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60年代到90年代初,美國發燒廠家?Audio?Research?Corporation(簡稱ARC)在發燒音響界里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當時道行高深的發燒友,玩Hi-Fi到最高境界時,所使用的器材往往是ARC的產品。?
???資深的發燒友一定還記得?ARC一些膾炙人口的精品。在真空管前級方面,令人懷念的有SP-3A、SP-6B、SP-8、?SP-10?Mark?II和SP-11?Mark?II。后級方面則有D-52、D-70?Mark?II、D-110B、D-350B和M-300?Mark?II等等。這些前后級,從60年代到90年代初期,都是獨領風騷,名重一時的發燒精品。?
???猶記得?70至80年代,唯一能夠與ARC在膽機世界里分庭抗禮、爭奪武林盟主的,只有另一家美國發燒廠Conrad?Johnson。CJ最著名的前級有Premier?2、Premier?3和曾經稱霸一時的Premier?7。后級方面,CJ的巨無霸后級Premier?One,以威武高大的外型、沉重無倫的份量,真空管多到驚人和價錢貴到令人腳軟的形像,在音響壇上傳為佳話。當時最有錢的發燒友玩到最后,所擁有的后級很可能就是CJ的Premier?One。??字串2?
???ARC的前級我曾經聽過多部,對其知之甚詳。聽譚主編說,他那一代(主編按:你暗示我很老?)發燒友也多追崇ARC的產品。時至今日,尚抱著ARC前級不放的還大有人在。小弟認識的就有身在香港的笛子名家朱文昌先生,此君目前還在使用一部60年代的ARC?SP-3A前級。此外,本地著名作曲家潘耀田先生,也曾經擁有ARC?SP-6B前級;潘君目前則使用ARC?SP-11?Mark?II前級。這部SP-11?Mark?II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香港備受追捧,還登上當時膽前級的機王寶座。?
?
???多年前,我曾經擁有?ARC?SP-8前級達數年之久。后來,因誤信某些音響雜志的言論,再加上七年之癢,竟然把SP-8和Michaelson?and?Austin的TVA-10(50瓦)膽后級一起沽之,換了一對當時當紅炸子雞SAE前后級。從聽音響效果的角度出發,買SAE晶體前后級確實沒有錯,它那兩、三百瓦的水力,能把住家變成舞廳和電影院,也能隨時制造出地震山崩的效果,而且前級還附有Parametric?Equaliser,讓用家隨心所欲地把音頻調校到自己過癮為止。不過,SAE雖有一身蠻力與勁道,可惜音色卻有些機械化與冷漠,聽久了之后,覺得心煩意燥。??
字串4
當我開始懷念?SP-8的時候,卻發現廠方已停止生產這部前級。取而代之的SP-9,在音樂感上又遜于SP-8。奇怪的是,當時SP-8在二手市場上杳如黃鶴,相信是識馬的伯樂死抱不放,以致絕跡江湖。?
?
???真正讓我再度大動凡心的?ARC前級是?SP-10?。這是當時ARC最具野心之作,是一部分體式前級,即音控與電源供應分置于兩部機身的豪華之作。無奈的是,此前級為劃時代鉅作,其價格也是凡人所無法負擔的天文數字。?小弟雖然沒有能力購置?SP-10?,卻有緣在本地一位歐亞裔的大發燒家中聽過多次。此君從?SP-10?升級到?SP-10?Mark?II,其音響系統的效果亦水漲船高而改善良多。?SP-10?Mark?II那濃郁豐滿的質感和柔情似水的音色,令柳下惠都要拜倒石榴裙下。??
字串1?
??
???不同時代的ARC產品有不同的氣質與特色。以前級而言,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SP-10?Mark?II。此前級的溫潤音色與感人的音樂韻味,在當時無以匹之。就算是擺在今日最高檔的真空管前級中,能全面擊敗?SP-10?Mark?II者恐怕也寥寥無幾。?
???ARC后來再推出SP-11、SP-11?Improved和SP-11?Mark?II時,已改變設計線路,采用Hybrid的方式,把真空管和晶體管結合起來,期望魚與熊掌兼得,讓發燒友同時享受音樂與音響的齊人之福。SP-11或SP-11?Mark?II我皆聽過多次。這部前級的速度、分析度、通透感和高頻的延伸能力有突出的表現。以當時的科技而言,這已是登峰造極之作。但是作為一部旗艦,SP-11?Mark?II卻無法成為令人懷念的偉大前級。主要的原因是它的音樂味和感染力并不如?SP-10?Mark?II。純粹從聽音樂的角度出發,我個人更為喜愛?SP-10?Mark?II,雖然它的速度較慢,高頻去得不盡,動態也不如SP-11?Mark?II。不過,SP-11?Mark?II也有遠勝于?SP-10?Mark?II的優點,那就是SP-11?Mark?II靜如深海,扭大音量時還察覺不到真空管的噪音,而?SP-10?Mark?II由于是純真空管的線路設計,用了較多真空管,因此聽音樂時,會察覺到一些真空管噪音。??
字串7?
???在?SP-11?Mark?II之后,ARC極力發展符合新一代數碼科技的產品,以便把CD的潛能發揮到極致。從90年代開始的十多年里,ARC推出一系列以LS為型號的新一代前級以配合CD的播放。?
???我對于?CD一向有恐懼感,因為不論用什么前級和CD機,每當播放CD時,那機械化的冷漠音響,令聽慣LP的耳朵吃不消。ARC的LS系列前級已全部摒棄Phono?Stage線路,無法播放黑膠唱片,只能播放CD。我曾聽過幾部LS系列的早年產品,印象不佳,因此漸漸把ARC的產品遺忘了。直到幾年前,ARC推出旗艦級的Reference?1時,重新加入Phono?Stage,又點燃了我對ARC前級的興趣。無奈ARC?Reference?1也是定價達天文數字的最高檔次精品,朋友之中無人有能力擁有,因此一直緣慳一面。之后,ARC再推出更高檔次的前級Reference?2和Reference?2?Mark?II,價格更貴,當然也更沒有機會去聽它們了。?
???所謂守得云開見明月,正當我們這批固執的?LP擁躉快要對ARC絕望時,ARC卻突然峰回路轉,推出一部附有Phono?Stage的前級——SP-16。莫非ARC回心轉意,開始照顧音樂重于音響的發燒友???字串6?
???ARC推出SP-16的同時,也推出了真空管后級VS-55。這部后級有50瓦的水力,從水力瓦數而言,VS-55分明是注重音樂多于音響。當SP-16和VS-55送到家中時,我以充滿期待的心情迎接它們。老實說,當我第一眼看到SP-16時,是失望多于期望。SP-16的面板還是保留過往ARC的風貌,即采用鋁白色的面板,中間鐫有?Audio?Research?幾個黑色的小字。但是,舊款型號的經典旋鈕已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一排LED指示燈和一排黑色的塑膠按鈕。SP-16的面板是新潮矣,但過去古老典雅的傳統卻已消失殆盡。不過,新潮也有新潮的好處,那就是SP-16采用遙控操作方式。只要遙控器在手,發燒友便無須時常起身去調整音量,實在是方便之至。?VS-55的設計則較為傳統。它采取開放式的設計,讓四粒6550功放管暴露在機身外。除了四粒大膽之外,VS-55還用了三粒6?NIP小管。SP-16和VS-55所用的大小真空管都是蘇聯廠家Electro?Harmonix的產品,并經過ARC的精挑細選。?
ARC在其網頁上口口聲聲說SP-16是專為只聽LP的發燒友特制的“文藝復興”之作,不過當我收到測試的SP-16時,卻大失所望!因為SP-16原來還分為配有Phono?Stage的SP-16L和只有Line-Stage(只可唱CD機)的SP-16。而我收到的測試品居然是SP-16,并不能播放LP,實在令人吹脹。??
字串7
本來想馬上把?SP-16送回給代理商,但回頭想想,覺得不妨試聽一下,看看ARC這些年來有何突破之處。不料這一聽,便在家中聽了SP-16與VS-55足足一個月還不肯罷休。?
用簡單的話來形容?SP-16和VS-55,我會說這對前后級是舊酒換新瓶。此話何解?這套組合的最大特色是,它能使CD發出有如LP那種松化自然的音色,重現過往?SP-10?Mark?II的韻味。?
我聽過、試過、用過的大部分前級在播放?CD時,總會多多少少帶有數碼聲。這種較機械化和緊繃的數碼聲聽久了令耳朵疲勞和不適。但SP-16和VS-55這套燈膽前后級卻久聽不累。我曾在一個公共假日從早聽到晚,也不覺得耳朵有何不妥。?
總結整個聆聽測試的經驗和感覺,?SP-16和VS-55前后級膽機有下列特點:?
1)聲底像足LP。播放CD時令人誤以為是LP在開聲,這是它的最大優點!推崇LP音色的大發燒們如果要轉聽CD,SP-16與VS-55是首選器材之一。只玩CD但又想要享受LP那種自然松化和韻味無窮的音色,SP-16與VS-55似乎是唯一的選擇(以價論聲)。?
2)SP-16與VS-55的高低頻延伸能力很好。其高頻比最高檔的晶體機或許有不如之處,但它卻勝在高頻去到極限時還是幼細平順。許多晶體機雖然可以去得更高,但其高頻之尖銳,足可插破耳膜,令發燒友血流滿面,確實可怕之至!SP-16與VS-55的高頻尚有另一特點,就是修飾得非常平滑細致,有如真絲般的滑順溜手。聽Jazz?at?the?Pawnshop(FIM?XRCD?012-013)的Saxaphone吹奏,嘹亮而又順耳,完全聽不到Saxaphone聲音邊緣的鋸齒。??
字串6
3)SP-16與VS-55的低頻下潛得相當低,而且分析力佳。聽大提琴時可以清楚地分辨出大提琴音色的變化。聽大提琴大師Mstilav?Rostropovich和Karajan/Berlin?Philharmonic演奏Tchaikovsky的Variations?on?a?Rococo?Theme?for?Cello?and?Orchestra(DGG?447?413-2),Rotrospovich的大提琴音色與變化已追得上LP的效果。?
4)SP-16與VS-55的中音較以前的旗艦?SP-10?Mark?II略為清瘦,在播放蔡琴的“老歌”、“機遇”與“金嗓子”時,蔡琴的聲底稍為單薄些。不過,在損失一點中音厚度的當兒,SP-16與VS-55卻多了一份通透感,尤其是中高音部份更是透明非常,可以清楚分辨出人聲與伴奏樂器之間的距離和空間感。?
5)SP-16與VS-55能制造出相當寬闊的音場。播放Weavers?Reunion?Concert?At?Carnegie?Hall?1963(Vanguard?PG?VSD?2150)第四首Ramblin"?Boy時,能感覺到Carnegie?Hall那高聳寬闊的空間感,以及歌手高唱時,歌聲在這寬廣空間的殘響。SP-16與VS-55的另一特點是舞臺退得稍后些,喜歡貼身肉搏者可能會覺得少了一些官能的刺激。??
字串4
6)SP-16與VS-55的速度稍慢一點,喜歡行雷閃電音響效果者可能會覺得不夠過癮。但是SP-16與VS-55卻以豐富的音樂感彌補了速度稍慢的不足。其實許多以音樂感著稱的前后級速度都不是非常快。印象中,Marantz?7和8b速度似乎更慢,而以音樂味稱雄的Gryphon晶體前后級的速度也比同價的組合稍慢,但Gryphon那濃郁感人的音樂感卻力挫群雄,令人忘了器材的存在。?
7)SP-16與VS-55最特出之處是“平衡”二字,它的高頻平直順滑而不刺耳,低頻低沉卻不肥腫,中頻雖然稍為瘦削,但卻和上下兩頻的延伸銜接得恰到好處。分析力與舞臺效果雖然不算達到最高境界,但卻勝在自然而不夸張。?
SP-16?與?VS-55?的售價在?ARC?家族只能算是中級產品,比?ARC?的上一代旗艦前級?SP-11?Mark?II?便宜(若把通貨膨脹率算進去后更為便宜)。以我的私見,?SP-16?與?VS-55?比?SP-11?Mark?II?更具音樂感、更為耐聽。那些對?ARC?失望多年的老發燒會從?SP-16?與?VS-55?身上找回?ARC?昔日的光彩。除了?ARC?的旗艦前后級?Reference?2?Mark?II?和?Reference?600?Mark?III?我沒聽過而無法置評之外,這套?SP-16?與?VS-55?純真空管前后級是我聽過?“?近代?”ARC?器材中最富音樂感的組合.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