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科技產品被封鎖的消息越來越多。有讀者問我,中國科技的出路究竟在什么地方?我想這個問題的答案是,突破科技封鎖的可能不在于已經固化的過去,而在于擁有無限可能的未來,在于如何將新技術用在新領域,從而激活社會生產力發展。
上世紀90年代初,世界前五芯片公司有四家日本企業,排名第五的英特爾卻率先找到了家用電腦這個應用方向,通過CPU產業一舉翻身,登頂半導體之王。中國科技在今天的突圍重任,核心之路同樣在于新技術與新應用的結合可能性。只有技術帶來的價值最快釋放,中國科技才能贏得明日之戰。
5G、AI、云計算都是這場變局中的關鍵角色,新基建可以說是這場變局的集結號。而其中還有一個重要戰略支點,就是正在日益受到重視的F5G技術體系。
F5G,是指第五代固定網絡。像5G一樣,F5G具有高度的產業指向,可以直接與大量行業的網絡升級需求、數字化轉型實踐結合在一起。如果說5G更多應對移動網絡需求,比如車聯網、自動駕駛、IoT設備,那么F5G則可以與更多生產場景相結合,比如制造業、礦產行業、企業園區、金融產業等等。
在新基建發展方向明確,需要更多探索產業實踐的階段,企業會好奇理論可行的F5G,究竟如何在企業落地,如何提供針對性、訂制化的“產業F5G”。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8月5日廣州舉辦了“F5G時代華為企業光網旗艦產品發布會”。會上,華為傳送與接入產品線總裁靳玉志面向企業領域首次解讀第五代固定通信網絡F5G,并發布業界首款F5G加持的工業級智能光終端(華為星光系列天機T863E),全面面向工業場景需求;以及下一代硬管道技術Liquid OTN,指向工業、教育,醫療,金融行業應用,賦能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進程。
讓我們從F5G與工業場景的結合,探秘中國科技突圍與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核心方向:新基建周期中,以新聯接、新計算提升千行百業生產力。
鋼鐵之門:新基建如何推動工業生產力發展?
讓我們先回到一個根本問題:新基建的技術投資與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究竟如何提升工業生產力,達成社會經濟的普遍發展?
事實上,無論是初出茅廬的5G、F5G,還是剛剛趨向產業化成熟的AI、IoT技術,這些技術與各行業本身生產系統的結合都是一個全新命題。正因如此,新基建體系與傳統工業場景,兩個系統之間也需要建立新的聯接模型,需要一系列產品、技術、解決方案,與行業經驗、產業生態去構建新基建與工業場景間的粘合劑。
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新基建與工業場景間,必須具備工業級的數字化產品與解決方案,比如產品必須具備工業級的可靠性、安全性、穩定性,能夠有效提升工業效率等特性。
從這個邏輯進入F5G走向工業場景的命題,就會發現F5G肩負著從傳統固網環境,走向工業級場景中的轉換意義。
F5G是以10G PON、Wi-Fi 6、200G/400G和OSU-OTN為基礎的固定網絡技術體系,其直接將帶寬從百兆帶入千兆級別,比F4G擴大10倍,而網絡延時降低90%,安全穩定性提升90%以上。這恰好能夠滿足產業互聯網中成百上千臺設備同時開動,同時傳輸數據時的大數據量和高峰值的需求。因此,F5G可以說是智能工業領域的必備技術。而目前這一階段,接通F5G網絡特性與工業場景間的接駁點,就是能夠負載F5G網絡價值,滿足工業場景高可靠、高安全需求的端、管產品。
關鍵產業聯接點上的關鍵產品,可以說是F5G推開工業鋼鐵之門的鑰匙——一把由光筑鑄造的鑰匙。
“星光”之匙:華為帶來工業級端、管全光產品
光終端和光傳輸產品,是F5G核心組成部分10G PON接入工業系統的最后一公里,同時也是填補產業空白,推動F5G與新基建深度融合的關鍵戰略節點。為此,華為發布了業界首款F5G加持的工業級智能光終端,華為星光系列“天機”T863E以及下一代硬管道技術Liquid OTN,為工業生產帶來革新式的網絡體驗,加速企業數字化轉型。
讓我們分別來看一下,這兩款產品與技術在各自領域的產業實踐價值。
華為星光系列“天機”T863E,具有代表性的工業級承載特點,能夠有效聯接全光網價值與產業場景。其綠色、安全、超寬和智能的特點,滿能夠滿足配電、礦井、油氣田、車站、生產線等典型工業場景對網絡的需求。讓我們來看一下它的幾大特性:
1、綠色環保,無源免維:基于全光架構,用無源ODN替換傳統匯聚交換機,生產數據通過“天機”,一跳直達局端,網絡架構多層變兩層,實現架構簡化,降低30%的TCO。相比傳統工業交換機方案,節省80%弱電機房空間,減少40%防爆箱數量,對礦井類有防爆訴求的場景非常有吸引力。
2、系統穩固,極致安全:采用超速鑒權盾機制,保障啟動過程極致安全;采用的RSA-4096算法,根據摩爾定律算力評估,約在2125年才可被破解。
3、超寬雙鏈,極速體驗:基于2*10G的高速光上行雙通道,實現業務數據高效傳輸;內置超智能檢測算法,實現小于50ms等級的故障切換,保障業務零中斷。
4、邊緣智能,高效運營:內嵌AI算力艙,實現重點業務98%的識別精度和優先轉發,保障核心應用的確定性服務;此外,預留75%的算力,開放給合作伙伴打造豐富的行業垂直應用。
這四大特點,讓華為星光系列“天機”T863E具備了工業場景與全光網升級的融合特性。目前,華為已聯合10多家合作伙伴打造工業光網的創新應用場景,依托華為星光系列“天機”T863E,華為將協助工業領域打開工業光網應用大門,從而提升新基建的產業轉化效率。
而在光傳輸領域,傳統光傳輸在應對工業級場景時,具有一系列的問題與潛在挑戰。比如OTN帶寬顆粒度較大,與F5G品質專線小于100M的顆粒要求存在矛盾。為了解決光傳輸領域工業級細顆粒,滿足企業專網的商業化需求,華為率先推出了名為Liquid OTN的下一代硬管道技術。相對于傳統的 SDH技術,Liquid OTN具有三大突出亮點:
1、硬管道:Liquid OTN同樣是源自時分復用體系,與SDH一樣是100%的硬管道技術??梢詾樯a信息提供專用帶寬和物理隔離能力,抗外部攻擊和業務間干擾,保證極高的安全性。
2、協議簡化:與傳統的SDH相比,對信號處理的層次由3層簡化為2層,單站時延比SDH降低30%,大幅提升實時控制系統的信息交互與響應性能。
3、技術融合:同時兼備SDH與OTN的多樣業務速率的承載能力,相比傳統的SDH與OTN兩張網共存運行,技術融合后只需要Liquid OTN一張網,整體TCO可節省30%。同時,可以實現從最小的2Mbps 至100Gbps的帶寬按需調整,且業務不會中斷。
Liquid OTN的推出可以加速OTN品質專線的廣泛普及,夯實5G、F5G的產業應用底座,加速全光城市建設與新基建價值轉換。
可以看到,華為在光終端、光傳輸領域的突破,形成了F5G滿足新基建產業轉化需求的關鍵“鑰匙”。而當“光之匙”進入產業世界的大門,千行百業的數字化升級可能已經蓬勃而出。
矩陣“數”變:F5G與千行百業的深度融合
從光終端、光傳輸領域的創新,到F5G體系的提出與整合,本質上都是希望將新一代網絡基礎技術與千行百業結合,造就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提升社會經濟生產力的全新應用空間。
靳玉志認為,面向企業市場,F5G基于光纖通信技術,具有超大帶寬,安全可靠以及確定性低時延等特質,華為將聚焦“工業光網、全光承載、全光數據中心、全光園區”四大業務場景,為越來越多的行業創造價值。
而在F5G與千行百業的結合中,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大量案例。這些案例是華為全光網等F5G技術的價值證明,也是未來F5G+X無限可能的探索與演練。比如說,我們可以看到:
· F5G+礦山。采用工業光網方案,無源光器件替代了有源匯聚交換機,簡化了網絡架構;減少有源設備的使用,同時減少了40%防爆箱的數量,提升礦井的安全性,從而極大減少了井下事故的發生率,F5G成為了礦井的安全保障,也成為了礦井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的基座。
· F5G+電力。電力系統普遍采用的繼電保護技術,基于硬管道技術的光纖通信鏈路,可以實現小于5毫秒的雙向確定性低時延,確保繼電保護及時生效,避免故障傳遞,保障用電安全。
· F5G+政務。政務云建設最大的挑戰是將分布于不同部門的數據進行集中,發揮大數據價值。采用OTN全光網建設方案,骨干帶寬最高可達88T。同時,光切片技術的應用保障了各業務部門之間的物理隔離。最終實現一張網上承載所有業務,節省政府投資。
· F5G+金融。數據丟失和業務中斷對金融業務影響巨大,將會直接轉化為經濟損失。為此,大部分銀行建設了雙活數據中心。采用波分技術做數據中心互聯,在提供大帶寬的同時,還能夠保證每100公里時延不到1毫秒,實現RTO為0,將數據丟失和業務中斷時間降低到最小。
· F5G+企業園區。傳統的企業園區網絡,基于交換機建網,通常需要在每一個樓層設置弱電機房。全光園區網絡用體積小、重量輕、免供電的無源光器件代替匯聚交換機,減少80%的弱電機房。
多種多樣的行業案例證明,F5G在各行業都已經具備了廣泛的融合升級趨勢,并且成為了更多數字技術融入產業,提升生產力的出發點。一場匯集各行業、各領域的F5G探索,剛剛拉開帷幕。
且當攜手:讓生態之光照耀大地
就像新基建中的眾多產業探索路線一樣,F5G也是史無前例地跨領域產業融合。ICT產業、電信運營商、ISV、行業數字化服務商,以及最重要的各行業應用者,共同構筑了數字化轉型歷史上少見的大規模社會化協同。只有培養生態、建設生態,讓更多企業、人才、組織機構加入到F5G+X的探索中,新基建才有廣泛的活力可言,“光之匙”才能解開一個又一個產業難題與生產力瓶頸。
為此,華為決定攜手產業合作伙伴共同發布“星光計劃”。預計將在未來5年投入25億發展光產業生態。與行業共享、共建F5G技術、行業數字化轉型方案和生態理念的價值,加速社會數字化轉型。截止目前,華為全光園區、全光承載和全光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已服務158個國家和地區的3800多個客戶。
一場光的盛宴正在千行百業上演。生態之光是F5G與全光網最好的承載方式,是新基建與千行百業融合創生的核心手段,也是中國科技走向未來的最佳可能。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