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聯鋰離子電池組的均衡詳細介紹
作為為電動汽車提供動力的大功率鋰電池組,為了保證整個電池組的容量,對電池進行均衡管理是必要的。
市場上各種各樣的電池管理IC都提供了電壓均衡管理功能,用戶只需外接部分元器件就可以實現。但是遺憾的是,大多數電池管理IC采用的都是用電阻分流/耗電的方式來實現各個電池間的平衡。這種方式在小功率的電池組,比如筆記本,手持設備,或者電動自行車用電池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對于上百安時的電池,將電量白白消耗掉實在是浪費,而且對于宣傳“環保/節能”的電動汽車來講,多少也有點說不過去。
實際上,在鉛酸電池時代,對于電池組的均衡已經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方式。下面主要是針對鋰電池組,介紹幾種可行的均衡方式。
1,電阻分流/耗能/bleeding/shutting
這種方式是市面上最常見,也是最簡單的方式。在09年的電動自行車展上展出的鋰電池組用的保護板,也包括電動汽車用的保護板,它們的均衡方式都是用電阻實現的。原因也很簡單:容易實現,沒有更好的辦法。其實也是成本最低的方式。
電路原理如下圖:
原理非常簡單,控制器會實時監測各節電池的電壓,如果發現某一節電壓過高,并且達到了均衡開啟的條件,該電池對應的開關就會打開,這時該電池對應的電阻上就會有電流流過。如果當時是在充電,那么流過電池的電流就會減少,該電池充電速度減慢,最終跟其它電池的電壓相同;如果當時是在放電或者閑置,那么該電池的電量會在對應的電阻上消耗掉,最終電壓下降,達到與其它電池相同的水平。
當然了,均衡條件可以自己設定,也可以設定只在充電時執行均衡功能。
這種方法最大的優點是:成本低,結構簡單,容易實現。對于沒有研發能力的小公司,這也是現存唯一的方式。而缺點也是同樣明顯:浪費能量,發熱,而且均衡效率低,因為靠電阻消耗能量畢竟需要時間,在大功率電池組的情況下,這一點也不得不考慮。
實際上,現在很多大公司,如Ti,英飛凌等公司已經實現了更高級的均衡方式,使得能量使用效率更高,均衡速度更快的方式。而Ti在這方面已經開發出了專用IC—bq78PL114,下一節來介紹這款IC采用的主動平衡:PowerPump cell balancing。
上次介紹了現在應用最廣泛最簡單的鋰離子電池均衡方法,當然其它各種均衡方法也一直存在,只不過因為大容量鋰電池一直沒有推廣,而且很多廠家沒有實力來產品化這些技術,所以市場上很少見。幸運的是,Ti已經將其中一種主動平衡方式集成到專用IC中,雖然使用CPU也可以實現,但是軟件的可靠性畢竟不如硬件,而且這樣產品化就變得簡單了。下面簡單介紹一下。
下面是bq78PL114 ApplicationNote里的原理圖:
實際上原理很簡單,在Ti的多篇文檔里都有介紹。
當V3高于V2時,P3S端連接的IC管腳輸出PWM。在PWM OFF時,Q1導通,V3通過Q1與電感構成回路(如圖紅線所示)。消耗V3的電力,這時電感內電流上升,能量儲存在電感內。在PWM ON時,Q1截止,此時V2通過Q2內的二極管與電感湊成續流回路(如圖藍線所示)。此時儲存在電感內的電流下降,能量轉移至V2。至此,能量由V3轉移至V2的過程完成,知道兩者電壓相等時PWM關閉。
下圖是對一組2Ah的鋰電池進行均衡時的波形。使用固定占空比的PWM,可以看出電感內的電流變化,以及被均衡的電池電壓紋波,在充電階段,電壓有上升的現象。
對于PWM頻率,占空比,電感容量的選擇,三者是相互關聯的。Ti的IC推薦頻率是200kHz,這樣可以減小電感,從而降低成本。
這個方式需要的PWM數量是2×(n-1),n是電池數量。相對還是比較多的。而且能量轉移只能從一節電池轉移到與它相鄰的電池。如果電池數量多的話,控制算法還是相當復雜的。當然了,既然Ti已經把算法IC化,那么關鍵問題只是成本而已。
但是使用bq78PL114+BQ76PL102,最多可以管理8節電池。如果電動汽車需要80節,那么需要10個這樣的電池組分別管理。這樣的話,成本又增加了。所以這款IC應該是針對手持設備,或者筆記本電池,或者電動自行車電池比較合適。
還有一種利用電容儲存電量進行能量轉移的方法,但是控制邏輯更加復雜,因為使用的開關更多,而且控制出錯的話容易發生短路,所以不做介紹。
而電路上和邏輯控制上最簡單的方式是使用變壓器,這個很容易理解。關鍵是變壓器的設計制造成本都比較高,體積也大一點。如果大容量的鋰離子電池主動均衡方式發展的話,應該是本文介紹的電感和變壓器方式。目前英飛凌在網上有一篇文章做了介紹,可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