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法新社報道,美國官員周一決定,將對華為的禁令延遲90天實施,直到8月中旬才會生效,理由是,華為及其商業伙伴需要時間來升級軟件以及處理一些合同義務問題。
當國人聽到這則消息的時候,很多人的第一理解是華為事件有轉機了,事后我們才發現,推遲實施并不意味著特朗普基于國家安全發布的禁令被取消,而是為了讓華為及其合作伙伴“有時間”來維護支持當前全面運營的網絡和設備。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回復:美國的“90天臨時執照”對我們沒有多大意義,華為已經做好了準備。
美國對中國高科技企業的打擊正在蔓延,路透社5月20日報道,美國國土安全部(DHS)警告美國企業,中國制造的無人機可能令企業數據面臨風險。上述“警告”報告并沒有具體點名哪家中國公司,但CNN提到,美國和加拿大使用的無人機中有近80%來自大疆。
5月22日,彭博社消息稱,美國政府正考慮將5家中國監控設備企業列入與華為類似的“黑名單”,禁止他們獲得美國零件與軟件,其中包括海康威視與浙江大華。
圖:吳振洲先生就中美貿易戰中,中國企業遭遇的禁令與美國出口管制結合起來解讀。
美國為什么可以利用出口管控在多個層面打擊中國高科技企業,出口管控的范圍有哪些?中國企業應該如何應對?5月23日,在深圳舉辦的國際電子產業鏈資源對接大會上,吳振洲先生帶來的專業的解讀和建議,作者將他的現場精彩觀點分享。
美國出口管控范圍延伸,打擊中國高科技公司更加容易
吳振洲表示,出口管控是美國掌控軍工、美元、高科技三大領域全球領先的核心戰略。中國企業必須從國家宏觀政策和產業戰略高度深刻理解和應對美國出口管控。
圖:美國出口管控的范圍
在會上,吳振洲列舉了美國出口管控范圍的11條細則,他分析說,美國出口控制的范圍,最有意思的是最新出現這一條:承載一條來自美國信息的設備。這一條把華為、中興納入了管治范圍,遭遇了出口管制的管轄,為什么呢?這條管轄范圍已經超越了軟硬件產品和服務范圍,可以解讀為:華為設備如果承載了美國國家安全的信息,承載了美國老百姓消費的信息,承載了美國公民說的一句話。而華為的設備是為外國對手服務,美國出口管制就可以將設備納入管制范圍,今天可以是設備,明天可能就是其他實體。
總而言之,美國出口控制范圍廣泛,只要是美國技術,無論是實物還是數字產品,都屬于管控范圍。
美國出口管控有哪些源頭?
吳振洲分析說,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的1917年,美國就制定了《敵國貿易法》,到后面制定的《反間諜法》,1949年制定的《出口控制法》,特別是1977年,因為伊朗門事件為背景,授予美國總統非戰時期更大權力而頒布《國際緊急狀態經濟權力法》。
圖:美國出口管控的源頭
IEPPA給美國總統極大權力,總統只要宣布美國經濟處于緊急狀態,有權頒布法令和規章禁止美國人或者非美國人與各種受制裁國家進行貿易、或禁止美國人或非美國人向受制裁國家出口來源于美國的產品。
圖:為方便美國出口管控制定的IEEPA細則。
美國出口管控的執法涉及間諜嫌疑、犯罪嫌疑、軍品出口違法、兩用品出口違法、移民欺詐罪、串媒罪、偽證罪和財產罪等多個名目。
美國的出口管制實體清單是專門針對一些重要的公司來確定,意味著只要在買賣中出現在清單中的商品和零部件,需要遵照出口管制法,申請出口許可。
吳振洲還以上圖為例解讀了兩用品出口管控流程,企業用戶特別要了解產品是否受EAR管控?是否受CCL管控?最新,美國通過《國防授權法案》,管控范圍進一步放大,只要承載了美國信息的通訊設備和供應鏈,華為、中興的產品就是承載這個內容,全都納入美國的管控。華為只是第一波,隨后,還會有中國其他企業被列入清單上。
出口管控是美國掌控軍工、美元、高科技三大領域全球領先的核心戰略。中國企業需要仔細了解,我們必須從產業戰略高度解讀背后的深意。
筆者了解到,出口管控對美國也產生了負面效應,美國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日前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若出口管制導致新興科技領域出口下降20%,美國企業在第一年內將損失98億美元的銷售額和5.6萬個工作崗位。若出口管制持續五年,美國企業的累計損失將高達563億美元。
美國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認為,對其他國家能夠獲取的技術實行出口管制,不僅不會減緩對方應用這些技術,反而會把美國企業的收入讓給外國競爭對手,不利于美國企業提升競爭力。從長期來看,華為在價格方面的優勢依然備受投資者關注,華為在5G市場上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和專利優勢,其他廠商很難追趕。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5文章
34308瀏覽量
251186 -
海康威視
+關注
關注
16文章
413瀏覽量
73143 -
出口管制
+關注
關注
0文章
8瀏覽量
933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