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水平提升使得傳統產品已經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定制化愈發盛行,這給制造企業帶來新的挑戰:小批量、大批次的生產成為常態,這對工廠的制造環節提出了柔性生產的要求。也意味著:面對柔性制造,如何實現快速的根據定單的需求,切換生產的方式和生產工藝,在這個過程中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給機器人企業和系統集成商帶來了新的機遇。
然而,“非標之痛”卻如影隨行:對機器人企業來說,非標產品很難快速提升利潤;對系統集成商來說,項目太多不敢接,服務不過來,案例不能完全復制,無法做大;對終端企業來說,非標產線效率低,產品一致性得不到保障。
正如迦智科技CTO孫逸超所說:“自動化從單機向產線過渡的過程中,產生了柔性和定制化的需求,而如何在定制化的產品中實現標準化是關鍵。”同樣認為標準化是關鍵的還有的斯坦德CEO王永錕,他表示,做工業產品,非標一直是一個痛點,產品做不到標準化很難賺錢。
對本體企業如此,對系統集成商更是如此。廣州明珞總經理姚維兵直接指出,系統集成說白了就是產品能力、供應鏈整合能力和整個生態聯系的能力,而難點就是把所有非標的產品變成標準化。如果能夠實現完全標準化,效果和非標至少差10倍以上,整個生產質量,效率和周期都是完全不一樣的。
非標之痛
孫逸超表示,目前非標業務大概占迦智科技總體營收的將近40%,然而有將近三分之二的人力在響應各種非標的訴求,而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力放在產品迭代上。
非標的不可復制性決定了響應這樣的需求需要耗費相當多的人力,周期長、服務成本高,即便是上市公司也面臨著客戶選擇的問題。
正如拓斯達機器人事業部總經理張朋所說:“拓斯達在冊客戶有6萬家以上,成交的客戶超過8000家,事實上我們只服務了為數不多的100家,因為包括工程師在內的資源有限,并且,拓斯達從2013年開始承接了很多小項目,剛開始發現毛利較高,但是結算之后發現虧本,上市之后更需要追求利潤,所以就提出聚焦頭部企業的策略。”
但是中小企業作為大多數的存在,其非標需求也是不容忽視的,因此,拓斯達也在思考,在未來十年如何才能從服務8000家客戶增長到服務100萬家,目前只有800個工程師如何增加到100萬的工程師,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無論是本體還是集成商都面臨這樣的挑戰,因為其實從客戶的角度出發,確實每家的工藝、生產模式都有自己獨到的地方,這個決定了他們做智能制造升級的過程中一定有非標的訴求,從我的角度來說,我很希望我們可以做標準化。”孫逸超說,“做標準化在目前的狀態上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我們也積極擁抱非標定制的需求。因為在產品推進的過程中,非標定制是一個必然的常態,尤其是對于機器人產品本身不是針對某一個特定行業的企業來說,在針對各個行業不同的需求需要非標,因此迦智非常關注如何讓機器人技術快速適應各行各業非標準化需求的能力。”
從系統集成商的角度來看,提供整個工廠智能化解決方案需要對接非常多的供應商,包括 WNM系統、庫存管理系統、機器人管理系統等,而任何一個環節的偏差就會讓系統集成商非常痛苦。因此要非常清晰的區分各個供應商職責和管理區域也需要企業提供標準化的產品。
■如何向標準化靠攏?
業內人士提出,標準化不是開放技術門檻,也不是簡單的把參數標準化,而是適合某種特定行業的標準化。將定制化產品做成模塊化、標準化,降低客戶的采購成本是多數企業的選擇。
2018年年底,拓斯達提出的新路徑是以“1+N”的方式打造機器人+標準工藝設備。構建出一個打通全產業鏈的工業機器人這個“1”的生態體系,服務覆蓋五大高潛行業,即新能源、汽配、3C、光電、醫療。
庫卡提出把生產工藝切斷成一個單獨的模塊,根據生產的不同的定單的要求讓生產的整個工藝模塊之間以一個矩陣的方式動態的組合,動態的響應。在借鑒庫卡模式的基礎上,迦智更關注在這個矩陣生產模式中機器人如何發揮柔性物流的作用。
孫逸超表示,為響應非標訴求的同時,迦智在三年中做了很多的AGV車型,通過把車的控制系統和整個架構內部模塊化,根據不同的客戶需求快速衍生不同的產品,同時針對外部載距為集成商提供定制化的產品。
“我沒有辦法說所有的非標需求我都可以響應,因為從我們自己的案例來看,一方面,很多非標的需求提的指標都非常嚴苛:毫米級的精度、放置的空間有限、機器人作業的環境惡劣,有很多外部條件的約束;另一方面從我們的角度來看,真正解決客戶的問題可能其實不一定是要這樣的方式,可能是只需要解決方案上的變化。”孫逸超進一步解釋。
剛開始的時候,斯坦德推出了6、7款產品線,而現在,針對3C行業應用需求,斯坦德只做兩款標準化的產品OASIS300和OASIS600,分別是300公斤負載和600公斤負載,王永錕表示,這個標準是斯坦德跟客戶一起制定的兩個標準,負載和尺寸可以滿足絕大部分的需求。
從汽車行業實現標準化的經驗來看,其中有70%是標準化產品、30%是非標,王永錕認為,把其中的70%做成標準化的平臺,將30%定制化的部分做成非標的模塊,把需要的模塊配置好,用戶可以自由選擇,就可以盡可能實現產品的標準化。
因此,斯坦德將AGV做成了一個標準化的移動平臺,這個標準化的平臺中間有一個預留的空間,上面可以搭載不同的設備,包括機械臂、滾筒等,客戶買回去就可以根據需求換不同的模塊,而不需要買新的AGV。“我們通過AGV兩種標準化的平臺,上面搭載不同的模塊實現搬運、上下料等,用盡量少標準化的平臺實現盡量多的工作。”王永錕說。
如何擴展到新的負載,據王永錕透露,斯坦德產品中間標準部分是通用的,500kg負載跟700kg負載沒有太大的區別,客戶可以根據要求選擇,而之所以定成300kg和600kg,是因為3C行業的需求基本上在兩個范圍之內。“我們是按行業區別的,如果是汽配行業,最低是500kg起,甚至可以到1噸以上,而迦智接下來將會推出重載的產品。”
此前,泰達機器人相關負責人表示,泰達機器人將整個公司的產品有效的一層一層往上整合,這個就是標準化的一個過程,我們給它起的名字叫標準加速發展。首先是跟工藝相關的標準模塊,然后加上泰達自己的理解,再到通過標準模塊衍生出來的標準專機,從標準專機整合出來的標準專線,再往上一層就是智能工廠,N個智能工廠加上智能物流,各種新型元素構成了未來工業4.0的雛形。
-
工業機器人
+關注
關注
91文章
3353瀏覽量
92569 -
系統集成
+關注
關注
0文章
77瀏覽量
11395 -
智能工廠
+關注
關注
3文章
987瀏覽量
42372
原文標題:工業機器人和系統集成商“非標之痛”如何解?
文章出處:【微信號:gaogongrobot,微信公眾號:高工機器人】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