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列舉了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6個特點,并就新型冠狀病毒引發對社會和智慧城市的新理解和治理模式進行探討。
針對6類典型問題,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設治理模式的應對策略設想,并結合這些功能性應用,提出了在未來開展智慧城市治理模式建設方面的3個主要建議。
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6大特點
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事件,包括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等。
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主要具有6個特點。
第一,成因的多樣性。現象易發現、致因卻難確定,容易造成社會恐慌;比如,各種烈性傳染病,以及動物疫情、致病微生物等符合這類特點。
第二,分布的差異性。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往往存在時間分布和空間分布差異;比如SARS、新冠肺炎等往往發生在冬、春季節。此外,我國傳染病情況在南北方有所不同,根據人群流動特征也呈現城鄉空間差異。
第三,傳播的廣泛性。當今社會,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傳播呈現出快速、大面積擴散風險的趨勢;隨著交通方式的多樣性和便捷性,傳染病的傳播方向、速度和全球化日益明顯。
第四,危害的復雜性。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不但對人的健康有影響,而且對環境、經濟乃至政治都造成很大影響。
第五,治理的綜合性。針對事件,需要技術和投入相結合,需要直接救治和間接防護相結合,需要主要責任部門和其他的部門相結合,需要國際和國內相結合。
第六,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嚴重。處理不好將對政府的公信力造成危機,出現社會重大輿情,甚至影響到國家安全。
本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就屬于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其對于中國的影響非常大,中國政府采取了舉國體制來應對。湖北省和武漢市地方政府在初期應對傳染擴散和醫治方面的經驗和措施不足,因此造成了更大范圍的傳染擴散,使應對該事件進入了醫療資源擠兌階段和結合春運的擴散狀態;但在中央政府的領導和直接指揮下,武漢做出了重大犧牲,采取了封城、地毯式排查和集中救治等舉措,各省市也開啟了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模式,從中央到地方舉全國之力開展了抗擊新冠肺炎病毒的戰役,為保護世界各國人民做出努力和重大犧牲。在這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整個過程中,無論是在武漢這個集中爆發地,還是在其他非疫區省份的聯防聯控中,社區治理和智慧科技手段都發揮了重大作用。比如在浙江啟動的健康碼,上海開展智慧社區人臉識別等安防措施進行社區管理、北京市采取的蔬菜等生活物資登記,天津采取的“津門戰役”進入公共場所都要掃碼登記等等。
這些智慧科技應對得益于中國前一段時間開展的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區建設工作。智慧城市是將數字城市與物理時空城市實現交互感應的城市模式,將城市的系統和人們需求與服務之間的交互打通,全面提升資源配置和運用效率;數字城市強調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智慧城市強調信息基礎設施與城市應用的交互感應。建設智慧城市,首先需要建設數字城市,數字城市是建設智慧城市的一個重要基礎,城市數字化的實現是主要手段;其次,在構建物理城市與數字城市映射和實時交互的機制時,就同步建設形成數字孿生城市,將該映射用于城市管理、社會管理中,實現城市、人、物體的交互感應,城市中固態資產和流動資產的優化決策等智慧化應用,即為智慧城市的建設目標。
中國相對比較早地就提出了建設數字城市,大概在2000年左右,在時任美國副總統戈爾1998年提出數字地球后兩年,中國的近百名市長與近百名IT精英在“二十一世紀數字城市論壇”期間共商大計。2010年,IBM正式提出“智慧的城市”愿景。2012年,中國在全國范圍內開始創建“智慧城市”。到目前為止,中國積極參加國際領域“智慧城市”系列國際標準的制定工作,中國國內的智慧城市、智慧社區和智慧家居等國家標準體系也在國務院工信部和住建部等部門的領導下有序開展。在中國的智慧城市建設中,上海、杭州、北京、成都、重慶等城市均比較積極,尤其是上海的浦東新區城市管理運行中心建設較為成功,南碼頭社區的智慧社區建設初具規模,各項智慧服務設施較為齊備、80多個社區建設成規模、運行良好;上海的長寧區等各區的智慧社區也在開展示范建設。北京市在北京市科委支持下,石景山古城街道的濱河社區智慧社區建設也在持續開展;杭州的濱江區和西湖區等各區均在探索建設智慧社區平臺;成都市成華區青龍街道開展了智慧社區EPC閉環打造模式探索。
對未來智慧城市建設的建議
社區是城市的基本組成部分,數字城市、孿生城市、智慧城市的建立離不開智慧社區的建設,只有每一個社區實現智慧化管理和治理,在基于城市公共服務運行規律上再形成智慧化治理體系,才有可能形成智慧城市的治理體系,如果中國的智慧社區和智慧城市的治理模式的建設工作再加快些、再深入些,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舉國動員能力就會強很多。受這次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啟發,在中國下一步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區建設中有如下建議:
第一,在社區和城市層面增強物聯網和大數據采集的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加強各級信息云平臺建設,就可以全面掌握社區居民信息和強化出入管理,如果再結合個人健康狀態和變化進行大數據管理和進行行蹤軌跡分析,就可以全過程掌握基于社區管理的人員流動信息,借助物聯網基礎設施的幫助,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人工管理人員,或者使一定規模的社區服務人員可以最大限度的服務更多的人口,從而增強在應對疫情的決定性戰場—社區治理層面的能力;在建設信息平臺的同時,應保護居民信息的隱私,通過法律手段和技術措施保證隱私不泄漏,有針對性地對數據進行脫敏處理,同時保障數據安全。由此建立起的一個安全、可靠、有效的數據平臺將對疫情防控起到關鍵作用。
第二,對于每個個體形成數字碼映射數據庫,基于社區、街道和行政區形成每個城市的智慧城市管理平臺,結合城市信息管理系統、智慧城市管理系統和全國交通信息系統(綜合交通,陸??盏雀黝惲魍ㄇ溃?,就可對全國民眾的流動情況就可以有較為精準的追蹤,對城市的交通管理和人員流動就可以掌握情況,進行充分調度;
第三、結合著社區和人員流動管理,在智慧城市中將對于基于每個社區的個人和家庭因為隔離而形成的物理和信息孤島,都有一個數字鏡像在智慧城市中進行有序的管理,并通過智慧城市管理模式,將個人和家庭的需求反饋回來,就可以在應急狀態下對擠兌性物資按照需求程度等級進行分配,對其他生活性物資以社區為單元進行結合社區管理的物資配置,滿足家庭與個人的基本需求,保障整個社會體系正常運轉;基于智慧城市管理平臺進行的政府治理,將為公共福祉創造更多的可能性空間。
第四,對于應急的物流供應鏈和物資儲備與分配都可以進行較為精準的配置和投放,鏈接全國各智慧城市的生產和物流環節,形成高效率、短運距的物資供應配置體系,物流的送遞可以采用人工智能化機器作業+人工輔助的方式的精準投遞,實現人、物資最為優化的配置,強化配置效率和物資到達速度,以更快、更準、更有效的方式實現社會治理;由此帶來的資源高效配置將帶動第二、三產業的深度發展,進一步催生新的商業模式,為企業帶來新的商業利益,為城市發展注入新活力。
第五,基于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區的遠程醫療體系,結合基于社區的診療篩查體系,就可以實現分級診療和篩查,基于社區或者街道這一層級的一般患病、普通發熱和感染發熱的分級篩查和會診,對于醫療資源既實現了分級調配,又可以實現會診的一對多(一個專家組對很多的病人)分期診治,就可以把交叉感染和人們因恐慌求醫而產生的盲目流動并引發更多交叉感染的概率降到最低。
第六,智慧城市建設理念下的工作模式支持分布式辦公和網絡視頻會議等SOHO模式,數字貨幣和無現金支付支持遠程、無現金支付和交易功能。對于在疫情影響下可以采用這樣工作模式的企業的復工復產有巨大幫助,即通過物聯網、大數據、云平臺、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支持下,把原有的樓宇經濟工作模式由集中式變成分散式,可以將大量的第三產業工作模式實現彈性和靈活化,可以使比較多的以第三產業為主體的城市復工復產。同時智慧工業的一些技術應用(如機器人生產線等)也對第一產業中工業生產盡量少的人員集聚和交互提供了支持。當然,上述智慧城市各類基礎設施有效運行和各項功能的實現,有賴于強有力的電力、通信、物聯、信息處理等基礎設施的正常運轉,更有賴于一個合理的政策框架設計和相關法律法規的配套支持。
從這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的啟發下,現代化的城市和鄉村形成智慧城市的治理模式非常有必要。經過這次危機,將形成中國人民和幾代人的共同認知和記憶,未來推進智慧城市的城市治理模式、建設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區將更容易被所有人所接受。政府可以總結經驗,努力轉危機為機遇,在智慧城市治理模式下快速推進我國的城鄉進入現代化治理模式,盡快形成以全信息技術產業+全工業制造門類相結合為特征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技術為基礎的生產體系,盡快形成基于智慧城市治理模式下的舉國運行、管理和動員體系,增強國家現代化治理能力。
智慧城市治理:下一步是什么?
由這次疫情,我們深入思考了智慧城市治理模式的一些新特點,建議可以開展幾項工作,供大家參考和討論:
第一,加強智慧城市建設目標下的城市綜合管理平臺建設,打通國家、省、城市、街道、社區五級社會管理信息平臺,并輔以形成基于社區服務的治理體系,形成“城市大腦”+“社區細胞”的現代化管理體系。城市綜合管理信息系統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也是未來城市智慧管理和加強城市現代化治理的重要途徑之一。這是一個規模宏大的工作,截止目前我國的城鎮化率已經接近60%,大量的城市存量信息需要建立起來,固態化的信息建立起來以后,還需要建立流動態的信息,這個就更為復雜了,所需要的信息儲量資源大,其運算的資源占有量更大,還需要處理海量大數據的優化算法和相關應用性功能工具,因此基于城市管理的信息系統,除了建立以外更需要較為清晰的梳理出來未來的應用和管理場景,并根據這些需要,研究提出相應的數據處理技術和算法,這樣才能服務于城市。這個復雜系統需要采用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手段將之反映出來并支持決策。
第二,全面加強“完整社區”的建設,并實現智慧社區治理模式,完善“社區細胞”自組織生存、社會服務和支持城市運行功能。社區是城市現代化治理的群體性單元細胞,也是城市生命有機體的正常運行的基礎機構組織。從本次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城市治理模式看,社區治理的作用是保證城市正常運轉的最基礎防線,但是其功能必須是較為完善的,否則無論是正常狀態還是應急狀態下,作用均難以發揮。
“完整社區”的建設將會全面強化中國城市的現代化治理模式。首先“完整社區”指的是從基礎設施服務到公共服務設施在社區層面形成完整性、系統性的體系,相關的設施和服務以及從業者能夠滿足本社區的居民日常生活和應急管理的需要。在各項數字技術和通訊技術不斷發展進步和智慧城市建設方興未艾的今天,智慧社區的建設也為“完整社區”建設提供了新的內涵。
“完整社區”的建設,需要從城市系統的運行管理和以人為本為核心開展空間規劃設計,需要保證城市、行政區、街道、社區四級空間的系統銜接性和嵌套性,在社區空間中根據居民的需求進行合理總體設計,加強社區的防災空間設計和改善室外環境,空間規劃和設施規劃要能滿足社區日常生活和應急狀態下的管理要求。在現階段,應該從智慧社區的規劃設計角度結合“完整社區”的要求開展新建社區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規劃設計工作。在規劃設計中應采用公眾參與的方式,讓社區居民充分參與到共同締造的過程中,激發所有居民的積極性和認同性,最終形成全民共同締造、舉國共建體系的良好局面,這樣就可以實現通過“完整社區”建設,共同締造美好生活環境。
第三,全面實施智慧城市建設戰略,快速推進城鄉物聯網基礎設施和數字貨幣建設,盡快形成以全信息技術產業+全工業制造門類相結合為特征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技術為基礎的生產體系。加強物聯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基于云平臺和大數據的云端工作平臺建設,加強基于人的數字化的分級分類數字碼建設,加快推進數字貨幣體系建設,繼續強化數字支付體系與物聯網物資數字化工作,強化各行業、各部門的信息交換和集成應用,基于智慧城市的建設體系盡快形成一個物聯中國、數字中國、信息中國、智慧中國,從生產力、生產關系和生產資料角度改善現有的生產體系,盡快形成以全信息技術產業+全工業制造門類相結合為特征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生產體系,在本次產業革命過程中率先實現全球突破。
實現這些領域進步,需要大量踏實的工作,從最基礎的智慧社區建設起步,將智慧城市基礎信息平臺盡快建設起來;接下來是在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通訊技術支持下,依托物聯網建設數字孿生城市,最終在實現物理應用和現代化治理模式的支持下建設成為智慧城市。
由此次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引發的關于智慧城市的治理模式的一些思考、設想和建議,對于中國未來智慧城市的規劃與建設、對于全球其他國家和城市開展智慧城市建設有著重要的啟發和價值。智慧城市治理模式對于全球的國家和城市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常態化的城市治理都有著重要作用,對于中國政府加強全球響應的“一帶一路”建設、促進全球形成更加緊密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都有著非凡的影響和促進作用。
與此同時,世界經濟論壇全球科技治理網絡與多方利益相關者合作,旨在加快新技術的創新與采用,盡可能消除科技發展對社會的負面影響,并確保各階層人士都能享受技術帶來的好處。在智慧城市方面,我們與全球政府,企業,學術界和公民團體等一起打造全球合作的空間,探索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和路徑,致力于共同設計政策框架和治理協議-包括法律、法規、行業標準和最佳實踐,以加速科學技術的應用,增進全球公共利益;我們將與政府和公司共同設計并試用這些框架和協議,并進行快速迭代和推廣,實現全球范圍內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成果的合理轉化,從而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意義深遠。
本文作者:
生態市政院總工程師 中規院(北京)規劃設計公司任希巖 博士
物聯網、機器人和智慧城市平臺中國區負責人 徐亞敏
機器人與智慧城市平臺中國區實習生戴泊夫對此文亦有貢獻。
責任編輯:ct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