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 電信號的分解與合成
一、 實驗目的:
1、觀察信號波形的分解與合成。
2、研究頻率失真與相位失真。
二、 實驗設備
1、信號與系統實驗箱一臺。
3、40MHz雙蹤示波器
三、 實驗原理:
任何電信號都是由各種不同的頻率、幅度和初相的正弦波疊加而成的。對數字信號由它的傅立葉級數展開可知。各次諧波為基波頻率的整數倍。而非周期信號包含了從零到無窮大的所有頻率成分,每一頻率成分均趨向無限小,但其相對大小是不同的。
通過一個選頻網絡可以將電信號中所包含的某一頻率成分提取出來。最簡單的選頻網絡是一個諧振回路,因此對信號波形進行分解的是實驗方案如圖4-1所示。
圖4-1 電信號波形分解
?將被測信號加到分別調諧于基波與各次諧波頻率的一系列諧振回路。從每一諧振回路兩端可以用示波器觀察到被取出的各種正弦波。若有一個諧振回路即不諧振于基波又不諧振于諧波,則用示波器在它的兩端一定觀察不到波形。若被測信號是50kHz的方波,由傅氏級數展開可知應使L200C200諧振于50kHz,L201C201諧振于150kHz,L202C202諧振于250kHz,L203C203諧振于350kHz,L204C204諧振于450kHz則一定能從各次諧波回路兩端觀察到基波和各次諧波。反之,若干頻率、振幅和初相各不相同的正弦波可以合成各種非正弦波。如將頻率為1f,3f,5f,7f……,振幅比例為:1:1/3:1/5:1/7;……的一系列正弦波疊加可以合成一個方波,若相疊加的兩個正弦信號的頻率和幅度都不變,僅是初相發生變化,則其合成的信號也不大一樣。見圖4-2。
圖4-2 初相不同的合成波形
觀察波形合成的實驗方案如圖:
圖4-3 波形合成的實驗方案
?? 由CPU產生的1f,3f,5f,7f正弦波。將各次諧波幅度分別調節為基波1f幅度的1/n,則它們通過加法器后合成的結果為一方波。若“三次諧波反相”,“五次諧波反相”和“七次諧波反相”合成到加法器輸出,則相當于初相發生變化,此時合成的波形會發生變化,這種由于諧波相位變化而使波形發生失真稱為“相位失真”。若“頻率2”, “頻率3”或“頻率4”斷開,則在相疊加的正弦波中缺少了一種頻率成分,合成的波形也會發生變化,這種失真稱為“頻率失真”。
四、 實驗預習
1、按比例繪出1f到3f迭加,1f與3f,5f相迭加,以及1f,3f,5f,7f相迭加的波形。
2、按比例繪出1f,5f迭加,1f,5f,7f相迭加,以及1f,3f,7f相迭加后的波形。
3、按比例繪出1f,3f反相,5f,7f相迭加的波形。
五、? 實驗內容:
1、觀察方波的分解:(此模塊的右邊)
按實驗電路,將函數發生器模塊的輸出(通過跳線K302選擇“方波”,跳線K301選擇頻段“高”,調節電位器W301(頻率細調)和電位器W302(占空比調節),使其輸出一個占空比為50%,頻率為50k的方波)與信號分解實驗電路的各次諧波的輸入(“輸入1”“輸入2”“輸入3”“輸入4”“輸入5”)依次相連。用示波器觀察并記錄信號源的波形,并測出其頻率。依次觀察“基波”,“三次諧波”,“五次諧波”,“七次諧波”,“九次諧波”兩端間的波形,測出振幅和頻率。
2、觀察方波的合成:(此模塊的左邊)
按實驗圖4-3線路,用示波器觀察并調節1f,3f,5f,7f正弦波的振幅(通過電位器W200、W201、W202調節“三次諧波”、“五次諧波”、“七次諧波”的幅度,使其與基波幅度的比例為1:3:5:7),錄個波形的頻率,振幅和相位。再用導線把基波及各次諧波和插孔(“頻率1”“頻率2”“頻率3”“頻率4”)依次相連,用示波器觀察由插孔“合成輸出”輸出的正弦波合成波形。并與實驗預習1相比較。
3、觀察相位失真的波形:
按實驗線路,用導線將“反相輸入1”和“三次諧波反相”相連,觀察此信號的相位變化,再觀察合成信號的波形,并與實驗預習3相比較。
1、觀察頻率失真的波形:
將實驗線路上插孔“頻率2”或“頻率3”不接導線,觀察合成信號的波形,并分別與實驗預習2相比較。
六、 實驗報告要求
1、整理并繪出實驗中所觀察到的各種波形,指出他們之間的聯系。
2、將具有相位失真與頻率失真的波形與無失真的合成波形相比較。
3、總結實驗心得與體會。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