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23億元新能源汽車“騙補”資金追回
去年12月份,工信部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資金由事前撥付改為事后清算;適當調整客車和專用車補貼方法,設置中央和地方補貼上限,防止出現地方配套補貼標準過高的現象。
2017年以來,新能源汽車迎來一輪新政風暴。3月7日,針對新能源汽車騙補問題,財政部部長肖捷表示,財政補貼資金不是“唐僧肉”。對騙補問題,財政部高度重視,已經對部分騙補企業進行了公開通報,依法從嚴處理和處罰,已經追回騙補資金和罰款約23億元,并且對有問題的車輛不再補貼,對閑置的車輛也暫緩清算。
?
而此前已被處罰的涉事企業正在采取措施,整改發現的問題。肖捷表示,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產銷國,去年產銷量已經分別超過了50萬輛。為了讓市場能夠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有一個適應期,在一定時期內,實行適當的補助政策,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是必要的。
【OFweek視角】
“人有多大膽,騙補多猖狂”這是民間流傳的關于騙補最為貼切的一句話了。“騙補”或許是最讓行業內人士覺得憤怒的事,2016年,出現了72家車企騙補,涉及金額72億。今年3月,追回23億資金,并對有問題車輛不再補貼,對閑置車輛暫緩清算的政策也讓業內人士為此打call。
2017年9月28日,雙積分政策落地,將在2018年4月1日起實行。相比起資金的扶持方式,積分制度更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新制度下,將促成車企之間的良性、公平的競爭以及新能能源汽車市場的洗牌。
十、歐盟打造鋰電池行業聯盟共同對抗中日美
2017年10月11日,歐盟將在布魯塞爾舉行一次會議,商討從歐盟層面來解決電池生產的問題,創建企業聯盟將是該會議的重要內容之一。歐盟此舉意味著,歐洲國家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如果不能填補能源儲備技術方面的空白,歐洲主要行業就有可能落后于其他國家。
?
此前,歐盟能源機構發言人曾表示,歐盟委員會將歐洲的電池生產看作是一個“戰略目標”,大公司必須在電池投資上迅速作出決定。歐洲企業必須在供應鏈上展開合作,同時提高大眾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認識與接受度。
歐洲在傳統汽車上已逐步把美國三大汽車公司甩在后面,但在電動汽車上,歐洲企業似乎行動遲緩。在德國道路上行駛的已登記車輛中,只有不到1%是電動汽車。并且這些車輛的電池供應幾乎被松下、三星SDI、LG化學壟斷。在中國,比亞迪和寧德時代風生水起。在美國,特斯拉已經建立了超級電池工廠,用以滿足其生產電動汽車的需要。
歐盟組建電池行業聯盟,德國政府給予支持。德國政府將支持創建一個企業聯盟,分享汽車生產和銷售數字。然而,組建聯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年企業都會有自己的戰略考慮,聯盟要兼顧各方利益,或許會與企業的戰略利益不一致。
大眾可能在德國薩爾茨吉特建造新電池廠,投資10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784.4億元),從投資規模和配套的車輛數量來看,大眾新電池廠產能或許是特斯拉超級電池工廠的2倍。奔馳也打算由旗下全資子公司投資約5億歐元建設新電池工廠。
【OFweek視角】
在組建電池聯盟方面,我國在2016年組建了國家動力電池創新中心,由工信部具體實施這項國家級電池創新工程。在此基礎上,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聯盟應運而生。
2017年,歐盟打造的鋰電池行業聯盟,將對全球鋰電行業格局造成極大沖擊。盡管歐盟起步稍晚于中日美韓,但歐盟大部分國家在汽車上的造詣極高,在加上歐盟的頂尖研發水平,在鋰電聯盟的助力下,不久的將來在全球或將掀起歐盟國家的一場新能源車風暴。