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云計算的思想,文章提出一種面向服務、高效低耗和基于知識的網絡化智能新模式——云制造。云制造融合現有信息化制造、云計算、物聯網、語義Web、高性能計算等技術,能夠為制造全生命周期過程提供可隨時獲取、按需使用、安全可靠、優質廉價的服務?;谠?a target="_blank">仿真原型平臺COSIM-CSP的云仿真應用已初步用于某飛行器多學科虛擬樣機的協同設計中,為云制造的進一步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礎。
關鍵字:制造業信息化;云制造;云計算;網絡化制造
英文摘要:Based on the philosophy of cloud computing, a new intelligently networked manufacturing model called "cloud manufacturing" has been proposed which is service-oriented, highly efficient, consumes less energy, and is knowledge based. By integrating state-of-the-art technologies such as informatized manufacturing, cloud computing, the Internet of things, semantic Web and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cloud manufacturing provides secure, reliable, and high quality on-demand services with low prices for users involved in the whole manufacturing lifecycle. Cloud simul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cloud simulation platform COSIM-CSP has primarily been applied to the collaborative design of a certain multidisciplinary virtual prototype for flight vehicle. This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y into cloud manufacturing.
英文關鍵字:manufacturing informatization; cloud manufacturing; cloud computing; networked manufacturing
?
1 制造業信息化的發展趨勢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和國防安全的重要支柱,是一個國家工業化的戰略性產業。制造業信息化的發展總趨勢是集成化、數字化、智能化、敏捷化、網絡化、綠色化和服務化。當前,“服務、資源環境、知識創新”[3]正成為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中國在2009年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工業制造國,但是仍未能成為制造強國?!爸袊圃臁钡目傮w水平仍處于國際產業分工價值鏈的低端,創新能力比較弱,并且受到資源環境的嚴重制約?;诂F狀,中國制造業必須盡快突破,實現向“服務型制造” [4]、“綠色制造”[5]和“中國創造”的轉變。
基于高速發展的信息技術,本文提出“一種基于知識、面向服務的高效低耗網絡化智能制造新模式—云制造”。云制造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將會加速推進中國制造業信息化向網絡化、智能化和服務化方向發展,從而將中國制造業信息化提升到新的高度和水平。
2 云制造提出的技術基礎
云計算作為一種新的服務化計算模式,近年來正在產業界興起并逐步走向成熟[6-7]。云計算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計算新模式,通過云計算平臺把大量的高度虛擬化的計算資源管理起來,組成一個大的資源池,用來統一提供服務,通過互聯網上異構、自治的服務形式為個人和企業用戶提供按需隨時獲取的計算服務。云計算的運營模式是由專業計算機和網絡公司(即第三方服務運行商)來搭建計算機存儲、計算服務中心,把資源虛擬化為“云”后集中存儲起來,為用戶提供各種服務。不難推論,若將“制造資源”代以“計算資源”, 云計算的計算模式和運營模式將可以為制造業信息化所用,為制造業信息化走向服務化、高效低耗提供一種可行的新思路。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云制造”的理念應運而生。目前國際上對云制造鮮有研究,因此,關于云制造的研究與應用存在著巨大的發展空間。云制造及其關鍵技術也是未來5~10年中國制造業突破性發展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
3 云制造的研究進展
3.1 云制造的定義
云制造是一種面向服務、高效低耗和基于知識的網絡化智能制造新模式。它融合現有信息化制造、云計算、物聯網、語義Web、高性能計算等技術,通過對現有網絡化制造與服務技術[13-14]進行延伸和變革,將各類制造資源和制造能力虛擬化、服務化,并進行統一、集中的智能化管理和經營,實現智能化、多方共贏、普適化和高效的共享和協同,通過網絡為制造全生命周期過程提供可隨時獲取的、按需使用、安全可靠、優質廉價的服務。制造全生命周期過程包括制造前階段(如論證、設計、加工、銷售等)、制造中階段(如使用、管理、維護等)和制造后階段(如拆解、報廢、回收等)。
3.2云制造運行模式及關鍵技術
云制造體系包括制造資源/制造能力、制造云、制造全生命周期應用三大組成部分。此外,它的運行還包括一個核心支持(知識)、兩個過程(接入、接出)和三種用戶(制造資源提供者、制造云運營者、制造資源使用者)。云制造的運行原理如圖1所示。首先,需要將各種制造資源與制造能力封裝為云服務,這一過程可稱為制造資源的“接入”。根據不同的制造需求,云服務能夠聚集形成制造云。制造云是云服務的主要載體,面向制造全生命周期應用提供各種服務,這一過程稱為“接出”。在整個云制造體系的運轉過程中,知識起到了核心支撐的作用。知識能夠在制造資源和制造能力的接入過程中,為智能化嵌入和虛擬化封裝提供支持;在制造云管理過程中,為云服務的智能查找等功能提供支持;在制造全生命周期應用中,為云服務的智能協作提供支持。由此可見,云制造體系能夠實現基于知識的制造全生命周期集成,提供了一種面向服務的、高效低耗和基于知識的網絡化智能制造新模式。
云制造應用模式如圖2所示。首先,相關行業的用戶通過云制造平臺提出具體的使用請求。云制造平臺是負責制造云管理、運行、維護以及云服務的接入接出等任務的軟件平臺。它會對用戶請求進行分析、分解,并在制造云里自動尋找最為匹配的云服務,通過調度、優化、組合等一系列操作,向用戶返回解決方案。用戶無需直接和各個服務節點打交道,也無需了解各服務節點的具體位置和情況。通過云制造平臺,用戶能夠像使用水、電、煤、氣一樣使用制造資源和制造能力。
?
云制造體系架構包括物理資源層、云制造虛擬資源層、云制造核心服務層、應用接口層、云制造應用層等5個層次。圖3是云制造體系架構的示意圖。
如圖4所示,云制造的關鍵技術主要包括以下5個方面:
模式、體系架構、標準、規范
制造資源和制造能力的云端化技術
制造云服務的綜合管理技術
云制造安全與可信制造技術
云制造業務管理模式與技術
3.3 初步研究成果
為了論證云制造理念的可行性,作者所在團隊初步研發了一個云制造的典型應用——基于云仿真原型平臺COSIM-CSP[15]的云仿真應用。此應用已初步用于某飛行器多學科虛擬樣機的協同設計中。基于COSIM-CSP的云仿真應用中包含可視化普適門戶界面技術、復雜產品項目管理技術、仿真資源虛擬化技術、容錯遷移技術與安全可信機制、基于語義知識的資源服務質量評估、智能發現、自動組合與動態調度等技術,為云制造的進一步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礎。
4 云制造的未來展望
云制造為制造業信息化提供了一種嶄新的理念與模式。作為一個新生概念,云制造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云制造的研究與實踐工作需要依靠政府、產業界、學術界等多方聯合與共同努力。云制造的應用將是一個長期的階段性漸進過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項目工程。云制造要求制造企業具有良好的信息化基礎,并且實現了企業內部的信息集成與過程集成。因此,對于當前業界的廣大制造企業而言,實現云制造仍具有一定門檻。
云制造的未來發展仍面臨著眾多關鍵技術的挑戰。除了云計算、物聯網、語義Web、高性能計算、嵌入式系統等技術的綜合集成,基于知識的制造資源云端化、制造云管理引擎、云制造應用協同、云制造可視化與用戶界面等技術均是未來需要攻克的重要技術。
5 結束語
目前,關注焦點日益集中于服務、環境、知識等核心價值因素?;谠朴嬎愕乃枷耄疚奶岢觥耙环N面向服務、高效低耗和基于知識的網絡化智能制造新模式—云制造”,它的研究與應用將會加速推進中國制造業信息化向“網絡化、智能化、服務化”方向發展。本文對云制造的技術基礎、概念、運行模式、體系架構及技術進行討論,給出初步研究成果,并對云制造的未來研究做出展望。
6 參考文獻
[1] 李伯虎, 柴旭東, 朱文海, 等. 復雜產品協同制造支撐環境技術的研究 [J]. 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 2003, 9(8): 691-697.
[2] 吳澄, 李伯虎. 從計算機集成制造到現代集成制造: 兼談中國CIMS系統論的特點 [J].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 1998, 4(5): 1-6.
[3] 李伯虎, 張霖, 王時龍, 等. 云制造—面向服務的網絡化制造新模式 [J]. 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 2010, 16(1): 1-7.
[4] 孫林巖, 李剛, 江志斌, 等. 21世紀的先進制造模式—服務型制造 [J]. 中國機械工程, 2007, 18(19): 2307-2312.
[5] 劉飛, 曹華軍, 張華, 等. 綠色制造的理論與技術 [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05.
[6] IBM. Cloud Computing: Access IT Resource Anywhere Anytime [EB/OL]. [2009-11-30]. http://www-01.ibm.com/software/cn/tivoli/solution/cloudcomputing.
[7] 陳康, 鄭緯民. 云計算: 系統實例與研究現狀 [J]. 軟件學報, 2009, 20(5): 1337-1348.
[8] MARTIN D, BURSTEIN M, MCDERMOTT D, et al. Bringing Semantics to Web Services with Owl-s [J]. World Wide Web, 2007, 10(3): 243-277.
[9] HEATH S. Embedded Systems Design [M]. 2nd ed. Oxford, UK: Butterworth-Heinemann 2003.
[10] WOLF W. Cyber Physical Systems [J]. Computer, 2009, 42(3): 88-89.
[11] LANDT J. The History of RFID [J]. IEEE Potentials, 2005, 24(4): 7-13.
[12] BENIOFF M R, LAZOWSKA E D. Computational Science: Ensuring America's Competitiveness [R]. President'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visory Committee (PITAC), 2005.
[13] FLAMMIA G. 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J]. IEEE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2001, 16(1): 22-23.
[14] TAO F, HU Y, ZHOU Z. Study on Manufacturing Grid & Its Resource Service Optimal-selection System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08, 37(9/10): 1022-1041.
[15] 李伯虎, 柴旭東, 侯寶存, 等. 一種基于云計算理念的網絡化建模與仿真平臺 [J]. 系統仿真學報, 2009, 21(17): 5292-5299.
致謝:本文寫作過程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任磊博士、陶飛博士、北京仿真中心侯寶存博士參與了討論,并提供了重要的素材。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