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商務部下達對中興的出口禁令,禁止美國企業向中興通訊銷售元器件,這對于中興通訊來說是致命的一擊,對其影響可見一斑,深港兩市昨日停牌,而且中興布局的5G也將受到牽連。這一禁令生效后影響的也不僅僅是中興通訊而已,長遠來看美國企業也會被波及,業界人士總結歸納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
短期影響重大,由于中興的基帶芯片、射頻芯片、存儲、大部分光器件均來自美國,短期內影響重大。已有訂單的交付、訂單的新獲取都將受到很大影響,預計交付、回款都會受到影響,是否會因為延遲交付導致客戶側的罰款需要根據披露的進一步信息判斷。
中興上游的美國企業,受消息影響,截至4月16日美國股市收盤,高通下跌1.72%、美光下跌1.11%、博通上漲0.98%、英特爾上漲1.04%、Oracel上漲0.35%,由于中興占以上巨頭采購量較小,因此對其影響不大。同時,中興采購量占自身出貨量30%的ACIA暴跌35.97%、Oclaro下跌15.18%、Lumentum下跌9.06%、finisar下跌4.05%、inphi下跌4.05%、fabrinet下跌9.81%、AAOI下跌0.73%。
總體而言上游可替代性較弱,在終端基帶芯片上,高通可被展訊取代。光模塊層面,光迅科技、中際旭創可以在封裝部分進行替代,同時國產也具有10G以下光芯片能力,但高速光芯片部分依然依賴進口。博通、英特爾的基站基帶FGPA、服務器芯片目前沒有替代品,美光的存儲可考慮從韓國進口,總體而言可替代性較弱。
長期影響待觀察,中興通訊本次遭美國禁運芯片不是一個孤立事件,對中興通訊的長期影響需要看兩國之間后續的談判斡旋結果,以及國產自主可控替代化的發展進程。
為何此次美國毫不顧忌的對中興下達如此決絕的禁售令呢?底氣何在?那么我們就來梳理一下此次禁售時間的始末。
據路透社等海外媒體報道,美國商務部官員Wilbur Ross在4月16日透露,因未履行和解協定中的部分協議,美國商務部將禁止美國企業向中興通訊銷售元器件,時間有可能長達7年。
3億美元罰金坐實
該消息公布之后,國內部分產業人士認為是假消息,原因也很簡單,2017年3月,中興通訊已經認罪受罰,被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移出特別審查名單,解除限制。所以美國商務部這次卷土重來再次禁止美國供應商向中興銷售元器件被誤認為是舊聞重發。
Wilbur Ross表示,中興又被制裁的原因是因為沒有根據和解協議解雇或處罰部分職員。根據當時的協議,中興通訊須解雇4名高級職員,并通過減少獎金等方式處罰另外35名員工。但中興通訊在2018年3月承認,該公司只解雇了4名高級職員,未處罰或減少35名員工的獎金,“這35人中部分還拿到了全獎”。
根據2017年3月簽署的協議,中興通訊要向美國政府共支付11.92億美元,其中有3億美元是緩期執行,如果在協議簽署之后7年內未違反協議內容,該筆罰款將被豁免支付。
美國商務部這一舉動,除了讓中興通訊暫緩執行的罰款變成必須繳納的罰款,也再一次讓中興通訊面臨無米下炊的險境。據統計,中興通訊約20%至30%的元器件由總部在美國的廠商供應,招商證券電子行業分析師方競分析,中興通訊需要的高速AD/DA、調制器、高性能鎖相環、中頻VGA等產品,根本沒有國產芯片廠商可提供替代品。如果嚴格執行禁售,根本用不了7年,1年時間中興通訊就難以為繼。
?
“這是丟人的一天”
時間撥回兩年前,2016年3月,美國政府以中興通訊涉嫌向伊朗出售禁運技術為由,通知美國各元器件廠商,嚴禁未經申請與中興通訊進行聯系,更不允許對中興進行產品銷售或技術支持,這等于直接切斷了美國廠商對中興通訊的供應。
被掐斷供應之后,中興通訊向美國政府提出從特別審查名單移除的申請,美商務部同意授予中興通訊3個月的臨時許可,暫時解除對其出口限制措施。之后,經過多方博弈,該部又多次延長對中興通訊的臨時許可,但中興也付出了慘重代價,包括時任CEO史立榮在內的三位高管被迫離職。
“這是丟人的一天!” 在中興通訊被美國商務部宣布制裁不久,一次產業活動中,半導體行業著名評論家莫大康在一次演講中談及此事,痛心疾首。
這樣連續的“3月續命”之后,中興通訊在2017年3月與美國政府達成和解。3月7日晚間,中興通訊發布《關于重大事項進展公告》稱,公司已就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美國司法部(DOJ)及美國財政部海外資產管理辦公室對本公司遵循美國出口管制條例及美國制裁法律情況的調查達成協議。“鑒于本公司違反了美國出口管制法律,并在調查過程中因提供信息及其他行為違反了相關美國法律法規,本公司已同意認罪并支付合計8.92億美元罰款。此外,BIS還處以暫緩執行的3億美元罰款,在七年暫緩期內履行與BIS達成的協議要求的事項后將被豁免支付。”
精準打擊的底氣
禁售當然不止打擊中興,對特別依賴中興的元器件供應商而言,也不是好消息。Acacia通信公司30%的銷售額來自中興,截止發稿前股價暴跌37%。但這種狀態持續下去,Acacia等廠商要過一段苦日子,中興通訊則真可能會破產。
美國敢于向中興下狠手,是掐準了中國信息產業鏈上的七寸:部分核心元器件既無法自供,也沒有其他非美系供應商可供選擇。
中興再次被制裁后,TechSugar在行業人士中做了一個小調查,大家普遍認為,中國的反制措施,不外乎禁止高通等有國內競爭對手的廠商在中國銷售芯片。憑借龐大的應用市場,中國可以禁買,但基本上沒有同等威力的禁售手段。如同美國空襲敘利亞一樣,在信息產業供應鏈之戰中,中美之間也是一場不對稱的戰爭。
中美之間的不對稱,并不體現的應用層。中國在應用層的實力與美國的差距遠小于在物理層或者說硬件層面的差距。通用處理器和存儲器銷售額高,國內已經非常重視,但美國廠商在高性能模擬器件(包括射頻器件)、FPGA、EDA工具等領域的領先優勢,并不比通用處理器或存儲器小,這些領域某種產品驟然斷供,都能造成停產。所以供應安全,并不在于某種產品是否位列“高端”,只看你自己是否能夠設計生產。
中興通訊再次被精準打擊之后,希望有真正熱愛這個產業的行業人士從最基礎的元器件做起,哪怕是老生常談的電源、AD/DA、鎖相環與MCU,只要把性能真正做到“高端”,能夠走出PPT實現量產,可以大規模替代進口芯片,那就是產業報國,就能幫助國內系統廠商解開套在脖子上繩索。
如果只想PPT報國,期待頭上長角,一年飛上風口,三年占有高性能芯片市場30%,還不如換個來錢快的行業,危害還小一點。只希望這樣的從業者到時候不要把國家資源全部浪費,最后只是年年去修改紙面參數,一直這樣做下去只會成為幫兇,把國內系統廠商脖子上的繩索勒得更緊。
?
為什么我們要處處受制于人呢?難道我們就不能生產自己的芯片嗎?我們就來說說半導體,中美半導體產業差距在哪?
芯片的生成流程從前到后主要包括設計,流片生產,封裝測試。
設計又包括電路設計,仿真驗證,綜合,時序分析,版圖設計等一系列流程。這一切都離不開一樣東西--EDA工具。目前世界主要的EDA廠商有三家——SYNOPYS,Cadence,Mento,全是美國公司,而國內公司幾乎100%都用的這幾家。(之前國內的華大做過一款EDA工具,現在也不知如何了?)
沒有EDA工具會怎樣呢?設計了電路,沒辦法仿真驗證;有了電路,轉不成流片用的版圖文件。一系列步驟,一系列軟件,一步出錯,流片回來就是石頭。幾百萬的流片費用連個響都聽不到。
如果做的是手機、電視、汽車等用的SOC芯片,我們用的CPU大部分是英國ARM的,SOC里重要的連接總線大部分也是ARM的。業內叫IP,交給人家授權費,自己集成。(華為麒麟處理器也是基于ARM) 。
流片生產的Foundry主要有***臺積電,大陸中芯國際等。主要指標包括生產工藝(45nm 還是28nm工藝啊?),良率等等。生產廠家更是一個燒錢燒得厲害,沒個上億資金也建不起來。千辛萬苦芯片設計出來,不能生成轉換成實際的芯片也就沒什么用了。
這幾年中芯國際的生產能力提升很快,但比起臺積電,三星,Intel的還還是有差距的(后面二者主要是自用)。
封裝測試國內有長電科技,華天科技等等,***日月光,目前還可以用。綜上,芯片不比軟件,軟件錯了隨時可以改,即使發布了還能升級打補丁。可芯片不行,以上一步出錯, 就是一堆BUG,運氣差的,出來就是石頭,洋洋灑灑費了半天勁,只能從頭再來。
舉個小例子,中國是最大的電動自行車生產國,而電動車控制器的芯片全部是進口的,其中MOS管芯片以某國外大牌的為最佳。結果每年5月份開始,當電動車生產銷售進入旺季后,那個品牌的MOS管芯片都會漲價,普遍漲30-50%,06年最離譜,從2元漲到8元,一個電動車控制器要用6-12個這樣的mos 管,基本上占到一個控制器成本的60%以上。人家漲價就漲了,宰你就宰了,你愛用不用。只有個別技術實力強的廠家嘗試別的國外芯片,雖然質量下降了些,但是畢竟省了成本,整體還算合算。國內的mos芯片是斷沒有人去用的,而且這些芯片的核心晶園也是國外的,只是國內裝了個殼,即使這樣的,哪怕白送都沒人用,差距還真不是一點點。
所以,有人說,別看中國出口了多少多少,其實也就賺點勞務費,8成以上的利潤其實是上游的國外大公司賺走了。
哪天如果美國拉著日本和歐洲對中國芯片禁運,那中國的電子行業就徹底廢掉,中國所有的帶電子控制系統的,包括家用電器,汽車,飛機,電網控制,甚至小小的燈泡都不能生產了。說到這,怎么感覺和說1949年一樣啊,真正的一窮二白。(羅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