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州理工學院火箭研究的早期,沒有人比中國控制論專家錢學森更有影響力了。然而,在1955年,美國懷疑他是間諜,將他遣返回了中國。
錢學森回國后成為中國航天運載火箭和彈道導彈計劃之父,并為“兩彈一星”核武器和航天項目做出了巨大貢獻。他的努力沒有白費——今年3月9日,中國發射了第300枚長征火箭,將中國的第506個航天器送入了軌道。
為了以更低的成本進行更多的探索,中國政府啟動了旨在建立民營航天產業的政策。民營航天產業在美國已經存在,SpaceX、Blue Origin和Rocket Lab等公司正在為航天領域帶來低成本的發射服務。
2014年,中國國務院發布了一份名為“60號文件”的提案,將中國的發射和小型衛星行業向私人資本開放。在這一聲明之后,政府緊接著出臺了一系列有用的政策,包括國家軍民融合戰略,將關鍵、復雜和敏感的技術從國有航天巨頭轉移到政府批準的初創企業。
目前,中國有超過10家民營發射公司正在研制運載火箭或其組件,其中4家公司正在準備首次嘗試進入軌道。
零壹空間(OneSpace)和星際榮耀(iSpace)這兩家總部位于北京的公司即將使用自己的火箭將小型衛星送入軌道。零壹空間的第一枚OS-M1火箭于3月27日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后一分鐘左右失敗,截至發稿時,星際榮耀的雙曲線一號(Hyperbola-1)預計最早將于4月在酒泉進行自己的嘗試。這兩種運載火箭都相對較小,且都使用的是燃料和氧化劑的預混固體混合物(它廉價、可靠、制造簡單,但效率低于液體燃料)。
藍箭航天(LandSpace)科技公司于去年10月份使用固體推進劑火箭進行了中國的首次民營火箭軌道級發射嘗試。在第一和第二階段的成功燃燒和分離之后,火箭在第三階段出現問題,朱雀一號(Zhuque-1)火箭及其小型衛星有效載荷從337千米的高空墜落到了印度洋。它的最高速度達到了6.3千米/秒,僅略低于進入軌道所需的7.9千米/秒。
該公司已在著手開發一種由液態甲烷和液態氧提供動力的更大、更有能力的兩級運載火箭。該公司希望在2020年進行朱基二號的首飛,并計劃最終使火箭可重復使用(盡管這樣做會降低運載能力)。
與此同時,成立于2014年的翎客航天(LinkSpace )已將目光投向制造一種能夠垂直起降的軌道運載火箭。SpaceX的獵鷹9號就屬于這類運載火箭。該公司希望在今年全年測試其“新航線小寶貝”(NewLine Baby)亞軌道火箭后,于2021年進行液體推進劑火箭“新航線一號”(NewLine-1)的首飛。
北京航天咨詢公司千域空天(Ultimate Blue Nebula Co.)的創始人藍天翼表示,中國的發射公司各有不同的目標和能力。一些公司正專注于開發由固體燃料驅動的運載火箭,而另一些公司則選擇可能使火箭可重復利用的液體推進劑。有些公司還在探索提供太空旅游服務的創意選項。他指出:“整個運載火箭生態系統正變得越來越完整。”
這些中國公司在競相進入軌道和獲得發射遙感和通信衛星星群的商業合同的同時,也將幫助中國降低發射成本,使更多的任務可以以更少的資源完成。
俄亥俄州立大學工程學院機械和航空航天教授John Horack說:“如果整個世界都在朝著低成本、可重復使用、商業驅動的發射系統的方向發展,任何跟不上這種發展趨勢的都可能發現自己出局了。”
這些公司發展得如此之快,說明了中國政府對航空航天事業的支持程度,也表明這個成熟的行業專業知識發展完備。但民營發射公司是否真正為發射做好了準備,這個問題的答案只能來自發射臺。
發射倒計時
中國的四家航天公司計劃在未來兩年內展示它們的系統。
-
衛星
+關注
關注
18文章
1701瀏覽量
66903 -
航天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194瀏覽量
20846 -
火箭
+關注
關注
0文章
385瀏覽量
28850
原文標題:中國的民營航天公司競相發射軌道級運載火箭
文章出處:【微信號:IEEE_China,微信公眾號: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