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驅動原理方式解析:
(1)被動矩陣LCD技術
高信息密度顯示技術中首先商品化的是被動矩陣顯示技術,它得名于控制液晶單元的開和關的簡單設計。被動矩陣液晶顯示的驅動方式是由垂直與水平方向的電極所構成的,且將單獨的液晶單元夾在彼此垂直的電極中間。因此,任何一組電極的驅動就會在特定的單元中引起電流通過。
被動矩陣顯示畫面的原理是用輸入的信號依次去驅動每一排的電極,于是當某一排被選定的時候,列向上的電極將被觸發用于打開位于排和列交叉上的那些像素。這種方法比較簡單,而且對液晶屏幕成本的增加也不多。不過其存在的缺點是:如果有太大的電流通過某個單元,附近的單元都會受到影響,會引起虛影;如果電流太小,單元的開和關就會變得遲緩,會降低對比度和丟失移動畫面的細節。
早期的被動矩陣板依賴于扭轉向列的設計。其上層和下層的偏光板的偏振光方向呈90°,因此中間的液晶以90°進行扭轉。這樣制造的液晶板對比度很低,響應時間也很慢。這種方式運用在低信息量顯示時效果很好,但不適合計算機顯示。
超扭轉向列(Super Twisted Nematic)方法是通過改變液晶材料的化學成分,使液晶分子發生不止一次的扭轉,使光線扭轉達到180°到270°,這樣便可大大地改善畫面的顯示品質。20波紀80年代初期,STN技術一度非常流行,至今它還在便攜式電子設備如PDA、移動電話中使用。雖然STN技術提高了顯示的對比度,但它會引起光線的色彩偏差,尤其是在屏幕偏離主軸的位置上。這就是為什么早期的筆記本計算機屏幕總是偏藍和偏黃的原因。
雙層超扭曲向列型顯示技術(DSTN)具有兩層扭轉方向相對的LCD層,第二層使得第一層遺留的色偏問題得以解決。當然它的制造工藝比前兩種方式要復雜得多。
后來人們發現了比DSTN更簡單易行的方法,就是在底層和頂層的外表面加上補償膜,來改善STN技術中所產生的特定波段光線的散射和反射現象,這就是補償膜超扭轉向列(Film-compensated STN,FSTN)顯示技術。FSTN的顯示效果和DSTN相當,但其價格和工藝難度都大大降低了,所以現在大多數被動式LCD都采用了FSTN技術。
為了改善采用FSTN技術的LCD顯示效果,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提出了雙掃描概念。所謂雙掃描,就是將面板水平對等地分為兩部分,對頂端和底端相對應的部分同時進行掃描,這就大大提高了掃描的頻率。雙掃描解決了小電流、長時間使用的情況下常常產生的鬼影現象。和主動矩陣顯示相比,它顯著提高了對比度、畫質,并縮短了響應時間,所以現在還廣為低價位的筆記本計算機所采用。
(2)主動矩陣LCD技術
采用被動矩陣LCD技術的最大問題是難以快速地控制單獨的液晶單元,并以足夠大的電流保證來獲得好的對比度、足夠的灰階和較快的響應時間,從而影響了動態影像的顯示效果。主動矩陣LCD通過單獨地控制每個單元,有效地解決了上面的問題。
與被動矩陣LCD相似,主動矩陣(ActiveMatrix)LCD的上、下表層也縱橫有序地排列著用銦錫氧化物做成的透明電極。所不同的是在每個單元中都加入了很小的晶體管,由晶體管來控制每個單元回路的開和關。晶體管電極是利用薄膜技術做成的,薄膜晶體管LCD(TFT-LCD)也因此得名。
晶體管可以迅速地控制每個單元,由于單元之間的電干擾很小,所以可以使用大電流,而不會有鬼影和拖尾現象,更大的電流會提供更好的對比度、更銳利的和更明亮的圖像。
單片機如何根據LCD時序圖來寫底層驅動:
單片機如何根據LCD時序圖來寫底層驅動
一般來說,LCD 模塊的控制都是通過 MCU 對 LCD 模塊的內部寄存器、顯存進行操作來最終完成的;在此我們設計了三個基本的時序控制程序,分別是:
(1)寫寄存器函數(LCD_RegWrite)
(2)數據寫函數(LCD_DataWrite)
(3) 數據讀函數(LCD_DataRead)
這三個函數需要嚴格的按照 LCD 所要求的時序來編寫,下面可以看看 MzL02 模塊時序圖:
圖 3.2 MzL02 模塊的 6800 時序示意
注意:上圖是該模塊的控制 IC 資料中的原版時序圖,其實有些示意不是太穩妥(少標出了RW 線信號的要求),或者說是不太嚴謹,不過這些不作討論,請看分析即可;而 EP 的有效觸發沿在圖中很有可能示意有誤,實測為上升沿。圖中 CS1B(CS2)的信號即為片選 CS,RS 即為數據/寄存器的選擇端口 A0 信號,E 為 EP;當作寫入寄存器數據操作時,首先要將 A0 置低,以通知 LCD 模塊即將進行的是對寄存器的操作;而 RW 線需要置低,以示即將要進行的是寫入的操作;然后片選 CS 信號置低,裝載數據至總線,然后在 EP 線上產生一個上升沿以觸發 LCD 模塊將總線上的數據最終載入;在前面的操作完成后一般都會將各個信號線的狀態恢復。而數據(顯存)寫入、數據讀出的操作時序也比較類似,這里就不多作介紹,直接參考例程即可。
//=======================================================
// 函數: void LCD_RegWrite(unsigned char Command)
// 描述: 寫一個字節的數據至 LCD 中的控制寄存器當中
// 參數: Command 寫入的數據,低八位有效(byte)
// 返回: 無
//======================================================
void LCD_RegWrite(unsigned char Command)
{
LCD_A0 = 0; //A0 置低,示意進行寄存器操作
LCD_RW = 0; //RW 置低,示意進行寫入操作
LCD_EP = 0; //EP 先置低,以便后面產生跳變沿
LCD_CS = 0; //片選 CS 置低
DAT_PORT = Command; //裝載數據置總線
LCD_EP = 1; //產生有效的跳變沿
LCD_CS = 1; //片選置高
}
數據寫入以及讀出的函數源碼如下:
//==========================================================
// 函數: void LCD_DataWrite(unsigned char Dat)
// 描述: 寫一個字節的顯示數據至 LCD 中的顯示緩沖 RAM 當中
// 參數: Data 寫入的數據
// 返回: 無
//==========================================================
void LCD_DataWrite(unsigned char Dat)
{
LCD_A0 = 1; //A0 置高,示意進行顯存數據操作
LCD_RW = 0; //RW 置低,示意進行寫入操作
LCD_EP = 0; //EP 先置低,以便后面產生跳變沿
LCD_CS = 0; //片選 CS 置低
DAT_PORT = Dat; //裝載數據置總線
LCD_EP = 1; //產生有效的跳變沿
LCD_CS = 1; //片選置高
}
//=========================================================
// 函數: unsigned char LCD_DataRead(void)
// 描述: 從 LCD 中的顯示緩沖 RAM 當中讀一個字節的顯示數據
// 參數: 無
// 返回: 讀出的數據,
//==========================================================
unsigned char LCD_DataRead(void)
{
unsigned char Read_Data;
DAT_PORT = 0xff; //51 的端口想要輸入前,要先給端口全置 1
LCD_A0 = 1; //A0 置高,示意進行顯存數據操作
LCD_RW = 1; //RW 置高,示意進行讀出操作
LCD_EP = 0; //EP 先置低,以便后面產生跳變沿
LCD_CS = 0; //片選 CS 置低
LCD_EP = 1; //產生有效的跳變沿
LCD_EP = 0;
Read_Data = DAT_PORT; //讀出數據
LCD_CS = 1; //片選置高
return Read_Data; //返回讀到的數據
}
以上便是要介紹的最基本的時序操作程序,它們幾乎是整個 LCD 驅動程序當中與底層硬件打交道的代碼了,這樣的話,當要改變驅動 LCD 的 MCU 端口時或者換用別的 MCU 來驅動 LCD 時,基本上只需要在這些代碼里作一下修改即可。
關于讀LCD狀態
而在一般的 LCD 模塊當中,還有一個功能同樣重要,就是讀 LCD 狀態;可以通過此操作獲取當前 LCD 模塊的忙狀態以及一些相關的狀態信息,當 LCD 模塊正處于忙狀態時,則不宜對它進行數據的寫入或讀出操作(有很多較老式的 LCD 控制器規定在忙的狀態下時不允許寫入或讀出數據)。
所以在很多 LCD 的驅動程序當中,會在寄存器寫入、數據寫入/讀出的操作前加入讀取 LCD狀態并判別忙狀態的代碼;這點可以參考網上流傳的很多 LCD 驅動程序。不過,對于 MzL02這樣的較新出的 LCD 控制器來說,已經對忙狀態不是很在乎了,或者說影響已經很小甚至沒有了;所以我們在前面的代碼當中并沒有加入這樣的代碼。至于有沒有必要加讀狀態判忙的代碼,要視具體的 LCD 控制器而定。
關于時序的時間要求
時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數據就是類似上圖中標出的tAS88之類的時間長短要求,只是上圖中并沒有標出它們的具體最大最小值要求而已;但在編寫這類的時序接口程序時它們還是非常重要的,當然還要看 MCU 的端口操作速度以及 MCU 的指令執行速度。打個比方,有的時序里就會有要求某些信號的電平保持最小寬度,而如果 MCU 的指令執行速度以及端口操作速度非常快的話,就需要酌情在連續操作端口的代碼之間加入適量的延時(通用用空操作來代替,具體多少個多少時長視具體的 MCU 以及 LCD 控制器而定)以保證該信號的脈沖寬度滿足要求。
在本文的所列出的源代碼當中,并沒有如前所述的為時序的要求而插入空操作或延時處理,因為 MCU 的速度并不是非常快,況且現在的 LCD 控制器的總線速度都挺快的了,沒有必要加入而已。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