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抬頭”,寓意著“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福瑞吉祥的一年由此開始”,而同時“抬頭”的還有家電產品的價格。近日,一波“漲價潮”席卷了整個家電市場,同時也打了許多持幣欲購的消費者一個“措手不及”,而這其中又以彩電產品的價格漲幅最為明顯。
家電行業自去年冬天掀起漲價潮。無論是以高性價比著稱的小米、樂視,還是傳統家電企業海信、創維,甚至包括空調、廚具等企業,都紛紛提價。
2016年11月,互聯網電視廠商樂視對旗下40英寸、50英寸、55英寸超級電視部分機型每臺上調100元,65英寸機型每臺上調300元。今年2月27日,樂視又發布超級電視部分機型價格調整公告,再次漲價。同樣漲價的互聯網電視廠商還有小米,2017年以來三次調價,其48英寸電視價格漲幅甚至達到了30%。
傳統電視廠商的漲幅也不小。以50寸智能電視為例,京東商城數據顯示,海信各系列價格從2599-3299元漲至2999-3499元;創維各系列價格從2589-3299元,漲到了2589-3599元。海信方面告訴:“整個行業基本在去年10月就對價格進行了調整。”調整幅度根據渠道和產品的銷售規模各不相同。
家電行業緣何集體掀起漲價潮
電視之外,空調價格同樣上漲。2016年12月,美的空調、志高空調、日立空調紛紛發布漲價通知,渠道終端、連鎖賣場、電商平臺零售價格全面上調50元到200元不等。一向對外宣稱不漲價的格力空調,從去年冬天就向經銷商加價。
連廚具電器廠商都加入了這波漲價潮。一位市場調研人士透露,億田集團主要生產廚具和小電機,為奧普、華電、格力以及海外的廚具品牌做貼牌。億田集團分別在2016年5月、12月兩次上調渠道價格,復合提價達到15%。
市場研究機構中怡康數據顯示,這輪從去年冬天開始的價格上漲幾乎涉及所有家電品類,線下累計零售價格均同比上漲約5%-10%,線上高端產品價格也紛紛上調。
廣發證券報告顯示,在各子行業中,高端產品和低端產品的價格漲幅較高,而中檔產品漲幅受限。原因是高端產品更符合消費升級趨勢,受到消費者的青睞;而低端產品的價格偏低、成本壓力最高。
從業人士和分析師均認為,家電漲價的首要原因在于原材料成本上漲。相較2016年第一季度,上周銅價上漲25.35%、鋁價上漲20.06%,冷軋板卷上漲63.54%,塑料上漲26.49%。即使是今年以來,銅價和鋁價的漲幅也已經在10%左右。
具體到電視,占電視成本六七成的面板價格上漲給下游不少電視廠商帶來壓力。市場研究機構DisplaySearch和Witsview數據顯示,電視面板目前的最新報價同比增幅從20%到60%不等,其中40寸、43寸、48寸的的電視面板報價漲幅均在60%左右。
一位長期觀察電子元器件的分析師表示,國內電視仍以液晶面板為主流,但是國際主要面板生產商LG和三星正經歷產業升級,生產線向OLED面板更迭,液晶面板產量削減,造成供應鏈緊張。
“目前,從整體市場需求來看,55寸以上的大屏電視需求增長很快,但是從市場需求傳導到上游生產方,中間有一個時間差。盡管現在各家企業都在增加大屏面板生產線,但是距離真正量產還需要時間?!焙P欧矫鎸Ρ硎尽?/p>
上述分析師認為,此前面板價格已經跌至底價,在供給不足和需求支撐下,面板價格報復性反彈。再加上最近中韓兩國緊張的政治氣氛,面板供不應求的狀況或將持續。中怡康判斷,2016年面板行業供應緊張導致面板價格上漲的情況至少會持續到2017年上半年。
此外,運費和人力成本也在不斷上漲。有小家電廠商負責人對表示,運費和人力的成本壓力與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壓力相當,整體成本上漲5%到10%。
成本壓力之下,消費升級,家電企業仍然希望提升品牌、提高質量,比如用更好的面板、更新的技術,也是此輪漲價的原因之一。
多位家電行業分析師均對表示,隨著消費升級,消費者也越來越能接受價格更高、質量更好的商品。賽迪研究院2月28日報告顯示,2016年家電網購滲透率接近20%,網購家電的用戶中,對促銷敏感的用戶下降了40%。也就是說,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更關注產品品質和服務,并不追求過分低價。
美的、海爾在內的多個一線家電品牌對高端產品線漲價,“從消費者的反饋來看,價格上漲傳導到消費端,消費者也仍然能接受。相比于價格,有更多的消費者更注重產品的使用感受和品質?!泵赖姆矫姹硎?。
廣發證券研報稱,原材料價格上漲趨勢在短期內或難改變。一位家電行業證券分析師對表示,從數據看,國內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超過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的增幅,價格上漲從生產端傳導至消費端是必然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家電普漲引起監管關注。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1月9日召開家電行業價格法規政策提醒告誡會,約談國內主要空調、冰箱、彩電、洗衣機、小家電生產企業和主要電子商務平臺負責人。國家發改委價監局負責人提醒告誡企業不得相互串通橫向壟斷、不得哄抬價格。
彩電價格“抬頭” 漲價潮到底對誰有好處?
漲價緣由 上游壓力+企業意愿
事實上,彩電的這一波漲價從去年下半年便已開始醞釀,部分互聯網品牌甚至在年前就對旗下部分產品進行了價格調整。如樂視就在去年11月對旗下40英寸、43英寸、50英寸、55英寸部分機型每臺價格上調100元,65英寸部分機型每臺價格更是上調了300元。只不過,春節過后有更多彩電廠商加入到了漲價隊伍之中,其中就包括“自稱絕不會漲價”的小米以及傳統彩電企業TCL等。
俗話說“狼若回頭,必有緣由”,推動這波“漲價潮”的原因除了物流、人工成本的增加以外,最根本的“理由”就是上游面板價格的大幅上漲。
資深家電分析師劉步塵對面板價格上漲的原因進行了分析,他表示:“首先,液晶面板漲價是有周期性的,而最近兩年恰好正處在這個漲價節點上;第二,由于全球液晶面板主要供應商三星和LG將部分生產線進行升級、停產,最終造成液晶面板出現階段性供應緊張;此外,面板巨頭對產品的提前預定,也造成了液晶面板市場投放量不足?!?/p>
“眾所周知,彩電行業利潤目前處在整個家電行業的最底端,22%左右的平均利潤與空調產品35%-40%的平均利潤相去甚遠,所以彩電行業的提價意愿最為強烈。”奧維云網顯示產業鏈高級研究經理崔吉龍對筆者表示:“占整機成本50%-60%的面板漲價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但同時也正中彩電整機企業下懷,為行業提供了一個充分的漲價理由,進而滿足了彩電廠商的漲價意愿,彩電漲價潮自然‘一觸即發’?!?/p>
均價上漲 加速產品更新迭代
自互聯網品牌紛紛躋身彩電業后,猶如一汪平靜湖水的彩電行業立即掀起“波瀾”,“價格戰”變為企業之間競爭的“主旋律”,“利比紙薄”也成為了行業新常態。不過,在成本壓力巨大的當下,依靠“價格戰”來占領市場的方法已愈發行不通,也逼迫廠商將重心投入到“價值戰”當中,行業或將借機迎來新一輪產業升級。
進入2017年以來,之前持續上漲的小尺寸面板價格趨于穩定,而大尺寸面板隨著需求增加,價格呈現上漲趨勢。大尺寸面板價格的爆發也從另一方面證明了2017年大尺寸面板需求強勁,廠商將生產重心更加偏向于大尺寸高端產品,寄希望爭取更多的利潤空間,因為相比于幾乎沒有利潤的小尺寸產品,大尺寸高端電視才是彩電企業的利潤核心。
除了促使產品向著大屏高端化進一步發展外,“漲價潮”還有望帶動新顯示技術的市場普及?!耙壕姘鍍r格持續增長,OLED電視價格也愈發親民,事實上這兩種產品的價格差正逐漸被縮小,”劉步塵對筆者表示:“以追逐利潤為根本的企業會把目光投向價位更高的新顯示技術的產品上來,量子點和OLED電視會被更多企業所推崇,進而推動次時代產品的普及和發展?!?/p>
奧維云網智能顯示與數字娛樂事業群總經理董敏也認為彩電價格上漲對行業發展利大于弊,他表示:“彩電的價格上漲有利于整個行業的運行,在提高企業利潤的同時,避免了低價競爭的惡性循環,使企業更聚焦在產品和用戶本身?!?/p>
價格難回落該出手時就出手
眼下,家電企業最關心的也許是如何控制各環節成本、提高產品利潤的問題,而對于消費者來說,選擇一個購買彩電最劃算的時間點才是當務之急。針對這個問題,專家們幾乎給出了相同的結論,那就是“越早越好”。
“由于上游面板價格持續處在上漲通道,受成本影響以及企業強烈的提價意愿,彩電整機價格在2017年上半年出現回落可能性較低?!辈贿^,崔吉龍同時也指出:“下半年彩電整體價格和液晶面板價格有可能出現回落現象,這將由上半年彩電銷量多少來決定,從長遠來看,建議消費者有需求盡早購買?!?/p>
劉步塵也持相同的觀點,他表示,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買彩電還是越早越好,或者選擇類似“五一”、“6?18”這樣的活動節點,屆時商家或將會推出一些優惠活動,但從全年整體預計來看,彩電價格只會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高。
結語:綜上可以看出,彩電價格上不是受某一個因素的影響,而是上下游所有產業鏈共同發力的結果,“漲價潮”可謂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同時,這波“漲價潮”將有望帶動彩電產品整體升級,加速淘汰無核心競爭能力的品牌,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因此,從長遠來看,漲價無論是對產業發展,還是在凈化行業上,都將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國產芯片估計真要靠家電產業起飛
前幾日,小米終于發布了自主研發的芯片松果處理器,成為繼華為之后第二家擁有自研處理器的國產手機廠商。于是“國產芯片”這個難掩的尷尬又要被推上網友關注的焦點。一直以來,時不時能看到消息說國產芯片取得了多大進步,卻一直看不到實質的結果……
在智能手機領域至少還有華為海思和現在的松果能撐起臉面,而在PC端以及服務器端,幾乎一直“默默無聞”。當然,也不會天真的希望國產芯片能夠一口就吃掉一頭大象,總要循序漸進。恰好,如今正蓬勃發展的智能家電或許能夠給國產芯片帶來新的機遇。
2017年1月,美國總統科技咨詢委員會(簡稱PCAST)發布名為《確保美國半導體的領導地位》報告稱,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崛起和不斷增長的海外并購對美國企業和國家安全已構成威脅,建議美國政府對中國相關產業加以限制。
廣州飛騰代號“火星”芯片
國產芯片產業是必須要繼續進行而且是必須要取得成績的,不然在很多產業特別是涉及重要機密的產業都會受到很多限制以及風險,魅族與高通去年的糾紛就是活生生的例子。2016年,廣州飛騰公司在其官網上公布,代號“火星”的國產芯片飛騰2000型基本追平了目前服務器芯片市場霸主Intel公司的E5型主流服務器芯片。
遺憾的是,關于這款芯片成品以及應用的實際表現,依然沒有看到……
其實這就是國產芯片目前所存在的問題,包括多數人知道的“龍芯”,一直都是只聞其名不見其身。讓人覺得國產芯片似乎一直是存在于研究院中,而真正能夠發現不足以及做出相應改善措施的,市場化發展很重要。
搭載麒麟960的華為P10 Plus
很顯然,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智能手機領域高通一家獨大,海思也就華為自家在用,而聯發科基本上也逃不了中低端的命運;PC端更慘,除了Intel、AMD,估計絕大多數人也想不到其他品牌。所以,這些國產芯片就先別去參和。而目前最具潛力的當屬智能家電。
隨著智能家居概念的深入,電視、冰箱、洗衣機等常用家電產品幾乎都朝著智能的方向發展。在智能電視上,包括海思等國產芯片已經逐漸得到部分應用,甚至高通都有這樣的嘗試。如今,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家電制造大國,空調、冰箱等家電產品更是占據世界總產量的一半。在智能家電的潮流下,每臺家電產品將需要用到多顆芯片。
至少在目前看來,在家電產品的芯片提供商還不太清楚,還沒有確定的巨頭企業有相關布局。同時,家電產品對于芯片性能上并沒有像電腦、手機那么嚴苛,也不是消費者關注的重點,只要能夠實現相關功能就行,這對于國產芯片來說是最好的機遇。
中國是世界第一家電制造大國
而中國最為世界上最大的家電制造國,在原材料的選擇上自然是有一定的話語權。如果國家能夠出臺一些政策,鼓勵家電制造企業采用國產芯片,以實現兩方的共贏。這樣就能給國產芯片提供一個良好的市場化環境,在實踐中不斷提升、改善,這樣總比在研究所里面生長要快得多。
最后,芯片產業畢竟是高科技產業,并且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要想發展起來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何況如今又有各大巨頭公司占領市場的壓力,國產芯片如今地位仍然尷尬,除了重大軍事領域還真少涉及其他領域。做一個鍵盤俠簡單,但是真要實現起來誰都知道不易。只希望智能家電的發展能夠真的給國產芯片的發展帶來一些新的生機……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