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真正聽到加密貨幣這個詞還是在華爾街工作的時候。
那是2013年,我當時在阿根廷做貿易信貸。我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一位經紀人想知道我是否了解比特幣。當時,阿根廷十幾年來一直被排擠在資本市場之外。表面上與美元掛鉤的阿根廷比索其實是折價交易的,使當地人渴望其他的價值存儲方式。
在這種情況下,比特幣的意義正是一種價值儲備,不會受單一的中央機構控制或破壞。
隨著我對比特幣的進一步了解,它展現出了自己作為優化的金融系統發揮作用的前景。歐洲債務危機,特別是塞浦路斯當時的遭遇,凸顯了可以直接擁有的價值數字存儲的重要性——外部行為者無法破壞這種價值存儲。
這是一種不需要中間人的資產。將中間人從交易系統中移除出去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這項技術可以讓交易雙方直接互動,而無需向第三方披露交易或身份的細節。
這也是一種可編程的資產。作為衍生品交易員,我花了很多時間考慮交易方的風險、擔保和資本要求。智能合約能否為這種系統性風險提供自動執行的審計方式?
很快,我就對舊金融體系感到幻滅了:內幕交易大規模進行,魯莽的冒險往往得到回報,打著各種幌子的市場操縱行為依然猖獗。
加密貨幣則有望成為這個系統的替代品。
對于很多人來說,2017年才是他們第一次真正聽說比特幣的一年。然而,回顧這一年,加密貨幣的很多承諾并沒有兌現。
相反,我們圍繞加密貨幣構建了另一種傳統金融體系,所以參與者都是我們熟悉的:發行人、經紀商、交易所和托管人。與這些參與者一起出現的還有那些遺留問題,如集權控制、中介、系統性風險、市場失靈,還有極為重要的一點,即“短期貪婪”。
我們可能會認為我們掉進了一個加密貨幣兔子洞,但其實我們仍身處華爾街。
發行人
加密貨幣往往被宣傳為“去信任”的貨幣,其實也就是說,它可以使人們不必信任單一中央機構,而是信任去中心化行為者組成的網絡。
然而,去年出現的許多代幣都是由創業者小團隊發行的,必須信任他們才能使項目落地。由于加密貨幣社區重視開源開發,這些項目的后期工作通常以更加去中心化的方式進行。
因此,投資者和消費者需要協調項目所宣傳的去中心化與項目早期實際運營情況之間的矛盾。
委內瑞拉的例子大概最好地體現了這種矛盾。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Nicolas Maduro)幾周前宣布打算發行一種加密貨幣,可能是為了避開經濟制裁。這是不太可能實現的,他也忽略了一點,即比特幣的承諾之一是作為一種不受中央機構控制的價值儲備發揮作用。
即便馬杜羅發行了新的委內瑞拉加密貨幣,這種貨幣也可能會像玻利瓦爾一樣出現管理不善的問題。
其他資產也表明了這一點。Tether正是一種中心化管理不當的代幣。它稱自己是一種完全抵押且由美元支持的資產。然而事實是,它是不可兌換的,且其發行人的審計活動不透明,充滿問題,這使得它像華爾街的任何金融創新產品一樣可疑,甚至更可疑。
去中心化是金融和技術領域的一個變革性概念。但是,如果這些產品的價值來源仍然依賴于中央發行機構,那么它們與華爾街幾十年來所開發的金融產品又有何不同呢?
中介
加密貨幣也被認為是一種去中介化技術。這種基于區塊鏈的資產的點對點性質可能是其最有趣的特點。
然而,這些資產真正的交易和托管卻極度需要中介。
發行過程的專業化是加密貨幣市場復制傳統系統的一個例子。投資銀行在股權資本市場提供的服務如今正在被打包出售給希望進行代幣銷售的創業團隊。
這些服務包括對投資者進行盡職調查、詢價圈購、處理合規性問題并遵循法律程序。一方面,這是標志著市場成熟的重要舉措。另一方面,它正在圍繞這個新的資產類別重塑華爾街的系統。
進行加密貨幣和代幣買賣的平臺也體現了這一點。加密貨幣的場外交易臺的出現對我來說尤為諷刺,因為我第一次真正了解比特幣價值主張的時候自己就正坐在交易臺旁。這些服務臺和交易所無疑在為市場提供流動性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但是在許多方面它們正在復制我們所了解的舊系統。
因此,去中心化交易所是該領域最引人注目的研究領域之一。它不是對傳統交易所的重建,而是尋求一種新的交易方式,而這種方式更真實地反映了該技術的價值主張。
同交易所一樣,錢包也在推動加密貨幣的采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與私鑰的交互仍然是一種嚴峻的用戶體驗挑戰。雖然很多人選擇自行管理他們的加密貨幣,而且這樣做恰恰體現了這種資產的一種重要特征,但是我們還沒有看到哪種產品能夠在不依賴第三方的情況下實現安全合理的私鑰保管。
相反,該行業再次創造了傳統系統中的鏡像——一種專業托管服務。
這種新的鏡像不僅不像它們所依賴的舊金融基礎設施那樣不精確(或不成熟),還會改變和腐蝕產品的原始意圖。比起它所移除的中介,加密貨幣創造的中介其實更多。
這種資產原本的目的在于讓人們直接控制自己的資金,避免被銀行和政府扣押。而如今,人們把這種控制權交給了一種新的行為者,而這些行為者往往比傳統系統中的更不負責任。
機構
機構問責制問題直接涉及到加密貨幣的另一個承諾。憑借其可編程性特點,加密貨幣可以執行金融合同。這可以解決抵押品管理問題,并保證資本要求得到遵守。2008年金融危機加劇,其部分原因就在于交易方信息不足。加密貨幣的可審核性和可執行性應該有助于減少或至少暴露這種系統性風險。
然而,圍繞加密貨幣創建的第三方目前的處境與銀行、交易所和托管人在2008年面臨的情況沒什么區別。
錢包和交易所的資金混雜、不透明的審計和不明確的保證金要求是這個市場中機構風險的幾個來源。加密貨幣相對缺乏標準,這意味著人們對這些風險的研究和理解不足。用戶們尚未對有關這方面的披露提出廣泛要求。
圍繞加密貨幣發展起來的新興基礎設施是對華爾街機構的映射。因此,同樣的風險依然存在絲毫不令人奇怪。
誠信
新老系統之間的相似之處不僅限于發行人、基礎設施和機構,還包括參與者的誠信。
在加密貨幣市場中,操縱市場、內幕交易、欺詐、拉高出貨以及利益沖突的情況比比皆是。對于華爾街交易員來說,這并不奇怪,特別是考慮到加密貨幣市場還相對不成熟。
當我還是一個交易員的時候,我清楚地認識到在華爾街電子顯示屏的另一端是將退休金或大學存款托付給經紀人、托管人、結算所等參與方的投資者。
隨著零售消費者開始購買加密貨幣,這個新興市場的情況也是如此。
行業內已經出現了一些舉措和標準。與加密市場的其他領域一樣,這些舉措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華爾街給人們的經驗教訓。例如,Messari是一個類似EDGAR的開源數據庫,就新發行的代幣為投資者提供透明度。由Consensys發起的“Brooklyn Project”則側重于消費者保護和代幣標準的制定,鼓勵發行人進行自我調節。
就連Coinbase對員工內部交易的調查也顯示出它正在嚴肅地對待其在市場中的角色,并為之設定標準。
華爾街也通過自己的經驗認識到,問責制是一種重要的市場實踐。這不僅僅能保護消費者,還能確保整個市場的增長和長久發展。
“長期貪婪”
如果說加密貨幣在2016年的宣傳全部關于用區塊鏈技術取代華爾街的基礎設施,那么其在2017年的宣傳就是圍繞加密貨幣復制華爾街的基礎設施。
這導致我們偏離了許多加密貨幣的原始承諾:關于發行人、中間人和機構角色的承諾。不幸的是,其市場誠信水平也與舊制度的相差無幾,并且由于市場不成熟且缺乏一致標準,其誠信水平還要更低。
“長期貪婪”也是加密貨幣借鑒華爾街的概念,指雖然某些行為在短期內可能回報較少,但從長遠來看會不錯。
這些行為包括在穩定的市場中穩步前行,這是加密貨幣投資者非常熟悉的。更重要的是,這些行為也需要尊重其他市場參與者。
我認為2018年將會見證加密貨幣市場的繼續增長和自我調節。 2018年將教會我們,“長期貪婪”不僅僅關于持有,也是為了保持誠信。
最后,加密貨幣領域可能會在2018年找回一些初衷,因為市場會使人們記起加密貨幣的真正價值不在于模仿舊制度,而在于最初的去中心化和去中介化承諾。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區塊鏈鉛筆的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內容僅供參考。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