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充電的時代就要來啦,我們再也不需要到處帶著充電寶和數據線到處飛,既少了重量,又免了麻煩。目前,在技術上,市場中主流的無線充電技術主要有三種,分別是電磁感應、無線電波和磁共振。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回顧一下有聲Voice分別從技術、模式、安全三方面做過的分析。
2017年,iPhone發布10周年,據消息稱,即將在9月份推出的iPhone8將搭載黑科技,使用“全面屏+3D激光對焦”技術,并且iPhone8將使用無線充電技術,讓用戶擺脫攜帶充電寶的困擾。
什么?!“擺脫充電寶?!”,你沒有聽錯,未來iPhone用戶將徹底擺脫“手機沒電,找不到充電寶”的困擾,那這是不是就意味著備受資本青睞的“共享充電寶”提前被宣判死刑?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革命性的電池材料技術還未得到普及之前,共享充電將在長期一段時間內擁有大量的市場需求,但總有幾家市場先行者已經悄悄上路了。
今天,有聲Voice“資深”測評員親臨上海K11與香港廣場,實地測評三家共享充電,究竟共享充電哪家強?
有聲Voice的小編曾采訪過視頻中出現的“全城充電”創始人孫磊。在采訪中孫磊就曾談到:“用戶需要的僅僅是充電這一行為,共享充電寶的弊端在于需在固定的地點歸還。所以用戶進店也許僅僅是一個歸還的動作。增加粘度、控制用戶在店時間并提高服務質量才是商戶關注的核心。”
手機之父 MartyCooper 就曾說過,發明手機的最大缺陷就是必須為手機電池充電。也就是說,電池續航是智能手機發展的一大瓶頸。
2014年6月,全城充電宣布獲得紐信創投投資的400萬人民幣天使輪。2015年10月,全城充電完成了匯嘉創投領投,紐信創投、晨昶投資跟投的數千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
市場上的先行者不僅全城充電一家,總部位于寧波的微鵝科技也是其中一員。
眾所周知,與無線充電技術相比,充電寶的技術門檻不高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實。那么技術門檻更高、體驗感更優越的無線充電設備是否有可能會取代充電寶,成為商家店鋪內的標配呢?
一、 門檻更高,更加便攜
在技術上,市場中主流的無線充電技術主要有三種,分別是電磁感應、無線電波和磁共振。
全城充電采用的就是基于電磁感應原理的無線充電方案。
目前主流的標準分別有四種:Qi標準、A4WP(Alliancefor Wireless Power)標準、PMA(PowerMatters Alliance)標準、iNPOFi技術。
而全城充電采用的是小功率無線充電設備普遍使用的Qi 標準,在便捷操作的同時能夠覆蓋市面主流機型,像諾基亞Lumia 920、三星Galaxy S8、S7、note5和谷歌Nexus 4、部分型號的HTC和LG手機以及即將發布的iPhone 8等都支持該項技術。
不同于直接連通強電流接口的插線充電方式,無線充電并不需要接入數據線,其主要是依靠空間磁場傳遞電能量。這也就意味著,在充電的過程中會產生電能量的消耗。
對于這方面的疑問,研究無線充電的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在充電速度跟能耗上,無線與有線充電相差不大。
二、 從商業模式看各家的市場野心
在商業模式上,共享充電不比其他的一些具有壟斷性或技術壁壘極高的企業,只要做大了就一定會出商業模式。
據筆者了解,從使用場景劃分來看,目前共享充電寶有三種共享形式。
一種是以來電為代表的大場景(商場、機場、火車站等)機柜式租賃,共享充電寶隨身充電、異地歸還;另一種是以街電為代表的小場景(咖啡廳、餐飲店等)機柜式租賃;以及最后一種是以小電為代表的桌面型單臺充電寶,比如在一些特定的場景里(KTV包廂、餐廳桌面)設置充電樁讓用戶可以通過掃碼的方式充電。
在這三種共享形式下,其中來電的大機柜暴露空間大,除了租賃、賣充電線實現盈利外還可以承接做大屏廣告實現盈利。相比之下,街電的柜機小,沒有辦法承載交互屏幕,也不賣線,盈利模式還是相對單一。而桌面式的小電,既不收押金也不推廣告,明面上看是最不盈利的。
但是我們都知道無論是之前的共享單車、還是現在的共享充電寶,他們之間共同點都是可以接觸到大量寶貴的線下流量。
爭奪線下流量是其主要的目的,由于其桌面式的單一鋪設可以大規模,多場景的覆蓋,能收集到的用戶消費習慣數據也將會更廣,由此看來其實小電的野心是最大的。
但小電的鋪設,則是需要把共享充電寶放在位置有限的餐桌上。
我們都知道,小場景商戶是沒有排他性和忠誠度可言的,充電的服務又不像團購和外賣,可以為商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要占用其桌面的有限空間,對于餐飲商戶來說這并不是一件十分有利的事。
所以目前很大一部分商家只是把該機器放在不顯眼的柜臺上。
同樣,做共享無線充電的全城充電和微鵝科技切入的場景則跟小電類似,都是桌面式的,但他們可以內嵌在桌子下面,并不占用桌面空間。因為這一點,也普遍被廣大商家接受。
像全城充電目前就已經跟麥當勞在合作推廣了,并且有數據顯示,共享無線充電的使用流轉率會大出很多。一般的充電寶租賃公司,每個充電寶每天的流轉率大概是0.7到0.8個人次,而共享無線充電每臺每天的服務頻次可達到7.6人次。
也就意味著,共享無線充電可以獲取更大的用戶消費習慣數據,占據大量線下流量的入口。
三、 在新生的物聯網世界里,共享無線充電有著無限的可能性
隨著電子產品聯網數量的增多,計算能力的增強,電池的續航會成為智能電子產品的一大短板。而更新電子產品的處理器制程來降低其功耗,只不過是將續航從7小時,推到7.5個小時而已;另外,提高電池容量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種堆料的做法。這兩種方法都難以從革命性的角度來改變電子產品電池續航不足的現狀。
那么,為什么我們還要用降低功耗和提高電池容量的方法來提升電子產品的續航時間呢?
對此,共享充電寶和共享無線充電目前應該是最好的兩種解決方式。但是對于電能的使用,我們為何不能像使用WIFI一樣,隨時隨地使用,讓電能像空氣一樣存在我們周圍的每一個角落呢?目前也只有共享無線充電可能將該設想變成現實。
之后,我們再也不用為找不到電源而煩惱,亦不用為數據線打結而抓狂。在咖啡館、機場、飯店、電影院或者其他公共場合,只要安裝了充電發射器的地方。
利用磁共振的第二代無線充電技術就可以打破空間的限制,并且實現一對多的充電。而目前國內的充電有效距離可達到15-25cm,隨著之后技術的發展,實現更遠距離的跨空間充電應該也只是時間問題。
當無線充電技術,徹底擺脫傳送功率不大的瓶頸,能有效的實現大功率傳送的話,那么共享無線充電肯定會向更多的應用場景推進。
對于整個移動電子產品行業、智能家電行業、電動汽車行業等來說,無線充電技術將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并且據了解,這些也已經在市場運行的軌跡上開始鋪設了。
在國內在大功率無線充電技術研發上,紫霄智能、E中興通訊等企業就已經獲得了相應的技術突破。據紫霄智能的相關人員介紹,該無線充電樁可以用于汽車無線充電和機器人充電,單體充電功率分3.4kW/6.8kW/30kW三種,允許錯位誤差15cm,整個系統由底面充電端和車載接收端組成。無線充電樁采用平鋪式放置,用戶無需下車即可對汽車進行充電。
相信,隨著整個行業在無線充電解決方案上的不斷努力,無線充電技術將會慢慢進入主流市場,進而推動物聯網世界的發展,在那時,消費者們幾乎可以隨時隨地給設備充電。
零售商和服務供應商們也可以利用無線充電來推廣增值服務,在移動用戶們最喜愛的餐飲店、咖啡廳、停車場等其他地方提供個性化的服務,而共享無線充電無疑也會是其中最好的表現形式之一。
在那時,共享無線充電就并非僅僅是一個單一的市場個體,而會是一個被打造成涉及各個領域的共享無線充電平臺。
由于中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無線移動通訊市場,并且隨著智能電子產品的不斷普及和應用,共享無線充電技術肯定也會得到快步發展。
四、 安全性上無線充電略勝一籌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在追求高效、便捷、舒適的現代生活中,也不再是完全的盲目性和無條件性,更多的會關注到該產品對人類身體健康影響的屬性。那么共享充電寶跟共享無線充電是否真的能讓人放心呢?
相信人們對公共物品的愛惜程度遠沒有自家東西那么愛護,共享單車被“五馬分尸”的慘狀就是最好的案例。
而共享充電寶里的蓄電池本身又是易燃、易爆物體,所以在質量安全上肯定會存在一定的隱患。
另外,隨著線上支付的普及,人們的電子產品都連接著銀行卡、信用卡等個人數據信息,數據安全的維護愈發的重要。
此前,央視就有曝出利用充電寶讀取用戶數據信息的新聞,此種充電寶帶有病毒,能夠自動匹配讀取手機里的信息。這些數據的泄露就意味著用戶的個人隱私、工作機密都將存在著巨大的風險。
相對于充電寶的安全性而言,無線充電在這塊卻有著與生俱來的優勢。
從事無線充電技術的研發人員告訴有聲,首先這一技術依靠的是空間磁場傳遞能量,雖然有輻射,但這輻射也僅相當于是手機通話的二分之一。也有用過無線充電的一位用戶曾表示,其實現在大家用的電磁爐也是電磁傳播功率的一種,應該也會有輻射,而這輻射肯定會比小功率的無線充電大,那么目前它都沒有說被評為有危害的電子產品,更何況是共享無線充電設備。
其次由于共享無線充電設備并不用接數據線來進行充電,所以在信息安全的門檻上,顯然不會存在著與使用充電寶類似的數據被盜的泄露情況。
總體來說,無論是有線還是無線充電其實它的本質都還是一種滿足人們安全性的需求,在接入共享的理念后就需要與便利性和流動性相結合。
然而,以機柜模式為代表的共享充電寶,需要在指定地方拿取跟歸還,這顯然與共享經濟的理念卻又是相悖的。
要想廣大用戶接受,還需要長期通過標準化、規模化的產品和服務,提前改造好供應鏈和消費者的行為習慣。
就是不知道,隨著電池技術的發展、無線充電技術的推廣,市場還會留下多少時間來等待。
當然在5G時代即將來臨的時刻,未來肯定是個大流量的消費藍海,高清晰的視頻通話、視頻聊天、視頻觀看等將會大幅增加。
流量的大量應用,對于電池的損耗也將加大,電池續航問題肯定會再次成為焦點。未來到底如何,我們盡可等待觀望。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