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惰是人類進步的根本動力。
人們在期待智能家居能夠提升生活品質,從上個世紀冷戰時期的“真空管朋克”文化流行的時代,就在等待動動嘴讓機器搞定一切的生活狀態。
AI語音技術的興起使得智慧家電的簡易控制正在變得可能。在智能家居大潮中,亞馬遜首先推出的Echo/Alexa成為智能家電市場的行業風向標,在全球有超過7400個品牌6萬臺設備支持AI助手Alexa,累積出貨已經達到一億。
易觀的《2019中國智能音箱行業深度發展分析2019》認為,搭載了AI語音的智能音箱以其控制優勢正在成為智能家電產業的核心入口。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真空管朋克”對未來家居生活的幻想
在大廠智能音箱如火如荼的同時,智能家電的廠商海爾、美的也都推出了自家的智能音箱,而格力劍走偏鋒推出了搭載AI助手的空調和中控魔方。
家電廠商的AI語音設備似乎都在對標大廠的智能音箱,這背后又會對智能家電格局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家電巨頭默默耕耘智能音箱
以美的、海爾為代表家電頭部廠商,前面頂著百度、阿里和小米等眾多智能音箱頭部玩家的光芒,卻沒有放棄智能音箱。
2018年AWE展會上美的發布了智能AI音響“小美”,配套的是美的官方APP“美居”,音箱上喜馬拉雅標志特別顯眼,而且產品支持管理美的全系列的智能家電產品。
售價299的美的智能音箱“小美”
2019年10月海爾發布了智能音響X20UD“小優”,這款設備可以控制海爾旗下全品類的智能家電,而且還具備人臉識別、圖像識別、手勢識別等多態交互功能。
售價299的海爾的智能音響X20
在2014年格力就發布了移動場景中控——魔方精靈,為用戶預設了集中家居模式。面對AI語音助手的飛速發展,2019年格力又發布了自家的語音空調“金貝”,搭載了騰訊云“小微”云端語音服務。
電視廠商海信也在2018年就發布了“AI+信果”,雖然在宣傳口徑上反復強調這不是“智能音箱”,是“智能家居中樞”,不過怎么看都確實是一個智能音箱。
更重要的是,以上的產品在銷量上并無搶眼數據出現。
消費者“反沉沒成本”,家電廠商的音箱并無競爭力
從C端來看,家電廠商的智能音箱并不樂觀,消費者的購買習慣決定了家電巨頭的智能音箱在現有市場格局下沒有競爭力。
沉沒成本效應是指“如果人們已為某種商品或勞務支付過成本,那么便會增加該商品或勞務的使用頻率”,人們會因為自身的投入而追加后續的投入。
類比到家電上,可能存在兩種現象:
1.消費者購買了某品牌的智能家電后,會盡可能購買同一種智能家電產品套件,因為這樣的體驗最優。
2. 人們在選擇了某種品牌的幾種智能家電之后,也會考慮將產品的智能音箱納入到購買計劃中。
現實中,卻并非如此,一方面由于各家電巨頭在產品上皆有所長,而且產品線復雜,消費者在各類家電品牌的不同產品系列中會反復比較,尋找滿足自身需求的配置。如果都買單一品牌的智能家電套件,不僅投入高,而且如果要更新換代,成本實在也高。
另一方面,因為大廠智能音箱的連通性在逐漸增強,消費者更愿意選擇具有更多功能儲備、技術支持和內容覆蓋的知名智能音箱產品。
互聯網巨頭的智能音箱設備占據絕對的控制力
這意味著,盡管智能音箱的迅速發展,已經讓其成為流量入口,如果僅僅把智能音箱當作一個智能硬件,家電廠商的入局就顯得非?!半u肋”。
但是如果我們從智能家居整體的業態關系來看位于其中的“智能音箱”,就很容易理解,家電巨頭做智能音箱不僅有用,而且有長期性的戰略布局。
智能家居行業的合縱連橫江湖,互聯網巨頭與家電巨頭各有打算
在B端,智能家居和互聯網巨頭一直在上演著合縱連橫的好戲,雙方各有打算,合作與競爭并存。
美的、格力、海爾等家電大廠很早都發布了全套智能家居的解決方案。2014年海爾推出了U+智慧生活操作系統“海爾智家”、美的發布M-Smart戰略,格力電器發布了“零碳健康家”的全屋智能系統。
同步進行的還有家電巨頭與互聯網巨頭的合縱連橫。
2014年小米與美的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美的以23.01/股價格向小米科技定向發行5500萬股,隨后經過多次減持,在小米退出美的十大股東的節點,小米已經獲利20億元,并且已經逐漸完善了自身的智能家居生態鏈。
之后,美的M-smart物聯網平臺則以開放性達成更廣泛的合作,在美的平臺下簽訂協議后可以采用SDK包和技術文檔,美的已經與亞馬遜、阿里、騰訊、華為、百度、OPPO、vivo、創維、公牛等企業開展合作。
2019年6月“海爾智家”與百度簽訂專利合作許可合約,對外宣稱將在IoT(物聯網)與AI(人工智能)領域開展合作。而小度智能音響可以和lifesmart、創維、涂鴉等品牌的家電設備進行互聯。
2019年9月華為HiLink云云互聯和格力達成合作,通過“華為智能家居”APP將掌控大部分格力空調。
阿里的天貓精靈已經可以支持連接美的、海爾、格力、科沃斯、格蘭仕、飛利浦、博世、九陽的部分產品線。其中,阿里和美的在2019年達成合作,美的上線了五款專供天貓精靈的機型。
在這個市場中,小米是唯一的異類,在與美的一番“暗通取款”后,順利“拿錢走人”,在家電和互聯網兩方都能吃能占。
互聯網巨頭和家電巨頭就IoT形成了一個復雜的交叉網絡。
雙方試探、布局、同時還在革新。
對于家電巨頭來說,不具有AI和流量優勢,如果互聯網大廠依靠自身在云、AI和流量上的優勢與友商統一了智能家居的行業標準(比如阿里已經發布了智能照明白皮書),這對智能家電廠商來說等于被徹底扼住了咽喉,產品的功能呈現、可能變現的其他渠道都要受莊家擺布。所以必須要做自己的音箱作為入口,同時繼續完善自家的物聯網平臺。
對于互聯網巨頭,家電賽道是一個陌生賽道,與家電行業合作,可以完善智能音箱覆蓋的功能,對逐漸發展的智能家電賽道,可以徐徐圖之,先稍作布局,并不急于一時。
有棗沒棗先捅一桿子,總沒錯的,這話適用于互聯網巨頭和家電巨頭兩方。
結論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智能家居設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策略規劃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5819.3億元,市場還在繼續上行。
“智能相對論”顧旭光認為,家電廠商堅持做搭載AI語音助手的智能音箱,不僅短期有補完自家智能家電生態的意義,長期戰略意義也不可忽視。
首先,智能家居行業標準尚未完全定局,當前智能家電內部標準尚處于群雄混戰的狀態,智能音箱大廠雖然有制定行業標準的野心,但是短期難以實現,所以繼續強化智能家居入口,是堵住木桶短板。
其次,入口技術也并未完全壟斷,百度、阿里、小米、亞馬遜有優勢,以目前智能家居體驗,家電巨頭的智能音箱設備也完全可以滿足需求,而且由于對生活場景中消費者對家電的需求理解更透徹,在家居場景下甚至更有優勢。
最后,家電行業傳統品牌效應還在發揮作用,作為一項傳統制造業的家電行業,短期看不會因為智能化而遭遇重大洗牌,在此時做智能音箱,對智能家電賽道并不晚。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