2018年的4家減少到2家。中國大陸工廠還是4家,2家在江蘇無錫,1家在深圳,1家在珠海)。
當然總的來說,雖然部分日本供應商在日本本土入選工廠數量增加,但是由于日本入選供應商數量減少,在日本四島上給蘋果供貨的主力工廠數量呈現減少的態勢。由于蘋果公司是日本幾乎所有電子產業鏈公司的全球最大客戶,日本本土入選蘋果供應鏈的工廠數量減少,這對日本本土的制造工人和工程師們來說,并不是好消息。日本在終端品牌潰敗之后,其上游的電子零部件產業優勢也在逐漸消退,目前看來這個趨勢很難扭轉。
三、***的工廠數量出現了小幅增加。具體的說從2018年的53家增加到了2019年的56家。為什么***供應商數量,從2018年的51家減少到了2019年的46家,但是在***本島的入選工廠數量反而出現了增加?主要是貿易戰導致的***企業出現了小幅度的產能回遷以保證對蘋果出口,畢竟蘋果是***電子產業鏈的最大客戶。
不管是日本還是***,由于其消費電子品牌全球份額大大消退,導致其電子產業鏈的最大客戶都是蘋果,因此蘋果對***產業鏈至關重要,也無怪乎***企業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紛紛考慮在***布局產能規避風險。
部分***公司在中美貿易形勢不明朗的情況下,采取了轉移部分產能到***本島的措施。但是總體來說,這種轉移規模并不大,從入圍工廠僅僅從53家增加到56家就可以看出來。畢竟大陸本土的終端品牌全球份額上升明顯,蘋果對***供應鏈的重要性在呈現下降趨勢。
四、韓國的工廠數量出現增加。從35個增加到41個,應該說韓國的工廠數量增加還是不錯的,這跟入圍的韓國供應商數量從11家增加到14家有關系;另外就是美國本土的入圍工廠從57個增加到62個。
五、印度和越南的制造業轉移威脅?越南入圍工廠數量從20家減少為18家;雖然工廠數量減少,但是在越南設廠的蘋果供應商卻更多了,2018年有14家公司,2019年增加了一家中國的立訊精密在越南有工廠入選了蘋果供應商名錄,總數變成了15家。15家公司有3家美國公司,6家日本公司,2家韓國公司,3家中國大陸公司(立訊精密,歌爾聲學,深圳裕同包裝)和1家***公司(鴻海)。
另外就是印度的入圍工廠數量從5家增加到了8家,選擇在印度工廠給蘋果供貨的公司數量從4家變成了7家。2018年印度入圍的這5家工廠來自于4家公司,分別是***緯創資通,深圳裕同包裝,芬蘭賽爾康,美國偉創力。2019年印度入圍的8家工廠來自7家公司,分別是加拿大絲艾標識,美國偉創力,***鴻海精密,芬蘭賽爾康,深圳裕同包裝,深圳欣旺達,***緯創資通。可以發現,新增加的3家公司1家來自加拿大,1家來自***(鴻海),1家來自深圳(欣旺達)。
因此我國制造業產業鏈,確切的說是蘋果的產業鏈向越南和印度轉移,現在只是有一點苗頭,還看不到很強的勢能。另外就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公司是投資越南和印度的主要勢力之一。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349瀏覽量
196828 -
供應商
+關注
關注
0文章
322瀏覽量
20049 -
產業鏈
+關注
關注
3文章
1350瀏覽量
25658
原文標題:從2019年蘋果全球200大供應商看全球電子產業鏈變化!
文章出處:【微信號:xinlun99,微信公眾號:芯論】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