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家都在說的防疫黑科技,到底靠不靠譜?
最近,市面上出現了一批名為“車規級CN95空濾”的空調濾芯,甚至得到了中汽協的蓋戳認定。
消息一出,迎來了行業里一波口誅筆伐。一大批“懂行的”稱:“車企用N95口罩中過濾病毒的原材料來做空調濾芯沒啥技術含量,不過是一種噱頭,跟技術研發一點關系都沒有。”
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以來,這種你來我往的“罵仗”不計其數,也讓“吃瓜群眾”陷入迷思——現在大家都在說的防疫黑科技,到底靠不靠譜?
調查發現,汽車制造商們基本都備齊了各自的防疫技術。像吉利,啟動了具備病毒防范功能的全方位健康汽車研發工作;上汽目前也在加緊研發有效阻截細菌和病毒,來綜合性解決車內空氣污染的上汽車新風系統;全新路虎發現運動版也宣稱擁有納米級凈化科技,配備了負離子的除菌消毒系統等等。
這些聽起來非常高大上的技術,對車內環境的改善到底有沒有用?未來這些新推出的技術是否會成為以后車型的標配?其市場推廣前景如何?我們作為消費者又應該在這次疫情期間 ,如何做好自己車內的防護?
于是,車云菌在2月21日舉辦了2020年第一期車云會(總第13期),通過一直播邀請到了:
中國汽研EMC檢測部副部長、中國汽車健康指數管理中心主任 雷劍梅
上汽乘用車技術中心,PT集成應用高級經理&空調冷卻資深主任工程師 ?王天英
由潘梓春擔任主持人,共同為大家揭秘“N95汽車”這個新物種——
各抒己見
Q:疫情期間,您認為用戶該如何做好車內防護?消費者在駕車時,又有哪些注意事項?
宋廣生:從私家車的角度來講,出行安全系數會更高一些,在這種情況下就會涉及到自我防護的問題。為了保障車內空氣質量,希望大家首先要把車內的衛生做好,保證車內的衛生的干凈和整潔,盡量不要放很多東西,不要在車里吃東西、喝水。
其次,我們提醒大家不要在車里面吸煙。第三,要注意車內空調的清洗,同時我們還建議進行車內殺菌和消毒。最近我們觀察到很多車主用84等消毒液在車里消毒,疾控專家提醒大家,千萬不要過多使用。這種消毒液用多了會對乘車人的呼吸活動產生刺激,另外有些消毒劑是有腐蝕作用的,它對車里的配件有腐蝕性。
國家室內車內環境及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 宋廣生
現在大家都在關注車載空氣凈化器。在去年年底的時候,中消協曾經做過比較實驗,現在市場上賣的車載凈化器可能對除pm2.5有一點效果,但除甲醛的效果基本不太多。如今很多凈化器又打出了殺菌消毒的概念,個人感覺這個概念中炒作的成分更多。但不排除個別凈化器確實具備這個功能,一些高效過濾器的凈化器本身對除菌也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一定要注意,可能凈化器已經在車里運行了很長時間,大家盡量把里面濾芯進行更換,如果靜電網上有積塵,要進行清洗。這幾個環節是現在大家開車、駕車,或者乘坐出租車以及網約車都要注意的點。
過去咱們清洗的頻率都不是很高,有時候去驗車或者到4S店才會洗。隨著用車頻率增高,建議10天半個月最好能夠清洗一次,出租車等公用車輛頻率還要更高一些。主要取決于個人使用情況和城市的衛生情況。現在車廠4S店也推出了車內專用的消殺服務,由專業人員對車內的空氣和車輛表面進行消殺消毒,我覺得這也是應該逐漸發展成規范化和長效化的一種機制。
Q:我們知道去年年底中國汽車健康指數管理中心也發布了一個叫C-AHI的中國汽車健康指數,去年年底是發布了2019年第一批和第二批的車型測試結果,當時是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請雷博士簡單介紹一下指數的相關信息,以及具體的評測標準。
雷劍梅:中國汽車健康指數是從2014年開始展開技術研究,2017年發布框架,2018年3月份發布了第一批規程,同年12月份發布第二批規程,并在同期發布了第一批正式點名發布的結果,其中涉及8個車型的測評。當中只有一臺車的揮發性有機物和車內氣味強度拿到了五星的水平,我記得好像是通用的。
那么這個標準要測些什么?我們的測試內容里面有幾個指標,其中比較嚴格的一個指標,叫健康危害指標,它主要考查的是苯和甲醛,因為這兩種物質的致癌效應是非常明確的,所以說老百姓都比較怕。從我們現在的檢測結果來看,對于苯的管控,車輛一般都做得比較好了,而甲醛不太容易做好。
我們在2019年的7月份發布了當年第一批,10個車的測評結果,年底發布了第二批。到目前為止我們總共發布了28個車的測評結果。到目前我們正式發布的規程,其實只有三個板塊。第一個板塊是車內揮發性有機物測本,第二個板塊是車內氣味強度——大家知道在汽車的消費者投訴里面,異味的投訴是排名非常高的。第三個板塊叫電磁輻射,我們叫EMR,為什么把這個板塊放進去?是因為有一段時間電動車發展起來之后,很多輿論說電動車會致癌致病,老百姓很怕。所以我們就通過一個正規的規程去測評一下,到底現在電動車什么水平。
從我們新的測評結果來看,按照我們國標的GB8702標準去評判,大部分電動車還是做的不錯的,所以大家也不用太擔心。我們今年預計7、8月份會發布第四個板塊,叫顆粒物PM規程。這個規程和大家現在比較關心的口罩,以及很多車主推的口罩級防護直接相關。
中國汽研EMC檢測部副部長、中國汽車健康指數管理中心主任 雷劍梅
事實上,這個規程的研究在很多年前就開始了。那個時候大家還沒有開始關注到新冠病毒的流行。但是我們的城市環境,特別是北京、河北這些大城市的環境,到了秋冬天和春季,要么就揚沙,要么是霧霾,要么是花粉。如果說車的空氣空調過濾系統做的不好,它會通過換氣的過程進入到車里面,這對人的健康是有影響的。然后為了實施整車級的PM過濾效率的測試,我們新建了一個倉,這個倉現在艙體已經建成就位之后就可以開始運行,這應該也是全球第一個能夠對整車進行顆粒物過濾效率的測評的艙。按計劃,建好艙后就會開始測試。這種整車級的測試是在空調濾芯測試之外,體現外在污染環境下車輛對車內環境保護能力的非常好的補充
還有一個板塊針對車內致敏風險。在我跟協和的變態反應中心、北大、上交大的專家以及歐洲過敏研究基金會溝通過之后,發現我們現在身邊的過敏人群占比已經遠遠超出了想象。
現在擁有車的職業駕駛員和私家車駕駛員大概占到整體的25%左右,再算上乘坐的人員。也就是說,跟車有關系的人占比是非常大的,這個人群是非常值得關心的,其中容易過敏的人的占比也非常大。我們現在說的空氣中顆粒物,pm2.5、pm10,它上面如果還攜帶有一些容易致敏的物質或者是重金屬,一樣會導致過敏。其實我們以前沒有想到會有這么多的效應,所以說在致敏這個板塊上,因為它跨越的專業比較多,深入到醫療行業里面去了,所以做得很艱難,但是越做我們越覺得這真的是對老百姓很有作用的一個板塊。
總的來說,中國汽車健康指數的測評目前針對車內揮發性有機物,氣味強度、電磁輻射、顆粒物的防護、包括致敏風險這五個板塊。
Q:請上汽的領導為我們介紹一下公司在產品層面,最新發布了哪些車內健康方面的技術?
王天英:我們公司最近發布了一個三重防護基礎,也叫做N99級防護。這個N99級防護指的是第一層,第二層和第三層,第一層防護就是我們做一個阻隔。現在媒體包括很多汽車廠也在說,給汽車帶了一個口罩,從第一層的來講的話,市場上榮威MG,我們就在兩年前做了一個高效綠色的替代,按照定標準或者國家標準來測的話,針對0.3級粉塵顆粒物,整個過濾效率其實能達到95%以上的效果。
第二層防護,配置車載凈化器。上汽的車載凈化器除了智能化之外,也可以從遠程啟動來提醒凈化,也可以實現包括在隧道或擁堵路段,我們都會都會智能的為消費者來打開凈化器。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濾芯采用了比pm2.5更高效的濾芯,可以達到堪稱黑帕(音)11到12的級別。
這樣的濾芯我們也是通過兩方面來測試,除了標準的粉塵測試中效率達到97%以上之外,我們同時也做了專業口罩級別的氯化鈉測試,實際上也是能達到80%的效率。此外,因為凈化器使用了多效濾芯,所以對甲醛的吸收效率也是比較高的。
第三層防護,也是上次我們俞經民總講的,推出售后精品的一些服務,給車內通過UVC紫外線殺毒燈來做一個全方位的滅菌。也包括很多專業的汽車霧化,通過納米霧化的基礎,給全車360度一個服務。我們很快會實現整車自清潔的服務,我們會打造一個無菌的移動空間。
上汽乘用車技術中心PT集成應用高級經理&空調冷卻資深主任工程師 王天英
Q:此次疫情無疑對汽車市場的消費需求帶來了新的影響,隨著“汽車+健康”概念的推廣,您認為未來用戶在購車時會考慮哪些新的因素?
王天英:我想這次疫情事實上是給很多消費者帶來了整個汽車健康的深入思考。對于空調,以前大家只關心制冷、制熱、除霧,但是這次疫情過后,消費者開始思考要去選擇一個比較清潔健康的汽車。其實這樣的話,我想車廠對車內空氣的管理、凈化、清潔,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Q:從技術角度看,您認為未來一輛合格的“健康汽車”長什么樣?
陳麗:疫情的爆發給社會帶來深刻影響的同時,也提醒了消費者要更加注意我們的健康安全,所以健康汽車這個概念確實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廣泛關注。技術角度來講,我個人認為健康汽車,首先它自身應該是健康的。如果內飾的選材比較差,釋放較多的有害物質,不具備一些抑菌抗菌的功效,其本身就是不健康的。
其次,它必須要有最基本的健康防護的功能,能起到很好的密閉隔絕以及過濾的作用。因為汽車本身就是一個相對密閉的空間。防病毒也好,防霧霾也好,核心就是保證車廂的密閉,和外界的環境進行隔離,所以氣密性是一個基礎。
除此之外,還要有效的隔絕外界有害空氣的進入,再加上良好的過濾的能力,高效殺菌消毒的能力。隨著現在高科技的發展,一輛健康汽車也會配置一些先進的傳感器,進行智能監控,自動調節進氣,智能釋放一些等離子、負離子、臭氧以及這些紫外線殺菌,全方位的營造一個健康的環境。
在不遠的未來,健康監測功能可能會愈發重要。相對于健康防護來說,健康監測可以結合5G和智能網聯技術,將汽車打造得更加智能。比如說它可以配置更加精密小巧、靈活布置的車規級的生命體征傳感器,或者是跟我們的智能穿戴設備,甚至醫院設備進行連接,來實時的監測駕乘者呼吸、心率、血壓等健康指標,進行疲勞監測,評估我們身體情緒狀態,進行及時的提醒和反饋;甚至未來我們還會可能進行一些大數據的采集和分析,實現駕乘人員健康安全的智能管理。
所以從技術層面來講,總的來說我認為未來的健康汽車是一個真正把智能化、網聯化、信息化以及大數據分析和大健康產業結合起來的產物。
廣汽乘用車技術中心產品技術室電子電氣科科長陳麗
Q:請您介紹一下廣汽傳祺為支援和應對疫情做了哪些工作?
陳麗:作為傳褀人,我覺得非常溫暖和自豪。整個廣汽集團聯合下屬的企業,捐贈的金額以及物資已經超過了3200萬。廣汽傳祺捐贈了價值900萬的防疫用車,并且攜手我們全國的經銷商以及200萬的車主,通過多種渠道捐贈防疫物資,提供出行的車輛,積極馳援防控的一線。
另外一方面,因為現在面對防護物資產能不足的問題,廣汽打造了口罩生產線,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里面就完成了安裝、調試、試制和生產許可。就在昨天我們的第一批口罩已經正式的批量生產了,并且馬上向廣州市慈善會、廣東省鐘南山醫學基金會捐贈了100萬的口罩和500萬的現金,這些口罩將優先用于我們的醫療前線,還有公交、出租、地鐵這些公共服務的人員,然后也提供給廣汽集團的員工以及上下游的企業,包括我們的車主使用。
同時我們還有一些跨界的合作,比如說跟著名的微醫打造在線義診服務。然后針對我們用戶的話也有很多溫暖貼心的服務,比如說我們推出了VR展廳,“4大關愛,12大舉措”等溫暖的服務。并且我們現在也正在研究,針對我們的產品技術以及服務做一個升級,消除用戶的后顧之憂。總而言之,廣汽傳祺作為一個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民族企業,我們愿意和全國人民一起共抗時艱、渡過難關。
早在2016年的時候,傳祺全系產品就采用了國際化的健康座艙標準。歷年來我們通過嚴選環保材料,配置整套的空氣凈化系統,打造出一個高防護能力的健康座艙。此外,廣汽傳祺產品基本上全系標配了pm2.5的濾芯,對直徑≥2.5微米小顆粒的隔離效果能達到97%以上。比如,我們還配置了負離子發生器,甚至是等離子發生器,AQS空氣質量管理系統,pm2.5傳感器等等,這些全方位的配置實現了防御、隔離、凈化三重保護,給我們駕乘者帶來一個比較好的空氣環境。
同時我們部分車型通過車聯網系統,還能實現遠程的一鍵殺菌消毒。包括現在這個疫情發生之后,公司領導也迅速做出反應,迅速推出了一些全新的技術和服務,包括更高級別的過濾技術,包括售后精品的對應。現在我們也還在研究一些像是紫外線、臭氧、高溫以及其他的一些智能監控技術,旨在為用戶打造立體安全的健康生態座艙。
群策群議
Q:作為媒體這兩天也看到不少車廠為提出針對性舉措喊出的宣傳口號,其中“N95口罩量產車”的概念引發了市場上不同的聲音。請問在座的幾位嘉賓,您認為應該如何理解這一產品?汽車真的需要“N95”嗎?
王天英:N95口罩的空氣流量大概每分鐘85升,但是汽車的流量是比較大的,大概每分鐘有5000升,是大概60倍。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有很多企業宣稱達到了N95口罩的效率,實際上是因為測試方法是不一樣的。所以我覺得“給汽車帶一個N95口罩”的說法可能相當是表明能夠起到這樣一個作用,但不是說它就等于戴了一個N95口罩。
中汽研華誠中心推出的“CN95”,我認為意在根據汽車級的測試方法來定義的一個口罩級別。
陳麗:這次疫情的爆發,激發了消費者對于車內健康的關注,一部分廠家也是抓住了這個需求,貼緊時下的熱點,提出了一些宣傳的概念,比如說最近比較熱門的N95口罩及防護,當然實際上N95它是一個穿戴防護用品的相關標準。在車規標準里面,即使我們空調濾芯達到了對某些顆粒物過濾95%以上的效果,也不能說是達到N95的標準,因為汽車領域根本沒有N95這個概念。
我個人認為這種宣傳的初衷是想讓用戶更能理解我們的企業的產品及其能達到的效果,亦即企業從多方面進行技術升級和開發,提升空調的過濾和凈化的效果。對于技術升級本身,我覺得絕對是消費者所歡迎的,也是值得鼓勵的。而且我認為消費者也是能夠理解宣傳和實際所存在的差別。
健康汽車本身是可以隔絕和防御部分病毒的,當然并不是萬能的,所以關鍵還是用戶自己戴好口罩做好防護。
雷劍梅:我覺得現在的健康汽車概念其實是很好的一個點。自從有幾個企業推出了車規級防護汽車之后,其實市場上是有各種不同的聲音的,有人說是噱頭,有人說企業就趁著這個機會打歪點子。
不管怎么說,這次疫情對我們全國都是一個考驗。同時也喚起了我們全國人民,包括汽車生產制造者和消費者對污染環境下健康防護的重視。不管整車企業推出“口罩級防護車輛”這種概念背后是否有其他考量,企業肯定是希望推廣自己品牌的,但就汽車設計制造商而言,其投入量以千萬級上億計。而且這種車輛的推出絕對不會是在疫情出現之后,在沒有任何積累的情況下,企業就能推出這個技術的。
這其實是建立在企業在前期的投入研發基礎上,他才能夠這么快的推出技術。我覺得從這個角度來說,汽車設計制造商愿意去投資、研究和裝配,能夠提升車輛在污染環境下對車內乘員的保護配置,從這點來說,對消費者就是個好事情。
而且在這次疫情中,來自汽車企業的朋友整個春節確實都沒有好好休息。好多企業在很短時間內把自己的生產線轉產口罩。其實這種付出的努力和決心,老百姓都看在眼里的,我們也表示非常的敬佩,這是對社會的貢獻,這也體現了我們汽車行業從業人員的社會責任感,我覺得這是非常值得鼓勵的。
這次疫情喚起了我們整個行業對空調系統和車內環境調節系統的重視,雖然我不認為這能夠完整詮釋什么是健康汽車,但這一定是健康汽車的一個子集,是它的一部分。健康汽車的概念,我們現在還比較局限的是考慮消毒、殺菌、過濾,其實它的概念涵蓋的范圍要寬泛很多,但是這次疫情是個很好的開始。
整車企業要做這些技術開發,它是需要投入的,如果老百姓不認可其中的投入,后面就很難持續的進行投資。通過這次疫情的高發,整車企業做這些宣傳,讓老百姓知道了車內的環境健康跟我有關系,跟我的日常的很重要的生命安全有關系,整車廠做的這些事情包括前期的投入,就會在消費者消費的階段得到認可,這樣才能鼓勵他加大對相關技術開發的投入,我覺得這是個非常好的事情。
所以能夠敏銳的抓住市場需求的這些企業,甚至對一些汽車的材料制造商和整個產業鏈上的很多企業來說,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Q:請幾位領導分別從自己的角度談一談,“健康汽車”在推廣中面臨的最大難題是什么?
王天英:我們認為健康汽車的整個技術的推廣應該是沒有難題的。這次的疫情爆發,正好讓大家對汽車這種移動康健、健康時尚有更深刻的認識。事實上這個健康技術會讓大家逐步認識到,除了空調之外,對整個空氣的清潔,對車內安全性,包括對生物病毒、二氧化碳濃度、氧含量,也包括對健康的監測,引領整個行業朝著這個方向去發展。從汽車廠來看的話,我們肯定會為消費者去服務,提供這樣的便利性,通過一定方式去實現包括紫外線燈等相關的一些殺毒技術。
比如說我們去一些五星級酒店,大家在入店前實際上這個酒店已經清潔好了。我們提供汽車產品也會朝著這樣一個方向,上汽MG的汽車會發布這樣的一些技術,并應用在現有的車型上,我想很快就會出現健康汽車的量產銷售。
陳麗:對健康汽車的推廣,我個人認為從用戶的角度來說,絕對是非常歡迎的。因為現在不管是現實情況,還是整個環境的影響,還是人們主觀意識的需求,都對健康、安全提出更多的需求。
但是我認為,更難的反而在車廠這邊,為什么?為了服務于用戶,打造出這些更健康更智能的產品,車廠其實是需要付出很多的資源和成本去推進技術的升級,以此滿足用戶的需求。實際上,廣汽傳祺在這一塊投入的資金是以億為單位計算的。這些實實在在的投入,在市場上、在消費者的眼里有時候不一定是看得到摸得著的,所以對企業來說還是蠻具有挑戰性的。
宋廣生:疫情爆發以后,大家可能會對車內空氣質量有一個新的認識。我覺得這是整個汽車行業和汽車內飾材料企業以及汽車相關產業一個新的發展的空間。人們通過這次疫情看到,私家車相對于公共交通的安全性更高一些,可能下一步就會帶來購車的高峰,包括共享汽車、網約車、出租車,這些車都會形成一個新的市場,甚至會影響到政府對車輛限購、限行等政策決策。
此外,我看到一個更新的機會就是汽車產業怎么才能做得更好?從汽車設計到材料選擇,這一塊的市場空間可能更大。怎么做到抗菌抑菌,甚至現在有人研究怎么在汽車內飾材料上安裝殺菌消毒的裝置。以及智能化控制,運用大健康指數檢測車內人員的健康,如果車內出現健康安全問題,怎么能保證盡快就醫,我覺得這都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
快問快答
Q:車載香氛會不會掩蓋車內的空氣污染?
王天英:應該不會,因為他的揮發量是比較小的。車載香氛有兩種,一種是屬于售后自己去買的,這種是不可控的,還有一種是汽車廠花了很多成本去研發的。第二種香氛的揮發量事實上是可控的,甚至對人體都是有益的,是沒有害處的。
Q:請問健康指數能否測量車輛KN95防護能力的真假?
雷劍梅:健康指數的測評體系里面,關于車輛對過濾效能的評價,不是按照N95。N95是人的貼身佩戴的口罩級別的防護標準。車輛的通風量和人的呼吸通風量是完全不一樣的,標準是不一樣的。我們的測評不是按照口罩的測試方法來的,但是會有針對車輛對于顆粒物的防護效能測量的指標進行測試。
Q:針對車內環境健康,各位覺得汽車設計和技術提升方面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雷劍梅:我們覺得企業在前期的原材料的把關上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也遇到有些企業做得不太好,然后整改,改到最后還是要改源頭。這說的僅僅是揮發性有機物,還不包括純粹的對外部顆粒物的防護,外部顆粒物的防護可能通過空調本身的一些濾芯的質量的修改就可以,但是對于車內揮發性有機物,特別是苯胺、甲醛這些物質的降低,就一定要從原材料級別去下功夫,前期設計階段就要下功夫,還有零部件和材料的管控上要下功夫,如果在后期去做的話,很難,非常難。
王天英:我認為下一步工作是要做車輛的主動清潔和凈化。
陳麗:未來針對遠程的、智能的、與車聯網相相關的清潔、凈化和監測技術,可能應用的空間也會很大。
宋廣生:我覺得這次疫情會對汽車行業產生一個很大的影響,包括對整個國家下一步的治理體制可能都會有些影響。我們做了20多年的室內環境和車內環境,原來老百姓認識的車內環境,首先是車內材料造成的污染,包括五苯三醛,也就是車內的化學性污染。但實際大家知道室內空氣和車內空氣,有三大污染的類別,一個是化學性的污染,叫氣態污染,第二個是生物性污染。
這個生物污染過去咱們不是很重視,這次疫情也是一次很深刻的教育課,我覺得我們的健康汽車中一定要加入生物安全的概念,車內的污染問題,它不是僅從通風道進到車里面,打開車門、開窗通風都會導致,而且很多車的氣密性也不是絕對嚴格的。我相信老百姓也會逐漸認識到,我健康汽車不僅是五苯三醛要合格,不僅是車內氣味要合格,車內的生物指標是不是應該合格?車內檢測到的菌落總數、大腸桿菌、各種菌,它的凈化效果是不是好?
其次,車內使用的材料要有抗菌和抑菌效果。這種材料現在很多,而且這肯定是下一步汽車內飾材料的一個熱點。
車內除了過濾器要好以外,還要有殺菌消毒系統。紫外線技術現在應該很成熟,但是這種殺菌技術怎么用到車里面?它殺菌的時候可能也會對人體健康有傷害,對車的內飾也會有傷害。怎么實現智能化控制?人沒有進入車內時,可以先自動控制臭氧或紫外燈進行消毒,駕駛員進去時環境就是干凈的,或者人離開車的時候,系統會對我坐過的地方進行內部消毒。
現在大家都在想,一個健康的汽車,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態?我們現在也在推進制定車內衛生的標準。我覺得這可能是整個汽車行業下一步新的研究重點。
Q:如果沒有負壓系統,汽車的空調濾芯能隔絕病毒嗎?
雷劍梅:病毒和細菌還不太一樣,細菌的顆粒是比較大的,大部分是可以通過這種濾芯的方式去阻隔,但是病毒的顆粒粒徑非常小,如果說單純的病毒顆粒飄浮在空中,這種阻隔可能是有困難的,有一些病毒顆粒,如果說像我們這次的新冠,從疾控發出的這些消息來看,它主要是通過附著在飛沫上,通過噴嚏打或者是說話噴出來的這些飛沫里去傳播,它的直徑大于過濾口徑,所以說是可以避得掉的,但是單純的病毒顆粒還不一定。
我們說到主動的消殺,有很多是利用負離子的消毒殺菌方式。但是很多醫學行業的專家強烈反對在車內有限空間中采用負離子消毒殺菌或去除顆粒物,因為負離子的濃度稍微高一些的話,它對我們的呼吸道黏膜刺激會非常大,所以在用這些技術的時候要很慎重。我們也提倡健康指數在做測評的時候,希望鼓勵整車企業在健康相關的車輛配置上去投入技術去研發,但是一些新技術的采用,在正規的大批量使用之前,還是要慎重的去做測評,要把它可能產生的正面效果,和負面效果進行綜合的考慮。
Q:車載空氣凈化器真的有必要嗎?
宋廣生:簡單來說,目前的車載凈化器對除顆粒物有一定的作用,對除化學污染物作用很低。現在很多企業和專家正在研制殺菌消毒的凈化器如何裝配到車內,這是眼下一個新的大市場。除了私家車之外,我們看到更多的,比如說出租車,每天上下乘客頻繁,這種空間如何去合理規劃?不可能要求每個人上下車都要消毒,這個過程肯定會給司機造成很大的負擔。所以車載消毒凈化器應該是車載凈化器發展的新的空間。
王天英:上汽的主流車型都配備了車載智能凈化器,可以在出發前提前幾分鐘把車內進行凈化,我們后續也會推出一些能夠殺菌消毒的技術,更能體現凈化器的作用和價值。
Q:如何看待現當下疫情發布之后,推出的各項新的技術的市場應用前景?
宋廣生:現在市場上這些新技術,我覺得其中一些可能在環境和醫療領域已經比較成熟了。要進到車里面,還要考驗技術在車內的適用性,不能用它去炒作一種概念。
現在有關部門正在修訂車內空氣質量標準,希望再增加上電池輻射的檢驗,同時還有車內的噪聲,以及下一步的車內生物污染。所以這次疫情我覺得對整個汽車工業和汽車產業而言是一個機會。
雷劍梅:其實從客觀上來說,短時間內對整個行業肯定是有打擊的,但是長遠來說,這也是一個蠻好的機會。這種流行性傳染病提醒我們車內空間的所有信息是與外部進行交換的,我們要學會用智能化、網聯化的方式去做信息的交換。
此外,以前大家很多人依賴公共交通,但是這次疫情過后,我很多朋友、年輕朋友、年輕的同事都在說,我攢夠了錢,第一件事就去買輛車。雖然這只代表個人觀點,但我覺得疫情過后汽車消費應該會迎來一波增長,其實在SARS過后應該也是有一波增長的。
長遠來看,如果我們能夠關注到車內環境健康,以及跟車內環境的健康相關的所有方面的技術,是可以好好研究的幾個開發點,也將成為新的市場增長點。
陳麗:我認為任何事情都是一個矛盾的組合體。在危機爆發時,真正積極的人會看到蘊藏的一些機會,然后迎接更大的機遇。大浪淘沙,一直不斷向前走的企業或者個人,最終是能夠成功的。
對于廣汽傳祺來說,只要是我們的消費者、我們的用戶有需求,我們就有力量去做一些事情。也希望行業能夠形成一個正向的循環,也期盼著汽車產業在今年能夠先抑后揚,否極泰來。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