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行Flash存儲器具有體積小、功耗低、管腳少、掉電不丟失數據等諸多優點,在IC卡和便攜式智能檢測儀表中廣泛的應用。本文將介 紹一種通過51系列單片機的串行口與AT45d041芯片通訊的方法,此方法不僅編程簡單,且運行速度高,是一種值得推薦的編程方法。
1 AT45D041的工作原理
AT45D041是具有4 325 376位的大容量存儲器,他們被分成2 048頁(對應地址為PAl0一PA0),每頁264B(對應地址BA8~BA0)。這些存儲器被稱之為主存儲器,此外AT45D041還有2個264 B的緩沖區Bufferl和Buffer2,當主存儲器的某頁正在被使用時,這2個緩沖區允許接收數據。當片選CS有效時,數據的傳輸在時鐘信號SCK的同步下,通過SI(輸入)和SO (輸出) 進行。其原理框圖如圖1所示。
表1為包含AT45D041芯片IC卡管理定義。
AT45D041的最大工作頻率可達10MHz,工作電壓為5 V±10%,工作最大電流讀為25 mA,寫為50 mA,數據保持可達100年,工作溫度為0~70℃,根據要求可超過指定工作溫度,通訊協議為SPI串行接口方式0和方式3。
2 AT45D041與AT89C55的接口
由于AT45D041只有一個管腳進行命令、數據的輸入和數據的輸出,其命令和數據都是串行輸入的,工作時序圖如圖2所示。
從圖2可以看出,輸入數據時,SCK的上升沿前后一段時間分別為建立時間tsu (>10 ns)和保持時間tH (>25 ns),輸入接口應在SCK上升前tsu時段內將數據準備好,并在其后的tH時段內保持該數據。輸出數據時,SO僅在SCK下降沿rv (<80 ns)時間后有信號輸出,并在下一個時鐘下降沿到來時消失(tHo=0),接口電路應在有效輸出時間內讀取數據。
51系列的單片機都具有至少一個全雙工串行接口,他支持4種工作方式,這里采用方式0,作為移位寄存器輸入輸出。其工作時序圖如圖3所示。
串行口以振蕩頻率的1/12波特率接收和發送數據,RXD為串行數據輸入輸出端,TXD為同步移位信號輸出端。
本系統采用AT89C55單片機芯片實現與AT45B041的接口,負責傳感器信號的采集、存儲與讀取及顯示,其硬件接口電路圖如圖4所示。
圖4中P1.0接IC卡的CS信號,P1.1接R/B信號,P1.2接RST信號,IC卡的SCK接單片機的TxD,SI和SO接在一起與單片機的RxD相連。P0口接AD(模數轉換)芯片和LCD(液晶顯示屏),P2口接鍵盤。
工作原理是,AD采樣數據一方面通過單片機直接存入IC卡,另一方面通過計算顯示在液晶屏上。系統的采樣速度要求達到1kHz,這對于12MHz主頻的AT89C55單片機速度要求很高,這就要求花在存儲方面的時間盡量少。因系統不需要與外界通信,單片機的串口閑置,這樣,可以考慮利用單片機的串口,來提高存儲速度。由于AT45D041只支持SPI通訊的模式0和3,而AT89C55單片機支持移位寄存器輸入/輸出工作方式。這樣可以把AT45D041當作移位寄存器來操作。但51系列單片機的串口都是先輸出低位,后輸出高位。這與AT45D041的定義正好相反。為此在通過UART輸出數據之前必須將其進行轉換。當然,通過查表可以解決這一難點。
3 單片機編程
下面以一個檢測IC卡狀態的C語言程序來說明對這種存儲器的編程方法。(關于AT45D041存儲器的操作時序及命令,參閱AT45D041的器件說明書。)
//定義查表矩陣 unsigned char code concode[256]={ 0x00,0x80,0x40,0xc0,0x20,0xa0,0x60,0xe0,0x10, 0x90,0x50,0xd0,0x30,0xb0,0x70,0xf0, ... ... 0x0f,0x8f,0x4f,0xcf,0x2f,0xaf,0x6f,0xef,0xlf,0x9f,0x5f,0xdf,0x3f,Oxbf,0x7f,Oxff}; //檢查IC的有效性函數bit testcard(void){ unsigned char tmp; cs45=0; SCON=0; SBUF=concode[0x57]; //讀狀態寄存器命令為0x57 while(!TI); SCON=0x10; while(!RI); tmp=concode[SBUF]; //tmp內為狀態寄存器值 cs45=1 if((tmp&0x38)==0x18) return (0); //是AT45d041卡,返回0 return(1); //不是AT45d041卡,返回1 }
AT45D041芯片的狀態寄存器結構如下:
位7為0表示忙;為1表示閑,可以接收下一條指令。 位6為0表示主存儲區數據與緩存區比較匹配,否則為不匹配。 位5、位4、位3對于AT45D041為"011”(二進制)。
4 總體性能評價
在此系統中,單片機需采樣8路12位信號,并把他們保存在數據IC卡中。只需帶回IC卡,通過IC卡讀寫器把數據讀入計算機,便可以進行數據的離線處理、分析。可以看出,僅采用幾個廉價芯片,便組成一個性能可觀的數據采集系統。
從以上程序可以看出,數據傳送的速率基本上與單片機的機器周期相同。而通過以前的I/O端口模擬SPI端口的操作中,數據傳送的速率最大不到機器周期的1/3。另外,在串口傳送數據的過程中,CPU還可以同時進行其他的指令。總體性能要比采用I/O端口模擬SPI端口的操作快上4倍以上。
在以上的快速數據采集系統中,花在存儲方面的時間相對很少,這樣,一方面數據采集的速率可以提高;另一方面單片機有充足的時間計算、分析數據,處理LCD顯示,鍵盤中斷等。減少存儲所花的時間,對整體性能的提高有著顯著的意義。
當然,采用以上方式操作SPI口,需要對所操作的芯片的操作時序比較了解,如果操作失誤,可能產生線路沖突(單片機和SPI口同時輸出)。這樣雖然對器件沒有多大的損害,因為芯片端口都有保護電路。當然最好是采用帶有SPI端口操作的單片機,這里是對某些情況下不得已采用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1 AT45D041的工作原理
AT45D041是具有4 325 376位的大容量存儲器,他們被分成2 048頁(對應地址為PAl0一PA0),每頁264B(對應地址BA8~BA0)。這些存儲器被稱之為主存儲器,此外AT45D041還有2個264 B的緩沖區Bufferl和Buffer2,當主存儲器的某頁正在被使用時,這2個緩沖區允許接收數據。當片選CS有效時,數據的傳輸在時鐘信號SCK的同步下,通過SI(輸入)和SO (輸出) 進行。其原理框圖如圖1所示。
表1為包含AT45D041芯片IC卡管理定義。
AT45D041的最大工作頻率可達10MHz,工作電壓為5 V±10%,工作最大電流讀為25 mA,寫為50 mA,數據保持可達100年,工作溫度為0~70℃,根據要求可超過指定工作溫度,通訊協議為SPI串行接口方式0和方式3。
2 AT45D041與AT89C55的接口
由于AT45D041只有一個管腳進行命令、數據的輸入和數據的輸出,其命令和數據都是串行輸入的,工作時序圖如圖2所示。
從圖2可以看出,輸入數據時,SCK的上升沿前后一段時間分別為建立時間tsu (>10 ns)和保持時間tH (>25 ns),輸入接口應在SCK上升前tsu時段內將數據準備好,并在其后的tH時段內保持該數據。輸出數據時,SO僅在SCK下降沿rv (<80 ns)時間后有信號輸出,并在下一個時鐘下降沿到來時消失(tHo=0),接口電路應在有效輸出時間內讀取數據。
51系列的單片機都具有至少一個全雙工串行接口,他支持4種工作方式,這里采用方式0,作為移位寄存器輸入輸出。其工作時序圖如圖3所示。
串行口以振蕩頻率的1/12波特率接收和發送數據,RXD為串行數據輸入輸出端,TXD為同步移位信號輸出端。
本系統采用AT89C55單片機芯片實現與AT45B041的接口,負責傳感器信號的采集、存儲與讀取及顯示,其硬件接口電路圖如圖4所示。
圖4中P1.0接IC卡的CS信號,P1.1接R/B信號,P1.2接RST信號,IC卡的SCK接單片機的TxD,SI和SO接在一起與單片機的RxD相連。P0口接AD(模數轉換)芯片和LCD(液晶顯示屏),P2口接鍵盤。
工作原理是,AD采樣數據一方面通過單片機直接存入IC卡,另一方面通過計算顯示在液晶屏上。系統的采樣速度要求達到1kHz,這對于12MHz主頻的AT89C55單片機速度要求很高,這就要求花在存儲方面的時間盡量少。因系統不需要與外界通信,單片機的串口閑置,這樣,可以考慮利用單片機的串口,來提高存儲速度。由于AT45D041只支持SPI通訊的模式0和3,而AT89C55單片機支持移位寄存器輸入/輸出工作方式。這樣可以把AT45D041當作移位寄存器來操作。但51系列單片機的串口都是先輸出低位,后輸出高位。這與AT45D041的定義正好相反。為此在通過UART輸出數據之前必須將其進行轉換。當然,通過查表可以解決這一難點。
3 單片機編程
下面以一個檢測IC卡狀態的C語言程序來說明對這種存儲器的編程方法。(關于AT45D041存儲器的操作時序及命令,參閱AT45D041的器件說明書。)
//定義查表矩陣 unsigned char code concode[256]={ 0x00,0x80,0x40,0xc0,0x20,0xa0,0x60,0xe0,0x10, 0x90,0x50,0xd0,0x30,0xb0,0x70,0xf0, ... ... 0x0f,0x8f,0x4f,0xcf,0x2f,0xaf,0x6f,0xef,0xlf,0x9f,0x5f,0xdf,0x3f,Oxbf,0x7f,Oxff}; //檢查IC的有效性函數bit testcard(void){ unsigned char tmp; cs45=0; SCON=0; SBUF=concode[0x57]; //讀狀態寄存器命令為0x57 while(!TI); SCON=0x10; while(!RI); tmp=concode[SBUF]; //tmp內為狀態寄存器值 cs45=1 if((tmp&0x38)==0x18) return (0); //是AT45d041卡,返回0 return(1); //不是AT45d041卡,返回1 }
AT45D041芯片的狀態寄存器結構如下:
位7為0表示忙;為1表示閑,可以接收下一條指令。 位6為0表示主存儲區數據與緩存區比較匹配,否則為不匹配。 位5、位4、位3對于AT45D041為"011”(二進制)。
4 總體性能評價
在此系統中,單片機需采樣8路12位信號,并把他們保存在數據IC卡中。只需帶回IC卡,通過IC卡讀寫器把數據讀入計算機,便可以進行數據的離線處理、分析。可以看出,僅采用幾個廉價芯片,便組成一個性能可觀的數據采集系統。
從以上程序可以看出,數據傳送的速率基本上與單片機的機器周期相同。而通過以前的I/O端口模擬SPI端口的操作中,數據傳送的速率最大不到機器周期的1/3。另外,在串口傳送數據的過程中,CPU還可以同時進行其他的指令。總體性能要比采用I/O端口模擬SPI端口的操作快上4倍以上。
在以上的快速數據采集系統中,花在存儲方面的時間相對很少,這樣,一方面數據采集的速率可以提高;另一方面單片機有充足的時間計算、分析數據,處理LCD顯示,鍵盤中斷等。減少存儲所花的時間,對整體性能的提高有著顯著的意義。
當然,采用以上方式操作SPI口,需要對所操作的芯片的操作時序比較了解,如果操作失誤,可能產生線路沖突(單片機和SPI口同時輸出)。這樣雖然對器件沒有多大的損害,因為芯片端口都有保護電路。當然最好是采用帶有SPI端口操作的單片機,這里是對某些情況下不得已采用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