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漸成
2017年,科大訊飛股價在3月入選科技部人工智能“國家隊”,尤其是5月份開始,一路走高至8月份的64.77元,11月沖上了70元高位,市值一度突破千億元。
這一表現,在A股玩家的規則里“理所當然”。
為了貫徹“平臺+賽道”的戰略,這五年,科大訊飛開展了一系列并購動作。
2013年6月,科大訊飛以4.8億元收購啟明科技100%股權,2014年10月,其以2.1億元收購上海瑞元100%股權,2015年3月,其以3720萬元增資獲得安徽信投18.6%股權,2016年,其以1億元增資獲得訊飛皆成23.2%股權之外,還以4.96億元收購樂知行100%股權。
除此之外,2015年4月,科大訊飛定增計劃募資不超過21.5億元,用于智慧課堂及在線教學云平臺和“訊飛超腦”等項目。2016年,其中1.01億元募資金額變更為訊飛皆成股權收購項目。
但亦可以看到保守的一面。當***問及科大訊飛是否會介入金融的人工智能業務風口,其一位高管接受本報***專訪時坦言,科大訊飛目前最重要的布局在教育領域,并無計劃大規模涉足金融行業。
但3月2日,國泰君安(17.730, -0.16, -0.89%)一位長期關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行人士分析仍然預判,“護城河可能會越來越淺”,
盡管與京東JIMI智能客服、百度地圖都有合作,但無論是在資本、大數據、技術儲備乃至市場用戶等方面,科大訊飛與BAT巨頭更多呈現出對抗的一面。這種對抗,卻鮮有券商研報關注。
***試圖了解,但BAT三方均未對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資金投入予以正面回應。
不過從財報來看,阿里2017財年技術研發投入為170億元,百度2017財年技術研發投入為129億元,騰訊2017財年技術研發投入為118億。
2014-2016年,科大訊飛的研發投入分別為5.18億元、5.77億元、7.09億元(占營收的29.18%、23.08%、21.36%)。
而在大數據獲得能力上,為了獲得更多的用戶,科大訊飛不遺余力擴大銷售和管理費用。2016年,其銷售費用增長72.78%,2017年前三季度管理費用增長60.57%。
截至2016年末,訊飛開放平臺開發者達25.7萬(同比增長133.6%);過去18個月總用戶數(獨立終端數量)達9.1億,月活躍用戶達3.08億(同比增長71.1%)。
相比而言,BAT自帶的流量屬性,為其鋪開市場提供不少優勢。
阿里、騰訊、百度都有對應的AI開放平臺。以百度的DuerOS開放平臺為例,DuerOS新增130余家合作伙伴、落地硬件解決方案超過20個、每月新增5款以上搭載DuerOS的設備。
不過,即使是卡位戰,各家的人工智能戰略也有側重。
2017年是百度“All in” AI的第一年,其在2017年7月5日,宣布全面轉型成一家AI公司。
百度集團總裁兼COO陸奇提到,百度開放了包括語音、圖像、自然語言處理、視頻、增強現實、知識圖譜等在內的90多項AI技術能力。
騰訊則提出“make AI everywhere。騰訊AI lab負責人姚星公開表示,騰訊的AI基于四個垂直領域,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學習。
2017年10月,阿里宣布投資千億元成立達摩院,將在全球建立實驗室,覆蓋量子計算、機器學習、視覺計算、自然語言處理、下一代人機交互、芯片技術等多個領域。
另一份數據中,截至2017年底,IT 桔子跟蹤到1131家人工智能相關公司,1296起投資事件,歷史投融資總額1336億元。寒武紀、甲骨文、地平線、云知聲等一批創投企業嶄露頭角。
困惑不止訊飛
對科大訊飛來說,布局賽道的轉化率仍待提升。
2月27日,科大訊飛發布業績快報,2017年營收54.58億元,同比增長64%;凈利潤為4.28億元,同比下降11.66%,其公告稱,凈利潤下降源于2016年收購的安徽訊飛皆成非經常性損益。
2016年,科大訊飛實現營收33.2億元,凈利潤4.79億元,同比增長僅為12.69%。
“公司研發投入長期維持在營收的20%,加上資本化研發支出的攤銷,以及市場推廣和渠道建設投入,這種開荒播種式的投入反映公司目前的戰略定位:忽略利潤而著重行業卡位”,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楊小舟曾公開評價科大訊飛。
目前僅可以從2016年年報看到更詳細的數據,其中,對科大訊飛營收貢獻最大的兩塊業務分別是教學產品和服務(營收占比27.4%),信息工程(營收占比 25.07%),此外,公共安全行業產品營收占比7.32%,智慧城市行業應用營收占比4.63%,智能硬件產品營收占比1.06%。
根據本報***統計,A股還有大華股份(28.340, -2.03, -6.68%)(002236.SZ)、中科曙光(45.810, 0.35, 0.77%)(603019.SH)、機器人(18.840, 0.22, 1.18%)(300024.SZ)等三四十家人工智能公司。類似科大訊飛的困惑,已然不是個案。
譬如,頂著3900億元市值的“安防第一股”海康威視(42.800, -1.49, -3.36%)(002415.SZ),也朝著人臉識別等AI業務奔跑。
無論是二級市場,還是一級市場,“熱點概念”引發的資本追捧,貫穿2017年幾乎全年。而在產業端,繼人工智能(AI)被寫入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搶灘產業鏈的劇情輪番上演。
2017年,海康威視接受762家機構調研,也以安防設備為起點,延伸至各種層次的人臉、車牌等數據分析的AI業務。
此前一年,海康威視發布了包括“海康深眸”系列攝像機和“海康獵鷹”、“海康刀鋒”,以及“超腦”NVR、“臉譜”人臉分析服務器等多款前端、后端的智能產品。背后是高昂的投入, 2014年-2016年,海康威視研發費用分別高達13億元、17.23億元、24.33億元。
與之對標,非上市公司的廣東世紀晟科技有限公司重點關注人臉識別領域,已為公安部建設15億人像庫的識別檢索系統。
巨無霸尚且如此,可以想象,對于川大智勝(17.450, 0.15, 0.87%)、漢王科技(23.100, 0.39, 1.72%)、賽為智能(17.420, -0.31, -1.75%)等市值100億元以下的人工智能上市公司而言,困惑也許更為深刻。
在亦競爭亦合作的微妙格局中,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意識到,人工智能行業到了十字路口。
2017年12月16日杭州首屆錢塘江論壇,劉慶峰表示,“整體上,人工智能會大規模發展,但明年將會有一大批的人工智能創業公司倒閉”。
四天后,2017年云棲大會·北京峰會上,阿里云總裁胡曉明亦指出,“現在人工智能領域有種浮躁的氛圍,有些企業靠AI講資本故事、炒作股價。人工智能不應僅僅是實驗室里的、PPT里的‘概念上的AI’,更是‘產業AI’”。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