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用空調行業在二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曾數度遭遇危機,解決了配套不完善、技術受制、產能供給不足的難題,抵御了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寒冬,挺過了價格戰慘烈廝殺的難關,頂住了畸高庫存、渠道變革的轉型壓力,現在卻陷入全國性新型冠狀病毒生產和銷售幾乎停滯的困境。
這不是行業遭遇的第一個危機,也肯定不會是最后一個,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戰役“中,再次面臨生死時刻,行業和企業應該怎么去戰斗?
復工延后引發系列影響
第一個考驗就是量產不足,配套產品供給短缺的挑戰。
為防止疫情擴散,空調行業上下游產業鏈企業無法按時復工,根據產業在線初步調研情況,目前整機工廠端基本都是2月10號以后陸續復工,位于武漢地區的復工時間還會推遲。上游配套的供應鏈企業的復工情況也類似。格力、美的、海爾、TCL位于武漢的生產基地,還有武漢華科光電等配套企業的生產停工時間大多在17天甚至更長。
中國空調和壓縮機企業復工時間表
說明:產業在線截止今日了解的情況,由于疫情原因并非最終確定信息,不排除后續變動
第二個需要直面的挑戰是成本上漲。
一是人力成本的增加。就在最近,沿海一帶工廠雇工價格的暗盤已經在悄然上漲,因為擔心返城勞工的銳減,各工廠的人力部門展開了搶人大戰,薪金承諾上漲10%到20%。這意味著,勞動力成本的提高,最終將轉移到商品價格之中。而從空調企業端口了解到的情況,部分地區復工人員的工資甚至達到八千至一萬。
二是物流成本的增加,不論是配套物資的供貨還是整機物資的發送,許多都需要繞過武漢、江浙等地區,多了幾百公里,成本增加是顯而易見的現實。
三是來自于零部件價格上漲的可能性。零部件供給不足,供需關系變化,有可能出現價格上漲。
第三個挑戰是出口市場。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由于國內需求疲軟,企業紛紛將業務重點放在了出口市場,但是當下的情況對出口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從連續5年中國空調的出口規模來看,2、3兩個月份的出口均為千萬臺以上,基本能占到全年總出口量的兩成以上。
2015-2019年2-3月中國空調累計出口規模(萬臺)
現在的時間節點是出口訂單生產和交付的旺季,但是工廠無法有效地開展生產,一些原本定在2月和3月交付的訂單受到影響。另外一些重要的行業展會包括海外展會大多在上半年,因展會延期或者不能參展,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出口訂單的數量。
所幸的是中國機電進口商會也在及時為企業開具不可抗力相關事實性證明,可最大程度地減少影響。
第四個挑戰來自需求端。
由于疫情期間物流配送和產品安裝的問題無法解決,國內終端銷售基本處于冰封期,所以空調行業的庫存消化非常有限。這無論對企業還是渠道的資金鏈都是巨大考驗,高位庫存和賬面現金的減少也會使企業的渠道蓄水能力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峽谷底的空調企業怎么辦?
上周,西貝董事長賈國龍的一則采訪稿引起了普遍的關注。春節前后的一個月時間,西貝營收損失7到8億元,按賈國龍算賬:“一個月工資發1.56個億,兩個月就三個多億,即使貸上款發工資,也撐不過三個月。”
西貝是中國效益最好的連鎖餐飲企業之一,它的問題是許多企業的縮影。對于制造企業也同樣如此。
在問題和挑戰面前,當下更為關鍵的是在危機時刻我們可以做什么,可以把握哪些機會,盡量的減少這次疫情的沖擊和打壓?
一、上下游廠商要重振信心,和衷共濟,共克時艱。
這場疫情讓整個產業鏈措手不及,生產節奏和經營策略被嚴重打亂。在共同的苦難面前,更需要上下游廠商和衷共濟,齊心努力。在采訪中我們已經聽到了很多互相大力支持和鼓勵的暖心話語和事件。當下各上下游廠商都在積極進行復工準備,口罩等資源在積極調配,一起調整計劃和目標,確保生產正常進行。
二、順勢調整產品結構,研發實質有效的功能性產品。
疫情襲來,主打健康的新興品牌在這期間獲益頗多。讓我們看到現在中國的市場消費端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同時也看到看不見的病毒比看得見的炸彈威脅更大,所以未來帶有殺菌、消毒、清潔、凈化等功能的產品仍會很大的市場機會。
對于空調企業來說,之前主打的健康、凈化等功能是否真正能發揮實質作用,怎么能跟隨市場變化和消費者的偏好,進行產品結構或功能的調整,把握的市場機會是當下要務。
三、抓住空調新能效切換的機遇。
空調的新能效標準2020年7月1日開始實施。產業在線監測數據顯示,新標準切換之后,將會有超過40%的空調產品面臨淘汰。
首先,按照空調企業年前的計劃,大多數企業將從3月份開始陸續進行新能效產品的切換,新標的推出意味著行業競爭門檻進一步提高,所以之前變頻產品比例相對較低、技術儲備略少的企業更需要提前開展。
其次,新標的施行會增加成本。根據測算,新一級能效的空調產品比現行的一級產品成本會增加100元以上,在價格戰的情況下,如何平衡成本、銷售、競爭、利潤等因素需要企業做好戰略規劃。
第三是能效結構的變化,目前國內仍以三級和一級產品為主,那么新標實施后能效將呈現怎樣的結構分布?企業又將哪級的產品作為戰略產品?也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2019年國內市場定變頻產品分能效銷售規模(萬臺)
四、整機企業需要提前鎖定一些配套資源。
目前如此長的停工時間和復工的不確定性其實對上游配套企業帶來的影響更大。
零部件方面,轉子壓縮機由于年前企業有備產,整體的供給還能保持平衡,芯片和控制器件方面,由于變頻空調核心的IPM原料晶圓生產產能在國外較多,所以短期內疫情造成的影響應該不大。
但是大宗材料方面需要給予關注,年前開始高規格的硅鋼等材料供給就已經出現了緊張,可以預計這種情況會由于疫情的影響,上游企業復工的不確性而定進一步加劇。
另外就是銅材,2019年12月26日,包括江銅和銅陵有色在內的CSPT談判小組,總計10家企業在銅冶煉企業福州會議上達成了減產協議,毫無疑問從產業基本面上對銅價反彈提供了良好支撐。提前鎖定資源是疫情結束后保證生產順利進行的首要因素。
五、疫情使得線下銷售遇阻,但線上渠道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
在這樣的環境承壓下,也倒逼傳統的家電經銷商、渠道商加速轉型新零售,尋找更多的銷售通路。據悉,一些經銷商在疫情期間通過視頻直播、在線互動等方式為銷售蓄水甚至轉化,提前為疫情后市場銷售做準備。未來線上零售占比還會得到提升。
六、疫情后的消費機遇需要把握。
根據相關專家及目前疫情防控的措施強度,預計最遲在5月前疫情能夠得到完全控制。結合春節前的行業走勢和地產交房的樂觀預期,空調消費有望在疫情結束后迎來一波需求反彈,因此6.18大促將成為非常關鍵的時間節點。把握主動權是關鍵。
前路預判:未來永遠比現在好
對于現在加倍承壓的空調企業來說,一旦戰“疫”結束,還會不會繼續擴大自己的生意?
答案是肯定的。
財經作家吳曉波說,在突發性危機面前,人們往往容易高估眼前的困難,而低估長期的機會和變革機遇。產業在線也對2020年中國空調的發展做了初步判斷,以期拋磚引玉,以客觀的視角來闡釋行業的未來發展。
首先全行業發展趨勢將呈現相對的前低后高的發展格局,但是出貨端的規模仍存在回調深度不夠的情況,所以對2020財年的出貨端產業在線依然持有相對保守的判斷,總體出貨量小幅下滑。但長期來看,仍然認為中國空調行業的發展仍有空間,平穩增長是主基調。
其次,節前一直在持續的價格戰,將在各種成本上漲的情況下逐步趨緩,但也不排除有的企業在新標施行過程中,期待采用能效升級但產品不漲價的方式來保持份額和競爭力,這需要良好的配套資源,精準的成本控制。現在渠道和工廠儲備的庫存雖然偏高,但也保證了疫情結束后渠道第一時間有貨可賣。部分企業的高庫存如何清理變現依然是當前的重要任務。
第三,家用空調行業的品牌集中度將繼續提升,龍頭企業利用價格戰提高了門檻,空調新標準再次提高競爭門檻。能快速踏準節點、順利轉型、把握機會的企業將在這次考驗中具備更為強大的抗風險能力,從而提高競爭力,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市場競爭。
此次危機的爆發,并不來自經濟體系內部,而是由外在的突發性疫情造成,產業經濟的基本面并未改變。盡管中國社會在2020年的2月幾乎停擺,但是絕對不會成為本輪經濟成長史上的悲劇性拐點。
危機雖然暴露了行業的一些問題,但或許也是下一步深化改革的突破口。無數事實讓我們堅信,未來永遠比現在美好。我們已經感受到些許春天的氣息,現在要做的是同心協力,昂揚斗志,迎接春天的到來。
加油,我的國!挺住,我們的空調產業!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