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多數人工智能從業者說,2020年,故事才剛剛開始。
AI就是其中之一。
疫情期間,作為人工智能的從業者之一,他因緣際會成為抗疫大軍當中的一員,每天,操縱無人駕駛飛機消毒,通過科技手段出入,通過互聯網醫療檢查身體,身邊幾乎無人,他感覺自己仿佛置身科幻電影當中。
當然,他也非常清楚,2020年以后,伴隨著人工智能大規模應用的開始,他的工作與生活還將繼續不可思議。
人工智能2.0時代大幕開啟
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在4月初發布的《人工智能助力新冠疫情防控調研報告》指出,疫情中大量人工智能技術投入應用,充分說明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通過前期的快速發展和實踐積累,已經越來越商業化、市場化、普及化,智能社會形態逐漸顯現,人工智能產業迎來難得的發展新機遇。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司長謝少鋒也同時表示,疫情期間,人工智能技術得到了有效運用,在疫情監測、疾病診斷、藥物研發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人工智能的大規模應用在2020年初,走進了大眾視野,開始與每個人息息相關。
事實上,將人工智能技術通過產品進行落地,這是很多人工智能創業公司的目標。
公開資料顯示,在中國,自從2012年開始,在資本的推動下,人工智能行業開始了一波創業潮,然而,如今,伴隨著資本的退潮,這些人工智能公司面臨必須要通過大規模應用實現盈利的現實問題。
據IT桔子統計,2019年前四個月,AI行業資本交易量下降,平均單筆交易融資額1.07億,相較于2018年1.8億的平均單筆融資金額,近乎腰斬。
另一個數據則顯示,2018年全年有將近90%的人工智能公司處于虧損狀態。根據《北京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白皮書(2018)》對國內AI創業公司數量和投資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底全國人工智能企業4040家,但其中拿到風險投資的公司僅占總數的30%,有70%的公司沒有拿到融資,倒閉清算只是時間問題。
生死之間,如何讓產品快速落地,成為整個行業更為關注的方向。
人工智能的應用難題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這是人工智能在2019年大規模應用的現實遭遇。
在人工智能大規模應用的下半場,這是很多人工智能公司的愿望:
大規模的應用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過大數據進一步提升技術實力,另外一方面,可以讓公司獲得可持續發展的營收。
人工智能技術的商業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既考驗團隊的耐心,又需要創始人的戰略定力足夠堅定,當然,更需要商業智慧。
技術找到適用的場景開發出相應的產品,投入使用之后反哺數據提升技術。在這個過程當中,既要驗證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在哪些應用場景上能夠跨過使用門檻,也要驗證這些場景下人工智能落地的產品價值、商業模式等等。
因此,在這個漫長的現實過程當中,大部分人折戟在這個道路上——在人工智能大規模應用過程當中,這些公司要么技術實力被人吐槽,要么產品在應用過程當中不被認可,總而言之,折騰了一圈,在這些公司當中,賺錢的很少,賠本的很多。
處于人工智能行業頂端的大部分人工智能獨角獸的遭遇說明了這一切。
據GPLP犀牛財經獲悉,截至2020年2月,這些人工智能獨角獸公司在商業化方面幾乎都遇到了大規模數據應用的問題,應用場景不足,采購方不信任。
“很多企業都是只有技術而沒有應用場景,而且即便是技術,一到落地的時候也是問題百出,盈利就不用提了。”據某人工智能公司員工爆料。
融資困難,落地有問題,盈利有問題,所有人都知道,這對企業意味著什么。
那么,如何通過大規模技術應用獲得數據進而提升實力,同時又能夠保障企業的盈利,讓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呢?
究竟什么樣的產品具備真正的商業價值和爆發的潛力?
在這方面,科大訊飛可以說是給到了一個參考答案。
據科大訊飛年報顯示,2019年,科大訊飛營業收入首次突破100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27.30%;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19億元,同比增長51.12%;扣非后凈利潤4.89億元,同比增長83.52%。因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創歷史最好水平,達到15.31億元。
早在2018年,就人工智能產品的商業化及應用問題,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曾表示,人工智能產品應用需要解決三個問題,第一個,有沒有真實可見的實際應用案例?第二個,有沒有能規模化推廣的對應的產品?第三個,有沒有用統計數據來證明的應用成效?
2019年2月1日,在科大訊飛2018-2019年度的總結計劃大會上,劉慶峰表告訴全體員工,科大訊飛正式進入人工智能戰略的2.0時代。而上面三個問題是這一時代的標準。
“在人工智能的泡沫和風口下,每一個產品我們都可以用這三把尺子來量一量。它具不具備規模化的商業價值?能不能去兌現人工智能的紅利。”劉慶峰表示說。
同樣是在這一標準的指導下,科大訊飛進行戰略聚焦,在教育、醫療、政法及消費者等核心賽道發力。
公開資料顯示,在2019年,科大訊飛還推出了訊飛智能錄音筆、智能辦公本等多款智能硬件,這讓科大訊飛在訊飛聽見會議系統的基礎上實現了從千元產品到千萬量級產品以及按時長收取服務費的全棧產品布局。人工智能技術在辦公場景的產品族就此形成。
科大訊飛推出的這些產品幾乎毫無例外都符合這些標準。這些產品讓科大訊飛獲得了不錯的營收。
據科大訊飛財報顯示,報告期內,科大訊飛To C業務營收36.25億,同比增長43.99%,成為科大訊飛新的增長引擎。
當然,更重要的是,在訊飛開放平臺的基礎之上,科大訊飛最終完成了一個從技術到產品再到商業化落地的過程。
尤其是平臺,這在人工智能企業落地的過程當中必不可少,可以說是人工智能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一般而言,AI平臺又稱為AI中臺/數據科學平臺/機器學習平臺/人工智能平臺,主要功能除了傳統統計分析軟件包含的功能以外,還包括大數據、分布式計算平臺、NLP、CV等能力。
在過去幾年,經過過去無數個企業的探索發現,他們在針對幾個業務線試點并沒有問題,然而,到了大規模應用階段,即場景落地過程當中,由于缺少平臺,這使其步履維艱,自此,所有人工智能企業都得出了同一個結論,那就是人工智能只要落地,就必須擁有一個AI平臺——只要業務領域有足夠通用的需求,就會出現足夠通用的平臺。
很多企業在折戟人工智能大規模應用落地,就是折戟在了AI平臺方面。
科大訊飛的系列人工智能產品能夠成功同樣也是在訊飛開放平臺的基礎上獲得的成功。
公開資料顯示,早在十年前,科大訊飛在人工智能1.0時代當中,就已經推出了業內首個人工智能技術開放平臺,如今,經過十年的發展,訊飛開放平臺不僅發展成熟,而且還實現了大規模盈利。
據科大訊飛2019年財報顯示,2019年,科大訊飛開放平臺業務實現了11.54億元的收入,同比增長68.71%。
此外,在科大訊飛“平臺+賽道”的人工智能戰略下,科大訊飛在開放平臺及消費者、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司法等重點行業也取得顯著的應用成效,據其財報顯示,2019年,科大訊飛在2C業務(消費者業務)、教育產品和服務業務、智慧醫療分別實現36.25億元、23.55億元、1.85億元和13.31億元的營收。
人工智能大規模產業應用落地之困
在疫情當中,根據《人工智能助力新冠疫情防控調研報告》及有關專家分析,人工智能應用中還存在一些影響未來產業發展的薄弱環節,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據該報告分析,這些問題主要有:
第一就是數據積累不足。
此次突發疫情下,人工智能技術在有數據積累的場景能快速落地,例如行人檢測、人臉識別、肺部病灶檢測分割等;而在其他場景下,例如病毒傳播擴散途徑檢測、病毒溯源等,由于缺少數據,人工智能技術還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第二個問題是產品質量問題頻發。
由于開發周期短、技術實力和成本等原因,在企業提供抗疫的人工智能產品服務當中,產品同質化嚴重且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缺乏對產品功能、性能評估的相關評估機制。
第三個問題就是智能程度不足。
比如,多數醫療服務機器人在路徑規劃、柔性控制、多模信息精準感知與可視化、人機交互等核心技術方面尚未滿足智能化水平;
第三個問題就是基礎技術不足。相關企業對人工智能基礎理論、核心關鍵技術積累,與國外先進國家相比還相對薄弱。
這樣同時說明,人工智能行業依舊處于產業大規模落地過程的初期階段。
而作為行業的頭部企業,在人工智能產業大規模落地過程當中,科大訊飛也同樣實現了源頭技術創新和產業應用的良性互動,完善了“算法-數據”的商業閉環。
“經過過去幾年的艱苦探索,一批具有核心技術壁壘,同時又有廣闊市場空間的產品在公司內部跑出來了,這樣科大訊飛就具備了進入人工智能戰略2.0的基礎。”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董秘江濤表示說。
以科大訊飛在教育及智慧醫療領域的探索為例。
在K12領域,科大訊飛經過過去幾年的探索,在產品上已經擁有智慧課堂、個性化學習、口語測練、新中高考走班排課等棧產品,這些產品涵蓋“教”和“學”等學習場景,這些產品在大數據的基礎上不斷優化,已經有效提升了老師“教”和學生“學”的效率。
“在江蘇省南通市如皋市的一個應用案例中,某學校使用了訊飛因材施教產品后,每天要批閱卷子的時長減少了36%,備課時間減少24%,統計這些分數時長減少98%;在學生方面,學生作業時間降低32%,錯題解決率達到了80%以上,平均作業時間縮短40分鐘。”江濤介紹說。
科大訊飛在智慧醫療業務領域得探索也同樣如此,在2019年順利完成了從技術突破到規模化應用的推進。
秉著規模化應用中能夠讓統計數據證明AI應用成果這個基礎邏輯,在AI產品技術足夠過硬的前提下,科大訊飛的智慧醫療產品“智醫助理”作為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產品如今正在得到更多省份醫療主管部門的認可,目前,該產品服務超過29000多名醫生,4000萬名居民,累計提供超2500萬人次的輔助診斷的建議。
從技術上來講,該款產品自從3年前推出后就以456分的成績在全球首次通過了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技術不斷迭代及突破的同時,科大訊飛“智醫助理”在2019年開始了大規模應用推廣,“智醫助理目前已經在越來越多的地方進行試點,我們對這個產品在20年持續增長充滿了信心。”江濤在年度業績交流會上表示說。
可以說,2020年,在人工智能作為新基建基礎設施的重要內容得背景下,相信中國的人工智能產業還將繼續大規模應用,同時,作為行業的頭部企業,科大訊飛也將繼續通過探索在人工智能產業方面獲得新的發展。
責任編輯:ct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