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通訊,因受美國商務部制裁而被舉國關注。
今天恰逢中興“解禁”百日。回看過往,中興雖然向外界公布了一系列動態,卻未能引起太大波瀾。反之,其業務裁員、終端分拆等消息屢被曝出。
雖然中興官方避而不談,但新浪科技從相關渠道證實,其內部已在進行人員調整及業務線合并,調整的“重災區”是終端研發,海外部分業務暫停。
而據中興內部人士透露,目前中興聚焦5G建設,其他業務線相應收緊,人員離開也屬正常,內部將其稱為人員優化。此外,受“禁運事件”影響,國內外友商都在“挖墻腳”,多人集體跳槽亦有發生。
一個多月前,中興發布了半年度報告,不出意外,業績慘淡:營收下降27%、虧損78億人民幣,同比暴跌441%。雖然高層堅稱未出現核心研發人才流失,但職工薪酬和工資福利支出卻同比大幅下降,其背后必然存在人員流動。
恢復經營已有百日,“內憂外患”下的中興,復蘇幾何?
慘淡
在“禁運事件”前夕,中興北京研究所搬進了位于外運大廈的大樓。時至今日,裝修異味仍未散去。
8層電梯外立著一則醒目的告示:公司商業秘密關乎公司競爭力,對公司發展至關重要。有少部分人員利用商業機密在外兼職、創業,使用集體戰果換個人私利,甚至充當對手內線……
中興內部人士稱,“禁運事件”后,掉隊3個月的中興在全球設備廠商中已跌出前四,情形不容樂觀,內部已加強對人員的管理制度,以防有人掣肘。
時間倒回至今年8月30日。當晚,中興發布了2018年半年報。報告期內,該公司營業收入394.34億元,同比下降26.9%;歸屬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負78.24億元,同比減少441.24%。
對于利潤大幅下滑的原因,中興解釋稱,主要系10億美元罰款以及主要經營活動無法進行導致的經營損失、預提損失所致。
事已至此,中興開始拼命追趕,并不時向外界釋放積極信號。
中興CEO徐子陽表示,當前的生產已恢復正常,研發進度目前已趕上年初設定目標,5G測試進度全面趕上國家測試進展,售后服務能力全面恢復。
徐子陽的說法在員工口中得到了驗證。
中興一位高層人士告訴新浪科技,在業務重啟后,公司僅用了24天就追平了其他廠商的測試進度,同時在2個月內基本完成測試,中興已重回5G第一梯隊,且部分結果領先。
“絕大部分客戶還是對我們保持信心,愿意繼續支持公司”,該高層稱,在“禁運事件”后,意大利、德國等客戶均表示要加強合作,“目前我們正在與全球主流供應商進行深入洽談,尋求更多的合作機會”。
但也有分析機構否認該說法。有分析人員認為,誠信是很多國家的首要合作準則,該事件造成了很多不可逆的損害,信任需要重新建立,“不會太快,都需要時間”。
雞肋
誠然,目前中興的戰略已進行相應調整,5G屬于主航道和關鍵業務,其他業務均收緊投入。
在外界看來,在中興的主流項目中,手機業務相對缺乏競爭力。尤其在國內市場,幾經掙扎無法擺脫困局,存在感很低。
手機銷量亦反應出問題的嚴重性。不久前,中興發布了旗艦產品天機Axon9 Pro,號稱被外媒評為“最佳視效手機”。但截至目前,該產品在天貓中興官方旗艦店的銷量僅為80余臺,在京東評論數僅40余條,甚至很難找到主流媒體對該產品的測評信息。
而從各家的調研數據可看出,中興手機早已不再前五之列。雖然在北美等國際市場占有一定份額,但與常年的資金投入不成正比。
也許正因如此,在調整業務時,手機終端研發難以幸免。相關人士告訴新浪科技,中興在國內的研發中心均有不同程度人員調整,而主要研發手機終端的南京研究所正對人員進行優化,除直接裁員外還包括合并減員,但因公司架構復雜員工眾多,無法統計具體人數。
此前,中興CEO徐子陽堅稱“業務停擺并未造成核心研發人才的流失”。但是從半年報中不難看出,職工薪酬支出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8%,而“研發費用”里的“工資福利及獎金”支出也下降了27%。
業內認為,職工薪酬和工資福利支出大幅下降的背后,必然是受到人員流失的影響。
另有媒體報道,中興在今年3月份成立的中興智能終端有限公司將被分拆,原獨立上市目標落空。
顯然,在OV、小米和華為稱霸的國內手機市場,中興手機不具備任何優勢,但也不會輕易消亡。
該人士分析,中興要立足發展5G,終端作為重要一環必不可少,但不會是重點業務,對國內大眾市場的廣告投放等都會縮減,也不排除與運營商或垂直行業合作只推定制機的可能性。
實際上,無論是在合約機還是特定機型等方面,中興手機以往的銷量都十分可觀,或許這才是它的宿命。
救急
終端業務疲軟,但中興在全球通訊行業仍有一席之地,畢竟該行業擁有高技術門檻,新公司短期突圍的可能性極低。
在“禁運事件”后,國內市場的合作伙伴向中興伸出援手。此前,國內三大運營商分別公布了一批通訊設備中標名單,中興訂單累計超5億元。
除救急外,中興亦在自救。
為了聚焦5G,今年上半年,中興大量收縮了與5G主航道無關的子公司資產,轉讓了其子公司中興軟創43.6%股份,注銷了控股子公司大連中網置業有限公司、長春市中興新能源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河南中興光伏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除此之外,中興名下仍有眾多產業,包括中興發展,其中涉及房地產及酒店;中興微電子,涉及半導體;以及中興網信等。
然而,即便手握5億大單,中興的現金流仍存在巨大虧空。
半年報顯示,經營活動的現金流由去年同期負42億擴大至負50億,且支付了10億美元罰金和4億美元保證金,此外還包括數萬人的工資及合作伙伴的違約金等。
押注
值得慶幸的是,危機下的中興沒有放棄研發。報告期內投入了資金50.6億元,這筆費用用于5G無線、核心網、承載、接入、芯片等技術領域的研發上。
押注5G的中興,在國內也取得了一些成績。
本月中旬,在IMT-2020(5G) 推進組組織的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測試中,中興率先完成了SA模式下3.5GHz系統基站測試。
“我們是業界首個率先完成3.5G SA測試,包括實驗室測試和外場測試的廠家。此外還率先完成了NSA低頻點的全部測試”,中興通訊無線經營部總工程師朱伏生告訴新浪科技,在完成第三階段的測試后,將配合全球的運營商進行5G的預商用和商用網絡的驗證,“也要和5G行業結合,商用之后做比較好的殺手級應用,真正把5G運轉起來,給商業的運營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但是,作為立足全球的通訊廠商,中興面臨的是華為、諾基亞、愛立信等巨頭的沖擊——5G在國際戰場的爭奪已硝煙四起。
不久前,美國三大運營商分別確定了5G方向的合作伙伴,并簽訂了多項訂單。諾基亞也獲得了銀行近40億貸款要加大研發力度,并與運營商達成過35億美元的5G協議。
相比國際市場,中國5G仍處在測試階段。這也引發了外界的擔憂,難道在5G建設上中國步伐放慢了?
“國情不同”,在朱伏生看來,我國的網絡基礎設施完善,屬世界領先。而中興的5G戰略是“穩步推進”:先實驗室測試、外場測試,再轉入運營商規模的預商用外場,“這是非常穩健的方式,并且是有歷史驗證的”。
對于中興5G下一步規劃,朱伏生透露,在國測三階段結束后,基本證明設備具有商用能力,包括設備本身的功能性和組網能力,但還缺少兩步:第一是規模預商用和規模商用,在和運營商進行的下一個階段需要大規模測試;第二是對業務的承載應用也需要測試,例如VR、AR、無人駕駛、遠程遙控等。
此前根據相關機構預測,到2035年,5G市場將達到12.3萬億級。按照Gartner的預測數據,2020年中興的全球無線通信設備市場份額將達到22.8%。
不難想象,在5G真正商用前,國內外廠商比拼的還是研發投入。但是5G的變現能力有多大,能否快速進入成熟市場,各國仍處在摸索階段。
可以肯定的是,各家廠商需要長期且大量的投入,以此應對5G的新競爭格局。“半條命”的中興通訊,在5G燒錢路上又能撐多久??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