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是Light Emitting Diode的縮寫,中文含義是:發光二極管,LED也是二極管的一種,是一種能夠將電能轉化為光能的固態半導體器件,它可以直接把電能轉化為光能下面看看它的工作原理:
在1955年時,美國無線電公司(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的Rubin Braunstein發現了砷化鎵(GaAs)與及其他半導體合金的紅外線放射作用,而1962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的Nick Holonyak Jr則開發出可見光的紅色LED,當時只能用于收音機指示燈,亮度極低。
經過近30年的發展,到1993年日本的日亞化學研制出在氮化鎵(GaN)全球首顆藍色發光二極管,為三基色奠定了雄厚的基礎,也為以后研制白光 LED做出巨大貢獻,大家十分熟悉的LED,已能發出紅、橙、黃、綠、藍等多種色光。然而照明需用的白色光LED僅在2000-2005年以后才發展起來。
最早應用半導體P-N結發光原理制成的LED光源問世于20世紀60年代初。當時所用的材料是GaAsP,發紅光(λp=波長650nm),在驅動電流為20mA時,光通量只有千分之幾個流明,相應的光視效能約0.1流明/瓦。
70年代中期,引入元素In和N,使LED產生綠光(λp=波長555nm),黃光(λp=波長590nm)和橙光(λp=波長610nm),光視效能也提高到1流明/瓦。
到了80年代初,出現了GaAlAs的LED光源,使得紅色LED的光視效能達到10流明/瓦。
90年代初,發紅光、黃光的GaAlInP和發綠、藍光的GaInN兩種新材料的開發成功,使LED的光視效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2000年,前者做成的LED在紅、橙區(λp=615nm)的光效達到100流明/瓦,而后者制成的LED在綠色區域(λp=530nm)的光視效能可以達到50流明 /瓦。
下圖為LED發光二極管的電路符號,左側為正極,右側為負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