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同學們更加清楚的了解開集、開漏與推挽輸出,今天我們就詳解這兩者之間的區別與應用場景。
開極、開漏輸出與推挽輸出是我們在學習電子電路的必須要掌握的知識點,也是我們在設計控制系統時必須要用到的知識點。
先從他們的原理開始講:
首先是開集輸出,集就是指的三極管的集電極了。下圖就是集電極開路輸出的兩種形式:
第一種是NPN型開集輸出,就是在電路沒有接入負載時,如果輸入信號為高電平,輸出就是低電平;如果輸入為低電平,輸出為高阻態。當接入負載時,當輸入信號為高電平時,三極管導通,電流經過負載流過三極管;輸入為低電平時,三極管截止,負載中無電流流過。
第二種是PNP型開集輸出,和NPN的情況正好相反的。在電路未接入負載時,當輸入信號為低電平時輸出為高電平;輸入為高電平時輸出為高阻態;當接入負載時,當輸入信號為低電平時三極管導通,電流經過三極管流過負載;輸入為高電平時三極管截止,負載中無電流流過。
這兩種形式聽上去有點繞,其實只要掌握了一種的原理,另外一種就是相反的,很好記。
了解了開集輸出,那么開漏輸出也就很好理解了。它是指MOS管漏極開路輸出結構。它也是分成兩種形式:
第一種是N溝道MOS開漏輸出,在電路未接入負載時,當輸入信號為高電平時輸出為低電平;輸入為低電平時輸出為高阻態;當接入負載時,當輸入信號為高電平時MOS管導通,電流經過負載流過MOS管;輸入為低電平時MOS管關斷,負載中無電流流過;
第二種是P溝道MOS開漏輸出,在電路未接入負載時,當輸入信號為低電平時輸出為高電平;輸入為高電平時輸出為高阻態;當接入負載時,當輸入信號為低電平時MOS管導通,電流經過MOS管流過負載;輸入為高電平時MOS管關斷,負載中無電流流過。
開集和開漏輸出結構在輸出原理上是相通的,只是通過2中不同的器件來完成輸出,以上這兩種電路是用于負載驅動,電路的驅動能力取決于器件信號與電源功率。當我們把負載電阻更換為上拉/下拉電阻,就可以讓這個電路作為電平轉換電路使用。
接下來說說推挽輸出,推挽輸出一般由2個三極管或2個MOS管組成,推挽輸出的特點就是驅動能力強,在不加外部負載時,可以正常輸出高電平和低電平,我們以三極管組成的推挽電路為例做電路分析,當輸入信號為低電平時,Q3關斷,Q4導通,輸出為低電平;輸入為高電平時,Q3導通,Q4關斷,輸出為高電平。下圖為推挽輸出結構圖:
這里有小伙伴就比較迷惑,既然推挽輸出的驅動輸出穩定,而且驅動能力強,那為啥還要去用開集或開漏輸出結構呢?他們應用場合有什么區別呢?
舉兩種應用場景,就知道他們的妙用了。第一種,以STM32的I/O端口位的基本結構為例,下圖是單片機的I/O輸出結構圖,由一個P-MOS與N-MOS組成,通過配置,可以通過控制P-MOS與N-MOS的導通,使輸出配置為開漏或推挽輸出。
當P-MOS禁止時,輸出配置為開漏輸出,開漏模式一般應用在I2C、SMBUS通訊等需要“線與”功能的總線電路中,除此之外,還用在電平不匹配的場合,如需要輸出5伏的高電平,就可以在外部接一個上拉電阻,上拉電源為5伏,把GPIO設置為開漏模式,由上拉電阻和電源向外輸出5伏的電平。當P-MOS使能時,輸出配置為推挽輸出,這時候單片機就可以正常輸出高、低電平了。
I/O端口位的基本結構
其實,對開集、開漏的使用,最大的應用場景就是在工控場景的PLC系統里,不管是PLC的輸出,還是傳感器的輸出,大部分都采用的是開集輸出,這里使用開集輸出的原因就是可以實現不同傳感器電平的兼容,也可以實現傳感器并聯到同一個PLC的DI輸入點,如果傳感器采用推挽輸出,在一個PLC的DI輸入點上接入單個傳感器時,工作時沒問題的,當將2個傳感器并聯到同一個PLC的DI輸入點,若一個傳感器輸出高電平,另外一個傳感器輸出低電平,這時候就會造成短路,損壞傳感器。
歐姆龍接近傳感器基本結構
歐姆龍增量式編碼器基本結構
?
審核編輯:湯梓紅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