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以來, 虛擬現實行業發展迅速, 下一代計算平臺呼之欲出。 從媒介角度來看,VR( 虛擬現實 )首先能夠帶來深層次沉浸感,顯示設備帶來的視覺沉浸,輔助配件帶來的五感沉浸;其次,VR 將內容豐富度從三個維度提升到五個維度傳統屏幕媒體,從平面兩個維度+時間維度;提升到空間三維度+時間維度+虛擬平 行世界維度;第三是 VR 能夠完全突破限制, 實現增強交互, 能夠完全突破地理限制, 使用者能夠實現在虛擬世界的零距離接觸。
經過一年的發展,2016年也坐實了“VR元年”的稱號,代表了一個全新的開端:備受期待的三大高端虛擬現實產品Oculus Rift、HTC Vive以及PlayStation VR均正式上市發售了。市場對這波VR浪潮的炒作在2016年上半年達到鼎盛,尤其是在中國。但下半年便隨即大幅下滑,甚至充滿“VR寒冬”的氣息。
越來越多最初不明所以的用戶開始形成了“VR就是3D”的基礎認知。當然,這個認知是極度片面的,但是目前我們短期內也無法糾正這個片面的認知。在這波VR浪潮中,導致這樣的認知可以說是市場普及教育的失敗。
1、總產值
VR在2016年到底產生了多少營收?
數據分析公司SuperData在12月22日左右發布報告說,2016年全球VR總產值約為27億美元。該公司曾在2016年1月份預測2016年VR市場總產值將達51億美元,接著在3月份把預測值調低為36億美元,然后又在4月份把預測值調低為29億美元。
?
另一家叫集邦科技的數據分析公司在2016年12月16日左右發布報告說,2016年全球VR總產值約為19億美元,但該數據不包括移動VR。該公司曾在2015年12月預測2016年VR市場總產值將達到67億美元。
?
2、總銷量
VR在2016年到底賣了多少頭顯設備?
SuperData在12月初發布報告說,谷歌Cardboard類年銷量約為8440萬臺,三星Gear VR約為231.6萬臺,索尼PSVR約為74.5萬臺,HTC Vive約為45萬臺,Oculus Rift約為35.5萬臺,谷歌Daydream View約為26萬臺。
SuperData曾在2016年1月份預測說,2016年谷歌Cardboard類年銷量將達2710萬臺,三星Gear VR將達250萬臺,索尼PSVR將達190萬臺,PC VR(Oculus Rift + HTC Vive)將達660萬臺。
而集邦科技在12月16日左右的報告中稱,2016年全球VR頭顯設備(不含移動VR)的銷量為291萬臺左右。其中,索尼PSVR約為150萬臺、Oculus Rift約為65萬臺、HTC Vive約為46萬臺,其他品牌累計約為30萬臺。
該公司曾在2015年12月預測說,2016年VR設備(不含移動VR)銷量將達到1400萬臺。隨后在6月份,該公司又調整預測說,2016年VR設備(不含移動VR)銷量將達到900萬臺,其中索尼PSVR為600萬,Oculus Rift為230萬,HTC Vive為70萬。
從數據可以看出,Superdata和集邦科技在總產值和總銷量的預測數據報告上有較大的出入,但都明顯表明年終的數據大大低于年初的預測數據(Cardboard銷量除外)。
當然,記者也有去跟蹤其他有影響力的報告數據,但其他都沒有細化的數據項,也沒有像Superdata和集邦科技這兩家分析公司一樣,分別在年前和年末都有相應的報告。而且,相比這兩家公司的年末數據,其他一些數據分析公司的預測數據出奇的夸張。
無論如何,VR設備銷量大大低于市場的預期已經是不可改變的事實,這也讓不少VR從業者開始有點迷茫。
3、消費者內容
VR消費者內容在2016年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根據YiVian對Oculus Home、Steam、Viveport以及PlayStation Store四個內容分發平臺的統計數據,消費者內容(游戲+應用)在2015年僅為213款,而到2016年底這個數據達到了2378款,翻了11倍,增長率高達1016%。這個增長量也符合YiVian在2016年8月份的預測。
當然,市場上的VR內容不止于這個數,還有很多內容是面向商業用戶,以及一些特殊的狹隘消費市場。但是來自四大備受關注的VR設備(HTC Vive、Oculus Rift、PlayStation VR以及Gear VR)的相應內容平臺的數據足以揭示VR內容產業的發展狀況,這四款設備分別在PC端、移動端以及主機端引領全球。
根據SteamSpy統計數據,Steam上用戶數排名前100的VR內容的累積用戶數超過了750萬(一個用戶擁有多款VR內容會重復計算),平均每款內容擁有75000個用戶。這100款內容的用戶數均有2萬以上,其中最高的是Valve出品的內容《The Lab》,超過44萬。
在Steam平臺,已經有40多款來自中國團隊的內容,平均用戶數在4000左右,其中用戶數最高的是來自上海SandVUE團隊的《夢點?危機(DreamLand)》,擁有40000級別的用戶量。
4、投資資本
統計數據,2016年針對VR領域初創公司的總投資超過120次,總投資金額近8億美元,該統計數據不包括AR頭顯(眼鏡)、AR應用以及非初創公司等的數據。投資涉及的領域有影視、游戲、服務與解決方案、VR頭顯、廣告及市場營銷、應用程序、技術等。其中影視、游戲、服務與解決方案占據前三,可見VR內容及服務已經成為投資熱點。
2016年是資本大舉進入VR市場的一年,其中最大的一筆投資是美國虛擬現實影視公司NextVR的8000萬美元B輪融資,由中國網易及中信國安領投。另外來自硅谷華人創辦的VR公司uSens凌感科技也在其A輪中融得2000萬美元資金,列屬2016年十大VR創業公司融資事件之一。
?
三大VR設備介紹
Oculus Rift
Oculus Rift具有兩個目鏡,每個目鏡的分辨率為 640×800,雙眼的視覺合并之后擁有 1280×800 的分辨率。并且具有陀螺儀控制的視角是這款游戲產品一大特色,這樣一來,游戲的沉浸感大幅提升。Oculus Rift 可以通過 DVI、HDMI、micro USB 接口連接電腦或游戲機。
Oculus Rift有主體頭戴顯示器一只、2.5mm線纜一根、MiniUSB一根、攝像頭一個(自帶支架)、短焦透鏡2個、各個國家不同制式插頭4個、帶國標插頭的電源一個。Oculus Rift DK2的主體前面有商標和版本,Development Kit 2說明了這仍然是個開發者版本,不是給最終零售用戶用的。主體上方有兩條線纜,其實就是一根HDMI和一根MiniUSB線。一個電源開關,和最右可以看到被橡膠塞住的調試口。機器兩側有旋鈕,可以調節眼罩大小,內已裝好2塊透鏡。線纜從腦袋后引出,編制外皮。線末端有個控制器,左側有個電源接口,以及引出的HDMI和USB接頭。右側是2.5mm的音頻口。這里被Oculus Rift DK2作為同步信號用。
Oculus Rift消費級產品推出市場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從眾多反饋來看,其產品主要還存在像素點較為明顯,分辨率不高,運動追蹤方面暫不完善等問題,雖然Oculus Rift目前已經近乎做到業內最好,但是距離真正虛擬現實的要求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評論認為,Facebook對Oculus的收購使得Oculus擁有了充足的資金支持,這使得Oculus Rift達到真正的民用級別的進程進一步加快。
HTC Vive
HTC Vive 是由HTC與Valve聯合開發的一款VR頭顯(虛擬現實頭戴式顯示器)產品,于2015年3月在MWC2015上發布。由于有Valve的SteamVR提供的技術支持,因此在Steam平臺上已經可以體驗利用Vive功能的虛擬現實游戲。2016年6月,HTC推出了面向企業用戶的Vive虛擬現實頭盔套裝—Vive BE(即商業版),其中包括專門的客戶支持服務。
HTC Vive通過以下三個部分致力于給使用者提供沉浸式體驗:一個頭戴式顯示器、兩個單手持控制器、一個能于空間內同時追蹤顯示器與控制器的定位系統(Lighthouse)。
在頭顯上,HTC Vive 開發者版采用了一塊OLED 屏幕 ,單眼有效分辨率為 1200 x 1080 ,雙眼合并分辨率為 2160 x 1200 。2K 分辨率大大降低了畫面的顆粒感,用戶幾乎感覺不到紗門效應。并且能在佩戴眼鏡的同時戴上頭顯,即使沒有佩戴眼鏡,400 度左右近視依然能清楚看到畫面的細節。畫面刷新率為 90Hz,今年 3 月份的數據顯示延遲為 22ms,實際體驗幾乎零延遲,也不覺得惡心和眩暈。
控制器定位系統Lighthouse采用的是Valve的專利,它不需要借助攝像頭,而是靠激光和光敏傳感器來確定運動物體的位置,也就是說HTC Vive允許用戶在一定范圍內走動。這是它與另外兩大頭顯 Oculus Rift 和PS VR的最大區別。
PlayStation VR
2015年9月15日,在2015東京電玩展索尼發布會上,索尼為旗下的VR頭顯(虛擬現實頭戴式顯示器)正式更名PlayStation VR(Virtual Reality)。PlayStation VR一出生就面對與Facebook開發的Oculus Rift、HTC和Valve聯合開發的Vive的競爭。
未來展望
除了三大VR硬件產品的上市發售,2016年最讓人激動人心的事情莫過于Oculus VR公司在其10月份的開發者大會Oculus Connect 3(簡稱:OC3)上公布的研究成果以及未來展望。
?
每次談論VR,我們都喜歡設問5年后的VR市場,而Oculus在OC3上給了我們一個非常美好的答案。Oculus VR公司首席科學家邁克爾·亞伯拉什(Michael Abrash)表示,目前備受各方面技術瓶頸制約的VR到2021年將會實現一次技術上的全面升級。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