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配置負載自動切換開關的必要性
當今的市場經濟和社會活動對信息網絡(互聯網、電信網、工業自動化控制網、政府的電子政務網站等)的依賴程度是如此之高,那怕是僅幾分鐘的“網絡癱瘓”就可能會給公司,企業及行政管理機構的銷售,經營管理、社會生活的正常運行、聲譽、及公眾形象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鑒于公眾對“信息網絡”的正常運營服務所期望的高度“時效性”,為此要求負責向它供電的UPS供電系統必須具有提供100%”高可利用率”的供電能力。目前,常采用的技術措施之一是:在各種重要的信息網絡機房中、配置“N+1”型UPS冗余并機系統, 從而為確保各種網絡設備能安全、可靠地處理/傳輸/存儲數據和各種信息資料創造出優良的電源運行環境。多年來的運行實踐證明:“N+1”UPS冗余并機系統具有如下技術優勢:
增強UPS供電系統的“容錯”功能:在由“N+1”臺UPS所構成的UPS冗余并機系統的運行中,如果其中某臺UPS因故”出故障”時、剩下的N臺UPS具有足夠的”帶載能力”向后接的網絡設備提供純潔的、穩壓的UPS逆變器電源,從而確保各種網絡設備的安全運行。這意味著:對于這樣的帶“容錯”功能的UPS冗余供電系統而言,即使在遇到某臺UPS因故出故障時,它仍能向它的負載提供具有100%“高可利用率”的高品質電源。
提高UPS供電系統的可靠性:例如“1+1”并機系統的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MTBF)是UPS單機6倍左右。如果再考慮到:當今的中、大型UPS的MTBF值已高達40-50萬小時的話,“1+1”UPS冗余供電系統的MTBF值可達250萬小時左右。同普通市電電源的99.9%的“可利用率”相比,它可將UPS供電系統的”可利用率”提高到99.99997%以上。由此可見:它對提高供電系統的可靠性的作用是多么的巨大。
提高UPS供電系統的可維護性:它允許在UPS的逆變器電源供電的條件下、對位于UPS并機系統中的某臺UPS單機執行”不帶電”的定期維護/故障檢修操作。
盡管在配置“N+1”型UPS冗余并機系統后、可極大地改善信息網絡的供電環境。然而,近年來對當今IDC機房的運行狀況的調查發現:僅靠“N+1”型UPS冗余并機系統并不可能100%地確保在它的輸出端、再也不會出現”停電”事故。相關的統計資料證明:由于UPS的機型選配不當或輸入配電系統/輸出配電系統的設計不當而造成在UPS冗余并機系統中、出現從幾十毫秒到幾秒的“短暫停電”或超過幾分鐘的“長時間停電”的事故仍然時有發生(注:發生這種故障的相對比例很低)。眾所周知:在“信息網絡”的運行中,如果遇到出現超過20毫秒以上的“瞬間供電中斷”故障發生時,就可能會導致服務器、小型計算機、網關等網絡設備出現“開機自檢”誤動作(此時的服務器會在瞬間“自動關機”后,在極短的時間內、自動執行重新”開機啟動”操作。這樣一來,它必然會導致信息網絡的操作系統和用戶的應用軟件破壞及關鍵數據的丟失),從而致使“網絡癱瘓”事故發生。相關的統計資料證明:一旦出現這種局面,要使信息網絡恢復正常工作、往往需“耗時”短則幾十分鐘、長則到幾小時以上,從而致使“網絡癱瘓”事故的影響面被急劇地擴大。例如:某電信公司的電信網絡在運行中,因UPS供電系統出現約3秒的“短暫供電中斷”而導致其計費系統及電話號碼的自動查詢等關鍵系統停止工作,從而造成高達數百萬元的營運損失及用戶的大量投訴。為消除這種不幸事故的發生、所釆用的有效技術途徑之一是配置如圖1所示的UPS“雙總線輸出”供電系統。
圖1: UPS“雙總線輸出”冗余供電系統控制柜圖
從UPS-A和UPS-B兩套UPS供電系統送出的兩路交流電源負責向各種網絡設備供電(注:在這里,UPS-A和B兩套系統既可以是UPS單機、也可以是“N+1”型UPS冗余并機系統。在工作實踐中,在重要的IDC機房中,常釆用“1+1”/“2+1” 型UPS冗余并機系統來作為它的網絡設備的供電電源)。位于UPS“雙總線輸出”供電系統的輸出端的網絡設備可分為三大類:
(a) 非關鍵性的設備(例:打印機、復印機及供瀏覽網絡用的PC機等):
由于對非關鍵的設備而言,當因電源問題而造成它們發生“停止工作”的故障時,一般說來、它僅會給用戶帶來工作不便/工作時間的浪費的煩惱,并不會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僅向它們提供單路供電電源。
(b) 釆用“1+1”式冗余供電的、帶“雙電源輸入端”的關鍵的網絡設備(例:服務器、磁盤陣列機、網關等):
對于帶“雙電源輸入”的網絡設備而言,從UPS-A和B的輸出配電柜所輸出的兩路UPS電源被分別送到這種設備的兩個輸入端上。在這樣的冗余式“雙路交流電源”供電設計的條件下,當遇到某套UPS供電系統因故出現“停電”事故時,它也能確保這些IT設備的正常運行。通過對當今的信息網絡機房的調查發現:因各類用戶的網絡設備的配置水平/更新的速度的不同、所釆用的“雙電源輸入”供電的網絡設備在總網絡設備的配置中所占的比例大約在30% 到90%之間(注:對于某些重要的服務器而言,它們甚至釆用“2+1”冗余式的“叁電源輸入”供電設計方案)。
(c) 帶”單電源輸入端”的關鍵的網絡設備:
為確保向位于“信息網絡”中的關鍵“單電源輸入”供電的網絡設備提供365*24小時的高品質UPS電源,就需要配置一種“負載自動切換開關”(LTM:Load Transfer Module)。分別來自兩套UPS并機系統A和B輸出端的兩路“逆變器電源”被送到“負載自動切換開關(LTM開關)”的兩個輸入端上。在此,用戶可以通過調整它的系統參數設置的辦法,將其中的一路UPS電源設置為“優先供電電源”、將另一路UPS電源設置為“備用電源”。正常工作時,“單電源輸入”的負載同用戶所指定的承擔“優先供電”任務的UPS電源相接通。當這路“優先供電電源”因故“出故障”時,LTM開關將立即把用戶的負載切換到處于正常工作狀態下的“備用UPS逆變器電源”上。因此,利用這種”負載自動切換開關”就能消除可能出現在UPS并機系統的輸出端與用戶負載端之間的“單點瓶頸”故障隱患。這樣一來,就能向用戶的關鍵負載提供具有100%”高可利用率”供電特性的高品質的電源供應, 從而為”信息網絡”能長期地、安全地和可靠地運行創造出優良的電源運行環境。
有鑒于此,配置“負載自動切換開關”后、它將有助于UPS的輸出線路能順利地完成的如下調控任務:
(1) 提高UPS供電系統的可利用率:它能消除從UPS輸出配電柜到用戶負載端之間所可能出現的”單點瓶頸”故障隱患,達到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網絡設備因”輸入停電”而出現”網絡癱瘓”故障的發生的幾率的目的。
(2) “擇優供電”功能,提高UPS供電系統的供電質量:用戶可以通過對輸入到”負載自動切換開關”上的兩路交流源的電壓和頻率設置”不同級別”的工作窗口大小的辦法,將具有最高供電質量的那路UPS電源送到用戶的負載上。
(3) 提高UPS供電系統的可維護性:當某套UPS供電系統因故需要執行”停電”維護或檢修時,可通過重新選擇“優先供電電源”的辦法、將用戶的負載自動切換到原來的“備用電源”上,從而達到在繼續向負載提供高品質的UPS逆變器電源的同時、將原來處于“優先供電電源”工作狀態的那套UPS供電系統置于“停電”和“脫機”的工作狀態之下,以便為操作人員提供一個執行安全維修/檢修操作的優良工作環境。
(4) 增強UPS供電系統的“故障隔離”功能:從上所述可知,造成”負載自動切換開關”執行切換操作的前提條件是:從”優先供電電源”送到LTM開關的輸入端上的電源、一定是因故曾經出現過”停電”或”嚴重超限”事故。眾所周知:能導致產生這種事故的原因、此時它所應執行的調控功能有:
當承擔“優先供電電源”任務的那套UPS電源因故出現“停電”、“嚴重過壓/欠壓“故障”時,對于設計合理的“負載自動切換開關”來說,要求它必須自動執行“先斷后通”的快速切換操作、以便在確保后接的網絡設備安全運行的同時、還能有效地防止上述故障從”優先供電電源”系統擴散到另一套處于正常工作狀態下的“備用電源”供電系統上。
當因故在“負載自動切換開關”的后接負載端出現“短路”/“嚴重過載”故障時,它不僅具備有“禁止切換”的保護功能。而且,還具備能承受往巨大的短路電流“沖擊”的能力。這樣一來,就能將短路故障的影響范圍局限在最小范圍之內,將可能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小的程度上。
(5) 釆用模塊化的標準設計、降低它的平均維修時間(MTTR):鑒于“負載自動切換開關”是處于“上接”兩路冗余輸入電源、“下接”各種網絡設備的樞紐供電位置上及重要的信息網絡必須向用戶提供365*24小時的不間斷的互聯網增值服務的實際需求,不僅將它的各個關鍵部件(例:“可控硅”切換模塊、斷路器開關部件)設計成允許值班人員執行“帶電、熱插拔”操作的模塊化結構。而且,還釆用將“弱電”控制部件同“強電”切換部件進行徹底“電隔離”的機械設計方案,從而達到消除因“人為誤操作”而導致誘發其它的災難性的故障的發生的目的。
2 負載自動切換開關(LTM開關)的型號
目前在市場上銷售的負載自動切換開關的品種,可大體分為三大類:
a) 由可控硅所構成的三相、大功率STS靜態開關(Static Transfer Switch)式的負載自動切換開關:其典型的標稱輸出電流有:60A、100A、160A、250A、400A、600A、800A、1000A和1200A的開關(注:少數廠家的STS產品是用在400V工作電壓時的標稱輸出功率KVA來進行標注的);
b) 由兩組大功率的快速繼電器構成的中功率、SS(SmartSwitch)智能式的負載自動切換開關(SS型開關):它包括三相25A和50A的開關及單相16A、25A和50A的開關;
c) 由一個中間繼電器所組成的小功率冗余開關(Redundant Switch)式的負載自動切換開關:其品種為:單相10A、16A(注:這是60Hz時的參數。如果在50Hz下運行時,其額定工作電流僅為:8A、13A)。
下面將以艾默生公司的STS型的靜態開關為例,對三相、大功率的負載自動切換開關的工作特性進行分析和討論。
3 大功率STS型負載自動切換開關(LTM開關)的工作原理
艾默生公司的STS-2型自動切換開關的控制框圖被示于圖2中。它是以“反向并聯可控硅”為核心部件所組成的大功率的”靜態開關”式的負載自動切換開關。有關它的各種工作特性將分析如下:
3.1 STS型自動切換開關的主控切換通道:
(1) 自動切換供電通道:由輸入電源1、外置斷路器開關Ka、斷路器開關CB1、STS1和公用輸出開關CB3組成它的第1條供電通道。由輸入電源2、外置斷路器開關Kb、斷路器開關CB2、STS2和公用輸出開關CB3組成其第2條供電通道。其中的STS1和STS2”靜態開關”均是由反向并聯的”SCR可控硅”來構成自動切換開關的”可控交流供電通道”。當我們將輸入電源1和輸入電源2分別選定為LTM開關的“優先供電電源”和“備用電源”時,在來自邏輯控制板的SCR的柵極觸發信號的調控下,STS1和STS2將分別處于”導通”狀態和”關斷”狀態。在此條件下,輸入電源1就將通過Ka、CB1、STS1和CB3通道向后接負載供電。反之,如果將輸入電源2選定為它的“優先供電電源”時、輸入電2就將通過Kb、CB2、STS2和CB3供電通道向后接負載供電。
(2) 維修旁路供電通道:它是由兩組帶二匙二鎖的”機電互鎖”功能的CB1、CB2、CB3、CB4和CB5等斷路器開關所組成的兩條維修旁路來組成的。設置維修旁路的目的是:(?。?確保LTM開關在連續地向后接的網絡設備供電的條件下,能對它內部的”STS功率切換”部件或”斷路器開關” 等部件執行”脫機”式的更換操作; (ⅱ)防止因”誤操作”而致使兩路交流輸入電源同時被”誤接通”、并進而造成在它的輸出端出現”停電” 等不幸事故的發生(注:為進一步提高LTM開關的”容錯”功能,艾默生公司還能提供帶雙”公共輸出開關”CB3和CB3A的產品)。
(3) “熱插拔”更換操作:為確保在向后接負載不間斷地供電的條件下,能對“負載自動切換開關”執行“帶電式”的“熱插拔”操作。所有STS功率切換模塊及斷路器開關都釆用“可熱插拔”的、模塊化的設計方案。在此條件下,操作人員就可根據從它的LCD顯示屏上所獲得的故障信息、釆用“帶電”式“熱插拔”操作的辦法、迅速和準確地更換掉相關的“有故障”的部件,從而達到縮短平均維修時間(MTTR)的目的。
3.2 STS型負載自動切換開關的邏輯控制部件:
為確保UPS雙總線輸出供電系統能獲得“信息網絡”級的高可靠性,在這種STS型負載自動切換開關的控制電路中釆用如下多重冗余設計方案來增強它的”容錯”功能(見圖3):
i. 釆用全數字的DSP調控技術及CANBUS數字通信技術,大大地提高它的調控精度和響應速度;
ii.為確保DSP芯片和可控硅驅動電路能穩定和可靠地運行, 對負責向它供電的直流輔助電源釆用下述的多重冗余設計方案:(ⅰ)由兩路具有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高達230萬小時的“N+1”UPS冗余并機系統+EMC輸入濾波器所組成的電路向兩套具有“雙路交流輸入端”供電特性的直流輔助電源1和2提供冗余式的“凈化”電源。(ⅱ)從兩套冗余式的直流電源所輸出的兩路DC電源以“雙母線”的形式向3個邏輯控制板及可控硅驅動板提供它們所需的控制電源;
iii.為確保SCR型“可控硅功率模塊”能準確無誤地運行,由3塊邏輯控制板來共同對它提供”2+1” 冗余式的”柵極觸發”調控信號;
iv.為確保LTM開關能準確無誤地執行切換操作,對于它內部的“2+1” 冗余式的邏輯控制板來說,還對“負載自動切換開關”的兩路輸入電源和輸出電源的如下運行參數、執行不間斷的高精度的監控及數據釆樣操作:相序、頻率、相位差、快速“過壓及欠壓”(脈寬《4ms的瞬態浪涌/電壓下陷)、緩慢“過壓及欠壓”、峰值電流Ipk、KVA、KW、Pf、直流電源的冗余度、風扇的冗余度等。
v.為提高LTM開關的可靠性,在它的所有的“弱電”邏輯控制部件同“強電”功率部件之間的機械設計上、都釆用“分開隔離安裝”的配置方案。對于這樣的LTM開關來說,只要有一路輸入電源工作正常,位于它內部的所有“可維護的電氣部件“均可在向負載連續供電的條件下、執行熱插拔式的“更換”操作。
在此基礎上,當今的STS型“負載自動切換開關”的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MTBF)已高達100萬小時以上。顯然,這樣的MTBF值是遠高于當今UPS工業所制造出的UPS單機的MTBF值(40-50萬小時)的。
圖三 帶多重冗余設計的STS邏輯控制裝置
4 負載自動切換開關能執行安全切換操作的前提條件
4.1 兩路輸入的交流電源必須處于“相互同步入鎖”工作狀態
長期的運行實踐表明:為確保UPS雙總線輸出供電系統能安全可靠地運行,負責向“負載自動切換開關”供電的兩路交流電源必須處于“相互入鎖”的工作狀態。這意味著:當“負載自動切換開關”在執行切換操作的瞬間,期望兩路交流電源之間的相位差盡可能地接近于零(見圖4a)。在這里,為討論方便計,將輸入電源1和電源2分別指定為“優先供電電源”和“備用電源”、并且假定電源1和電源2是處于同頻率、同相位的理想運行狀態之下的,當電源1因故出現停電或“過壓/欠壓”故障時,“負載自動切換開關”就會自動執行如圖4a所示的“同相”切換操作,從而確保信息網絡的安全運行。反之,如果在要求它執行切換操作的瞬間、不能確保電源1和電源2是處于“同相位”的工作狀態的話(注:此時,即使這兩路交流電源的頻率和電壓幅值都相等的),“此時的”負載自動切換開關就會因兩路輸入電源之間的相位差過大、而被置于“禁止切換”操作的工作狀態之下,從而造成在“負載自動切換開關”輸出端出現“停電”故障、并進而導致“網絡癱瘓”故障發生。
在此條件下,如果因故致使”負載自動切換開關”執行”誤切換操作”或不顧后果地強迫它執行切換操作的話,就有可能因為在兩路交流電源之間作”異相切換操作”時所產生的”瞬態電壓值”相差過大(見圖4b)而導致出現如下更加嚴重的故障發生:
i. LTM開關的供電線路中的上游側的“斷路器開關”跳閘,造成對網絡設備的大面積的停電;
ii.分別來自兩套UPS電源的電源1和電源2因出現“輸出過流”故障而同時進入“自動關機”狀態;
iii.因在“切換操作瞬間”所形成的“瞬態浪涌電壓過高”而損壞網絡設備(例:燒毀網路中某些服務器、網關等)或致使部份的網絡設備因執行“重新開機啟動”的誤操作而進入“網絡癱瘓”狀態。
解決上述矛盾的技術措施之一是:在兩套UPS供電系統之間配置“負載同步控制器” LBS( Load Bus Synchronizer), 從而確保從兩套UPS供電系統所輸出的電源總是處于相互同步跟蹤的“入鎖狀態”之中。
4.2 執行“先斷后開”的切換操作:從上面的分析可知:只有當“優先供電電源”因故出現停電/電壓或頻率“超限”故障時,才需要”負載自動切換開關“執行切換操作。顯然,在此瞬間,“優先供電電源”肯定是處于故障工作狀態之下的。為防止在兩路輸入電源之間、因出現過大的“交叉性”的和破壞性的“環流”而致使原來處于正常工作狀態的“備用電源”也被拖入到“自動關機”/“被損壞”的不幸事件的發生。在“負載自動切換開關”的設計中,釆用的是“先斷后開”的切換操作方式、其典型的切換操作時間為:4ms左右(它包括故障診斷時間和切換操作時間)。這就意味著:當出現上述故障時,處于“優先供電”通道上的STS-1開關應該首先被“關斷”。然后,再將處于“備用供電”通道上的另一個STS-2開關后“接通”,從而達到消除位于“負載自動切換開關”的上游側的兩路交流電源之間出現交叉性的“環流”的可能性(注:“環流”是指在兩套交流電源之間流動的”破壞性電流”,它不是流進網絡設備中的有用負載電流)。
在此需特別說明的是,此時易產生如下誤解:既然LTM開關已釆用“先斷后通”的切換方式,似乎就沒有必要再要求送到“負載自動切換開關”上的兩路交流電源一定是處于“相互同步入鎖”狀態之下。然而,回答是原否定的。其原因是:為確保信息網絡的安全運行(注:網絡設備允許的瞬間供電中斷時間為20ms左右),“負載自動切換開關”的切換時間被限定在4-5ms左右。根據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對于原來處于導通狀態的可控硅來說,一旦它被置于觸發導通狀態之后、即使把送到它的柵極上的“觸發脈沖”撤除掉后、它將繼續處于導通狀態、直至到輸入電源的電壓下降到“過零點”為止。對于呈現電感性的供電線路而言,還要求流過可控硅中的“滯后電流”而言,還要求下降到可控硅的截止電流以下。因此,對于50Hz的供電電源來說,仍有處于“優先供電通道”上和”備用電源供電通道”上的兩對SCR可控硅同時處于導通狀態的可能性(其重疊導通時間在0-5ms的范圍之間)。正是基于上述原因,確保UPS雙總線輸出系統的安全運行所需的條件仍然是:兩路交流電源應該處于”相互入鎖”狀態之中。
5 大功率負載自動切換開關各種工作模式
5.1 正常工作模式和自動切換工作模式:
如圖5a所示,來自兩套UPS并機供電系統的電源1和電源2被分別送到4個“負載自動切換開關”LTM1、2、3、4的兩個輸入端上(為便于負載均衡供電及有利于增強”故障隔離”功能,在該“雙總線輸出”供電系統中、配置有4個的LTM開關。此時,用戶可在STS型“負載自動切換開關”的控制面板的LCD監示屏上、釆用“人—機對話”的菜單操作的方法來確定將那套UPS并機系統的輸出電源作為它們的”優先供電電源”。例如:在這里,我們將送到LTM1和2開關上的輸入電源1和電源2分別選定為它們的”優先供電電源”和”備用供電電源”, 將送到LTM3和4開關的電源2和電源1分別選定為它們的”優先供電電源”和”備用供電電源”。在此條件下,只要”優先供電電源”的電壓和頻率在其所允許的工作范圍之內時,電源1將分別通過LTM1和LTM2開關向后接負載提供I1和I2電流; 電源2分別通過LTM3和LTM4開關向后接負載提供I3和I4電流。在LTM開關的運行中,當因故致使輸入電源1發生故障時(例:發生電源1“停電”或頻率/“電壓超限”故障時),LTM1和2開關就會自動地以“先斷后通”的工作方式、在3-5ms的時間內,將用戶的負載同原來處于”備用供電電源”狀態的電源2相接通(見圖5b), 從而確保信息網絡的安全運行(注:對于當今的網絡設備來說,它們所允許的瞬間供電中斷時間約為20ms左右。因此,上述的3-5ms的切換時間是絕對不會影響到信息網絡的正常運行的)。
圖五 負載自動切換開關(LTM)的控制原理圖
5.2 “手動/自動返回式切換”工作模式:
在“負載自動切換開關”因故執行從“優先供電電源”→“備用供電電源”切換操作之后,當承擔“優先供電電源”任務的輸入電源1恢復正常工作時(它的電壓、頻率及同“備用供電電源”之間的“相位差”均符合所規定的窗口要求),則必須經過適當的“時間延遲”后、才允許LTM開關根據用戶所設置的不同的返回式切換工作模式來分別執行手動或自動的返回式切換操作。此時,它可根據用戶的愿望被分別設置成自動復位(Reset)或手動復位(Reset)兩種工作模式。例如:如果LTM1和2開關被設置成自動復位(Reset)工作模式的話,當“優先供電電源”恢復正常工作狀態后,連接在LTM1和2開關的后面的網絡設備將會自動地重新恢復到由電源1供電的正常工作狀態(見圖5a)。在這里,為返回式切換操作設置一定的時間延遲的目的是:防止因“優先供電電源”在尚未進入穩定工作狀態時、因倉促執行切換操作而誘發“負載自動切換開關”頻繁地執行“誤切換操作”的弊端。在實踐中,LTM開關的典型的切換“延時時間”為:3秒左右,其可調范圍為:1—60秒。反之,如果LTM開關被設置成手動復位(Reset)工作模式的話,當“優先供電電源”恢復正常工作狀態后,則要求用戶通過在LTM1和2開關的LCD屏上、發出執行手動切換操作的指令,它才會執行返回式切換操作。否則,這些“負載自動切換開關”的后接負載將被繼續鎖定在” 被禁止切換”的工作狀態之中(見圖5b),繼續由原定的“備用電源”供電。
5.3 “禁止切換”工作模式
當出現在LTM開關的負載端的嚴重過流/短路故障在“未排除”前、為防止因它執行“誤切換”操作而將上述故障的影響面擴散到另一套處于“備份供電”工作狀態的UPS并機供電系統的不幸事故發生。在LTM開關的運行中、當在其輸出端因故出現嚴重的“輸出過載”/“輸出短路”故障時,負責向這路”出現短路故障”的負載供電任務的LTM開關將被置于”禁止”作仼何切換操作的鎖定狀態之中,以便將短路故障的影響面縮小到最小的范圍之內。
如圖5c所示,在UPS雙總線輸出供電系統的運行中,當因故在LTM2開關的后接負載中、產生“輸出短路”/嚴重過載/“過高”峰值電流的“浪涌”等故障之一時,由上述故障所誘發出的故障現象是:輸入電源1因“輸出電流”急劇增大而致使其“輸出電壓值”下降到極低值。在此條件下,位于同一“優先供電電源”供電通道上的其它的負載自動換開關是否允許執行切換操作、將取決它的輸出電流是否發生過“異常增大”的現象。如圖5c所示, LTM1開關通過檢測自已的輸出電流大小發現、并鑒定出”短路”故障不是發生在它的輸出端上,這是因為它所檢測到的輸出電流I1很小的緣故。此時,處于輸出電流“無異常增大”工作狀態下的LTM1開關將通過執行自動切換操作而從“備用電源”2源源不斷地獲得電源供應。與此相反,LTM2開關由于檢測到其輸出電流I2出現急劇增大現象而判斷出:短路故障是發生在它的輸出電路中。此時,處于輸出電流“異常增大”工作狀態下的LTM2將被鎖定在”禁止切換”工作模式下。這樣一來,就能實現負載自動切換開關對“故障的隔離”調控功能, 從而將這種“短路故障”的影響面局限在LTM2開關的后接負載側的有限的范圍之內。在此條件下,LTM2開關將根據故障電流I2的大小和di/dt增長速率的不同而分別執行如下操作:
當負載故障為短路/嚴重過載時,它會利用由電源1所提供的能量將位于LTM2開關后面的斷路器開關置于”脫扣跳閘”狀態或燒毀保險絲的辦法來排除故障(如圖5d所示,此時的I2=0)。顯然,一旦出現這種局面,在查出、并排除相應的故障之后,再經過適當的”時間延時”之后、LTM2開關就能夠重新恢復到它的正常工作狀態。
當負載側的故障為峰值很高的“浪涌電流”時,一旦瞬態浪涌消失后、并經適當的延時后,LTM1開關就能通過自動地執行返回式切換操作而恢復到正常工作狀態(見圖5a)。
5.4 “禁止自動返回”工作模式:
為防止因輸入電源供電質量不高而造成的LTM開關頻繁地執行切換操作,并進而導致損壞它的SCR型“靜態開關”的事故發生(注:在執行切換操作的期間,無法保證雙路輸入電源的電壓、頻率和相位都是相同的)。在LTM開關的運行中,如果在5分鐘的時間內、執行切換操作的次數超過5次以上時,它就會進入“禁止自動返回”工作模式。
在此條件下,LTM開關將一直處在由“備用電源”向負載供電的狀態。除非同時滿足如下兩個條件:“優先供電電源”能恢復到穩定的正常工作狀態; 操作人員執行Reset操作。
5.5 “緊急切換”工作模式:
為確保對網絡設備供電的連續性、防止因人為“誤操作”或設備“誤動作”而導致在負載自動切換開關(LTM)的后接的網絡設置中、出現的供電中斷的故障隱患。當LTM開關在其輸出端檢測到它的輸出電源”消失”時、它將會在《5ms的時間間隔內,無條件地自動執行切換操作,從而將網絡設備于同另一路正常工作的”備用電源”相接通的工作狀態之下。執行這種緊急切換操作的唯一限制條件是:不應該在LTM開關的輸出端上、存在“短路”故障。
5.6 “維修旁路供電”工作模式:
眾所周知:在UPS雙總線輸出供電系統中、配置負載自動切換開關的主要目的是:確保向網絡設置提供100%高可利用率的UPS電源。為此,在這種LTM開關中配置有如圖2所示的由CB1、CB4、CB3和CB2、CB5、CB3所分別組成的釆用“兩匙兩鎖”結構設計的、帶“機、電互鎖”保護功能的兩條維修旁路供電通道,以便在需要對LTM開關執行維修操作時、能確保在對網絡設備不間斷地提供“優先供電電源”供電的同時,防止”備用電源”被誤連接到同一網絡設備上的事故發生。例如:在輸入電源1被選定為LTM開關的“優先供電電源”的條件下、當因故需要對這個LTM開關中的“STS1靜態開關”式功率切換模塊進行檢修時, 則可通過如下的操作步驟、將LTM開關從正常的”自動切換”工作狀態轉變成“維修旁路供電”狀態:
(1) 確認“優先供電電源”(電源1)處于正常供電狀態;
(2) 從CB5斷路器開關的插孔中的取出“互鎖鑰匙”K3、并將該鑰匙K3插入CB4開關的鑰匙孔中;
(3) 關斷”備用電源”(電源2)的輸入開關CB2;
(4) 在CB2開關上、施轉并取出”互鎖鑰匙”K2;
(5) 在將“互鎖鑰匙”K2插入CB4開關的“鑰匙孔”中后,再施轉這個“互鎖鑰匙”K2、直至將它的“鑰匙桿”置于縮回到CB4開關的“鑰匙孔”中的狀態之下;
(6) 閉合CB4開關, 讓“優先供電電源”直接地通過CB4開關向后接負載供電;
(7) 關斷電源1的輸入開關CB1;
(8) 從CB1開關的“鑰匙孔”中取出“互鎖鑰匙”K1、并將該鑰匙K1插入CB5開關的“鑰匙孔”中;
(9) 關斷CB3開關。至此,電源1將直接經過CB4開關向后接的網絡設備供電;
(10) 將處于“斷電”工作狀態下的“STS1靜態開關”功率模塊取出、并執行“脫機”維修操作。
5.7 “手動切換操作”工作模式:
只要輸入到LTM開關上的兩路電源的電壓、頻率、相位差在所允許的范圍內,用戶都可按需在“優先供電電源”和“備用供電電源”之間執行“手動切換”操作。例如:當需要緊急排除故障或要求在”不停電”的條件下執行調機操作時,就需要執行手動切換操作。此時,如果遇到這兩路輸入電源之間的相位差的窗口較大時,則需要在LCD顯示屏上、通過菜單操作將輸入到LTM開關的兩路電源之間的相位差范圍擴大到±30o。相反,在正常操作時,LTM開關所允許的相位差僅為《±15o。
當我們在執行“手動切換”操作時,根據兩路輸入電源是否能滿足“相互同步入鎖”條件的不同、而可能出現如下幾種截然不同的切換操作狀態:
5.7.1 “同步入鎖”切換操作:當兩路輸入電源的電壓、頻率、相位差都在LTM開關所允許的切換窗口范圍之內時,LTM開關執行自動切換的操作的時間《1ms。
5.7.2 “異步差頻入鎖”切換操作:當兩路輸入電源的電壓在LTM開關所允許的切換窗口范圍之內、但頻率不相同的條件下運行時,此時兩個電源之間的相位差將會周期性地按照這兩路電源之間的差頻的節拍(注:它們之間相位差Δф從0o逐漸增大到180o、然后再從從180o逐漸下降到0o)而進入或離開LTM開關所允許的”入鎖切換”窗口的范圍之內。這樣一來,LTM開關執行自動切換操作的”時間延遲”的長短將會呈現出很大的隨機性。因為,此時的LTM開關需要花時間去等待Δф重新進入允許執行”差頻入鎖”切換操作的窗口范圍。因此,在此條件下,有可能出LTM開關執行”手動切換”操作所需的等待時間超過20ms的情況發生。在某些LTM開關的設計中,為防止LTM開關因執行切換操作的”等待時間”過長而影響UPS供電系統的正常運行,往往會規定一個最長的等待時限(例如:3分鐘)。一旦,超過這個時限,LTM開關將進入”禁止切換”的鎖定工作狀態之下。
5.7.3 “同頻異相”禁止切換狀態:當兩路輸入電源的電壓在LTM開關所允許的切換窗口范圍之內、頻率相同,但相位差Δф超過LTM開關所允許的切換窗口范圍的條件下運行時,此時的LTM開關將會一直被鎖定在”禁止切換”的工作狀態之中。
從上所述可知:為LTM開關創造出能順利地執行”自動切換操作”的優良運行環境,在兩套UPS供電系統之間配置負載同步控制器(LBS)是其必備的條件之一(有關LBS的工作原理、“異步差頻入鎖”調控及 “同頻異相入鎖”調控的分析請見:”雙總線輸出供電系統用負載同步控制器”的另一篇文章)。
5.8 可控硅故障保護工作模式
在負載自動切換開關的控制電路中、配置有如下功能完善的可控硅(SCR)保護電路:一旦發生SCR的“開路”或“短路”故障時,它可以確保在不間斷地向網絡設備供電的條件下,自動檢測出“故障元件”、發出報警信號、并釆用相應的“故障隔離”保護措施。
(1) 可控硅“短路故障”保護功能:LTM開關不停地監測著它的各個SCR型靜態開關的實時運行狀態(見圖2)。當發生“短路故障”的STS1開關出現在“優先供電通道”上時,負載自動切換開關就會在發出報警信號的同時,將處于“備用電供電通道”上的輸入斷路器開關CB2置于“脫扣跳閘”狀態,從而達到防止兩路交流輸入電源可能被直接地”接通的事故”發生的目的。反之,當發生“短路故障”的STS2開關出現在“備用電供電通道”上時,負載自動切換開關會在發出報警信號的同時,將處于“優先供電通道”上的輸入斷路器開關CB1置于“脫扣跳閘”狀態。
(2) 可控硅“開路故障”保護功能:在LTM開關的運行中,如果遇到它的SCR型靜態開關發生開路故障時、在邏輯控制板的調控下,LTM開關會執行如下操作:在發出故障報警信號的同時,通過自動執行切換操作、將用戶的負載連接到另一路正常工作的輸入電源上。
(3) 可控硅開路/短路故障鎖定:當LTM開關在運行中、出現上述故障之一時,所有的報警信號將被”鎖存”在存貯器內。并且,只有在值班人員排除故障后,才有可能通過Reset復位操作來消除故障報警信號。
責任編輯:gt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