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支持多種文件系統,包括ext2、ext3、vfat、ntfs、iso9660、jffs、romfs和nfs等,為了對各類文件系統 進行統一管理,Linux引入了虛擬文件系統VFS(Virtual File System),為各類文件系統提供一個統一的操作界面和應用編程接口。
Linux啟動時,第一個必須掛載的是根文件系統;若系統不能從指定設備上掛載根文件系統,則系統會出錯而退出啟動。之后可以自動或手動掛載其他的文件系統。因此,一個系統中可以同時存在不同的文件系統。
不同的文件系統類型有不同的特點,因而根據存儲設備的硬件特性、系統需求等有不同的應用場合。在嵌入式Linux應用中,主要的存儲設備為 RAM(DRAM, SDRAM)和ROM(常采用FLASH存儲器),常用的基于存儲設備的文件系統類型包括:jffs2, yaffs, cramfs, romfs, ramdisk, ramfs/tmpfs等。
1.1. 基于FLASH的文件系統
Flash(閃存)作為嵌入式系統的主要存儲媒介,有其自身的特性。Flash的寫入操作只能把對應位置的1修改為0,而不能把0修改為1(擦 除Flash就是把對應存儲塊的內容恢復為1),因此,一般情況下,向Flash寫入內容時,需要先擦除對應的存儲區間,這種擦除是以塊(block)為 單位進行的。
閃存主要有NOR和NAND兩種技術(簡單比較見附錄)。Flash存儲器的擦寫次數是有限的,NAND閃存還有特殊的硬件接口和讀寫時序。因 此,必須針對Flash的硬件特性設計符合應用要求的文件系統;傳統的文件系統如ext2等,用作Flash的文件系統會有諸多弊端。
在嵌入式Linux下,MTD(Memory Technology Device,存儲技術設備)為底層硬件(閃存)和上層(文件系統)之間提供一個統一的抽象接口,即Flash的文件系統都是基于MTD驅動層的(參見上 面的Linux下的文件系統結構圖)。使用MTD驅動程序的主要優點在于,它是專門針對各種非易失性存儲器(以閃存為主)而設計的,因而它對Flash有 更好的支持、管理和基于扇區的擦除、讀/寫操作接口。
順便一提,一塊Flash芯片可以被劃分為多個分區,各分區可以采用不同的文件系統;兩塊Flash芯片也可以合并為一個分區使用,采用一個文件系統。即文件系統是針對于存儲器分區而言的,而非存儲芯片。
1.1.1. jffs2
JFFS文件系統最早是由瑞典Axis Communications公司基于Linux2.0的內核為嵌入式系統開發的文件系統。JFFS2是RedHat公司基于JFFS開發的閃存文件系 統,最初是針對RedHat公司的嵌入式產品eCos開發的嵌入式文件系統,所以JFFS2也可以用在Linux, uCLinux中。
Jffs2: 日志閃存文件系統版本2 (Journalling Flash FileSystem v2)
主要用于NOR型閃存,基于MTD驅動層,特點是:可讀寫的、支持數據壓縮的、基于哈希表的日志型文件系統,并提供了崩潰/掉電安全保護,提供“寫平衡”支持等。缺點主要是當文件系統已滿或接近滿時,因為垃圾收集的關系而使jffs2的運行速度大大放慢。
目前jffs3正在開發中。關于jffs系列文件系統的使用詳細文檔,可參考MTD補丁包中mtd-jffs-HOWTO.txt。
jffsx不適合用于NAND閃存主要是因為NAND閃存的容量一般較大,這樣導致jffs為維護日志節點所占用的內存空間迅速增大,另 外,jffsx文件系統在掛載時需要掃描整個FLASH的內容,以找出所有的日志節點,建立文件結構,對于大容量的NAND閃存會耗費大量時間。
1.1.2. yaffs
yaffs/yaffs2(Yet Another Flash File System)是專為嵌入式系統使用NAND型閃存而設計的一種日志型文件系統。與jffs2相比,它減少了一些功能(例如不支持數 據壓縮),所以速度更快,掛載時間很短,對內存的占用較小。另外,它還是跨平臺的文件系統,除了Linux和eCos,還支持WinCE, pSOS和ThreadX等。
yaffs/yaffs2自帶NAND芯片的驅動,并且為嵌入式系統提供了直接訪問文件系統的API,用戶可以不使用Linux中的MTD與VFS,直接對文件系統操作。當然,yaffs也可與MTD驅動程序配合使用。
yaffs與yaffs2的主要區別在于,前者僅支持小頁(512 Bytes) NAND閃存,后者則可支持大頁(2KB) NAND閃存。同時,yaffs2在內存空間占用、垃圾回收速度、讀/寫速度等方面均有大幅提升。
1.1.3. ubifs
無排序區塊圖像文件系統(Unsorted Block Image File System, UBIFS)是用于固態硬盤存儲設備上,并與LogFS相互競爭,作為JFFS2的后繼文件系統之一。真正開始開發于2007年,并于2008年10月第一次加入穩定版本于Linux核心2.6.27版。
UBIFS最早在2006年由IBM與Nokia的工程師Thomas Gleixner,Artem Bityutskiy所設計,專門為了解決MTD(Memory Technology Device)設備所遇到的瓶頸。由于Nand Flash容量的暴漲,YAFFS等皆無法再去控制Nand Flash的空間。UBIFS通過子系統UBI處理與MTD device之間的動作。與JFFS2一樣,UBIFS 建構于MTD device 之上,因而與一般的block device不兼容。
JFFS2運行在MTD設備之上,而UBIFS則只能工作于UBI volume之上。也可以說,UBIFS涉及了三個子系統:
1. MTD 子系統, 提供對flash芯片的訪問接口, MTD子系統提供了MTD device的概念,比如/dev/mtdx,MTD可以認為是raw flash
2. UBI subsystem,為flash device提供了wear-leveling和 volume management功能; UBI工作在MTD設備之上,提供了UBI volume;UBI是MTD設備的高層次表示,對上層屏蔽了一些MTD不得不處理的問題,比如wearing以及壞塊管理
3. UBIFS文件系統,工作于UBI之上
以下是UBIFS的一些特點:
可擴展性:UBIFS對flash 尺寸有著很好的擴展性; 也就是說mount時間,內存消耗以及I/O速度都不依賴與flash 尺寸(對于內存消耗并不是完全準確的,但是依賴性非常的低); UBIFS可以很好的適應GB flashes; 當然UBI本身還有擴展性的問題,無論如何 UBI/UBIFS都比JFFS2的可擴展性好,此外如果UBI成為瓶頸,還可以通過升級UBI而不需改變UBIFS
快速mount:不像JFFS2,UBIFS在mount階段不需要掃描整個文件系統,UBIFS mount介質的時間只是毫秒級,時間不依賴與flash的尺寸;然而UBI的初始化時間是依賴flash的尺寸的,因此必須把這個時間考慮在內
write-back 支持: 回寫或者叫延遲寫更準確些吧,同JFFS2的write-through(立即寫入內存)相比可以顯著的提高文件系統的吞吐量。
異常unmount適應度:UBIFS是一個日志文件系統可以容忍突然掉電以及unclean重啟; UBIFS 通過replay 日志來恢復unclean unmount,在這種情況下replay會消耗一些時間,因此mount時間會稍微增加,但是replay過程并不會掃描整個flash介質,所以UBIFS的mount時間大概在幾分之一秒。
快速I/O - 即使我們disable write-back(可以在unmount時使用-o sync mount選項), UBIFS的性能仍然接近JFFS2; 記住,JFFS2的同步I/O是非常驚人的,因為JFFS2不需要在flash上維護indexing data結構, 所以就沒有因此而帶來的負擔; 而UBIFS恰恰是有index數據的。 UBIFS之所以夠快是因為UBIFS提交日志的方式:不是把數據從一個地方移動到另外一個位置,而只是把數據的地址加到文件系統的index,然后選擇不同的eraseblock作為新的日志塊,此外還有multi-headed日志方式等技巧。
on-the_flight compression - 存儲在flash介質上的數據是壓縮的;同時也可以靈活的針對單個文件來打開關閉壓縮; 例如,可能需要針對某個特定的文件打開壓縮,或者可能缺省方式下支持壓縮,但是對多媒體文件則關閉壓縮。
可恢復性 - UBIFS可以從index破壞后恢復; UBIFS中的每一片信息都有一個header來描述,因此可以通過掃描這個flash介質來重構文件系統,這點和JFFS2非常類似;想像一下,如果你擦出了FAT文件系統的FAT表,那么對于FAT FS是致命的錯誤,但是如果擦除UBIFS的index,你人然可以重構文件系統,當然這需要一個特定的用戶空間程序來做這個恢復
完整性 - UBIFS通過寫checksum到flash 介質上來保證數據的完整性,UBIFS不會無視損壞文件數據或meta-data; 缺省的情況,UBIFS僅僅檢查meta-data的CRC,但是你可以通過mount選項,強制進行data CRC的檢查
ubifs詳細介紹
1.1.4. Cramfs
Cramfs(Compressed ROM File System)是Linux的創始人 Linus Torvalds參與開發的一種只讀的壓縮文件系統。它也基于MTD驅動程序。
在cramfs文件系統中,每一頁(4KB)被單獨壓縮,可以隨機頁訪問,其壓縮比高達2:1,為嵌入式系統節省大量的Flash存儲空間,使系統可通過更低容量的FLASH存儲相同的文件,從而降低系統成本。
Cramfs文件系統以壓縮方式存儲,在運行時解壓縮,所以不支持應用程序以XIP方式運行,所有的應用程序要求被拷到RAM里去運行,但這并 不代表比Ramfs需求的RAM空間要大一點,因為Cramfs是采用分頁壓縮的方式存放檔案,在讀取檔案時,不會一下子就耗用過多的內存空間,只針對目 前實際讀取的部分分配內存,尚沒有讀取的部分不分配內存空間,當我們讀取的檔案不在內存時,Cramfs文件系統自動計算壓縮后的資料所存的位置,再即時 解壓縮到RAM中。
另外,它的速度快,效率高,其只讀的特點有利于保護文件系統免受破壞,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
由于以上特性,Cramfs在嵌入式系統中應用廣泛。
但是它的只讀屬性同時又是它的一大缺陷,使得用戶無法對其內容對進擴充。
Cramfs映像通常是放在Flash中,但是也能放在別的文件系統里,使用loopback 設備可以把它安裝別的文件系統里。
(5) Romfs
傳統型的Romfs文件系統是一種簡單的、緊湊的、只讀的文件系統,不支持動態擦寫保存,按順序存放數據,因而支持應用程序以 XIP(eXecute In Place,片內運行)方式運行,在系統運行時,節省RAM空間。uClinux系統通常采用Romfs文件系統。
其他文件系統:fat/fat32也可用于實際嵌入式系統的擴展存儲器(例如PDA, Smartphone, 數碼相機等的SD卡),這主要是為了更好的與最流行的Windows桌面操作系統相兼容。ext2也可以作為嵌入式Linux的文件系統,不過將它用于 FLASH閃存會有諸多弊端。
1.2. 基于RAM的文件系統
1.2.1. Ramdisk
Ramdisk是將一部分固定大小的內存當作分區來使用。它并非一個實際的文件系統,而是一種將實際的文件系統裝入內存的機制,并且可以作為根 文件系統。將一些經常被訪問而又不會更改的文件(如只讀的根文件系統)通過Ramdisk放在內存中,可以明顯地提高系統的性能。
在Linux的啟動階段,initrd提供了一套機制,可以將內核映像和根文件系統一起載入內存。
1.2.2. ramfs/tmpfs
Ramfs是Linus Torvalds開發的一種基于內存的文件系統,工作于虛擬文件系統(VFS)層,不能格式化,可以創建多個,在創建時可以指定其最大能使用的內存大 小。(實際上,VFS本質上可看成一種內存文件系統,它統一了文件在內核中的表示方式,并對磁盤文件系統進行緩沖。)
Ramfs/tmpfs文件系統把所有的文件都放在RAM中,所以讀/寫操作發生在RAM中,可以用ramfs/tmpfs來存儲一些臨時性或經常要修改的數據,例如/tmp和/var目錄,這樣既避免了對Flash存儲器的讀寫損耗,也提高了數據讀寫速度。
Ramfs/tmpfs相對于傳統的Ramdisk的不同之處主要在于:不能格式化,文件系統大小可隨所含文件內容大小變化。
Tmpfs的一個缺點是當系統重新引導時會丟失所有數據。
1.2.3. NFS
NFS網絡文件系統(Network File System)是由Sun開發并發展起來的一項在不同機器、不同操作系統之間通過網絡共享文件的技術。在嵌入式Linux系統的開發調試階段,可以利用該技術在主機上建立基于NFS的根文件系統,掛載到嵌入式設備,可以很方便地修改根文件系統的內容。
以上討論的都是基于存儲設備的文件系統(memory-based file system),它們都可用作Linux的根文件系統。實際上,Linux還支持邏輯的或偽文件系統(logical or pseudo file system),例如procfs(proc文件系統),用于獲取系統信息,以及devfs(設備文件系統)和sysfs,用于維護設備文件。
2 附錄:NOR閃存與NAND閃存比較
NOR FLASH
NAND FLASH
接口時序同SRAM,易使用
地址/數據線復用,數據位較窄
讀取速度較快
讀取速度較慢
擦除速度慢,以64-128KB的塊為單位
擦除速度快,以8-32KB的塊為單位
寫入速度慢(因為一般要先擦除)
寫入速度快
隨機存取速度較快,支持XIP(eXecute In Place,芯片內執行),適用于代碼存儲。在嵌入式系統中,常用于存放引導程序、根文件系統等。
順序讀取速度較快,隨機存取速度慢,適用于數據存儲(如大容量的多媒體應用)。在嵌入式系統中,常用于存放用戶文件系統等。
單片容量較小,1-32MB
單片容量較大,8-128MB,提高了單元密度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