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中心的蓬勃發展帶動了網絡布線市場的繁榮,能夠真正提供高性能端到端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將給數據中心的應用帶來新的希望。
作為智慧城市的基礎,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需要從信息交互、設施管理、安全防范上達到有機的協調才能使每個技術結點帶動建筑實現智能化運作,其中IB信息平臺的搭建就融合了網絡、業務以及數據中心的建設。
實際上,對于IB的智能數據中心而言,其作用就是對整座智慧建筑的樓宇信息進行存儲、處理、交換,提供服務。作為其智能信息交互的“神經”—布線網絡,就必須要滿足低延時、高效率、高可靠的應用要求。
?
數據中心智能網絡迎來新高度
事實上,當我國開始實施“光進銅退”的方針時,就為每一座智能建筑營造了高效而快速的信息傳送公路。據數據統計,智能建筑數據量每年大概以30%的速度在增長,而布線市場的年負荷增長速度大概在15到20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基礎設施建設的速度遠跟不上數據量的發展速度,這種情況下除了數據中心實現虛擬化之外就是依靠智能布線網絡使數據中心所承載的處理通信量成倍增加。
而對于智能建筑的數據中心來說,在樓宇內部整體的大數據環境中,其可以被視作為核心網絡的指揮中心,當智能建筑作為網絡結點連接起來組成我們熟知的智慧城市網絡時,就更需要它具備龐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和響應速度。
在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理事張宜看來,未來智能建筑的數據中心建設要從5個方面出發:
首先要考慮它的網絡分布實施原則;
第二,要結合產品的應用技術,提出優化的解決方案;
第三,必須考慮端至端的信息互通;
第四,要充分利用現有的網絡資源,實現信息的共享;
第五,最大化的統一集成管理,與實施信息數據進行采集、分析和控制。
“未來智慧城市的運行是一個數據中心跟另外幾個數據中心進行互相聯系,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數據中心的問題就需要提到一個新的高度。智能建筑實施智能化網絡系統必須要依靠數據中心,如果數據中心的布線網絡再與大數據或云計算結合起來就更加需要智能化的網絡基礎設施,其中布線網絡從模塊化向集約化轉變將會成為未來數據中心網絡結構的主流。”張宜強調。
目前,在多數涉及與智能建筑有關的事物中,不論是業主還是參加樓宇建設的設計者們都把重點放在樓宇管理自動化系統和結構化布線系統上,許多所謂的智能建筑,實際上就是樓宇自動化系統加上結構化布線和程控交換機,而忽視了與數據中心融合設施的優化。
從數據中心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總體規模來看,布線系統的費用比重并不高,但作為數據中心的生命線和主動脈網絡,布線系統有著與其投入成反比的重要性和維護量。
據統計,在數據中心IT設備運行故障中,約有三分之一的問題發生在布線系統,如何根據企業重點發展業務的需求和特點,合理規劃確定IT系統定位、IT系統規模與架構是數據中心建設的前提與依據,而隨時可以靈活快捷調整數據中心的智能布線系統,則可以有效減少網絡故障時間和簡化網絡MAC維護時間,提高數據中心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解決大中型企業網絡管理中日益嚴峻的問題。
張宜認為,作為數據中心前身的機房建設,許多建設者只重視設備,而不重視連接設備的布線,大多數連接線纜都是由設備廠家直接提供。各種線纜紛呈,機房布線混亂,通常在一兩年后就變成蜘蛛網形態。
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客戶通過了解據中心布線的標準化、智能化,認識到數據中心搭建配線區域的重要性,開始提高對數據中心綜合布線系統的要求。
智能化需求帶動管理提升
某A級寫字樓負責人表示,在建筑智能化工程中,目前需要高度重視數據中心信息化管理的要素,而智能通信網絡正是為建筑的各個部分傳遞信息的道路。隨著分布式智能建筑控制系統技術的日益成熟和應用普及,在BAS(寬帶接入網關)中的控制將進一步分散,在網絡中傳遞的將更多的是管理信息,系統的集成則越顯得重要,這也就為智能建筑方案商在數據中心規劃時提出了智能化應用的要求。
另一方面,目前由于人們信息需求的激增,以及計算機技術帶來的多媒體終端技術,一座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瓶頸往往在于它的網絡布線水平。
可以說,網絡布線技術水平的高低制約著智能建筑的智能程度。為此,智能建筑中的通信網絡布線設計是完成建筑智能化工程的重點所在。
張宜認為,近年來,隨著國內信息化建設的不斷發展,各單位數據中心機房的建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與國外先進的數據中心機房相比,國內普遍存在著“一流設備、二流設計、三流管理”的狀況。很多企業的機房設備檔次都非常高,但在智能化設計方面卻有待提升,存在這種問題也基于目前市場上集成商對智能化網絡布線設計掌握不夠所至。
據了解,布線設計管理大體分為四種,一是理線;二是標簽、標識;三是采用智能型配線架;四是把布線的管理系統與網絡管理系統統一管理。目前國內市場依然不太重視管理,但相比以前已經進步很多。
虛擬化網絡應用走向扁平化
實際上,在智能建筑網絡方案架構中很多的智能分析都需要通過后端的服務器來完成計算,這不僅僅意味著在服務器上需要實現虛擬化,甚至在智能建筑的核心交換機上也需要開始利用虛擬化技術,這樣就導致整座建筑的網絡變得越來越復雜,管理難度也不斷提升,從這個角度而言,布線網絡如何走向真正的IB環境中就需要傳統布線模式向智能布線模式發展。
那么,如何滿足高增長的虛擬化網絡應用的布線智能需求呢?羅森伯格電子有限公司產品經理陳鳳霞認為,通過布線的虛擬化不僅僅體現在物理層面上的變化,甚至在其網絡架構上也從傳統的三層網絡向更為扁平的兩層網絡發展。
虛擬化技術實際上不僅僅應用在服務器端,同時也影響到智能建筑在核心網絡中的智能演進。
“如果說智能建筑作為一個系統架構,那么包含在其中各種子系統的應用變化就會影響整個架構的變化,因為建筑無論走向何種應用方向都需要依靠布線網絡技術來實現各種信號的傳輸。
智能建筑在整體網絡布線上是否實現虛擬化是決定著數據中心的信息交互成功與否的關鍵。同時,從網絡安全環境、后端的軟件平臺再到管理中的智能分析,實際上這就是對建筑內部布線系統最直接的考驗。” 曉通網絡智能建筑事業部副總監蘇向陽介紹道。
“在傳統布線模式下,當IB數據中心一旦出現故障的時候,實際上80%以上的時間我們不是用來排故障,而是用來查找故障,所以說從傳統布線往智能布線系統發展是數據中心管理的必然趨勢,這也對網絡系統集成商提出了如何使布線網絡做到智能化的需求。”陳鳳霞說道。
“隨著智能建筑網絡向著低延時、高效能發展。我們可以看到,在未來發展過程中,首先是智能建筑的接入網將越來越多的采用萬兆端口,而在接入網核心交換這樣一條主干的數據中心鏈路上面,4萬兆和10萬兆的的一個以太網將越來越多的被應用,而且4萬兆和10萬兆的傳輸介質將以OM3和OM4為主要的傳輸媒介。”陳鳳霞介紹道,“在虛擬化下的數據中心布線系統,單臺服務器支撐的業務量越多,也就是說它處于滿負荷工作的時間就越來越長,那么它所需求的數據量就越多。
同時,智能建筑的業務在服務器之間的動態切換也是需要大量的數據流來支撐,因此,對于布線網絡,我們的要求就是必須要滿足低延時、高可靠、以及高帶寬,還有低損耗應用標準。”
開放與兼容并進
在陳鳳霞看來,目前智能建筑市場中很多系統集成商自身并不具備產品生產能力,而是將廠商的產品集合進自己的網絡系統中。所以說,在對數據中心的產品接口上就存在一些諸如開放性、兼容性的問題。
“整個數據中心應該是以一個開放式的系統架構,產品接口應該有利于各類方案實現自行對接。其次,就是要支持40G、100G或者更高速率的信息傳輸需求,整個布線系統應該是綠色、環保、安全、可靠的。同時,整個數據中心需要采用智能化的一個管理模式,用于提高管理維護效率。”大唐電信產品經理陳黎補充道。
為此,在數據中心領域,大唐也推出了數據中心的預端接。光纖系統解決方案,可快速完成配置預組網,可快速升級,滿足未來10G和100G的重復需要。
隨著用戶數據業務需求的猛增,數據中心機房服務器密度越來越高,虛擬化和云計算等新技術趨勢日益流行,使得服務器對應的網絡端口大大增加,并且增加了管理的復雜性,數據中心布線將成為整個布線行業中發展最為迅猛的一個分支。
網絡布線基礎設施日趨復雜,因為要提高網絡數據傳輸速率和適應一系列新的數據中心應用,就必須增加布線。與此同時,管理層也在積極尋求降低IT成本和提高效率的解決方案。每次升級網絡布線都會增加出現人為錯誤和宕機的機率。
陳鳳霞補充道,若能夠實現布線和檢測故障的自動化,必能顯著簡化布線管理和故障排除操作。例如:跳線技術的應用就可以跟蹤電纜來源,在出現非授權或錯誤移接跳線時發出警報,并提供一些其他的布線管理選擇。實時監控布線連接還能協助數據中心的日常管理,確保管理員時刻了解當前網絡連接狀態。這樣可以為IT管理員節省移動、添加和變更數據中心線纜所需的時間。
與此同時,智能配線管理系統作為企業IT服務系統的通信網絡基礎承載平臺,其價值是透過智能配線管理系統的功能來體現,如自動追蹤跳線、網絡資產管理、物理層連接審計、遠程管理操作等。通過這些功能所提供的智能化管理帶來了操作人員生產效率的提升,維護成本的降低,體現了其操作價值。
作為企業CIO和CFO,透過智能化配線管理的操作價值,帶來了企業IT服務平臺管理能力的大大提升,最終使企業業務平臺運行的整體效率大大提高,為企業帶來了更大的商業收益。
“可以說數據中心的蓬勃發展帶動了這個領域布線市場的繁榮。這是一個未來占據布線領域近四成的市場,同時也集合了目前布線高端技術的領域,也是各個布線廠商的必爭之地。這
對綜合布線系統這樣的基礎設施來說,既是契機又是挑戰,那些能夠真正提供高性能的端到端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將給數據中心的應用帶來新的展望。”張宜表示。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