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旺材芯片
隨著5G、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興科技產業快速崛起,發展低功耗、小尺寸、異質整合及超高運算速度的芯片架構技術,已成為全球半導體制造業者最重要的產業趨勢與決勝關鍵。而跨過5 納米世代后,未來芯片制程又將迎來哪些白熱化的競爭與發展趨勢?
在芯片的先進制程競賽上,自英特爾(INTEL)于2012 年在22 納米芯片引入創新立體架構的「鰭式晶體管」(FinFET)之后,全球半導體業者都在此基礎上進行研發。目前最先進的5 納米制程,即是采用FinFET 架構來制作。該技術已由臺積電(TSMC)拔得頭籌,于2020 年成功投入量產。
然而,當未來制程要再微縮至 3 納米時,FinFET卻會產生電流控制漏電的物理極限問題。事實上,三星(Samsung )已于近期趕在臺積電之前,發布了最新一代采用環繞式閘極場效晶體管(Gate-All-Around FET ;GAAFET )的全新架構3納米制程。究竟在新一輪芯片制程的巔峰決戰中,誰能最終勝出仍待觀察。
由于GAAFET 的芯片架構相比于FinFET,能以更小的體積實現更好的功耗表現,實際可縮減45% 芯片面積、同時降低50% 的能耗。臺積電欲持續以FinFET 與三星GAAFET 在3 納米先進制程領域決戰,2022 年絕對是決定勝負至為關鍵的一年。
而對于眾所矚目的下一代2 納米制程,臺積電也已公開表示亦將采用GAAFET 架構,并藉由導入低維度高電子遷移率材料以及特殊絕緣層材料等,來強化其在先進制程的競爭優勢。GAAFET架構儼然已成為下一世代延續莫爾定律(Moore‘s Law )發展的最佳選項。
01、淺談鰭式芯片架構原理與發展
隨著摩爾定律(Moore’s Law)的發展,從微米(μm)技術節點演進至現今的5 納米技術節點(圖一),以及預計將于2022 年量產的3 納米技術節點[1],技術節點的數值越小,晶體管密度越高。
過去在平面晶體管(Planar FET)技術發展中,有兩項重要的技術突破:一是90 納米技術節點開始量產的應變硅(strained Si),可提升硅通道的遷移率,增加電流;二是高介電常數/金屬閘極(high-k/metal gate),介電層的k 值越大,氧化層電容(Cox)越大,晶體管電流就越大,且可在相同的等效氧化層厚度(equivalent oxide thickness, EOT)下,以較大的物理厚度來降低漏電流。
▲圖一、臺積電的制程技術節點[1]。
隨著傳統的半導體尺寸微縮,晶體管的閘極長度(gate length)也逐漸減小。實際上,閘極長度和技術節點的數值是不相等的,且在22納米技術節點以后,閘極長度會大于技術節點的數值(圖二)。隨著晶體管的尺寸越來越小,傳統的微縮方式逐漸接近其物理極限,單純依循摩爾定律的尺寸微縮,已無法提供如預期般效能的成長。自22 納米技術節點(Intel)及16 納米技術節點(臺積電)開始,由胡正明院士團隊提出的鰭式晶體管(FinFET)開始被業界所采用,三維晶體管也成為現今先進半導體的主流結構。
▲ 圖二、約略估計晶體管技術節點(Technology Node )與閘極長度(Gate Length )。圖片來源:臺大電子工程學研究所劉致為教授研究團隊
晶體管由傳統的平面式(圖三a)走向三維的立體結構(圖三b),因為三面的閘極結構(Tri-Gate)與魚鰭十分相似,所以稱為鰭式晶體管。鰭式晶體管具有比平面晶體管更大的等效寬度(effective width),可提高元件之電流密度,且其三維之結構可增加通道控制能力,抑制短通道效應(short channel effect)。
三維的鰭式晶體管結構可降低次臨界擺幅(subthreshold swing, SS)與工作電壓,減少晶體管損耗功率(圖三c)。鰭式晶體管已從16 納米、10 納米、7 納米、5 納米、3 納米共發展了五代技術節點,為目前的主流元件結構。
▲ 圖三、(a)平面晶體管示意圖(b)鰭式晶體管示意圖(c)電流–電壓關系圖。[2]
02、鰭式3 納米臺積電今年量產未來將采用閘極環繞式架構
臺積電于2019 年國際電子元件會議(International Electron Devices Meeting, IEDM)宣布于5 納米技術節點量產擁有高遷移率通道(high mobility channel)之鰭式晶體管[3]。使用高遷移率通道,猶如駕駛跑車,速度更快,使晶體管的效能更佳。圖四[4] 為臺積電于2021 年國際固態電路研討會(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 ISSCC)中所展示的高遷移率通道鰭式晶體管,由圖中可看出高遷移率通道與底部的硅材料具有明顯的對比,且皆有清楚的啞鈴狀結構(dumbbell)。
臺積電預計于2022 下半年開始量產3 納米技術節點的全世代制程晶體管,與5 納米技術節點相比,3 納米技術節點的邏輯密度將增加約70%,在相同功耗下速度提升10-15%,或者在相同速度下功耗降低25-30% [1]。
▲ 圖四、臺積電 5 納米技術節點的高遷移率通道鰭式晶體管 [4] 。? IEEE
為了進一步增加通道的控制能力與維持短通道效應的抑制,必須改變晶體管之架構。三星、臺積電、Intel 已宣布在3納米技術節點(Samsung )和2納米技術節點(TSMC 、Intel 20A )將采用閘極環繞式(Gate-All-Around, GAA )的納米片(nanosheet )結構。
03、閘極環繞式晶體管架構原理
閘極環繞式晶體管具有比鰭式晶體管更好的閘極控制能力,在先進技術節點將取代鰭式晶體管結構,晶體管密度也將持續提升。使用GAA 晶體管結構,猶如使用強力水龍頭,滴水不漏,使晶體管有效降低漏電流,更加節能省電。
為了增加晶體管的驅動電流,采用通道堆疊(channel stacking)的方法,在垂直方向增加通道數目,猶如建構雙層高架橋,在相同占地面積下,可負載更多車流量,使晶體管擁有更高電流并增加晶體管密度,有效提升元件效能。圖五[5] 為垂直堆疊納米片(stacked nanosheets)的結構,可視作將FinFET 旋轉90 度并進行垂直堆疊,形成四面環繞式的閘極結構。
有別于FinFET 的通道寬度(D Fin)是由微影制程(Lithography)所限制,stacked nanosheets 的通道厚度(D NS)可藉由磊晶(epitaxy)來決定,因此可精準控制厚度。除此之外,stacked nanosheets 可往垂直方向增加通道層數,在相同的占地面積(footprint)下具有更大的等效寬度(effective width, W eff),提供更大的電流以提升晶體管效能。
磊晶(epitaxy)技術除了可精準決定stacked nanosheets 的通道厚度外,也可以控制通道與通道之間的距離(suspension thickness, T sus),不會像FinFET 增加占地面積,且可以透過降低T sus的方式來減少元件的寄生電容(parasitic capacitance)。
▲ 圖五、鰭式晶體管(FinFET)與垂直堆疊納米片(Stacked nanosheets)之比較 [5] 。? IEEE
三星率先在2018 IEDM國際會議上宣布以Multi-Bridge-Channel FET (MBCFET )之GAA 晶體管作為3納米技術節點之晶體管結構(圖六 a,b )[6] ,其中提到MBCFET采用90%的FinFET制程,與現今業界之FinFET制程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MBCFET 顧名思義,結構與多層橋梁相似,實際上和前述的stacked nanosheets 是相同的結構。與FinFET 相比,MBCFET 具有更好的閘極控制,在相同的面積下,也有更大的等效寬度以提供更大的驅動電流,并可依照不同的應用來調整通道寬度,提高電路設計之彈性。
另一方面,IBM 的2 納米技術節點提出三層垂直堆疊的stacked nanosheets (圖六c)[5],其通道寬度為40 納米、通道高度為5 納米、閘極長度為12 納米,并采用底部介電層絕緣(bottom dielectric isolation, BDI),能有效減少漏電流,降低芯片功耗。與7 納米制程技術相比,預計提升45% 的性能或降低75% 的耗能[7]。
▲ 圖六、(a, b)三星3納米技術節點之MBCFET [6] ? IEEE (c)IBM 2納米技術節點之三層垂直堆疊通道晶體管[5] 。? IEEE
04、高層數通道堆疊的GAA 晶體管將成未來主流結構
臺積電在2021 ISSCC 國際會議上展示三層垂直堆疊的stacked nanosheets 作為2 納米技術節點之晶體管結構(圖七a),可提供更佳的性能及更低的次臨界擺幅[4]。Intel 則宣布2024 年將以RibbonFET(垂直堆疊四層的nanoribbons,也與stacked nanosheets 結構相似)作為20A 技術節點之結構(圖七b)[8],并將于2025 年以優化的RibbonFET 作為18A 技術節點之結構。
由業界趨勢可見,高層數通道堆疊的GAA晶體管為未來晶體管之主流結構。在2020 年超大型積體電路技術研討會(Symposium on VLSI Technology, VLSI)中,法國半導體研究機構CEA-Leti 發表了七層的Si GAA nanosheets 晶體管(圖八)[9]。
▲ 圖七、(a)臺積電2納米技術節點之三層垂直堆疊通道晶體管 [4] ? IEEE(b)Intel 20A技術節點之四層垂直堆疊通道晶體管(RibbonFET )[8] 。
▲圖八、法國半導體研究機構 CEA-Leti發表之七層垂直堆疊硅通道晶體管[9] 。? IEEE
05、由硅到鍺硅等晶體管通道材料發展
目前已發表的GAA晶體管,通道材料大部分以硅(Si )為主,為了增加電路的運作速度,必須提升晶體管的驅動電流(垂直堆疊通道電流的總和),除了往垂直方向增加通道數目外,采用高載子遷移率(mobility )的材料作為晶體管通道可進一步提高晶體管的驅動電流,例如鍺(Ge )、鍺硅(GeSi )、鍺錫(GeSn )等新四族材料,具有優于硅的電子及電洞遷移率,并且與現今業界的硅半導體制程技術有良好的相容性。
臺大電子工程學研究所劉致為教授研究團隊,于2021 VLSI國際會議上發表了八層鍺硅N型GAA晶體管(8 stacked Ge 0.75 Si 0.25 nanosheets )(圖九左)[10],擁有極高的通道均勻性。為進一步提高元件的驅動電流,將鍺硅通道的鍺濃度提升至95%,以提高通道之電子遷移率,并成功展示了世界首顆高效能七層鍺硅N 型GAA 晶體管(7 stacked Ge 0.95 Si 0.05 nanowires)(圖九右)[10],此研究成果也獲國際頂尖期刊Nature Electronics 報導于Research Highlight [11]。
由此可見,高層數堆疊之高遷移率通道GAA 晶體管為未來半導體技術節點的一大趨勢。其中磊晶(epitaxy )與蝕刻(etching )為高層數堆疊通道GAA晶體管最重要的兩大制程技術,藉由兩者的互相優化才能成功制備高效能晶體管。目前臺大是業界以外,唯一能研發多層堆疊通道GAA晶體管的大學,也成為學界與業界接軌的重要橋梁。
▲圖九、本研究團隊發表之(左)八層 GeSi nanosheets [10](右)七層 GeSi nanowires [10] 。? IEEE
P 型晶體管方面,因為壓縮應變的鍺錫(GeSn)材料擁有比純鍺和硅更高的電洞遷移率,可增加元件之驅動電流,成為通道材料的潛力之一。然而因鍺錫材料之能隙較小,元件具有較大之截止狀態漏電流(I OFF)以及較小之開關電流比(I ON /I OFF),將造成元件功率耗損過大。此問題可藉由降低通道厚度來改善,隨著通道厚度變薄,受量子局限效應(quantum confinement effect)影響使I ON /I OFF隨之上升,因閘極控制能力增強使次臨界擺幅(SS)下降。
然而當通道厚度小于5nm 時因表面粗糙散射(surface roughness scattering)的影響,導致載子遷移率降低,故需搭配高堆疊、高載子遷移率之鍺錫通道,維持元件之驅動電流。因此研究團隊在2021 IEDM 國際會議上發表七層與八層堆疊鍺錫極薄通道P 型晶體管(7 stacked and 8 stacked Ge 0.9 Sn 0.1 ultrathin bodies)(圖十) [12],以鍺錫材料作為高遷移率通道(high mobility channel),優化磊晶(epitaxy)與高蝕刻選擇比等向性干蝕刻(highly selective isotropic dry etching, HiSIDE)制程,制備出厚度為3 納米之極薄通道,有效降低元件之漏電流,且I ON /I OFF為鍺/鍺錫三維晶體管之世界紀錄,此篇論文也獲得2021 IEDM 最佳學生論文獎(Best Student Paper Award)。
▲圖十、本研究團隊發表之(左)七層與(右)八層鍺錫極薄通道[12] 。? IEEE
06、臺積電、三星及英特爾下一步決戰GAAFET
綜上所述,高層數(highly stacked )、高遷移率(high mobility ),以及極薄通道(ultrathin bodies )之GAA晶體管將能使半導體芯片效能更高、更省電,進而使先進半導體科技不斷進步,為人類帶來更好的生活。
接下來,先進制程架構將從FinFET 轉進GAAFET,臺積電、三星及英特爾在未來5 納米以下的GAAFET 技術發展上勢必也將展開一場白熱化的競賽。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欲在未來半導體霸權時代取得技術領先地位,除了晶圓制造技術上須掌握優勢外,系統封裝整合技術也是半導體產業重要的發展方向。
而在GAAFET 世代之后,是否會有更為創新、可延續莫爾定律發展的新型晶體管結構出現?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審核編輯:符乾江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