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的熱點來看,提起毫米波雷達,自然會想到自動駕駛。但是,如果把毫米波雷達技術的價值局限在尚未大規模應用的自動駕駛中,那就太過狹隘了。雖然增長迅猛,但事實上,即便是自動泊車(APS)這類應用,由于成本因素,毫米波雷達傳感器也只是剛剛啟動它的商業機會。這種情況在諸如自適應巡航控制(ACC)、前向防撞報警(FCW)、輔助變道(LCA)、盲區監測(BSD)等ADAS應用中也類似。
在自動駕駛之外,毫米波雷達技術有著廣泛的應用,這是其在“傳感”叢林中的比較優勢所決定的。就以自動駕駛的應用場景為例,目前采用的傳感器包括激光雷達、攝像頭、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GNSS/IMU等,這些傳感器在包括汽車在內的各種應用場景中也很有代表性,而在什么場景使用它們取決于這些傳感器不同的特性。
圖:各種傳感器特性比較
上圖解釋了為什么攝像傳感會被廣泛應用到多數場景中,而毫米波雷達也有著廣泛適用的前景,而一些特性使得毫米波雷達具有替代或互補攝像傳感的可能。比如該技術可以在極具挑戰(如明亮的光線和黑暗中)的環境條件下檢測到人的位置,而同樣的條件下,攝像機會有過曝和欠曝的問題;在需要檢測動作的應用中,超聲波傳感器無法區分人和靜物,而毫米波雷達則沒有這個問題。此外,與其他傳感技術相比,毫米波具有非接觸性和非干涉性,可以穿過塑料、干墻和衣服等材料,這使得毫米波傳感器可以隱藏在面板背后,放置在室內裝飾或車內的其他材料內——想象一下,對于需要隱蔽的監控或感測系統的應用場景而言,還有比這更合適的嗎?
事實上,基于自身的特性,除了汽車自動駕駛,毫米波雷達可以廣泛的應用于工廠產線、安防監控、醫療設備、箱內液位感測、機器人視覺和無人機等場景,而在MMIC(單片微波集成電路)解決了雷達模塊的體積和成本的瓶頸后,其應用場景更加多元。日前,<電子發燒友>應邀在TI的一場有關其毫米波雷達產品的巡演活動中,參觀了這些產品在工業(IAW系列)和汽車(AWR系列)兩大領域中的應用演示,一些應用場景刷新了筆者的認知,令人腦洞大開。
場景一:智能交通
在智能交通系統中,傳感器用以追蹤交通擁堵并保持交通暢通,特別是在十字路口和高速公路上。這些傳感器必須具備精確性(用于測量車輛或行人的延伸范圍,速度和位置)、穩固性(包括在不透氣的天氣,黑暗和陽光下工作)、整體性(優化實時評估和修正。)和易于使用性(帶有參考代碼和樣本以加速部署)這幾個特性。
以監測高速公路上車速以遠程發放超速罰單的應用為例,傳感器必須能夠準確地檢測處于不同距離的各個物體的速度,這需要通過設計中增加的Vmax算法而得以實現。這一功能還可以提高傳感器監測交叉口的準確性,使其能夠更好地預測接近車輛的數量,并啟用綠燈控制,減少車輛的啟動和停止從而使交通更加流暢,并使得給闖紅燈車輛發送罰單變得更容易。而這個場景,毫米波雷達非常適用。
圖:這個用例采用的是TI的IWR1642,集成了能夠檢測物體的DSP——C674x,其ARM R4F處理器則可以隨時追蹤車輛的行駛距離和速度。該傳感器具有35厘米的分辨率,能夠檢測到距離不超過200米的各種物體,其50厘米/秒速度的分辨率,可以在高速公路單車道上精確地追蹤200公里/時及更高限速的車輛,以及限速70公里/時,在有交叉路口綠燈控制和執法的多車道上的車輛。
IWR1642具有120度視野(FOV)15度角分辨率,能夠更容易的檢測到接近交叉路口的車輛或行人。該傳感器還可以留意多個停車位,以便司機知道停車場某車道內是否有車位,或者他們需要換一層樓找尋。這使得它也適用于ADAS。
場景二:工業應用
在工業應用場景中(按TI的分類,汽車之外的應用都屬于工業應用),TI演示了其60 GHz毫米波傳感器IWR6843的應用。
圖:通過和視頻傳感的融合,可以感測和避免障礙物,或通過收集不同范圍、速度與角度的數據來檢測和識別手勢,實現人機互動。這一應用非常適合工廠和產線的復雜環境。
據TI工業雷達產品營銷總監Robert Ferguson介紹,工業場景有很多領域會用到毫米波和攝像傳感的融合感測。比如焊接機器人,焊接時的強光對攝像頭有非常大的影響。而毫米波不受強光的影響。再比如機械臂、自動搬運工具的工作場景中,人、物混雜,需要設定安全工作區域,如果有人誤入,就會報警或者采取措施,這些都可以部署毫米波雷達進行監測。
圖:IWR6843是TI首款AOP傳感器
IWR6843是TI首款“AOP”(Antenna-on-Package)傳感器,由于將天線封裝在一起,整個器件的尺寸縮小到75%,降低了系統總成本。IWR6843的帶寬高達4 GHz,能夠以高于24 GHz窄帶解決方案20倍的精度感測到物體、人以及非常細微的運動,甚至是呼吸和打字這樣的動作都能感測到。“IWR6843擴展了樓宇和工廠自動化功能,實現了更智能的人員計數、運動感測、機器人技術、安全防護和生命體征監控等。”Ferguson說,“其集成的處理功能使傳感器能夠減少誤報并做出實時決策,從而無需在許多系統中使用外置MCU或CPU。”
場景三:體征探測
上文提到的智能交通用例中的WR1642是77GHz毫米波傳感器,能夠感測到非常細微的運動、甚至是呼吸,從而提示有人存在。這個性能適用于體征探測、測量車門和車身周圍的剩余空間和障礙物、車輛承載情況、入侵警報和更智能化的自動泊車。
圖:AWR1642可以實現醫療級體征測試(心跳、呼吸)
據TI中國區嵌入式產品系統與應用總監蔣宏介紹,毫米波雷達在醫療級體征監測上有很多場景應用。如病人在深度睡眠、淺度睡眠的不同狀態下的高精度的呼吸監測,又如重度燒傷病人,醫療監護儀不能直接接觸,對病人呼吸、心跳體征的24小時實時監測就可以用毫米波雷達來實現。另外一個是老年監護,在洗手間這類不適合設置攝像頭的地方,也可以布置毫米波雷達。
圖:這個演示的上圖是車內嬰兒檢測實驗,毫米波傳感器被懸掛在天窗上,在可視化圖表中檢測結果顯示為一張熱量圖,該應用可防止嬰兒遺留車內;下圖演示檢測車輛后方的可能入侵者。該應用還可以通過先進的算法,區分人和移動的物體如風中的樹枝等。如果和攝像感測搭配使用,則可以減少誤報警的情況。
場景四:汽車應用
圖:某方案商采用TI的77GHz MMIC設計的4D雷達,可以達到16線激光雷達的點云成像水平,滿足L2-L3級需要。
這個應用令人驚訝,畢竟點云成像一貫是激光雷達的領地。
圖:通過4個AWR1243級聯后,遠距離分辨力大大提高,40米處可以做到1度的方位角分辨率,也就是4.5厘米的精度和大約9厘米的物體分離精度。4個3發4收的AWR1243雷達,就是192個天線,這樣通過在車身四周角的配置,可以實現自動泊車和高速場景中的360度監測。
附:毫米波雷達在多元場景中的應用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ti
+關注
關注
112文章
7966瀏覽量
212137 -
MMIC
+關注
關注
3文章
413瀏覽量
24269 -
毫米波雷達
+關注
關注
106文章
1030瀏覽量
6423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毫米波雷達與多普勒雷達區別是什么
毫米波雷達與多普勒雷達是兩種不同類型的雷達系統,它們在工作原理、應用領域和性能特點等方面存在明顯的區別。 工作原理 毫米波
簡述毫米波雷達的結構、原理和特點
毫米波雷達是一種利用毫米波段電磁波進行探測和測量的雷達系統,具有高分辨率、高靈敏度、高抗干擾能力等特點,在軍事、航空、航天、交通、氣象等領域
基于毫米波雷達的手勢識別算法
遠程手勢識別模型。然后,我們設計了一個CNN來學習點的特征以進行識別。(ii)我們利用毫米波雷達傳感器來實現所提出的模型,從而自動識別手勢。(iii)我們驗證了我們提出的模型在幾種現實世界情況下(例如
發表于 06-05 19:09
毫米波雷達在智能網聯汽車中的應用
毫米波雷達(MMW)是一種新型的雷達技術,逐漸在智能網聯汽車中得到廣泛應用。它利用毫米波頻段的電磁波進行探測和測距,具有高分辨率、高精度、高
毫米波雷達的作用 毫米波雷達與超聲波雷達的區別
毫米波雷達是一種高頻率雷達系統,可以在毫米波頻段(30-300 GHz)進行物體探測和測距,由于其具有高分辨率、較低的互相干擾和較強的透射穿透能力,被廣泛應用于眾多領域。而超聲波
毫米波雷達與超聲波雷達的區別聯系
毫米波雷達(Millimeter-wave Radar)和超聲波雷達(Ultrasonic Radar)是兩種常用于測距和探測的技術,在原理、應用、優缺點等方面存在著一些明顯的區別。 一
毫米波雷達輸出信號
毫米波雷達是一種使用毫米波頻段進行雷達探測的設備。它是一種高頻雷達,工作頻段通常在30 GHz到300 GHz之間。相比于傳統的千兆赫
激光雷達與毫米波雷達的區別與聯系
激光雷達(Lidar)和毫米波雷達(mmWave Radar)是兩種常見的距離傳感器技術,都被廣泛應用于自動駕駛、無人機、安全監測和環境感知等領域。它們在工作原理、性能特點和應用方向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