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三極管在實際應用中無非就2種:一種放大電流,一種實現電路開關,下面我們詳細討論討論;
1.我們要知道三極管基極導通閾值,即開啟三極管的條件,在設計時肯定是要大于閾值電壓才可以實現三極管的開啟;
3.我們知道一些SOT23封裝的三極管閾值電壓很低,在零點幾伏,很容易受到干擾;那么在基極電壓關閉時,我們也要確保三極管被關閉,所以在N型三極管基極加上下拉電阻,確保基極被拉低關閉;
4.我們加R2的邏輯有3個:
一是R2電阻加上確保三極管在關閉時不會誤開啟;
二是R2電阻不能影響到流入三極管基極電流;
三是不能將加載在基極電壓分壓分的太小;
下面我們舉例子說明:
我們看下這個三極管可以正常開啟么,不能是吧;
我們算下A點電壓:UA = 3V*R2/(R1+R2) = 0.27V<0.6V,三極管是截止的;
我們將R2電阻調到20K,我們來看下:
我們再計算下A點分壓:UA = 2.985V,基本上和3V差不多,沒有降低多少;此時三極管正常開啟;
我們再看,當三極管正常啟動時:
我們看下圖中從A點,經過三極管BE,再到地,這是個通路;我們說三極管BE相當于一個二極管,那么A點電壓UA = 0.6V,即閾值電壓;
則IR1 = (3V-0.6V)/100 = 24mA;IR2 = 0.6V/20K = 0.03mA;
則流進三極管基極電流I = IR1 - IR2 = 23.97mA;
我們看這個R2加上的好處:
- 在三極管關閉后起到下拉作用,防止其他電壓誤開啟三極管;
- 該下拉電阻并沒有增加電路明顯功耗;
接下來我們再看集電極電路:我們來看集電極能夠提供的最大電流IC = 5V/10K = 0.5mA;
即IB*β>>IC,所以該三極管工作在飽和狀態;
則有當三極管開啟時,VB = 0V;當三極管關閉時,VB =5V;
即當基極輸入高,集電極輸出低;基極輸入低,集電極輸出高;此電路相當于數電中的"非"功能;
那么我們將R3變換位置再看:此刻我們將R3換到發射極;
此時A點電壓是多少?還是0.6V么?
根據前面計算,我們知道三極管是開啟的,即be電壓為0.6V,即UAB = 0.6V;
我們知道UA = 2.985V,則UB = UA -UAB = 2.385V;
則有三極管ce兩端電壓為:5V - UB = 2.615V;
我們知道該三極管工作在放大狀態,飽和狀態一般UCe<0.3V;
我們也可以從電流計算判斷該三極管的工作狀態:
IR1 = (3V-UA)/100 = 0.15mA;
IR2 = UA/20K = 0.14925mA;
則流進三極管的基極電流Ib = IR1 - IR2 = 0.00075mA;
我們知道Ie = Ic + Ib ;
Ie = UB/1K = 2.385mA;
則Ic = 2.385mA - 0.00075mA = 2.38425mA;
我們根據手冊,在Ic對應增益為250,即Ib250 = 0.00075mA250 = 0.1875mA<
該電路從發射極輸出,電壓是跟隨基極電壓的;
今天就到這里,謝謝大家閱讀支持;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