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文正式開始前,按照國際慣例,先來一道投票:
A、SA 5G;
B、NSA 5G;
C、4G;
D、2G/3G。
首先排除錯誤答案D。在5G全面推進之時,2G 、3G網絡逐步退網,即使是老年機、兒童手表等均已武裝了4G網絡,2G/3G時代幾乎徹底終結。
于是就變成了經典三選一的選擇題。我想選4G的用戶在本次的調查中估計占據絕大多數的位置,即使部分4G基站被改建為5G基站,也無法阻擋目前4G用戶龐大的用戶數量群,別忘了即使是高貴的5G用戶,在沒有5G網絡覆蓋的情況下,4G依然是其使用的主力。
如果你的答案是A或B的話,恭喜你已經領先了目前絕大多數的用戶,特別是隨著iPhone 12系列的熱銷,5G用戶數量預計會在2020 Q4呈現快速上升的趨勢;特別是隨著SA網絡的進一步發展,到底SA 5G能帶給我們怎么樣的體驗呢?
老生常談NSA 5G和SA 5G
不少蘋果 iPhone 12系列新用戶,亦或者說5G新用戶,對于手機網絡開關中的“獨立5G”選項十分陌生,開不開?怎么開?
開了之后是否會對原本跟玩兒似的iPhone 12系列的續航造成暴擊?誰知道呢,我又沒用過。
5G有兩種組網方式,一個是非獨立組網(Non-Standalone,NSA),另一個則是獨立組網(Standalone,SA),而這兩種5G部署模式有著很大的區別,這里再簡單介紹一下:
獨立組網(SA)指的是新建5G網絡,包括新基站、回程鏈路以及核心網,是真正意義上的“5G” ;非獨立組網(NSA)指的是使用現有的4G基礎設施,進行5G網絡的部署,基于NSA架構的5G載波僅承載用戶數據,其控制信令仍通過4G網絡傳輸。
那么問題來了,既然SA相比NSA有著如此大的優勢,直接統一選擇SA組網不就好了?
其實不然。盡管SA才是真正意義上的5G,但實際上SA標準正式制定完成不過才一年多的時間,還沒完全成熟,而且從零開始建設獨立的5G基站需要大量資金,實現基本覆蓋需要更長的時間。
而NSA可以借助目前成熟的4G網絡短期內迅速擴大5G覆蓋范圍,目前這是被大多歐洲以及發達國家所采用的5G商用模式,NSA 模式也使得更多消費者提前嘗鮮5G網絡。
因此這也是包括我國運營商在內的多國運營商在初期優先采用NSA的原因所在(但最終都會轉向SA)。無論是4G、NSA 5G亦或是SA 5G,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同時共存。
到了今天,我們手上所謂的支持SA和NSA雙模5G的5G手機,大部分時間連接的仍然是NSA 5G網絡,要不然也就不會有今天這篇文章了。所以去年造謠和傳謠NSA 5G網絡連不上網的那些人,洗洗睡了吧。
要開通SA 5G網絡,并不簡單
說了那么多 NSA 5G與 SA 5G的區別,還有 SA 5G的優勢后,每個蘋果 iPhone 12 系列(還有其他手持雙模5G安卓手機)的5G新司機可謂躍躍欲試。然而,現實總會給你啪啪啪一記響亮的耳光。
中國移動
在三大運營商中,中國移動延續了其在4G網絡方面的優勢,進入5G時代后同樣保持著自己巨無霸的優勢。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移動目前已經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網絡,開通5G基站超過 38.5 萬個(NSA 和 SA)。
在開通的方法上,中國移動也是目前三大運營商中最友好的:默認為用戶開啟 SA 5G業務,只要所在位置附近存在SA 5G基站,且手機支持SA 5G,就有機會享受到極為先進的SA 5G網絡。
只不過,10086 客服目前對 SA 5G業務的認知處于半桶水狀態,在撥打 10086 客服進行咨詢時經常會出現無此業務等否認性回答。
中國電信
說到中國電信,就不得不提電信全家桶業務:家庭寬帶 + 數字高清機頂盒+5G手機卡,一家運營商就能將你家里所有的設備進行全包服務。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電信已經在全國 300+ 城市規模商用SA 5G,開通5G基站數量超 32 萬個(數據包括部分與中國聯通合作設立的基站)。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電信也是三大運營商中最賣力宣傳SA 5G的運營商。在11月7日-8日舉行的第十二屆天翼智能生態產業高峰論壇上,中國電信官宣“全球最大規模的5G SA網絡正式商用”。
然而,中國電信的 SA 5G開通方法就沒有中國移動那么人性化了。
盡管中國電信客服前期做了大量的準備功課,在咨詢開通 SA 5G業內時并沒有出現術話不專業、模棱兩可的情況,但中國電信的 SA 5G業內必須前往中國電信指定的電信營業廳進行辦理。
以廣州為例,截至撰稿為止,目前只有越秀區中山二營業廳(越秀區中山二路 18 號附樓首層)提供 SA 5G開通業務,用戶必須持有效身份證件到該營業廳進行辦理。
中國聯通
相較于有錢任性的中國移動、自信的中國電信,在后4G時代借助超低的資費一舉獲得搶獲了不少用戶的中國聯通進入5G時代后,也讓人期待。
最新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中國聯通已累計開通5G基站 33 萬個;但在SA 5G這方面,中國聯通并沒有公開相關數據和建設情況。
從微博獲知的消息顯示,目前在廣東省內,深圳聯通是可以成功開通SA 5G業務的。
考慮到此前中國聯通已經和中國電信達成共建共享5G網絡的合作,相信以后網絡質量會越來越好。
你們說的這個SA 5G,它爽嗎?
解決了硬件問題(手持支持SA 5G的雙模5G手機),再解決了軟件問題(開通SA 5G業務),我來試試這個傳說中的SA 5G網絡的實際體驗。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不同品牌的SA 5G開關放的位置都不太一樣。
有些品牌已經通過系統更新把單獨的SA 5G開關放在了SIM卡網絡設置里,有些品牌仍然把這個開關藏在開發者選項里(預計之后的系統更新會解決)。
因此,不同品牌的用戶想用上SA 5G的話,還得自己去摸索一下。
既然移動的SA 5G默認開通,那我確實也找不到不選它的理由。
值得一提的是,我的移動卡用的是8元套餐(俗稱的保號套餐),理論上就算能白嫖5G網絡,速度也只是300Mbps內。
雖然8元套餐自帶只有100M流量,不過此前移動為了“挽回”我而送了10G流量,所以剛好給這次SA 5G網絡測試掃清了障礙。
我隨便拿了一臺i姓雙模5G手機,開啟SA 5G開關,然后打開5G時代下載量和使用量最大的軟件——SpeedTest來進行測速。
每日一個分辨5G信號小技巧:在設置里查看SIM卡狀態,假如“網絡類型”這一欄只顯示了一個“NR”,說明手機此時連接的就是傳說中極為先進的SA 5G網絡。
作為對比,如果顯示的是“LTE;NR”,說明連接的是NSA 5G網絡。當然,也有品牌會很直白地告訴你連接的是SA還是NSA 5G網絡。
回到正題,我的測試地點為我司附近以及琶洲會展中心。為了驗證數據有沒有出錯,我跑了幾次測試,結果相差不大,于是就挑了這組對比數據出來展示給大家。
左邊為SA 5G,右邊為NSA 5G
至今,我仍不清楚為什么我的8元保號套餐可以跑出接近500Mbps的速度,唯一合理解釋可能是我這個號入網年齡為6年6個月,然后移動對老用戶偷偷增加了白嫖5G速率上限吧。
從上面這組對比數據來看,值得關注的當然不是下行速率,而是上行速率和抖動時間,因為這才是SA 5G所謂的最先進的特性:更高的上行速率和更低的網絡延時。顯然,SA 5G確實可以達到接近三位數的上傳速度以及個位數的抖動時間,相比NSA 5G優勢更大。
不過,SA和NSA 5G在延時上的差距其實在我們日常使用中感知并不強,反映到游戲上的差別可能就是從80-100ms進步到70-90ms的水平(舉個例子而已),畢竟游戲更看的是用戶網絡到游戲服務器的延遲,而不是手機網絡到基站的延遲;而更高的上傳速度對視頻行業來說是個不小的福音。
至于SA 5G基站的分布,目前官方還沒有給出準確的查詢方法(換句話說就是不會特地注明哪些是SA 5G基站),也就是要靠用戶自己去開盲盒了。
手持雙模5G手機的用戶,每到一個地方不妨按照上面介紹的方法看一看自己的手機有沒有連接上SA 5G網絡。如果你不嫌煩的話,甚至還可以花點時間測個速。
在這里也確實建議手持5G手機的小伙伴打開到手就關掉的5G功能測測速度,說不定就能享受到極為先進的500Mbps。
花4G套餐的錢享受5G的速率,總比整天喊著“5G無用”、“5G套餐太貴了”同時用著被偷偷降速的4G網絡要好吧。
5G,任重道遠
在經歷了斗智斗勇開通 SA 5G、滿城搜索 SA 5G信號后,我們不禁要思考:未來的5G生活到底是怎么樣的?
在SA 5G網絡展開后,之前又被網友逮著一頓噴的毫米波5G也將在國內逐漸鋪開建設。
中國作為目前全球5G網絡建設的領頭羊,無論是政策層面,還是運營商、手機廠商,都在給5G的未來描繪一幅美妙藍圖。
5G日后一定會出現更加精細化的5G分類,讓5G滿足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需求,沒錯那就是5G切片技術。
隨著SA 5G網絡的普及,5G 切片技術定會將5G推向一個全新的高度:運營商將5G套餐精細化、更具針對化,比如說自動駕駛,就是要低時延、高可靠;
工業控制對速率沒有要求,更需要的是高可靠和極低延時的網絡傳輸;還有一些視頻監控應用對于上行速率就有很高的要求。
5G切片技術的出現,運營商根據不同用戶、不同場景的不同需求,進一步優化運營商所能提供的5G網絡服務,設計出最具針對性的5G服務。
然而,像我這樣的所有普通用戶,看畫餅也看得差不多了,仍然在等待真正的5G“殺手級”應用。
責編AJX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