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全球大尺寸面板需求大幅降低,漸漸接近天花板效應,同時隨著a-Si TFT技術愈發成熟,面板價格長期處于成本邊緣,降無可降,廠商利潤也從早年的30%以上,一路下降到現在只有個位數,甚至一不留神就虧損,因此全球大廠無不緊縮甚至停止大尺寸面板投入,但中國大陸卻例外。
拓墣產業研究所表示,大陸因其特有國情與政策支持,在2009~2011年大力投建多條a-Si TFT面板產線,如今到了收獲季節,受外資止步與大陸產能大量開出影響,大陸面板市占率持續大幅提升,從2011年的6%到2012年的9.9%,預料2013年將超越日本達13.2%,2014年更有望逼近20%。其中貢獻最大的當屬京東方和華星光電兩條8.5代線。而今年6月華星光電良率已達92.8%,比華星8.5代線早三個月開工的京東方8.5代線也持續提速,目前兩業者的電視面板單月出貨均已超越100萬片規模,不僅受大陸當地品牌廠歡迎,也獲雙韓品牌青睞。然而大陸面板市占提升的同時,獲利能力卻未等同提升,拓墣產業研究所上海子公司研究員林麟分析指出,除了市況不佳、面板售價長期低迷等客觀因素外,主觀方面,大陸面板廠產品單一、定位低階,也是阻礙其獲利的重要原因。
2011~2014中國大陸面板供應市占率(依地區及中國大陸廠商區分)
Source:拓墣產業研究所,2012/10
叫好不叫座 大陸面板獲利難
中國大陸高世代面板線受技術限制,目前有超過7成的產能用于32吋液晶電視。除產品自身的技術成熟、規模效應帶來的價格下降外,大陸面板廠為了博取市占率而甘愿犧牲利潤,又進一步阻礙32吋面板的售價反彈,同時加速整機售價的下滑。目前大陸市場上銷售的國產32吋LED液晶電視,售價多在1,399~1,599人民幣之間,而外資品牌也不過在1,799人民幣左右(高階除外)。可見業者已無任何利潤可圖。
拓墣表示,雖然大陸面板廠不斷開發大尺寸產品,如46、48、55吋等,以期重新打開獲利之門,但由于這片市場早已被日、韓、臺廠相繼耕耘過,大陸業者的搶入只會將其變成下一片紅海,廠商應積極尋找自己可能突破的新技術才是未來發展的合理方向。
新型顯示潛力大 日韓領銜、中臺緊隨
與大尺寸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小尺寸市場,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數字相機與其它應用產品,均往高規格、高性能趨勢發展,其中AMOLED、In/On-Cell、高分辨率、廣視角等新型顯示技術功不可沒,鑒于消費市場對于顯示面板規格要求提升,面板尺寸須放大并具備上述功能中的一或多種,而其平均銷售價格也得以提高,為品牌大廠與終端組裝廠維持獲利空間提供了條件。拓墣指出,2013年日、韓、臺系面板大廠將持續積極投入新型顯示技術的開發及量產,大陸廠商為求生存,也必須積極跟進。
中國大陸在AMOLED領域發展態度積極,現已有維信諾、天馬微電子、京東方、彩虹、TCL等相繼拋出布局計劃,并展示其樣品。但就發展進度而言,可用緩慢來形容,尤其在量產線的技術與設備定案上,遲遲無法決斷致使量產進程一推再推。拓墣表示,大陸廠商自主技術能力不足,每一步都在模仿,而其模仿對象韓廠又將自身專利保護有加,因此,每模仿一步都得花大量時間進行理解和驗證,甚至還要不斷糾正錯誤步伐才行。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