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籠罩下的陰沉氣氛里,人工智能領域終于傳出了好消息。
剛剛結束的人工智能頂級學術會議AAAI 2020上,盡管800多位中國學者因疫情而缺席,依然有37%的錄用論文來自國內,其中百度一家公司就有28篇論文被收錄,較于去年15篇的成績提升了近一倍。
除了在殿堂級國際學術會議上彰顯的中國力量,以百度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也將AI應用在了抗擊疫情的戰斗中,從多人紅外測溫到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結構預測,幾乎所有的環節都可以看到AI的影子。
學術和應用的兩開花,可以說是人工智能在2020年的漂亮開場,也讓我們對AI有了更多的期待:中國人工智能進入到了哪個階段,人工智能會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以及新型肺炎疫情將如何影響人工智能的產業進程?
這些問題的答案,百度這樣的“頭雁”已經給出了回答。
01 “殿堂”里的百度AI
從時間上算,AAAI已經舉辦了34屆,被公認為人工智能行業的科研風向標,也是不同國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角力場。
2020年的AAAI刷新了多個記錄,大會收到了8843篇投稿,7737篇論文進入評審,最終有1591篇論文被錄取,集中在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等領域,不僅代表了當前人工智能行業最前沿的水準,也向外界揭示了人工智能的研究熱點。
其中百度的表現處于什么水平呢?單從數量上看,28篇論文入選創造了百度的歷史新高,在全球范圍內也穩居第一梯隊,但同時需要聚焦的還有論文的質量:
比如在自然語言處理方面,百度的《ERNIE 2.0: A Continual Pre-training Framework forLanguage Understanding》被選做Oral進行展示,通過命名實體預測、句子排序結構重建、語義邏輯關系預測等預訓練任務,可以從大規模訓練數據中獲取到詞法、句法、語義等多個維度的知識,大幅提升了通用語義理解水平。早在去年12月份,基于ERNIE 2.0改進的模型在GLUE上首次突破90大關,超越人類基線3個點拿到全球第一。
論文數量和研究方向的雙向突破,再一次驗證了百度的科研創新能力。不過百度在AAAI上的卓越表現,并不讓人有太多意外。
《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發布的《2019人工智能專項調研報告》中,就曾將谷歌、蘋果、微軟、百度和亞馬遜評選為“全球AI五強”,百度的排名僅次于谷歌、蘋果和微軟,也是唯一上榜的中國企業;
國際權威咨詢機構沙利文發布的《2019年中美人工智能產業及廠商對比白皮書》中,對中美人工智能產業的專利、投融資、頭部玩家、技術趨勢等進行了全面解構,百度的排名同樣是“中國第一、全球前四”;
中科院發布的《2019年人工智能發展白皮書》,遴選出了全球人工智能企業TOP20榜單,百度憑借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等技術優勢位列全球第四,成為僅次于谷歌的人工智能綜合類企業。
可以看到,無論在學術領域還是第三方機構的排名中,百度已經成為中國AI的一面旗幟。或許和美國這樣的人工智能先驅相比,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起步比較晚,基礎層技術可能短時間內無法超越美國,但在百度等中國AI廠商的加速布局下,中國并不缺少在AI領域參與制定游戲規則的機會。
02 AI技術落到實處
人工智能的價值標桿,儼然不只是學術上的國際認可,就像人工智能不應該是放在匣子里的工藝品,還要成為一把趁手的工具。
百度雖是沖在市場一線的商業公司,要在科研學術領域與世界范圍內的實驗室一較高下,也要作為社會的一員,盡到一份責任。
以正在進行的抗擊新型肺炎“戰役”為例,百度AI的表現不乏可圈可點之處。
2020年1月25日的時候,北京市中關村下發了一則“江湖召集令”,為了應對春節后的新一輪返程高峰,向外界尋求“紅外測溫產品”有關的人工智能技術方案。收到“召集令”的百度迅速組建了一支攻關團隊,打造了一套由紅外攝像機和人臉識別攝像機組成的攝像系統、百度自主研發的算法系統、一臺充當算力和顯示系統的電腦組成的AI多人體溫快速檢測解決方案,不到一個禮拜的時間就在北京清河火車站落地,且測溫誤差僅有0.05攝氏度。
除了紅外測溫上的應用,百度AI還被應用在病毒的RNA結構預測。由于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組長達3 萬個堿基,經典的算法分析需要 55分鐘之久,防控工作成了與時間賽跑的競速賽。但百度的LinearFold算法預測新型冠狀病毒的全基因組二級結構僅用了27秒時間,為科研團隊節省了兩個數量級的等待時間。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全世界的注意力再次聚焦在中國,可以說是對中國衛生防疫體系、科技實力的全面檢驗。而人工智能應用在抗疫過程中的效率優勢,也讓世界見證了中國AI的力量。
比AI在疫情期間的表現更有代表性的是,百度大腦已經開放了超過228項AI能力,擁有150萬的開發者,百度AI的日均調用量已經突破1萬億次,同時深度學習平臺“飛槳”又彌補了國產深度學習平臺的空白、自動駕駛汽車已經駛向街頭、“云+AI”蓄勢待發、AI尋人讓上萬家庭重歸團圓……人工智能在工業、農業、制造業、交通運輸、社會公益等領域產生的化學反應,何嘗不是AI價值一種表現方式。
同樣值得一提的還有百度在各種AI賽事中的深度參與,比如即將召開的ACL 2020首屆同傳研討會上,百度將參與舉辦國際首屆同傳評測比賽,以比賽的方式普及同聲傳譯等AI應用,無形中刷新了中國AI在世界舞臺的存在感。
03 全面提速的新一年
從學術殿堂到應用落地 ,百度的努力并非沒有原因。
時至今日,AI已經不再是一個學科類別,而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量,正成為一個經濟時代的核心支撐。人工智能與蒸汽機、電力、計算機一樣,已然具備了標準化、自動化和模塊化的工業特征。
2019年的烏鎮互聯網大會上,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就率先提出了“智能經濟”的概念:如果說過去十年,我們中國經濟有一個非常亮眼的標簽的話,這個標簽應該叫做“互聯網經濟”。未來十年,如果我們預先給它貼一個標簽的話,中國的經濟應該叫什么經濟?我覺得應該叫“智能經濟”。
“智能經濟”絕非只是句口號,借用百度CTO王海峰的觀點:“或許可以用三句話來描述2019年百度AI人的成果與努力:我們打造了扎實的底座;推動了真實的改變;創造了值得信賴的未來。”言外之意,百度之于AI的技術研發和價值思考,本質上是為了實現人工智能技術的標準化、自動化和模塊化,繼而打造智能經濟的基礎設施。
由此再來回答疫情對于人工智能產業進程的影響,百度顯然做出了超前的戰略規劃。
在全國性的防疫戰役中,諸如大數據防疫、智能云、智慧城市等名詞并不陌生,人工智能也借機進行了大規模的應用普及,同時也為智能經濟按下了快進鍵。比如疫情延長了春節后的復工時間,導致傳統制造業的生產運作處于停滯狀態,但江蘇常州的精研科技并沒有被疫情影響,通過百度智能云搭建的智能質檢系統,可以在無人值守的情況下24小時工作,而且檢測效率比人工提升了近10倍。
可以預見的是,當新型冠狀肺炎的疫情結束后,從一線的工廠管理者到上層的政策制定者,勢必會重新思考人工智能的產業價值,等待人工智能的將是新一輪技術落地、產業升級的紅利釋放。
百度自身也推出了面向中小企業的“共度計劃”,將面向全社會的企業、機構和開發者免費開放240項AI技術,免費享受為期一年的天工物聯網平臺相關服務,以及免費的遠程辦公平臺和企業網盤等服務,進一步幫助中小企業的智能化轉型。
正如陽光保險首席經濟學家邱曉華的觀點:“任何一個經濟體到了一定階段后都需要轉型升級,不轉型升級就只能徘徊在中低端粗放形態,中國經濟目前正處于這個關鍵階段,即將進入到中高端高質量發展階段。”在人工智能的漂亮開場中,2020年或許就是中國經濟越過智能化拐點的時候。
04 寫在最后
以AI 技術為核心驅動力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大幕正在拉開,中國企業需要的顯然不是閉門造車,而是深度參與到全球競爭中。
至少從百度的表現來看,中國AI既在“仰望星空”,通過專利、論文等硬實力不斷提振中國AI的信心和國際影響力。同時也在“腳踏實地”,用AI驅動各行各業的產業智能化加速,讓AI 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2020年,屬于人工智能的不是過去時,也不是將來時,而是終將影響千行萬業的現在進行時。在百度AI的正確示范下,新的一年足夠值得期待。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