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學家到科學家,到作家,無數人都在向我們描繪AI,在幾百年的歷史長河中,AI的面容漸漸清晰。最近,《福布斯》發表文章,為AI修訂了一本“簡史”,透過這部“簡史”,人類可以理解AI的過去與現在,以及未來。
1308年:加泰羅尼亞詩人、神學家雷蒙·盧爾(Ramon Llull)發表作品《Ars generalis ultima》(意思就是最終的綜合藝術),詳細解釋了自己的理論:用機械方法從一系列概念組合中創造新知識。
面值1.30歐元,發行22萬枚的雷蒙紀念郵票
1666年:數學家和哲學家萊布尼茨(Gottfried Leibniz)出版《On the Combinatorial Art》,他繼承了雷蒙·盧爾的思想,萊布尼茨認為人類的所有創意全都來自于少量簡單概念的結合。
1726年:英國小說家喬納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出版《格列佛游記》,他在書中描述了一臺名叫“Engine”的機器,這臺機器放在Laputa島。斯威夫特描述稱:“運用實際而機械的操作方法來改善人的思辨知識。”“最無知的人,只要適當付點學費,再出一點點體力,就可以不借助于任何天才或學力,寫出關于哲學、詩歌、政治、法律、數學和神學的書來。”
1763年:托馬斯·貝葉斯(Thomas Bayes)創造一個框架,可以用來推理事件的可能性。最終貝葉斯推理方法成為機器學習的主要理論。
1854年:喬治·布爾(George Boole)認為邏輯推理可以系統進行,就像解答方程式一樣。
1898年:在麥迪遜廣場花園舉行的電氣展覽會上,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展示世界第一艘無線電遙控船。按照特斯拉的描述,船只擁有“借來的思想”。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的“遙控船”
1914年:西班牙工程師萊昂納多·托里斯·克維多(Leonardo Torres y Quevedo)展示世界上第一臺可以自動下象棋的機器,不需要人類干預,機器可以自動下國際象棋。
1921年:捷克作家卡雷爾·恰佩克(Karel apek)在他的作品《Rossum’s Universal Robots》中首次使用了“機器人(Robot)”一詞,這個詞匯來自于“robota(工作)”。
1925年:無線電設備公司Houdina Radio Control展示世界第一輛用無線控制的無人駕駛汽車,汽車可以在紐約街道上行駛。
1927年:科幻電影《大都會》(Metropolis)上映。在影片中,一位名叫Maria的農村女孩是機器人,她在2026年的柏林引起騷亂。這是機器人第一次出現在熒幕上,后來《星球大戰》中的“C-3PO”受到它的啟發。
最早的“機器人”形象Maria
1929年:西村真琴(Makoto Nishimura)設計出“Gakutensoku”,在日語中,該名稱的意思就是說“向自然之法學習”,它是日本制造的第一個機器人。機器人可以改變面部表情,可以通過空氣壓力機制移動頭部和手部。
1943年:沃倫·麥卡洛克(Warren S. McCulloch)和沃爾特·皮茨(Walter Pitts)在《數學生物物理學公告》上發表論文《神經活動中內在思想的邏輯演算》(A Logical Calculus of the Ideas Immanent in Nervous Activity)。這篇論文對后世影響巨大,它討論了理想化、簡化的人工神經元網絡,以及它們如何形成簡單的邏輯功能,后來誕生的計算機“神經網絡”(以及最后出現的深度學習)受到它的啟發,所謂的“模擬大腦”這一說法也來自于它。
1949年:埃德蒙·伯克利(Edmund Berkeley)出版《Giant Brains: Or Machines That Think》,他在書中寫道:“最近出現許多消息,談論的主題是奇怪的巨型機器處理信息,速度極快,技能很強……這種機器與大腦相似,由硬件和線纜組成,而不是血肉和神經……機器可以處理信息,可以計算、可以得出結論、可以選擇,還可以根據信息執行合理操作。總之,這臺機器可以思考。”
1949年:唐納德·赫布(Donald Hebb)發表《Organization of Behavior: A Neuropsychological Theory》,他提出一種理論:根據猜想學習,這些猜測與神經網絡高度關聯,隨著時間的推移,神經元突觸會得到強化或者削弱。
1950年:克勞德·香農(Claude Shannon)發表《編程實現計算機下棋》(Programming a Computer for Playing Chess),這篇論文第一次開始關注計算機象棋程序的開發問題。
1950年:阿蘭·圖靈(Alan Turing)發表論文《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他在論文中談到了“模仿游戲”這一概念,也就是廣為人知的“圖靈測試”。
“人工智能之父”阿蘭·圖靈(Alan Turing)
1951年: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和迪恩·愛德蒙(Dean Edmunds)開發了SNARC,它是“Stochastic Neural Analog Reinforcement Calculator”的簡稱,意思是“隨機神經網絡模擬加固計算器”。SNARC是第一個人工神經網絡,用3000個真空管模擬40個神經元的運行。
1952年:阿瑟·薩繆爾(Arthur Samuel)開發出第一個計算機跳棋程序,它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可以自己學習的程序。
1955年8月31日:專家在一份提案中首次提出“AI(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這一術語,提案建議由10名專家組成小組,花2個月時間研究人工智能。這份提案是達特茅斯學院約翰·麥卡錫(John McCarthy)、哈佛大學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IBM納撒尼爾·羅徹斯特(Nathaniel Rochester)和貝爾電話實驗室克勞德·香農(Claude Shannon)聯合提交的。1956年7月和8月,討論會正式舉行,這次會議成為人工智能誕生的標志。
1955年12月: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和艾倫·紐厄爾(Allen Newell)開發了“Logic Theorist”,它是世界上第一個AI項目,在羅素和懷特海《數學原理》第二章有52個定理,AI可以證明其中的38個。
1957年:弗蘭克·羅森布拉特(Frank Rosenblatt)開發了“Perceptron”,它是一個人工神經網絡,可以利用兩層計算機學習網絡識別模式。《紐約時報》刊文稱,Perceptron是電子計算機的雛形,美國海軍預測未來它可以自己行走、可以說話、可以看見東西、可以書寫,還可以自己生產自己,能感知到自己的存在。《紐約客》認為它是一臺“了不起的機器……可以思考。”
1958年:約翰·麥卡錫(John McCarthy)開發了程序語言Lisp,它最終成為AI研究最流行的程序語言。
約翰·麥卡錫(John McCarthy)
1959年:阿瑟·薩繆爾(Arthur Samuel)創造了“機器學習”這一術語,他在論文中談到了一個程序,該程序可以讓計算機學習如何下棋,棋藝可以超越程序開發者。
1959年:奧利弗·賽弗里奇(Oliver Selfridge)發表論文《Pandemonium: A paradigm for learning》,他在論文中描述了一種處理模型,不需要預先設定,計算機就可以通過該模型識別新模式。
1959年:約翰·麥卡錫(John McCarthy)發表論文《Programs with Common Sense》。他在論文中談到了Advice Taker,這是一個程序,可以通過控制正式語言中的句子解決問題,它的終極目標是開發出可以像人類一樣從過往經歷不斷學習的程序。
1961年:第一臺工業機器人Unimate在新澤西州通用汽車的組裝線上投入使用。
1961年:詹姆斯·斯拉格(James Slagle)開發了SAINT(符號自動積分程序),這套啟發式程序可以有效解決大學一年級微積分符號整合問題。
1964年:丹尼爾·鮑勃羅(Daniel Bobrow)完成論文《Natural Language Input for a Computer Problem Solving System》,這是他在MIT的博士論文。鮑勃羅還開發了STUDENT,也就是自然語言理解計算機程序。
1965年: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預測在20年內,機器可以做人類所能做的事。
1965年:赫伯特·德雷福斯(Herbert Dreyfus)發表《Alchemy and AI》,他認為智力與計算機是不一樣的,有些限制無法打破,直接導致AI無法進步。
1965年,古德(I.J.Good)在《Speculations Concerning the First Ultraintelligent Machine》寫道:“第一臺超智能機器將是人類的最終發明,機器足夠溫順,完全可以告訴我們如何控制它。”
1965年:約瑟夫·維森班(Joseph Weizenbaum)開發了ELIZA,這是一個交互程序,它可以根據任何主題進行英文對話。一些人想將人類的感覺賦予計算機程序,對此維森班感到很震驚,他開發程序只是為了證明機器與人的交流很膚淺。
1965年:費根鮑姆(Edward Feigenbaum)、布魯斯·布坎南(Bruce G.Buchanan)、萊德伯格(Joshua Lederberg)和卡爾·杰拉西(Carl Djerassi)在斯坦福大學研究 DENDRAL,它是第一個專家系統,能夠自動做決策,解決有機化學問題,它的目的是研究假說信息,構建科學經驗歸納模型。
1966年:機器人Shakey誕生,它是第一款基于通用目的開發的移動機器人,可以按邏輯形成自有動作。1970年,《生活》雜志稱它是“第一個電子人“。文章還引用計算機科學家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話稱:”3到8年之內,機器的智力就可以達到普通人的平均水平。“
1968年:電影《2001太空漫游》上映,電影中的角色Hal就是一臺有感知能力的計算機。
1968年:特里·維諾格拉德(Terry Winograd)開發了SHRDLU,它是一個理解早期語言的計算機程序。
1969年:阿瑟·布萊森(Arthur Bryson)和何毓琦(Yu-Chi Ho)在論文中描述稱,反向傳播可以作為多階段動態系統優化方法使用。這是一種學習算法,它可以應用于多層人工神經網絡,2000-2010年深度學習之所以大獲成功離不開它的啟發,在后來的日子里,計算機性能突飛猛進,可以適應巨大網絡的訓練。
1969年: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和西摩爾·帕普特(Seymour Papert)聯合發表作品《Perceptrons: An Introduction to Computational Geometry》。1988年該書擴充再版,兩位作者在書中表示,1969年得出的結論明顯減少了神經網絡研究所需的資金。作者稱:“我們認為,由于缺少基本理論,研究已經基本處于停滯狀態……到了60年代,人們在認知器演算方面進行了大量實驗,但是沒有一個人可以解釋系統為何可以識別特定模式,而其它模式卻無法識別。”
1970年:第一個擬人機器人誕生,它就是WABOT-1,由日本早稻田大學開發,它包括了肢體控制系統、視覺系統、會話系統。
WABOT-1
1972年:MYCIN是一個早期專家系統,它可以識別引發嚴重傳染病的細菌,還可以推薦抗生素,該系統是斯坦福大學開發的。
1973年:詹姆斯·萊特希爾(James Lighthill)向英國科學研究委員會提交報告,介紹了AI研究的現狀,他得出結論稱:“迄今為止,AI各領域的發現并沒有帶來像預期一樣的重大影響。”最終政府對AI研究的熱情下降。
1976年:計算機科學家拉吉·瑞迪(Raj Reddy)發表論文《Speech Recognition by Machine: A Review》,它對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的早期工作做了總結。
1978年:卡內基梅隆大學開發了XCON程序,這是一套基于規則開發的專家系統,可以輔助DEC VAX計算機,根據客戶的要求自動選擇組件。
1979年:在沒有人干預的情況下,Stanford Cart自動穿過擺滿椅子的房間,前后行駛了5小時,它相當于早期無人駕駛汽車。
1980年:日本早稻田大學研制出Wabot-2機器人,這是一個人型音樂機器人,可以與人溝通,可以閱讀樂譜,還可以演奏普通難度的電子琴。
1981年:日本國際貿易和工業部向“第五代計算機”項目投入8.5億美元,該項目只為開發出可以對話、翻譯語言、解釋圖片、像人一樣推理的計算機。
1984年:《電腦夢幻曲》(Electric Dreams )電影上映,它講述了一名男子、一名女子和一臺電腦的三角戀故事。
1984年:在年度AAAI會議上,羅杰·單克(Roger Schank)和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發出警告,他們認為“AI寒冬”已經來臨,AI泡沫很快就會破滅,AI投資與研究資金也減少,正如70年代出現的事情一樣。
1986年:在恩斯特·迪克曼斯(Ernst Dickmanns)的指導下,慕尼黑大學開發了第一輛無人駕駛汽車,這是一輛奔馳廂式貨車,配有攝像頭和傳感器,座位上沒有人,最高時速55英里。
1987年:蘋果當時的CEO斯卡利(John Sculley)在Educom發表主題演講,談到了“知識領航員”(Knowledge Navigator)的概念,他描述了一個誘人的未來:“我們可以用智能代理連接知識應用,代理依賴于網絡,可以與大量數字化信息聯系。”
1988年:朱迪亞·珀爾(Judea Pearl)發表了《Probabilistic Reasoning in Intelligent Systems》,2011年珀爾獲得圖靈獎,頒獎詞介紹稱:“朱迪亞·珀爾為不確定條件下處理信息找到了具象特征,奠定了計算基礎。人們認為他是貝葉斯網絡的發明人,貝葉斯網絡是一套數據形式體系,可以確定復雜的概率模型,還可以成為這些模型推斷時的主導算法。”
1988年:羅洛·卡彭特(Rollo Carpenter)開發了聊天機器人Jabberwacky ,它可以用有趣、娛樂、幽默的形式模擬人類對話。利用與人互動的方法開發AI,卡彭特做出了獨特的嘗試。
1988年:IBM沃森研究中心發表《A statistical approach to language translation》,它標志著過渡的開始,以前我們采用的是基于規則的機器翻譯概率法,它開始向“機器學習”轉移,機器學習是以已知案例的數據分析作為基礎的,而不是對手上任務的理解。IBM的項目名叫Candide,它可以成功在英語和法語之間翻譯,這套系統以220萬對句子作為基礎。
1988年: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和西摩爾·帕普特(Seymour Papert)出版了圖書《Perceptrons》,這本書1969年首次出版,1988年擴充后再版。兩人解釋了再版的原因:“AI領域的研究為何沒有取得突破?因為研究人員不熟悉歷史,老是犯一些前人已經犯過的錯誤。”
1989年:燕樂存(Yann LeCun)與AT&T貝爾實驗室的其它研究人員攜手合作,成功將反向傳播算法應用于多層神經網絡,它可以識別手寫郵編。由于當時的硬件存在限制,訓練神經網絡花了3天。
1990年:羅德尼·布魯克斯(Rodney Brooks)發表了《lephants Don’t Play Chess》,他提出了新的AI方法:利用環境交互重新打造智能系統和特殊機器人。布魯克斯稱:“世界就是我們的最佳模型……關鍵在于正確感知它,保持足夠高的頻率。”
1993年:弗農·溫格(Vernor Vinge)發表了《The Coming Technological Singularity》,他預測在30年之內,我們可以用技術創造出超智者,簡言之,人類將會終結。
1995年:理查德·華萊士(Richard Wallace)開發了聊天機器人 A.L.I.C.E(Artificial Linguistic Internet Computer Entity的縮寫),它受到了ELIZA的啟發,由于互聯網已經出現,網絡為華萊士提供了海量自然語言數據樣本。
1997年:賽普·霍克賴特(Sepp Hochreiter)和于爾根·施密德胡伯(Jürgen Schmidhuber)提出了LSTM概念(長短期記憶),今天的遞歸神經網絡就是用這種方法開發的,它可以識別手寫筆跡,還可以識別語音。
1997年:IBM研發的“深藍”(Deep Blue)擊敗人類象棋冠軍。
被深藍擊敗的國際象棋冠軍卡斯帕羅夫
1998年:戴夫·漢普頓(Dave Hampton)和鐘少男(Caleb Chung)開發了Furby,它是第一款家庭機器人,或者說是寵物機器人。
1998年:燕樂存(Yann LeCun)與人合作發表論文,談到了用神經網絡識別手寫筆跡的問題,還談到了優化向后傳播的問題。
2000年:MIT研究人員西蒂亞·布雷澤爾(Cynthia Breazeal)開發了Kismet,它是一個可以識別、模擬表情的機器人。
2000年:本田推出了ASIMO,它是一個人工智能擬人機器人,可以像人類一樣快速行走,在餐館內可以將盤子送給客人。
2001年:斯皮爾伯格拍攝的電影《人工智能》上映,影片中一個機器人很像人類小孩,他的程序很獨特,擁有愛的能力。
2004年:第一屆DARPA自動駕駛汽車挑戰賽在莫哈韋沙漠舉行,可惜沒有一輛自動駕駛汽車完成150英里的挑戰目標。
2006年:杰弗里·辛頓(Geoffrey Hinton)發表《Learning Multiple Layers of Representation》,他首次提出了“機器閱讀”這一術語,所謂機器閱讀就是說系統不需要人的監督就可以自動學習文本。
2007年:杰弗里·辛頓(Geoffrey Hinton)發表《Learning Multiple Layers of Representation》,根據他的構想,我們可以開發出多層神經網絡,這種網絡包括自上而下的連接點,可以生成感官數據訓練系統,而不是用分類的方法訓練。辛頓的理論指引我們走向深度學習。
2007年:李飛飛(Fei Fei Li )和普林斯頓大學的同事攜手合作,開始研究ImageNet,這是一個大型數據庫,由大量帶注解的圖片組成,旨在為視覺對象識別軟件研究提供輔助。
2009年:Rajat Raina、阿南德·馬德哈邁(Anand Madhavan)和吳恩達(Andrew Ng)發表論文《Large-scale Deep Unsupervised Learning using Graphics Processors》,他們認為“現代圖形處理器的計算能力遠超多核CPU,GPU有能力為深度無監督學習方法帶來變革。”
2009年:谷歌開始秘密研發無人駕駛汽車,2014年,谷歌在內華達州通過了自動駕駛測試。
2009年,西北大學智能信息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開發了Stats Monkey,它是一款可以自動撰寫體育新聞的程序,不需要人類干預。
2010年:ImageNet大規模視覺識別挑戰賽(ILSVCR)舉辦。
2011年:在德國交通標志識別競賽中,一個卷積神經網絡成為贏家,它的識別率高達99.46%,人類約為99.22%。
2011年:IBM開發的自然語言問答計算機沃森在“危險邊緣”(Jeopardy!)中擊敗兩名前冠軍。
2011年:瑞士Dalle Molle人工智能研究所發布報告稱,用卷積神經網絡識別手寫筆跡,錯誤率只有0.27%,之前幾年錯誤率為0.35-0.40%,進步巨大。
2012年6月:杰夫·迪恩(Jeff Dean)和吳恩達(Andrew Ng)發布報告,介紹了他們完成的一個實驗。兩人向大型神經網絡展示1000萬張未標記的圖片,這些圖片是隨機從YouTube視頻中抽取的,發現當中的一個人工神經元對貓的圖片特別敏感。
2012年10月:多倫多大學設計的卷積神經網絡參加ImageNet大規模視覺識別挑戰賽(ILSVCR),它的錯誤率只有16%,比往年25%的錯誤率大幅改進。
2016年3月:谷歌DeepMind研發的AlphaGo擊敗圍棋冠軍李世石。
2017年3月:谷歌在舊金山舉行的Cloud Next大會上宣布推出新的機器學習API,該API支持自動識別視頻中的物體,使得它們變得可以搜索。該名為視頻智能(Video Intelligence)的API將可以讓開發者開發能夠自動識別視頻中的物體的應用程序。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