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傳感器特性實驗
壓力傳感器是利用應變電阻效應,將力學量轉換成易于測量的電壓量的器件。壓力傳感器是最基本的傳感器之一,主要用在各種電子秤、應力分析儀等儀器上。傳感器的種類很多,應用極為廣泛。根據要求精度和使用方式不同,可選用不同型號的壓力傳感器。
一. 實驗目的
1.???? 了解壓力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2.???? 研究壓力傳感器的靜態特性;
3.???? 了解電位差計的工作原理,熟悉其使用方法。
二. 實驗儀器
壓力傳感器、電位差計、穩壓電源、電壓表、砝碼等。
三. 實驗原理
圖3-3-1 等截面梁結構示意圖
?
本實驗所用的傳感器,是由四片電阻應變片組成,分別粘貼在彈性體的平行梁上、下兩表面上。四個應變片組成電橋,采用非平衡電橋原理,把壓力轉化成不平衡電壓進行測量。下面我們從三個方面對壓力傳感器進行討論。
1. 應變與壓力的關系
電阻應變片是將機械應變轉換為電阻阻值的變化。將電阻應變片粘貼在懸臂梁式彈性體上。常見的懸臂梁形式有等截面梁、等強度懸臂梁、帶副梁的懸臂梁以及雙孔,單孔懸臂梁。
圖3-3-1是等截面梁結構示意圖,彈性體是一端固定,截面積S處處相等的等截面懸臂梁(S=bh,寬度為b,厚度為h),在距載荷F著力點L0的上下表面,順L方向粘貼有受拉應變片R1、R3和受壓的R2、R4應變片,粘貼應變片處的應變為
等截面梁結構示意圖
式中f是應變片處的應力,Y是彈性體的彈性模量。從式(3-3-1)可看出,除壓力F外,其余各量均為常量。所以,應變ε0與壓力F成正比。
2. 電阻的變化與電壓的關系
由于彈性體的應變發生了變化,粘貼在其上的電阻應變片的電阻值也隨之發生變化,受拉的電阻應變片電阻值增加,而受壓的電阻應變片電阻值減少,把四個電阻應變片組成一個電橋,這便成為差動電橋,如圖3-3-2所示。此時電橋的輸出電壓U為:
圖 3-3-2 應變片差動電橋電路
?
由上式可知,電壓U與電阻值的變化成正比。由此可看出差動電橋既沒有非線性誤差,又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同時還具有適應溫度變化的補償能力等優點。實驗中,電橋的不平衡電壓U可由電位差計測出。
3. 壓力傳感器的靜態特性
壓力傳感器的基本特性分為靜態特性和動態特性兩種。所謂靜態特性是指輸入不隨時間而變化的特性,即在靜載荷(力值)作用下,用實驗的方法求得輸入的力與傳感器輸出電壓(示值)之間的關系(線性關系),即U=a+bF。由輸入和輸出的關系,就可研究其靜態特性。
(1)靈敏度S
傳感器在靜態工作條件下,其單位壓力所產生的輸出電壓,稱為靜態靈敏度。在通常意義上,如指一臺傳感器靈敏度高,也指其分辨率高。用公式表示如下:
圖3-3-3所示為上述兩種情況下靈敏度的圖解表示,其中左圖為非線性靈敏度,右圖為線性靈敏度圖解。
(2)線性度(非線性誤差)L
大多數傳感器的輸入和輸出具有比例關系,這種輸入輸出具有線性比例關系的傳感器稱線性傳感器。衡量線性傳感器線性特性好壞的指標為非線性誤差,或稱線性度。隨著參考直線的性質和引法不同,線性度有多種,下面僅介紹端點線性度。
圖3-3-4? 端點線性度特性曲線???????????????? 圖3-3-5? 遲滯特性曲線
如圖3-3-4所示,將傳感器的實際零點和滿量程端點連線作為理論直線,傳感器實際平均輸出(正反行程平均)特性曲線對理論直線的最大偏差,以傳感器滿量程輸出的百分比來表示為:
(3)遲滯(遲滯誤差)H
傳感器在正(輸入量增加)、反(輸入量減少)行程中,輸入輸出曲線不重合的程度稱為遲滯。也就是說,對應于同一輸入量,它的輸出量值有差別。遲滯可用傳感器最大正反差值與滿量程輸出的百分比來表示
圖3-3-5所示為傳感器的某種遲滯特性。
?? (4)重復性R
多次重復測量時,在同是正行程(或同是反行程)中對應同一輸入量,傳感器的輸出值也不相同,這種差值稱為重復差值。全量程中的最大重復差值與滿量程輸出值之比稱為重復性。如圖3-3-6所示,表達式如下
圖3-3-5所示為傳感器的某種遲滯特性。
?? (4)重復性R
多次重復測量時,在同是正行程(或同是反行程)中對應同一輸入量,傳感器的輸出值也不相同,這種差值稱為重復差值。全量程中的最大重復差值與滿量程輸出值之比稱為重復性。如圖3-3-6所示,表達式如下
(5)動態特性(響應)
動態特性是指輸入隨時間而變化的特性。此時,要求傳感器能夠隨時精確地跟蹤輸入量,輸出能夠按照輸入的變化規律而變化,這個過程又稱為響應。響應是描述動態特性的重要參數。這里不研究此特性。
??? 四. 實驗內容
圖3-3-7? 實驗電路圖
?
1. 按圖3-3-7連接電路,圖中PF1為壓力傳感器,UJ37為電位差計。
??? 2. 測量加載力F與輸出電壓U的關系:保持工作電壓Us為10.0V。
?? (1)加載砝碼,每次1Kg,分8次加到8Kg,記錄每次加載時的輸出電壓值。
?? (2)加到額定值后,開始卸載,分8次卸完,記錄每次卸載時的輸出電壓值。
?? (3)重復上述兩步驟,進行三次測量,將輸出電壓記錄在表格3-3-1中。
表3-3-1 輸出電壓隨加載力變化數據表(工作電壓不變)
?
加載力(KG)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加載輸出U(mv) |
? |
? |
? |
? |
? |
? |
? |
? |
? |
卸載輸出U(mv) |
? |
? |
? |
? |
? |
? |
? |
? |
? |
加載輸出U(mv) |
? |
? |
? |
? |
? |
? |
? |
? |
? |
卸載輸出U(mv) |
? |
? |
? |
? |
? |
? |
? |
? |
? |
加載輸出U(mv) |
? |
? |
? |
? |
? |
? |
? |
? |
? |
卸載輸出U(mv) |
? |
? |
? |
? |
? |
? |
? |
? |
? |
加載平均U(mv) |
? |
? |
? |
? |
? |
? |
? |
? |
? |
卸載平均U(mv) |
? |
? |
? |
? |
? |
? |
? |
? |
? |
3. 測量傳感器工作電壓Us與輸出電壓U的關系:保持加載的砝碼為5KG(選作)。
?? (1)調節工作電壓US從1.0V到10.0V,分別記錄10次的輸出電壓值(每次1V)。同樣,降低電壓時,分別再記錄10次的輸出電壓值(每次1V)。
?? (2)重復上述步驟,進行三次測量,將輸出電壓記錄在表格3-3-2中:
表3-3-2 輸出電壓與工作電壓變化數據表(壓力不變)
?
工作電壓(V)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加壓輸出U(mv) |
? |
? |
? |
? |
? |
? |
? |
? |
減壓輸出U(mv) |
? |
? |
? |
? |
? |
? |
? |
? |
加壓輸出U(mv) |
? |
? |
? |
? |
? |
? |
? |
? |
減壓輸出U(mv) |
? |
? |
? |
? |
? |
? |
? |
? |
加壓輸出U(mv) |
? |
? |
? |
? |
? |
? |
? |
? |
減壓輸出U(mv) |
? |
? |
? |
? |
? |
? |
? |
? |
加壓平均U(mv) |
? |
? |
? |
? |
? |
? |
? |
? |
減壓平均U(mv) |
? |
? |
? |
? |
? |
? |
? |
? |
五. 數據處理
1.Us一定時,作U~F關系曲線(分別將加載三次平均,減載三次平均,做兩個曲線)。
2.F一定時,作U~Us關系曲線。(分別將加載三次平均,減載三次平均,做兩個曲線)。
3.用U~F 曲線,測給定物體的質量。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