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智能手機的領軍人,蘋果一身傲骨,憑借著硬實力走遍世界。
因著這一分傲骨和固執,蘋果總是傳達出一份高高在上的感覺,不輕易為當地市場做出改變。
這份固執,在果粉眼里,是備受追捧的個性,但在大眾市場,或許并不討喜。
今年4月,蘋果突然一意孤行地宣布抽成30%微信打賞的消息就引起了軒然大波,再一次讓中國市場感受到了他的傲慢。曾幾何時,蘋果也因為其對中國市場歧視性的保修條款而傷透了中國消費者的心。
不過,最近,蘋果似乎變得不一樣了,又是放話取消打賞抽成,又是推出apple pay5折狂歡,包括在中國設立中國數據中心,以及新任直接向庫克匯報的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等諸多舉措,都讓人看到一個拉下身段的蘋果。
? ? ?1面對中國市場,蘋果終于變慫了嗎?
Apple Pay 業務在中國上線已經有一年半時間,從剛上線時各大銀行賣力宣傳助陣,再到近況低迷,Apple Pay 一路走來坎坎坷坷,不盡如人意。
不過對于中國支付市場這塊大蛋糕,蘋果顯然是不會輕易放手的。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后,羽翼未豐的 Apple Pay 終于加入燒錢的補貼游戲。
蘋果攜各大商家開展購物優惠活動,2017 年 7 月 18 日至 24 日,凡在有銀聯云閃付標識的指定商鋪,使用 Apple Pay 來支付,即可享受低至 5 折優惠,以及高達 50 倍銀行信用卡積分獎賞。無論在超市、咖啡廳還是商場,使用 Apple Pay 只需輕觸一下,聽到“叮”一聲,支付便輕松快捷地完成了。
“優惠”、“5折”、“補貼”這樣的詞匯很少會出現在蘋果的產品體系中,一直保持著高冷范的他終于是低下了頭。
蘋果進行大規模促銷補貼,足見其對中國市場的重視。面對支付寶和微信兩大勁敵合圍下的 Apple Pay 能否憑借燒錢游戲打開局面?
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占據優勢地先發制人,讓后來的apple pay很是吃力,白白錯失了人口和流量紅利,難挽狂瀾。
面對中國市場毫無起色的移動支付業務,Apple Pay終于拿出了國內企業常用也是最簡單粗暴的方法——燒錢+補貼。
近日,蘋果在國內市場正式開啟了為期一周左右的Apple Pay補貼活動。
凡在有銀聯云閃付標識的指定商鋪,使用Apple Pay來支付,即可享受低至5折優惠,以及高達50倍銀行信用卡積分獎賞。
事實上,蘋果在中國市場的退讓已經越來越多。
早期,在手機app store購買應用或是進行應用內購買(比如玩手游想買裝備),都需要經過繁瑣的綁定銀行卡的過程。
2016年11月,蘋果終于推出了綁定支付寶的業務,沒再執著于綁定銀行卡、使用apple pay這兩種方式。
并且,在今年6月推出的IOS11系統中,蘋果還有樣學樣地推出了符合中國消費者習慣的iMessage轉賬功能,類似于微信的“紅包”功能。
此外,中國區的iOS 11將支持相機直接識別二維碼、詐騙短信識別、上海方言識別、拼音鍵盤、手機號作為Apple ID等等。
2微信打賞30%抽成,突然松口
?
在微信打賞抽成一事上,蘋果原先一直持有強硬態度,逼得騰訊無奈之下只能針對IOS版本下架了打賞功能。
不過,就在前幾天,卻又突然松了口:
據澎湃新聞7月19報道,數家中國互聯網公司高管透露,蘋果公司正在考慮允許用戶向原創作者“打賞”時,不再強制通過蘋果應用商店(App Store)的“應用內購買”(In-App Purchase,簡稱IAP)機制進行。
“打賞”算是中國本土化的產物。
從去年開始,微信、映客、今日頭條等中國互聯網產品開通“打賞”功能,用戶如果喜歡作者和主播發布的內容,會根據心情給一筆費用不等的“小費”,帶動了直播、知識付費等諸多新興的商業模式。
在國外,類似FacebookLive(臉書直播)等美國直播應用并沒有提供這樣的功能,Facebook目前允許主播在直播中展示廣告,并保留55%的廣告收入。
所以,外來的蘋果對此不理解,單純地將它劃為“購買閱讀的銷售行為”,才有了這一場有爭議的爭執。
這一次妥協,無論是因為蘋果讀清了市場情緒,或是為了擺脫傳言中涉嫌壟斷和不正當競爭的質疑,都是蘋果的一次“活久見”。
3在中國貴州設立數據中心
不過,最為重磅的,也最體現蘋果決心的舉措,莫過于蘋果將中國iCloud數據中心只建在貴州的決定。
7月12日,貴州省政府與蘋果公司簽訂《貴州省人民政府 蘋果公司iCloud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隨著這份協議的簽署,基本定下了中國的iCloud數據中心只在貴州布局的基調。
在數據中心這件事兒上,蘋果哪怕在歐洲也就只在丹麥等地建立了少數數據中心,連在英國的蘋果用戶也面臨著曾經和中國用戶相似的iCloud服務連接常出錯的問題……
而在中國6月推出《網絡安全法》后(要求敏感數據必須存儲在國內的服務器中),也出于改善iCloud用戶體驗的目的,蘋果終于是決定將所有中國用戶數據留在中國境內服務器。
4血淋淋的現實:中國市場份額下降4%
曾經很難想象,高聳云端的蘋果公司會放下身段去燒錢推廣,這模樣就像是庫克船長號召中國大媽們拿著iPhone去超市搶打折大米。
為什么一身傲骨的蘋果,在中國沒那么傲了?自然還是因為血淋淋的市場份額和銷量現實打醒了它。
首先,在我國的移動支付市場當中,支付寶、微信已經以高達 3100 億元的備付金規模占據了其中 90% 的市場份額,而在剩下的 10% 當中,也有像 Samsung Pay、小米 Pay、華為 Pay,以及銀聯云閃付等與 Apple Pay 進行份額上的爭奪,可以說,以 Apple Pay 為主導的“非接觸性支付方式”在與微信、支付寶領銜的二維碼支付的博弈中,已經處于了明顯的下風。
其次,Apple Pay 自身也缺少社交與電商的屬性,沒有辦法讓消費者養成使用習慣。在我國,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移動支付手段不僅僅可以解放我們拿錢包的手,還通過推出各式各樣的社交、娛樂等附加玩法讓消費者在用它們支付的同時也能夠進行一定的娛樂活動,這一點恰好是 Apple Pay 所不具有的。
最后,Apple Pay 在線下推廣當中也忽略了毛細血管般的長尾支付場景,例如只專注于星巴克、711、KFC 等消費場景,而忽略雜糧煎餅水果攤,后者恰恰是消費者需要頻繁進行支付行為的場所。或許“農村包圍城市”這套戰法的精髓,銀聯以及各銀行都沒領會得到,更別提蘋果。
(彭博社評蘋果在華抽成微信打賞行為)
盡管2016年第四季度蘋果似乎還是風頭正勁,攫取了智能手機市場92%的利潤。
但它在中國市場的境遇卻十分糟糕。隨著中國品牌的增長,蘋果市場份額正在不斷下滑。
僅在中國市場,IDC的數據顯示,蘋果對中國的發貨量從2015年的5840萬下降到2016年的4490萬。
同時,根據最新的IDC季度手機跟蹤數據,蘋果iPhone的中國市場份額下降了4%至9.6%。
從去年開始,蘋果在中國的收入也開始下滑,2016年全年收入下滑至460億美金,也滑出了蘋果最大市場陣列。
并且,就打賞抽稅一事,蘋果與騰訊展開的那一場輿論戰中,蘋果一敗涂地,還得罪了不少中國消費者。
畢竟,現在中國到處可以買到替代蘋果、物美價廉的智能手機,但是不用微信的人卻很難找到。
從我們身邊和網絡上的諸多言論,我們都可以看到這件事對蘋果的諸多不良影響。
Apple Pay 的持續碰壁終于讓蘋果學會入鄉隨俗的法則,跟隨支付寶、微信支付加入到補貼大戰中,依靠硬件和軟件應用形成組合拳,穩步擴大市場占有率,才是阿里、騰訊忌憚之處。但對于消費者而言,商家燒了錢我得了優惠,還期盼大戰來得更猛烈些。
另外,隨著 Apple Pay 不斷在擴張,蘋果開始考慮讓 iPhone 的 NFC 發揮更大的作用。未來 Apple Pay 還將支持國內公交、地鐵等交通卡功能,運用前景更加廣闊。
兩件事情相加,再加上apple pay入駐中國市場以來只能占據極小份額的現實,蘋果不得不調整戰略,向中國市場低頭。
首先,就任命了一位中國女高管葛越負責蘋果中國區業務,直接對接庫克。
7月19日,蘋果公司在官網宣布,任命原無線技術副總裁葛越(Isabel Ge Mahe)為副總裁及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直接向CEO蒂姆·庫克(Tim Cook)和首席運營官杰夫·威廉姆斯(Jeff Williams)匯報。
葛越將于今年夏天在上海履新,并在這個新創建的崗位上領導、協調整個蘋果中國團隊。
這位尚屬神秘(相關新聞消息匱乏)的中國女高管葛越臨危受命,肩負著利用對中國市場熟悉的優勢力挽狂瀾的重任。
未來,中國市場上的蘋果能不能在這位女高管的領導下,變得更接地氣?能否贏取更多中國消費者的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