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遠景動力推出全球首批“碳中和儲能電池”,同時宣布,已經于2022年年底實現全球業務運營碳中和,2028年底實現全價值鏈碳中和。
碳中和目標下,通過提高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加快能源綠色轉型,已成為全球共識。
國際能源署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創紀錄地增加了300GW。到2030年后,全球平均每年將新增1000GW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
新能源裝機量的“狂飆”,直接拉動了儲能“剛需”:要解決新能源發電的間歇性和波動性,必須通過儲能系統介入,平抑波動、穩定電網。
在表前(發電側及輸配電側),儲能能夠平滑發電波動,消納新能源;還能通過調頻調峰提高電網的穩定性。在表后(用戶側),儲能則能幫助分布式光伏實現自發自用,多余電力還能賣給電網,用戶也可以通過峰谷差價套利,從而降低用電成本。
也因此,儲能被稱為新能源發電的“龍脈”,成為實現全球碳中和的關鍵路徑。
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數據顯示,到2025年,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將超過500GWh,到2030年,全球儲能電池規模將進入TWh時代。
和光伏、電動汽車一樣,在儲能這條萬億級的賽道中,中國儲能產業憑借著在電池、電力電子等產業鏈的核心優勢,在全球占據著絕對的市場份額。
2022年,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超150GWh,其中,中國儲能電池出貨量達130GWh,占全球比例高達87%。而隨著全球市場需求的進一步釋放,中國儲能產業鏈的全球占比還將進一步攀升。
與此同時,儲能作為實現碳中和的重要路徑,自身產業鏈碳中和也已經迫在眉睫。
就在7月10日,歐洲理事會正式通過此前歐洲議會批準的《新電池法》相關協議,根據新電池法的要求,自2024年7月起,動力電池以及工業電池必須申報產品碳足跡,并在2027年7月達到相關碳足跡的限值要求。
除了明確的碳足跡追溯要求,歐盟還在設置“碳關稅”壁壘,今年4月,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靴子落地,成為全球首個征收“碳關稅”的經濟體。
除了歐盟之外,包括日本、美國等國家都在給出明確且嚴苛的碳足跡、碳排放要求。
這也就是意味著,長期來看,要滿足全球儲能市場,具備碳足跡追溯甚至零碳產品將成為必然趨勢,也將成為中國企業參與全球市場競爭的必答題。
在此背景下,高工鋰電關注到,具備國際化視野和零碳先發優勢的企業已經開始積極行動,推動儲能產業鏈的零碳行動。
近期,遠景動力對外推出了全球首批“碳中和儲能電池”,加速新能源系統全生命周期的碳減排。遠景動力同時宣布,已經于2022年年底實現全球業務運營碳中和,2028年底實現全價值鏈碳中和。
高工鋰電獲悉,遠景動力對儲能電芯產品進行了“從搖籃到大門”的碳足跡分析,從原料開采、加工、包裝、運輸到生產、污染物排放等流程進行了精準的碳排放核算,自動生產碳排放報告并模擬減排路徑。
產品碳足跡的信息被紀錄在儲能電芯產品的“零碳綠碼”中,展示透明、可追溯、可認證的碳足跡數據。該批儲能電池也獲得國際權威認證機構TüV南德頒發的碳中和認證(PAS2060)。
儲能電池如何實現碳中和?
在整個儲能系統中,電池占據整體價值鏈的60%以上,與此同時,儲能電池從最上游的礦產資源,到中游的關鍵材料,再到電芯環節超過100道工序的生產制造,涉及的產業鏈非常長,且在多個環節產生高能耗。
因此,電池本身的零碳轉型已經迫在眉睫,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儲能和電動汽車電池生產環節的碳排放超過9000萬噸。
為了降低儲能電池環節碳排放,遠景動力主要通過電池生產環節能效提升和能耗降低、零碳工廠的100%零碳能源供給、零碳產業園賦能供應鏈環節減碳等方式來實現。
一是通過電池制造環節的能效提升。
通過提升用能效率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是遠景動力實現減排目標的首要選擇。
高工鋰電了解到,從2021年起,遠景動力就為各地工廠打造了能源管理和環境監測系統,并在各地工廠采取超過20項節能舉措和設備改造,綜合來看,每年每座工廠能耗可降低1.5%-5%。
以遠景動力的江陰工廠為例,其重點在四大維度進行了系統性優化:
引入能效管理軟件和方舟能碳管理系統,實時監測能碳數據,對電、蒸汽、水、壓縮空氣使用的實時監測和異常情況預警,實現了能源使用的可視化、精準分析和動態管理。
導入涂布烘箱的蒸汽冷凝水余熱回收、產線濕度控制,優化正極攪拌工藝;
采用高效制冷系統,綜合 COP>6(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制冷系數),并選用低 GWP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全球變暖潛勢)環保型制冷劑;
優化照明系統,采用節能型 LED 燈管并加裝感光聲控控制照明;
此外,遠景動力對各地工廠都進行了數智化改造,在推廣供應鏈管理工具和電池產品碳足跡數字化工具迭代升級的同時,拓展數字化工具應用領域,不光用來完善工廠綜合能源管理,還探索儲能設施,源網荷儲等相關協同場景。
二是打造電池零碳工廠實現100%零碳能源供給。
能耗環節減碳的同時,遠景動力還通過“零碳工廠”的打造,實現了能源供給端的零碳化。
2022年4月8日,遠景動力全球首個零碳電池工廠正式落地。2023年4月,遠景動力鄂爾多斯電池工廠第500萬顆儲能電池正式下線。
該工廠位于遠景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內。產業園內的風機、光伏、儲能與智能物聯網協同形成的清潔、穩定、高效的新型電力系統。
據了解,零碳工廠的80%的電量由零碳產業園區域內的可再生能源發電直供,20%與電網交易,實現100%綠色零碳能源供給。
同時,在零碳工廠內,零碳數字認證系統,賦予電池等園區內產品可追蹤溯源、符合各類國際標準、經過權威機構認證的“零碳綠碼”,可以滿足歐盟關于碳關稅相關規定,降低電池產品全球貿易成本。
三是通過零碳產業園助力上下游供應鏈零碳轉型。
要實現儲能電池的零碳轉型,供應鏈環節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為了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零碳轉型,遠景科技集團率先在全球推出了零碳產業園模式。
以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為例,已經當地形成了以遠景動力零碳電池工廠為核心,華景、萬鋰泰、镕鋰為配套的電池及儲能產業鏈集群。
事實上,在儲能電池零碳轉型中,上游材料環節的能耗最大,減碳壓力也最大,相關數據顯示,電池上游材料供應鏈的排放量占到了全流程排放總量的將近80%。
例如,鋰電材料環節電力消耗最大的負極,僅石墨化一個環節,一噸石墨的消耗量就高達1萬度電,被稱為“電老虎”。
對于供應鏈企業而言,一方面,通過鄂爾多斯的零碳產業園,遠景動力可以幫助上游企業直接實現綠電供給。
另一方面,在零碳產業園內,遠景方舟碳管理系統能夠對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進行能碳管理。不光能追蹤上游原材料和下游應用產品的碳足跡,還能根據碳排放數據向企業提出減排措施,生成碳排放報告,制定長期減排計劃,從而帶動整條供應鏈上的企業實現低碳轉型。
碳中和動力及儲能電池全球首發
基于“零碳電池工廠”、“零碳產業園”的打造,遠景動力在全球范圍內率先實現了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的碳中和產品打造。
2022年4月,遠景動力正式發布了國際首批“碳中和動力電池”:
遠景動力供貨歐洲市場的 EAHE2201A 型號動力電池進行了從原料開采、加工、包裝、運輸到生產的碳足跡分析,并通過綠電應用和投資碳匯的方式進行抵消,獲得國際權威認證機構TüV南德頒發的“碳中和認證(PAS2060)”,這也是 TüV南德在動力電池領域頒發的第一張碳中和證書。
在儲能電池領域,遠景此次同樣率先在全球發布了碳中和的儲能電池,滿足歐盟對于電池碳足跡的追溯要求,并為降低可能的貿易成本打下基礎。截至目前,遠景動力的儲能電池在手訂單累計已經超過70GWh。
減碳能力將成為全球儲能市場核心要素
毫無疑問的是,面向全球能源與交通領域的深刻變革,零碳轉型能力將會成為關鍵的競爭要素。
特別是針對當下如火如荼的儲能市場,中國儲能產品要想保持在全球范圍內的競爭力和話語權,就一定要搶先布局碳足跡追溯能力以及零碳轉型的能力。而這也正是遠景動力率先在該領域發力的核心驅動力。
高工鋰電認為,站在全球新能源產業新一輪競爭周期的時間節點,碳管理能力將會成為企業參與市場競爭時產品力、市場及客戶拓展能力、供應鏈及生態鏈接能力。
一、?減碳能力將是企業的重要產品力。
減碳能力將會體現成為電池企業的重要產品力,會和性能、成本、安全等同等重要的考量要素。并可以提升企業產品溢價。
而在企業內部,是否具備零碳產品力則將是對企業綜合能力的一次全面考驗。
這主要體現在,從研發角度看,考驗企業是否有能力以更低的材料消耗推出更加高效,高性能的產品;從制造環節角度,考驗企業是否具備先進制造技術,通過創新支持碳排降碳;從生產管理方面上,是否能在柔性、質量和效率上同樣具備管理能力,通過全球布局和供應鏈管理實現整體的零碳轉型。
從這個意義上講,誰能率先掌握零減碳能力,誰就能在接下來的全球市場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二、?減碳能力將是企業鏈接全球供應鏈和客戶的生態能力。
碳中和目標下,對于全球儲能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而言,要想加快自身的零碳轉型,除了通過自身能力的提升之外,通過與具備零碳技術伙伴的協同與合作來實現零碳轉型也正在成為企業的重要考量因素。
而這也意味著,誰能在零碳轉型上具備先發優勢,誰就能在全球儲能產業上下游的合作中更具吸引力。
這也正是遠景動力并未僅僅停留在生產出碳中和產品上,而是更進一步通過零碳產業園、零碳技術伙伴來賦能產業鏈上下游伙伴的戰略考量。
高工鋰電認為,依托以零碳產品、零碳產業園新模式、全球零碳技術伙伴新角色,遠景動力將在全球儲能產業鏈零碳轉型中掌握更大的主動權。
??
審核編輯:劉清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