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電動汽車制造主要涵蓋整車制造、動力電池研發和礦產資源(原料)的開采利用等幾大產業。當前,美國在電動汽車領域存在的主要短板是鋰電池生產原料短缺和鋰電池產能不足,這已經被美國政府視為關乎國家安全的重要問題。美國國會于1995年投票決定關閉美國礦山局,限制開發國內的礦山資源,因此其長期以來依賴礦物進口和產品代工。美國參議院能源和自然資源委員會成員約翰·胡芬指出,設法有效地提升國內重要礦產供應,已對美國國家安全和經濟產生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此,美國政府欲通過國家層面的戰略部署,加強電動汽車產業鏈自給自足的能力,尤其是強化原材料和動力電池的產出能力,以改變其在全球競爭中的被動局面。
美國多措并舉,欲扭轉在全球電動汽車供應鏈中的被動地位
據悉, 5月2日的研討會共有100多人出席,既包括美國國會、能源部和地質調查局等多個部門的官員,又包括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以及礦產企業標準鋰公司、Ioneer公司等上下游企業。根據目前信息,美國電動汽車供應鏈戰略的主要舉措如下:
(一)擬立法恢復國內礦產供應,逐步擺脫對外依賴
在鋰電池原料供應方面,美國一直因為限制本土礦山開發的政策,導致其用于鋰電池制造的鋰、鈷等原料供應嚴重不足。據統計,自2014年以來,隨著美國電動汽車技術的成熟和快速發展,企業對原料的需求不斷增長,導致美國的鋰進口量已增長近一倍,形成對外嚴重依賴。對此,美國參議院能源和自然資源委員會主席、共和黨參議員麗莎·穆爾科斯基在5月研討會上表示,將與參議員喬?曼欽提出《礦產安全法》提案,以簡化鋰和其他關鍵礦產資源開采的批準程序,并支持美國各州和聯邦政府開展對本土關鍵礦產供應的研究和鼓勵礦產資源回收政策與技術的研究。
目前,包括美國鋰業公司在內的5家企業正在開發美國的鋰資源項目,并計劃用新技術從黏土、溴甚至油田廢料中提取鋰等金屬。這些關鍵技術將幫助美國有效解決鋰電池原料供應問題,使美國逐步擺脫對外進口依賴。同時,美國還考慮通過收購或參與南美鋰資源的礦產開發,以保障關鍵原料的供應。
(二)科學整合電動汽車供應鏈,研發新型電池技術,打破鋰電池供應瓶頸
據統計,美國鋰離子電池的產量僅占全球的5%,無法滿足本土電動汽車生產的需求,需要長期從日本大量進口鋰電池以維持生產。由于日本企業的鋰電池產量有限,已無法滿足美國快速增長的需求,因此美國開始考慮著手提升本國的鋰電池生產能力。據悉,出席5月會議的特斯拉等汽車制造商代表希望美國政府出臺相關鼓勵政策,為電池制造商和汽車制造商開采、加工和供應鋰、鎳、鈷和石墨提供支持,開發新型電池技術,力爭打破鋰電池供應瓶頸。
同時,美國能源部已組織美國多所大學、國家實驗室聯合開展新型鋰電池技術專項研究,如高性能固態鋰離子電池、鋰金屬電池等,并根據動力電池產業鏈的結構,劃分為各專題進行細化、深入研究,解決每一個技術細節問題,這將大大提升美國電動汽車更新換代的速度。
美國電動汽車供應鏈戰略對全球電動汽車產業可能產生的影響
(一)或將加劇全球鋰礦資源爭奪
以目前技術,鋰電池在汽車動力電池生產領域仍具有最高的性價比,因此在未來一定時期內,鋰、鈷仍將是動力電池的核心材料。因此,美國認為保障鋰和鈷的穩定供應對未來電動汽車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從蘊藏和開采量來看,當前世界鈷礦產能已可滿足市場需求,但鋰礦產能不足,且短期增長有限,因此鋰價格在未來3-5年將會保持在穩定高位。由于美國很難在短期內提升鋰礦產能,為大幅增加動力電池產量,其加大鋰進口將會保持一定時間,這將進一步推高國際鋰原料的需求和價格,加劇全球鋰礦資源爭奪。
(二)美國加速推進動力電池技術進步,擴大技術領先優勢
目前,國際電動汽車競爭焦點主要圍繞電池成本和效率展開。美國政府2016年推出的“電池500”計劃,擬用5年時間資助研發出長循環、高能量密度的鋰電池,實現比現有充電容量高出2倍的充電能力。這種新型鋰電池將更小、更輕,不僅能減輕電動汽車的重量和體積,加倍延長行駛里程,還可大幅降低電動汽車價格。同時,美國建設的鋰礦項目如能按計劃在2022年投產,其每年可將生產至少7.79萬噸碳酸鋰,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鋰生產國之一。這些目標一旦順利實現,美國不但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鋰原料生產國之一,而且有望成為最大的新型鋰電池生產國。因此,美國電動汽車供應鏈戰略的實施一方面會推動世界動力電池的技術創新,另一方面也會對其他國家的電動車行業自主技術和品牌提升造成較大壓力。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5文章
11942瀏覽量
230476 -
特斯拉
+關注
關注
66文章
6292瀏覽量
126461
原文標題:技經觀察 | 淺析美國電動汽車供應鏈戰略
文章出處:【微信號:drc_iite,微信公眾號:全球技術地圖】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