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工程師路在何方 是“青春飯”還是“越老越吃香”?
2018年04月08日 08:20 來源:網絡整理 作者: 我要評論(0)
【關于“青春飯”與“越老越吃香”】
以前在研究所的時候,一些老工程師不斷的返聘,一些現場的疑難雜癥,年輕人束手無策的時候,老教授一出馬,藥到病除。
若干年前,還有人會說:“程序員是吃青春飯,做硬件好,做硬件越老越吃香”。
現在說的人越來越少了,為什么呢??
硬件工程師已經不再是越老越吃香了?也變成吃青春飯了?
“為什么會有越老越吃香一說?”老工程師的優勢在于:經驗的積累,但是精力和體力并不一定優于年輕工程師;硬件工程師的工作需要比較長時間的積累和理解,有一定的技術積累門檻。
“為什么會有青春飯一說?”年輕工程師的優勢往往在于:愿意接受新鮮事物,學習速度快,體力和精力比較旺盛。家庭的負擔相對輕一些。
首先任何工種都需要積累和經驗,所以程序員也不能算是吃青春飯的,因為成為卓越的軟件工程師也需要大量的軟件代碼的編程積累和經驗。
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超凡的必要條件”。他將此稱為“一萬小時定律”。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10000小時,按比例計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個小時,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五年。這就是一萬小時定律。
那么為什么會覺得硬件工程師也會變成吃青春飯的感覺了呢?
【硬件技術的入門門檻確實在降低】
首先,由于工具的發達、芯片的進步,特別是數字電路的發展,軟件的功能強大,端管云架構的逐步成為現實——硬件技術的入門門檻確實在降低。
工具的發達:Saber、ADS、Multisim、candence 等工具越來越強大,很多經驗積累的內容,或者需要生產之后才能夠看到的數據、波形和電路特性已經可以通過仿真工具,在電路生產之前進行分析和優化。包括嵌入式軟件的工具的完善和強大,使得嵌入式軟件的開發門檻也在降低。
芯片的進步:芯片的集成度高,對于PCB的設計復雜度相對降低很多,例如:開關電源設計,集成MOSFET的芯片能夠承載的功耗越來越高,對于硬件工程師對于原理圖和PCB的設計復雜度越來越低;SoC的發展,MCU和CPU的功能越來越強大,集成的存儲、ADC、DAC等外設越來越多,參數越來越好;包括一些射頻的功能組件的集成度也越來越高,國內的研究所單片的均衡器可以做到1mm*0.7mm的尺寸;Zynq實現了FPGA和ARM的集成、Intel收購了Altera計劃推出X86集成FPGA的芯片降低了高速總線的互連需求;早些年,一些算法的實現,由于ADC的速率,DSP的處理能力等限制,還有通過模擬電路進行實現的,現在幾乎看不到了。
芯片發展到最后,會不會出現:芯片加連線到接口,完成設計。不得而知。
用戶評論
查看全部 條評論
查看全部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