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一直“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小米互聯網空調終于正式登臺亮相了,1999元、1.5匹、支持0.1℃溫控、三級能效、可語音調控溫度,從相關參數與售價來看,性價比很高的一款空調產品。小米覺得它還能更性價比一點,于是緊接著7月24日,米家互聯網空調舉辦了全國半價公測活動,原價1999的空調,只需要999.5+200元的安裝費即可獲得。
多年來,空調市場的競爭一直相當激烈,以格力、美的、海爾等企業領先的市場格局早已形成,小米橫切入該領域,它真的準備好了么?
兩次失敗試水 早有入局野心
早在這款1999元的米家互聯網空調之前,小米已有過兩次試水空調領域的經歷,但最終并未在市場上激起過大水花。
第一次進入空調領域,小米找了業界“大佬”作盟友。
2014 年 12 月,正加快智能化轉型的美的發布公告稱,已與小米科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美的將向小米科技定向發行5500萬股股份,發行完成后,小米科技將持有美的1.29%股權。半年之后,小米聯合美的召開了媒體溝通會,正式發布“i青春”智能空調。
i青春智能空調仍然屬于美的產品線,不過其中內置了小米智能模塊,可以與米家APP、小米手環鏈接,進行遠程操控、感應開關等功能。然而,這款空調卻取消了傳統空調的顯示屏,用戶想要看到空調當前溫度,就必須查看手機或遙控器。無論這波“操作”是否是小米為提高自身存在感而做出的生硬設計,都為消費者帶來了極為差勁的用戶體驗。
用戶體驗不佳,市場必然反饋平平,“大佬”并沒有將小米成功帶上道,小米也沒有助美的在智能化領域打開市場。此后,美的先后宣布與華為、騰訊及阿里達成智能家居的戰略合作,目前美的在售的主流空調產品均鏈接了阿里云智能平臺。
時隔近三年后,小米決定第二次進入空調領域,這時的小米物聯網生態鏈已成規模,它覺得自己單打獨斗就能“燥”起來。
2017 年 8 月10日,小米生態鏈企業智米科技發布了旗下首款空調產品,1.5匹變頻,強勁冷暖、智能控制、售價4399元,嗯?有什么奇怪的東西混進去了?
4399元的高售價與小米一向的‘性價比’標簽毫無關系。市場一度評價小米 “瘋”了,把消費者也當成了“人傻錢多”的愣子,雖然當時有知情人士表示,“智米走的就是中高端路線。這款空調雖然是長虹制造,卻是智米團隊重新開發,前期僅模具投入就達3000萬,再加上缺乏規模化采購優勢,其原材料成本至少要比格力美的高出20%,定價高則必然”。然而So what?在互聯網產品橫行,“價格戰”頻發的時代,互聯網賣空調不依靠低價格便難以成功,智米的這款所謂“中高端”空調再次證明了這一市場現實。小米甚至從未公布這款空調銷量,從市場機構給出的2018年一季度空調銷量來看,主流玩家依然格力、美的、海爾等廠商,智米空調恐怕還談不上對市場的影響力。
小米的前兩款空調產品,也都曾被寄予厚望,卻終沒能引爆市場。第三次發力,小米祭出了自己的“極致性價比” 模式,欲拿顏值說話,以價格攻城。
回歸老路 第三次出擊準備好了么?
第一次打青春牌,第二次打高端牌,皆鎩羽而歸。第三次,小米無奈回歸 “性價比”老路。
對于小米而言,高性價比一向是其優勢,從最初的手機,到后來的移動電源、手環等智能硬件領域,都將“性價比、單品、爆款”的路線成功復制,并形成了自成模式的小米生態鏈。
不難看出,小米想在這次的米家互聯網空調身上同樣復制該模式,7月23日上架小米商城的米家互聯網空調,最初價格為2199元。但隨即又被下架,之后重新上架,價格調整為1999元,安裝費(200元)改為另付。
為何要特意去掉200元的安裝費?小米很聰明,“1”打頭的“1999”元與“2”打頭的“2199”元,無論從視覺還是消費者心理落差上都是有極大差別的,但宣傳上去掉并不代表這200元就不存在了,所以實際算來,一臺小米空調的價格是2199元。
2199元,在京東、天貓、蘇寧等電商平臺上,該價位的1.5匹空調有很多款,其中不乏美的、海爾這樣的知名家電品牌,有些小品牌的類似空調價位甚至比小米更低。因此坦白說,這個價格并沒有太大的優勢。
但公測999.5元的“王炸”價格就另說了,加上小米宣傳的區別于傳統空調的語音控制優勢(用戶可以通過互聯網遠程控制空調,如果小米空調加入了“小愛同學”,用戶可以語音指令小愛同學來控制溫度,不用再手動操作遙控器),在智能家居大潮之下可以說是非常新潮了。但另一方面,在線下還沒有完善售后服務網絡的小米,其空調的安裝效率與后續的維修、清洗過濾網、室外機清理等售后服務問題卻讓人很是顧慮。畢竟在炎熱的夏季,空調出了問題,售后團隊響應滯后真的是一件很糟心的事。
國內空調行業經過10多年的高速發展,市場品牌集中度已相當高,經歷過沉淀早已成熟的空調市場不是小米說進就能進的。此前有過的嘗試也證明了小米的模式并非萬能,有人說,小米不惜再三的觸碰空調行業,主要因為與董小姐的五年10億賭約大決戰來臨,雷軍想要最后一搏。
無論事實真相是否如此,在冰箱、空調、洗衣機這樣的大家電領域,主要的銷售渠道、服務和售后網絡都在線下,傳統家電廠商如格力、美的、海爾等都具備堅實的技術儲備、牢固的線下渠道,以及長久的品牌影響力,這些都并非小米模式可以一朝一夕就突破的,小米再次野心勃勃殺入空調行業,若想要顛覆該行業就顯得有些“癡人說夢”了。
第三次入局 小米模式能否打破空調市場格局
字號:TT2018-07-27 08:31?作者:賈瓊?來源:中國家電網?我要評論(0)
家電網-HEA.CN報道:多年來,空調市場的競爭一直相當激烈,以格力、美的、海爾等企業領先的市場格局早已形成,小米橫切入該領域,它真的準備好了么?
7月23日,一直“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小米互聯網空調終于正式登臺亮相了,1999元、1.5匹、支持0.1℃溫控、三級能效、可語音調控溫度,從相關參數與售價來看,性價比很高的一款空調產品。小米覺得它還能更性價比一點,于是緊接著7月24日,米家互聯網空調舉辦了全國半價公測活動,原價1999的空調,只需要999.5+200元的安裝費即可獲得。
多年來,空調市場的競爭一直相當激烈,以格力、美的、海爾等企業領先的市場格局早已形成,小米橫切入該領域,它真的準備好了么?
兩次失敗試水 早有入局野心
早在這款1999元的米家互聯網空調之前,小米已有過兩次試水空調領域的經歷,但最終并未在市場上激起過大水花。
第一次進入空調領域,小米找了業界“大佬”作盟友。
2014 年 12 月,正加快智能化轉型的美的發布公告稱,已與小米科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美的將向小米科技定向發行5500萬股股份,發行完成后,小米科技將持有美的1.29%股權。半年之后,小米聯合美的召開了媒體溝通會,正式發布“i青春”智能空調。
i青春智能空調仍然屬于美的產品線,不過其中內置了小米智能模塊,可以與米家APP、小米手環鏈接,進行遠程操控、感應開關等功能。然而,這款空調卻取消了傳統空調的顯示屏,用戶想要看到空調當前溫度,就必須查看手機或遙控器。無論這波“操作”是否是小米為提高自身存在感而做出的生硬設計,都為消費者帶來了極為差勁的用戶體驗。
用戶體驗不佳,市場必然反饋平平,“大佬”并沒有將小米成功帶上道,小米也沒有助美的在智能化領域打開市場。此后,美的先后宣布與華為、騰訊及阿里達成智能家居的戰略合作,目前美的在售的主流空調產品均鏈接了阿里云智能平臺。
時隔近三年后,小米決定第二次進入空調領域,這時的小米物聯網生態鏈已成規模,它覺得自己單打獨斗就能“燥”起來。
2017 年 8 月10日,小米生態鏈企業智米科技發布了旗下首款空調產品,1.5匹變頻,強勁冷暖、智能控制、售價4399元,嗯?有什么奇怪的東西混進去了?
4399元的高售價與小米一向的‘性價比’標簽毫無關系。市場一度評價小米 “瘋”了,把消費者也當成了“人傻錢多”的愣子,雖然當時有知情人士表示,“智米走的就是中高端路線。這款空調雖然是長虹制造,卻是智米團隊重新開發,前期僅模具投入就達3000萬,再加上缺乏規模化采購優勢,其原材料成本至少要比格力美的高出20%,定價高則必然”。然而So what?在互聯網產品橫行,“價格戰”頻發的時代,互聯網賣空調不依靠低價格便難以成功,智米的這款所謂“中高端”空調再次證明了這一市場現實。小米甚至從未公布這款空調銷量,從市場機構給出的2018年一季度空調銷量來看,主流玩家依然格力、美的、海爾等廠商,智米空調恐怕還談不上對市場的影響力。
小米的前兩款空調產品,也都曾被寄予厚望,卻終沒能引爆市場。第三次發力,小米祭出了自己的“極致性價比” 模式,欲拿顏值說話,以價格攻城。
回歸老路 第三次出擊準備好了么?
第一次打青春牌,第二次打高端牌,皆鎩羽而歸。第三次,小米無奈回歸 “性價比”老路。
對于小米而言,高性價比一向是其優勢,從最初的手機,到后來的移動電源、手環等智能硬件領域,都將“性價比、單品、爆款”的路線成功復制,并形成了自成模式的小米生態鏈。
不難看出,小米想在這次的米家互聯網空調身上同樣復制該模式,7月23日上架小米商城的米家互聯網空調,最初價格為2199元。但隨即又被下架,之后重新上架,價格調整為1999元,安裝費(200元)改為另付。
為何要特意去掉200元的安裝費?小米很聰明,“1”打頭的“1999”元與“2”打頭的“2199”元,無論從視覺還是消費者心理落差上都是有極大差別的,但宣傳上去掉并不代表這200元就不存在了,所以實際算來,一臺小米空調的價格是2199元。
2199元,在京東、天貓、蘇寧等電商平臺上,該價位的1.5匹空調有很多款,其中不乏美的、海爾這樣的知名家電品牌,有些小品牌的類似空調價位甚至比小米更低。因此坦白說,這個價格并沒有太大的優勢。
但公測999.5元的“王炸”價格就另說了,加上小米宣傳的區別于傳統空調的語音控制優勢(用戶可以通過互聯網遠程控制空調,如果小米空調加入了“小愛同學”,用戶可以語音指令小愛同學來控制溫度,不用再手動操作遙控器),在智能家居大潮之下可以說是非常新潮了。但另一方面,在線下還沒有完善售后服務網絡的小米,其空調的安裝效率與后續的維修、清洗過濾網、室外機清理等售后服務問題卻讓人很是顧慮。畢竟在炎熱的夏季,空調出了問題,售后團隊響應滯后真的是一件很糟心的事。
國內空調行業經過10多年的高速發展,市場品牌集中度已相當高,經歷過沉淀早已成熟的空調市場不是小米說進就能進的。此前有過的嘗試也證明了小米的模式并非萬能,有人說,小米不惜再三的觸碰空調行業,主要因為與董小姐的五年10億賭約大決戰來臨,雷軍想要最后一搏。
無論事實真相是否如此,在冰箱、空調、洗衣機這樣的大家電領域,主要的銷售渠道、服務和售后網絡都在線下,傳統家電廠商如格力、美的、海爾等都具備堅實的技術儲備、牢固的線下渠道,以及長久的品牌影響力,這些都并非小米模式可以一朝一夕就突破的,小米再次野心勃勃殺入空調行業,若想要顛覆該行業就顯得有些“癡人說夢”了。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